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它的地盘,文臣谋士、武将以及它的兴亡史

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它的地盘,文臣谋士、武将以及它的兴亡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59 更新时间:2024/1/22 3:40:25

[var1]

魏国的兴亡:

随着曹操对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北方社会趋于稳定,生产力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漕运。恢复的冶铁业中,水排得到推广,丝织业也兴盛起来。商品交换渐有起色,魏明帝时重新颁用钱币 。洛阳、邺城、睢阳都日趋繁华。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建都于邺。220年正月,曹操死;十月,曹丕称帝,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

魏建立后不久,大权旁落。曹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胜、毕轨等人,排斥司马懿。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司马懿本人又富于谋略,屡建军功。238年,他率军平定公孙渊,使辽东归入魏版图 。

249年,又乘曹爽奉曹芳出洛阳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政变,处死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史称高平陵事变。后来,司马懿及子司马师、司马昭陆续镇压了起自淮南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毌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司马氏趁时立功,于263年出兵灭蜀汉。两年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

[var1]

魏国的地盘:

曹魏的疆域主要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占东汉荆州北部)、扬州(占东汉扬州北部)。

曹魏于西域设置管辖海头(今新疆罗布泊西)的西域长史和管辖高昌的戊己校尉。黄初二年(221年)孙权称藩后,曹魏让孙权领有荆州牧,将荆扬等孙权势力则定为荆州,曹魏原直辖的荆州北部改称为郢州。双方决裂后曹魏复改郢州为荆州。黄初元年(220年)至黄初七年(226年),分陇右置秦州,最后并入雍州。灭蜀汉后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两州。

[var1]

魏国的武将:

八虎骑:曹仁、 曹洪 、 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

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其他武将:李典、典韦、许褚、高览、臧霸、吕虔、庞德、文聘、郝昭、王双、郭淮、诸葛诞、文鸯、陈泰、张绣、曹彰、司马师、张允、蔡瑁等。

文臣谋士:荀彧、荀攸 、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钟繇、陈登、王朗、许攸华歆、崔琰、毛玠、满宠、蒋干、陈群、徐庶、国渊

五大谋士: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竟为身边的美女们“打群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首霸齐桓公,春秋霸主之齐桓公事迹介绍和评价,齐桓公怎么称霸春秋的

    [var1]不管怎么说,排在霸主首位的角色,还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他俯视四海、善于用兵,不但把齐国推到了极为显赫的老大地位,还为平息诸侯国之间的觊觎纷争,出面担当“和事佬儿”。有趣的是,这位齐桓公不但在政治军事方面极为卓越,还一往情深,时常为漂亮姑娘们挑起战事。据说,在军事上独霸天下的齐桓公,每次开

  • 春秋小故事:郑国商贩,以十二头牛智退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国历史简介,春秋战国励志小故事,春秋谋略小故事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打败了楚国,召集诸侯会盟。曾经依附于楚国的陈国、蔡国、郑国也都派人赶到晋国,商议联盟事宜。郑国和晋国签订盟约之后,因为畏惧楚国,私下里又和楚国签订了盟约,典型的脚踏两只船。不久,晋文公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气愤,打算再次召集诸侯,讨伐郑国。晋国大臣认为晋国有

  •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并非简单的杀一人升一级,而且还会想法降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军功爵有几级,秦国军功爵制的影响,秦国军功制标志着什么

    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俩字:农、战,用今天的概念来讲,那就是经济和军事。为了让所有秦国人都困在这两件事上,商鞅设置了如下规则:所有的秦人,无论男女,出生之后就要登记在册,死后才注销,理论上来说没有漏网之鱼;具备劳动能力的老百姓、无论男女,如果游荡、偷懒不干活,试图以躺平的方式混日子

  • 秦始皇和孔子不公平的待遇,这是知识分子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比秦始皇早多少,秦始皇和孔子是一个时代的人吗,秦始皇评价孔子

    秦始皇和孔子都是中华文明历史上非常耀眼的符号,但是相比于孔夫子而言,秦始皇的风评并没有那么好,孔夫子的地位真的是那么无可撼动吗?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始皇更胜一筹。如果没有始皇,孔子的言论是不是就是一堆空话?[var1]在1964年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认为应该讲

  • 母亲一碗水端不平,“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春秋初期郑国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义必自毙历史典故,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来源

    [var1] 称呼"郑伯",是讥刺郑庄公没有教育好弟弟;直接称呼"段",是批评共叔段没有做到弟弟的本分;用"克"这个字,说明当时的内乱犹如两个君主的战争。而导致郑庄公和共叔段相争,郑国险些举国中分的人,正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武姜。这是一个母亲偏爱小儿子导致的家庭纠纷。 武姜对共叔段的偏爱 [var

  • 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武与吴起谁厉害,孙武吴起古今武功第一人,吴起孙武

    [var1] 晋文公的大臣先轸说,扶困救难,立威称霸,就在此一举了。晋文公深表同意,于是决定救援宋国。 狐偃说,曹国和卫国都是楚国的附属国,我们只要讨伐曹卫,引诱楚国来救,就可以不战而解宋国之围。 狐偃的这条计策非常高明。因为楚国距离宋国近,而晋国离得远,如果直接救援宋国,在形势上对于晋国是不利的。

  •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客,必死之心刺杀秦王,一对一交战却挨8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荆轲历史人物简介,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荆轲的人物事迹

    电影荆轲刺秦王荆轲形象引言:在世人的印象中,荆轲是一位为了国家大义可以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之士。世人都觉得荆轲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可是若我们仔细的考察一番却会发现,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呢?荆轲确实是有忠肝义胆,可是他终究成为了一位太子智商"不在线"的牺牲品。燕国面对的局势十分紧迫[va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姓吕吗,秦始皇和吕不韦有啥关系,从客观上讲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对秦人而言,秦始皇确实是结束了一个旧世代,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但是对汉人而言,他却是代表着一段暴虐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代表着启动了中国统一大门的开始。确实,他既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眼中、口中和心中,秦始皇有着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各取所需,

  • 楚国名将项燕,一个渐渐被历史和世人忽视的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国项燕简介,楚国将军项燕照片,楚国名将项燕被谁打败

    [var1] 项燕保家卫国 他的家族非常显赫,他世世代代都在楚国做官,担任楚国的军事将领。关于他的出生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他出生的年月,但是他的死却是在公元前223年,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他的祖籍是江苏的宿迁地区,在当时这里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它的封地名字为项,所以这也成为了后来他的姓氏,他

  • 搜神故事:鲁国都城门口发生双蛇争斗异象,暗示鲁国朝政即将陷入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小评:鲁严公,即鲁庄公,是鲁国的第十六任君主,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同时代。因为要避东汉明帝刘庄的诲,所以在以汉朝为正统的部分史书里,鲁庄公又被称为鲁严公。本文蛇斗国门,历史事件的原型是鲁庄公未能处理好继承人的事情,导致自己死后,前后两任鲁国君主,被把持朝政的庆父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