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经历简介晋安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经历简介晋安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79 更新时间:2023/12/17 10:18:45

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简介:晋安帝的经历是怎样的?晋安帝究竟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简介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

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

晋安帝的经历

一、早年经历

司马德宗,生于太元七年(382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后追尊为德皇太后)。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司马德宗被立为太子。

二、登基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396年11月6日),晋孝武帝驾崩,同年九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太子司马德宗继位,次年正月改年号为隆安,立妃王神爱王羲之的孙女)为皇后。

安帝愚笨,不擅长说话,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连冬夏的区别都认不出来。因此安帝继位后东晋皇帝的权力大大下降,朝外许多将军实际上自立,不受君命,朝内的权力也落在了大臣手中。安帝初期朝廷政策主要由会稽王司马道子及其子元显主持。

397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庾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造反,安帝不得不杀王国宝来平息这场叛乱。

次年,王恭、庾楷协同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再次谋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被平定,王恭被杀。

与此同时,在浙江、江苏一带孙恩的叛军众多。公元400年,孙恩攻会稽,401年,攻浃口、临海、广陵,晋军多次战败。402年,孙恩的叛军甚至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围困,城内爆发饥荒。后孙恩战败身亡。

同年,桓玄自江陵起兵攻入建康,废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封为丞相、太尉。从此成为东晋的统治者。他于同年秋又自号楚王、大将军。最后于403年12月31日,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降安帝为平固王。

404年1月19日,安帝被迁至浔阳。3月24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安帝逃往江陵。6月19日(五月壬午),桓玄被杀,安帝复位。

但好景不长,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又攻陷江陵,安帝被俘。直到405年3月2日(正月戍戎)安帝才脱离叛军之手。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举足轻重的人物,为南朝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09年刘裕开始北伐,攻南燕,屡战屡胜,到410年俘虏南燕皇帝慕容超,灭南燕,占领山东等地,但同时广州刺史卢循又反,乘刘裕北伐之机向建康进发。到410年夏建康再次戒严。刘裕班师南下后才解决了建康的危机。411年,卢循在交州被刺史杜慧度杀。

从412年开始,刘裕在朝中独掌大权,排挤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矫安帝诏以令外地刺史。415年,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和雍州刺史鲁宗之以讨伐刘裕为名举兵,但被刘裕战败。417年,刘裕再次北伐,攻入长安。418年刘裕被封为相国、宋公。

晋安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晋安帝驾崩于东堂,时年三十七岁。死后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是为晋恭帝,改元元熙。元熙元年(419年)正月庚申日,葬晋安帝于休平陵,陵址位于今江苏省江宁县的蒋山。

关于晋安帝的死因,虽史书上的说法略有不同,但都是刘裕命王韶之所杀。

《晋书》记载,当初流传谶语说:“昌明之后有二帝”,刘裕为了能篡夺东晋政权,于是命王韶之勒死晋安帝而立司马德文为帝,来应予谶语。

《南史》中称刘裕命王韶之与晋安帝左右将他毒死。

《资治通鉴》称,刘裕因为谶语说“昌明之后尚有二帝”,所以指使中书侍郎王韶之与晋安帝左右密谋毒死晋安帝,而立晋安帝的弟弟琅邪王司马德文。司马德文一直陪在安帝左右,饮食寝处,从不离开;后来司马德文生病,出搬到宫外居住。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王韶之在东堂用散衣勒死晋安帝。

如何评价晋安帝?

《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资治通鉴》称“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

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晋安帝不会说话,不知饥饱,不辧寒暑,吃喝拉撒一概不能自理,大小事务全靠别人照料。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位面之子刘秀是什么时候称帝的 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时河北地区形势极为复杂而混乱,铜马、大肜、高湖、重连等各路农民军,多则十数万,少则数万,四处流蹿劫掠,地主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往往建筑坞堡,募兵割据。刘秀以汉官的身份巡查河北,所到之处考察官吏,释放囚徒,废除王莽的苛政,最重要的是,他恢复了被王莽改变的所有汉朝官名和地名。这后一项虽是表面文章

