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位时,经过洪武年间的发奋,社会生产力逐渐恢复并不断发展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洪武之治了。大概就是朱元璋非常实在的原因吧,这才让他的人气居高不下,毕竟广大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朱元璋是个行动派,从未说过场面话,在嘴上吃了不少亏,他大概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不把自己当帝王的帝王,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却当过一次“神棍”。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徐达携长女进攻面圣
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手足、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跟朱元璋一样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但徐达在对培养后辈学识这一方面是极度重视的。
自从长女长大几岁后,他便开始为女儿找私塾学习知识,最后长女也没有给徐达掉价。更值得称赞的是,这个女孩不仅慧智兰心,还端庄典雅,没有一丁点骄纵的样子呢。
谁家的父母不喜欢去炫耀,自己的子女聪明伶俐呢,徐达这种粗人自然也不例外。一天,徐达就带着其长女进宫了,这时的朱元璋也才刚刚继位不久,所以没有太多做帝王的心得体会(忌惮功臣)。
再加之,徐达与明太祖朱元璋情同手足,而且还是开国功臣,所以兄弟二人相处起来十分随意。两人见面之后,徐达的长女却显得十分恪守礼仪,徐达心里自然也是清楚得很,心想女儿真不会给自己丢人呐。
果不其然,明太祖朱元璋很快就留意到了徐达的长女。他看了一会这个女孩,十分欣赏地说:“如此聪明伶俐的女儿一定是因为徐达在打仗的时候从未有过大开杀戒于是才积了阴德,所以女儿日后必贵,这是块要做自己儿媳妇的料啊!”
听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这番话,可把徐达给乐坏了,这位皇帝老大哥那可是一言九鼎呐,他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咱家这大闺女一定会嫁给皇子的”。
徐达长女被选入宫侍奉马皇后
正如朱元璋曾经所说的那样,在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的时候,徐达的长女已经到十多岁,此时懵懂可爱的她早早的就被朱元璋选入了宫中。
此番前往宫里是要做些什么呢?朱元璋能亏待这位聪明伶俐的未来儿媳妇吗?自然是不可能的,徐达的女儿被安排到马皇后的身边,去做贴心小棉袄了。
当然,安排到马皇后身边,不仅为了让徐达的长女做“小棉袄”,更是为了让她深入地去学习一些宫里的规矩礼仪,还有就是为了培养她如何更好的去做一名贤内助。
作为唯一一个可以驯服明太祖朱元璋的女人,马皇后培养出来的人才自然是亭亭玉立,上得厅堂。与此同时,皇子们自然也是在宫里读书,所以徐达的长女不仅从小认识他们,还对皇子们非常的了解。
五年后的某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把徐达招入宫中,要把其长女许给四皇子朱棣。听到这个消息后,徐达能说什么,除了谢主隆恩就是大呼万岁。
当时的朱棣才十七岁,徐达的长女也才十五岁,正如上述所言,两人从小一起学习,有过了解,也算是青梅竹马了。后来,两人的婚姻生活也比较幸福。
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非常钟情于徐皇后,钟爱到了何种程度呢?徐皇后逝世后,朱棣竟然再无一儿半女出生,而且一直空缺后位的地步?
可想而知,除了总角之交、耳鬓厮磨的感情基础外,大概就是因为徐皇后自身的魅力了,毕竟人的颜值会一天天老去,但是气质、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厚。
徐皇后对当时深刻的影响力
话说,靖难之役时,明成祖朱棣留下了如同空城似的偌大的北京城,《明史》把抵抗住李景隆十万大军围城的荣耀,都给了明仁宗朱高炽,事情的真相其实是顶梁柱为徐皇后。
作为徐达长女,名门之后的她颇有军事谋略,《明史》中也明明白白地记载了徐皇后亲自上阵,发动全城男女老少奋起反抗。更甚至,她还切身登上城楼出现在了反抗的最前沿,这才拼死抵挡住了李景隆的十万大军、保住了这空旷的北京城。
经过这一役之后,朱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赢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当了皇帝成为了明成祖,徐王妃也变成了徐皇后,从结果上来看,明太祖朱元璋的话算是应验了。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值得称赞的贤内助,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父子俩有一点极为相似,朱棣对徐皇后的爱就像曾经的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一样,那是一份出自骨子里的、不参杂任何其他成分的的爱。
老婆在世时,父子二人还知道听老婆的话收敛性子,老婆去世后两人就像失控了似的敏感多疑又弑杀,不是只有朱棣一个人深受徐皇后的影响,就连朱瞻基也是受徐皇后的影响颇深。
有传言称,在生朱瞻基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于是后来就有了“好圣孙”这一说法。后来,朱棣就将朱瞻基交由徐皇后悉心抚养了。
这也是为何经过惨绝人寰的靖难之役后,明朝仍出现了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两位明君的,因为朱棣、朱瞻基爷孙二人(一雄主,二明君)的背后都离不开徐皇后。
说到了这里,想必很多读者朋友都明白,那年明成祖朱元璋曾对徐达说的“你积有阴德,女儿日后必贵”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了吧。我这句话的含义,大抵能够用“传承家风”这四个字来解释。
在传承家风这件事上,母亲以及妻子的角色通常是最关键,却又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环节。封建社会时期,女子通常是嫁夫从夫,这大概也是朱元璋下令杀了徐达后,徐皇后没有选择报仇、反而选择去帮助朱棣的原因吧。
对于徐皇后,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