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四大刺客”,那个时代最看重忠义,这样反而让人尊敬

春秋“四大刺客”,那个时代最看重忠义,这样反而让人尊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82 更新时间:2024/2/10 0:59:05

第一:专诸鱼腹藏剑,刺杀吴王僚,帮助公子光登基

1:专诸出身,对母亲孝顺,得到伍子胥赏识

[var1]

专诸是吴国棠邑人,也就是在现在的南京六合区。他本人非常英武,是屠夫出身,对母亲非常孝顺。有一次,和别人打架,诸多人劝都不听。他的妻子一叫他,便撒手还去。伍子胥路过这边,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深感敬佩,于是和他成为了八拜之交。伍子胥得知公子光想刺杀吴王僚,于是把专诸推荐给他,希望能助他一臂之力。

2:公子光不服吴王僚,暗中策划想要夺位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他有三个弟弟,知道小弟弟比较贤能,故一路传过去。传到季扎的时候,他不肯当国君,他的儿子僚成为了下一任吴国国君。吴王僚违背了兄终弟及,弟弟死了长侄继位的祖规而接替父位。公子光很是不服,暗中策划想要夺位。

3:公子光厚待专诸,让他感恩戴德,最终成功刺杀吴王僚

公子光厚待专诸,对他的母亲也非常尊敬。专诸感念他的恩德,承诺上刀山下火海。但年纪母亲老迈,所以犹豫不决。他的母亲知道后自杀成全了专诸,厚葬母亲后便一心和公子光共同谋划刺杀吴王僚一事。知道吴王僚喜欢吃烤鱼,于是把剑藏到鱼的肚子里,寻找机会刺杀他。

很快这个机会便等到,在一次酒席宴会上。专诸把弄好的鱼端上来,两列武士夹专诸赤膊跪着用膝盖前行。此时专诸将藏在鱼肚子里的剑拔出,猛刺吴王僚,他大叫一声被杀。身边的武士齐刷刷上来乱刀把专诸砍为肉酱,公子光收拾大局,成为了下一任吴王。

第二:豫让最著名的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本来默默无闻,凑巧得到智伯赏识,无奈他被杀

[var1]

豫让是春秋晋国人,曾经给范氏,中行氏做家臣。知道做了智伯的家臣后,逐渐得到了重用,而且主臣关系非常密切,智伯很尊重豫让。正在境遇稍微好转的时候,智伯向赵襄子发动进攻,赵襄子伙同韩,魏把智伯灭掉了,并且瓜分了他的领土。赵襄子最恨智伯,用他的头骨做成器皿。

2:逃到山上只为了刺杀赵襄子,为此隐忍待变

豫让逃到山上,思念智伯的好处,更加怨恨赵襄子的心狠手辣。于是改名换姓,伪装成曾经受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厕所。他拿着匕首想要刺杀赵襄子,赵襄子一到厕所去,一看是豫让。于是身边的人把他抓住,审问的时候才知道他是智伯的家臣豫让,于是便放他而归。

过了不久,豫让为了便于行事,于是把油漆涂在身上,让皮肤长满疮,又把声音变得更加嘶哑。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容易辨认,他的妻子都不认识她。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你不是豫让吗,怎么变成现在这幅模样?以你的才能亲近赵襄子,骗取其信任之后,想要杀他易如反掌。”豫让回过头来辩解:“本来是智伯的家臣,回过头来投降他,还要把他杀死,这种做法不可取。”

3:刺杀计划未能得以实施,自杀以死明志

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埋伏在桥下准备刺杀他。等到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一惊,才得知原来又是豫让。说了一段时间,赵襄子被豫让所说的话很是感动,又不能放过他。豫让知道生还无望,不能完成自己的心愿。于是要求赵襄子脱下他的一件衣服,让他象征性的刺杀。赵襄子满足了他的这个要求,豫让跳起来反复的刺向那件衣服,最后拿起剑来自杀。