  • 东汉建立后刘秀实行了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都城定在洛阳,因此历史上称此王朝为东汉或后汉,以与刘邦建立的西汉或称前汉朝相区别。东汉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朝代,它并非从废墟中新建起来的政权,相反,它延续了大部分西汉朝的典章制度,也延续了大部分西汉朝的社会矛盾。光武帝不像王莽那样鲁莽,他希望用比较和缓的方式来改革社会,削弱矛盾。他首

  • 党锢之祸什么意思 党锢之祸的起因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延熹九年(166),李膺又办了一个案子,成为政治风暴的导火索。河内有一名善于预测吉凶的术士,靠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和许多宦官都套上了交情,甚至一度被引见给汉桓帝。他从宦官们口中得知,朝廷不久就会颁布大赦令,于是就怂恿儿子趁机去杀死了仇人。案件被送到司隶校尉李膺处,李膺核实无误,正准备判决,朝廷的大赦令

  • 西汉与匈奴:汉武帝是如何开始反击匈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朝从建国以来一直受匈奴的欺负,因为打不过人家,所以一直都是和人家笑脸相迎和亲送东西。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这个局面终于要改变了。汉武帝先是在马邑城设下伏兵要全歼匈奴主力,虽然匈奴人机灵逃走了,可汉匈之间也算是真正宣战了。后来汉武帝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在战斗中卫青成长了起来。公元前127年,卫青率领汉军一

  • 东汉统一战争:东汉什么时候完成了天下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赤眉军的主要成员都是失去土地的贫民,他们虽然拥立刘盆子做皇帝,却根本没有建立一个完整而巩固的政权的能力,进入长安城后更是重蹈更始帝的覆辙,将领内讧,士卒抢掠,搞得一团糟。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豪强、地主们只得联合起来,建筑坞堡自保,以对抗赤眉军。赤眉数十万大军很快就消耗光了城中的粮草,于是放一把火烧光了

  • 汉桓帝时期为什么宦官可以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政变就发生在梁皇后去世的当年(159)。虽是厕中密谋,梁冀也很快就探查到了蛛丝马迹,他立刻派中黄门张恽统率禁军,把守宫廷。具瑗指责张恽“擅自入殿,图谋不轨”,派人把他捉了起来。看到时机紧迫,桓帝就亲到前殿坐镇,把内朝的尚书们都召集起来,分派士兵守卫皇宫。然后派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一起率领羽林军和虎贲军

  • 外戚是什么意思 东汉外戚势力是什么时候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刘炟是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子,生母贾贵人,是明帝马皇后的表姐妹。因为马皇后没有生子,明帝就把小刘炟托付给她抚养,并且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孩子,但一定要自己来抚养孩子。”刘炟19岁继位,是为东汉孝章皇帝,尊马氏为皇太后。他一直把马氏当作亲生母亲一般孝顺,把马氏的娘家人当作自己关系最近的亲戚,给予无微不

  • 第二次党锢之祸是怎么回事 和黄巾起义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第二次党锢之祸的规模比第一次更大,所牵扯到的范围也更为广泛。年仅14岁的灵帝看了宦官们传递上来的奏章,疑惑地问道:“什么叫钩党?”宦官们回答说:“就是指的党人。”皇帝问:“党人做了些什么,而必须严惩?”宦官们回答说:“他们互相举荐联络,欲图不轨,必须清除!”于是灵帝准奏。大搜捕开始了。逮捕令下达到汝

  • 一代明君汉武帝为什么杀太子太子被冤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武帝是一代明君,刚继位就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而且很想干出一番事业。他继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使汉朝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都有了稳步发展。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结婚后一直没有儿子,大臣们和他都很着急,在封建社会,国君如果无子,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汉武帝心里也很焦急,但是妻妾就是

  • 刘秀“光武中兴”的另一面 刘秀为什么废皇后改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政权的重要支柱是豪强地主。光武帝刘秀本人就是南阳大族,南阳郡和河北诸郡响应他起兵的,也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门势力。这些豪族们为了在新莽动乱中保住自己的产业,很多都建筑坞堡,搜集装备,豢养自己的武装。动乱年代,这些坞堡还能起到保护部分百姓的作用,天下太平以后,却变成了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