第三:春秋聂政,弟忠姐烈

1:严仲子为了报仇找上聂政,希望他能够为其报仇

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受到丞相的迫害流落他乡。他游遍各地,寻找侠士希望能帮自己报仇。后面听魏国人聂政杀人避仇,带着母亲和姐姐流荡于齐国,做着市井小生意。这个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严仲子于是亲自前往齐国去游说他,多次登门拜访,给了聂母很重的礼物。聂政坚持不接受,但还是把严仲子许以为知己。

2:聂母去世,严仲子以亲儿子礼相待,聂政决定以死报答

没过多久,聂母去世。严仲子就像自己亲儿子一样安葬聂母,聂政心里很感动。服丧三年后,又安排他的姐姐出嫁,从此再无后顾之忧。聂政到严仲子家询问其仇家情况,并拒绝他给的任何帮助,只身前往韩国为严仲子报仇。

3:成功刺杀,为了不连累姐姐,毁容自杀,姐姐得知后也自杀感动天地

丞相府戒备森严,侠累坐在丞相府上,身边有很多兵士。只见他仗剑直接进入韩府,许多兵士来不及反应,以白虹贯日之势杀死侠累。他以长剑杀死数人之后,难逃重围,以剑尖划破脸颊,挖出双眼,破腹而亡。

聂政死后,韩王把他的尸体弃之于市,悬赏千金能辨认这个人。他的姐姐得知这个消息连忙跑到弟弟的尸体面前,一下子就辨认出来了他。大叫三声自杀而亡,身边的人感叹姐弟两个人的忠义,纷纷来收敛二人的尸体给予厚葬。

第四:要离刺杀庆忌,为此杀死妻子,斩断右臂

1: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文武双全,让吴王很是忌惮

要离差不多是专诸同时代的人,吴王僚被专诸刺杀后。他有一个儿子叫庆忌,逃出吴国后,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游说许多诸侯,想要共同讨伐吴王。庆忌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曾经以一人之力徒手接住乱箭。堪称天下第一勇士,但用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辈,让吴王很是头疼。

2:和伍子胥商量好对策,利用要离去刺杀他

正当吴王不安的时候,于是和伍子胥商量了对策,推荐要离去刺杀他。要离这个人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但智商很高,有万人之勇,是当地著名的击剑高手。当时要离和吴王商量,让他把一家老小全部杀死。另外用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

3:趁着庆忌不备,要离偷袭把庆忌杀死,自己最终自杀告终

庆忌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对要离更是深信不疑。于是亲自统领军队,想要渡江攻打吴国。要离趁其不备,左手用矛当即刺穿庆忌胸膛。身边的卫士想要杀他,庆忌说道:“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勇士,能够在我的眼皮底下把我杀死,这样的勇士不能杀。”命令身边卫士把他放了,自己则拔出长矛,含恨而终。

要离回到吴国,吴王给要离封官,没想到他不肯。说:“我之所以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是为了让吴国百姓安居乐业。”说完便在殿上自杀,他这样做,一方面告诉吴王我已经完成了使命,另外一方面感谢庆忌的知遇之恩。只有他死了,这个故事结尾才有意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它的地盘,文臣谋士、武将以及它的兴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文臣,曹操魏国地图,三国曹操的历史简介

    [var1]魏国的兴亡:随着曹操对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北方社会趋于稳定,生产力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漕运。恢复的冶铁业中,水排得到推广,丝织业也兴盛起来。商品交换渐有起色,魏明帝时重新颁用钱币 。洛阳、邺城、睢阳都日趋繁华。曹操进驻冀州后颁行租调制。建安二十一年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竟为身边的美女们“打群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首霸齐桓公,春秋霸主之齐桓公事迹介绍和评价,齐桓公怎么称霸春秋的

    [var1]不管怎么说,排在霸主首位的角色,还是赫赫有名的齐桓公。他俯视四海、善于用兵,不但把齐国推到了极为显赫的老大地位,还为平息诸侯国之间的觊觎纷争,出面担当“和事佬儿”。有趣的是,这位齐桓公不但在政治军事方面极为卓越,还一往情深,时常为漂亮姑娘们挑起战事。据说,在军事上独霸天下的齐桓公,每次开

  • 春秋小故事:郑国商贩,以十二头牛智退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国历史简介,春秋战国励志小故事,春秋谋略小故事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打败了楚国,召集诸侯会盟。曾经依附于楚国的陈国、蔡国、郑国也都派人赶到晋国,商议联盟事宜。郑国和晋国签订盟约之后,因为畏惧楚国,私下里又和楚国签订了盟约,典型的脚踏两只船。不久,晋文公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气愤,打算再次召集诸侯,讨伐郑国。晋国大臣认为晋国有

  •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并非简单的杀一人升一级,而且还会想法降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国军功爵有几级,秦国军功爵制的影响,秦国军功制标志着什么

    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俩字:农、战,用今天的概念来讲,那就是经济和军事。为了让所有秦国人都困在这两件事上,商鞅设置了如下规则:所有的秦人,无论男女,出生之后就要登记在册,死后才注销,理论上来说没有漏网之鱼;具备劳动能力的老百姓、无论男女,如果游荡、偷懒不干活,试图以躺平的方式混日子

  • 秦始皇和孔子不公平的待遇,这是知识分子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比秦始皇早多少,秦始皇和孔子是一个时代的人吗,秦始皇评价孔子

    秦始皇和孔子都是中华文明历史上非常耀眼的符号,但是相比于孔夫子而言,秦始皇的风评并没有那么好,孔夫子的地位真的是那么无可撼动吗?我不这样认为,在我看来,始皇更胜一筹。如果没有始皇,孔子的言论是不是就是一堆空话?[var1]在1964年伟人曾经说过一句话: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认为应该讲

  • 母亲一碗水端不平,“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出处——春秋初期郑国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义必自毙历史典故,不义必自毙,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来源

    [var1] 称呼"郑伯",是讥刺郑庄公没有教育好弟弟;直接称呼"段",是批评共叔段没有做到弟弟的本分;用"克"这个字,说明当时的内乱犹如两个君主的战争。而导致郑庄公和共叔段相争,郑国险些举国中分的人,正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母亲武姜。这是一个母亲偏爱小儿子导致的家庭纠纷。 武姜对共叔段的偏爱 [var

  • 此人乃东周名将,不下于孙武、吴起,中原大战获胜,却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武与吴起谁厉害,孙武吴起古今武功第一人,吴起孙武

    [var1] 晋文公的大臣先轸说,扶困救难,立威称霸,就在此一举了。晋文公深表同意,于是决定救援宋国。 狐偃说,曹国和卫国都是楚国的附属国,我们只要讨伐曹卫,引诱楚国来救,就可以不战而解宋国之围。 狐偃的这条计策非常高明。因为楚国距离宋国近,而晋国离得远,如果直接救援宋国,在形势上对于晋国是不利的。

  •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客,必死之心刺杀秦王,一对一交战却挨8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荆轲历史人物简介,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荆轲的人物事迹

    电影荆轲刺秦王荆轲形象引言:在世人的印象中,荆轲是一位为了国家大义可以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之士。世人都觉得荆轲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可是若我们仔细的考察一番却会发现,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可悲可叹的一生呢?荆轲确实是有忠肝义胆,可是他终究成为了一位太子智商"不在线"的牺牲品。燕国面对的局势十分紧迫[va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一代王者各时期的事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姓吕吗,秦始皇和吕不韦有啥关系,从客观上讲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

    对秦人而言,秦始皇确实是结束了一个旧世代,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人物;但是对汉人而言,他却是代表着一段暴虐统治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代表着启动了中国统一大门的开始。确实,他既是时代的终结者,也是时代的开创者;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眼中、口中和心中,秦始皇有着各种不同的形象,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各取所需,

  • 楚国名将项燕,一个渐渐被历史和世人忽视的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楚国项燕简介,楚国将军项燕照片,楚国名将项燕被谁打败

    [var1] 项燕保家卫国 他的家族非常显赫,他世世代代都在楚国做官,担任楚国的军事将领。关于他的出生历史没有明确的记载他出生的年月,但是他的死却是在公元前223年,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他的祖籍是江苏的宿迁地区,在当时这里也属于楚国的势力范围,因为它的封地名字为项,所以这也成为了后来他的姓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