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女人,并生下1个儿子,多年后让他悔不当初

朱元璋抢了陈友谅的女人,并生下1个儿子,多年后让他悔不当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61 更新时间:2024/1/22 4:24:56

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非常传奇的皇帝,他能够从一个放牛娃成为一代帝王,单单这一件事情就足以证明他的不凡之处。

不过,无论朱元璋再怎么不凡,他也有自己的“伤心处”。曾经,朱皇帝在击败陈友谅之后,顺便抢夺他的妻子。

结果,这个妻子与朱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多年之后,这个儿子让朱元璋大失颜面、悔恨不已,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放牛娃的传奇生涯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再加上饥荒的原因,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出生了。

不过,因为他的家庭很贫穷,所以父母在他小的时候便去世了。为了生活,朱元璋做过乞丐,也去皇觉寺当过和尚。

后来,寺庙也入不敷出,方丈便让朱元璋外出云游、化缘。至此,朱元璋开始了游历生活,也正是这几年的游历,极大地丰富了朱元璋的见识,为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年之后,在发小汤和的建议下,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义军,也开了他的传奇之路。

原本,朱元璋就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人,再加上背后又有诸多兄弟的支持,所以他很快便名躁义军,组建了自己的势力。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开始自己“拉山头”,在将元朝在南方的势力驱逐之后,他逐渐成为了天下三股最强势力之一,与陈友谅、张士诚呈三足鼎立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斗的过程中,朱元璋收拢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士,其中之一便有刘伯温。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采取了“避免两面作战,先陈友谅、后张士诚”的作战方针。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陈友谅的势力要远远超过朱元璋,而且军力的强盛也促使了陈友谅对权力的欲望。

俗话说得好,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至正20年,陈友谅率先进攻。结果,他在洪都这个地方受阻,被迫转入鄱阳湖。

击败陈友谅,抢夺其妻子阇氏

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洪都一战消耗了陈友谅大量的实力,在鄱阳湖中,虽然他占据地利,可依然不是朱元璋的对手。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战斗,朱元璋使用了各种办法,哪怕是以命抵命,也要将陈友谅的大船击沉。

最终,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之下,陈友谅失败了。击败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又将屠刀对准了张士诚,最后也取得了胜利,并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

值得一提的是,在击败陈友谅之后,朱元璋还将陈友谅的妻子阇氏纳为了妃子,也为大明王朝埋下了一颗“地雷”,这又从如何说起呢?

话说,陈友谅虽然有着“枭雄”的性格,但是他对阇氏却非常的好,所以阇氏对于陈友谅也是至死不渝。

陈友谅去世后,阇氏虽然成为了朱元璋的女人,但是她却是“身在朱营,心在陈”,悄然间开始了卧薪尝胆的日子,还有那个复仇计划。

当时,阇氏表面与朱元璋郎情妾意,并且还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朱梓。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们非常的大方,动不动就会封王、封地。对于此事,阇氏也非常的懂,因此她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孩子身上

对于长年处在深宫的女人,基本每天都是无所事事,所以阇氏便不断给孩子灌输一些不好的思想,比如:阇氏告诉朱梓,陈友谅才是他的亲生父亲。

朱元璋作为一国之君,他对孩子自然没有时间管理,所以朱梓与母亲多年的感情,他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对朱元璋也非常的愤恨,只是他将这份恨掩盖的很好。

女人心海底针,最毒妇人心

成年之后,朱梓便需要离开京城,前往自己的封地生活。临走之前,他告诉自己的母亲,一定会完成心中的“目标”。

几个月之后,朱梓到达了长沙,担任此地的藩王。随后,他还做了一块碑“宁见阎王,不见贼王”,矛头直指朱元璋。

只是,这块碑文的意思,只有朱梓自己清楚罢了。在长沙,朱梓猥琐“发育”了好几年,终于建立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洪武23年,朱梓在长沙开始实施他的复仇大业,他企图起兵造反,为了亲生父亲陈友谅报仇。

可是,朱梓造反的事情终究是暴露了,朱元璋多年的作战经验远胜朱梓。面对这件小事,朱元璋很轻松便镇压了,复仇大业无始而终。

造反失败后,朱梓认为自己必死无疑,所以他先是一把火烧了自己的府邸,随后又带着孩子从城墙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如果朱梓能够稍微思考一下,他就不会相信自己是陈友谅的儿子。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陈友谅是在1363年去世的,而他是在1369年出生的,中间相差了6年的时间。

退一步而言,朱元璋对朱梓也非常的喜欢。据《最惟录》的记载,朱梓从小就非常的顽皮,经常扰乱宫规。

可是,即使如此,朱元璋也不会对他面目严厉,仅仅是教训一顿罢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也造成了朱梓生性淫乱的性格。

可以说,从上述的事情上来看,朱元璋虽然是一位铁血皇帝,但是他也懂得“虎毒不食子”的道理。

当然,此事也诠释了另一句话的到底,最毒妇人心。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真正的策划者其实是阇氏,而朱元璋低估了一个女人的报仇和心机,也忽略了对朱梓的教导,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阇氏为了复仇,让朱梓弑父,即使不能成功,也可使他们父子相残,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复仇之举呢?

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此事发生之后,不计胜数的无辜宫女被处死,朱元璋在历史上又留下了一笔血债。

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楹外近聆新水响,遥穹一碧见天开。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写了一副对联,此人看到一脚踢倒,得知原因后朱元璋: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写对联,朱元璋定下的这条规矩,朱元璋最著名的对联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靠着自己一步步才打下,的江山,话语的分量更是远超那些守江山的皇帝,总之,身边的大臣不敢随意的忤逆天子。但却有一个人,面对朱元璋亲手写下的对联,选择一脚踢翻。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人不但没有被砍头,反而受到皇帝的大加赞赏。一代放牛娃朱元璋,最终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

  • 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6年后他自曝原因,百官们听后暗自庆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很传奇的皇帝,他出身卑微,最终却成就了“那样”一番大业,让无数人为之惊叹。只是,或许是因为他的出身吧,多少对自己有些不自信、多疑,因此在建国之后大杀功臣,胡惟庸案、蓝玉案便是这么发生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朱元璋的多疑,有时候大臣们连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因

  • 朱元璋对徐达说:你积有阴德,女儿日后必贵,多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真实的朱元璋和徐达关系,朱元璋对徐达的态度,朱元璋对徐达的感人故事

    朱元璋在位时,经过洪武年间的发奋,社会生产力逐渐恢复并不断发展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洪武之治了。大概就是朱元璋非常实在的原因吧,这才让他的人气居高不下,毕竟广大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朱元璋是个行动派,从未说过场面话,在嘴上吃了不少亏,他大概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不把自己当帝王的帝王,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帝王

  • 《大明王朝1566》:大明朝的病根,无人敢触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明王朝1566说的是哪年的事,大明王朝1566 嘉靖是罪魁祸首,大明王朝1566真实历史

    最近在补一些经典老剧。其中包括《大明王朝1566》。一部伟大的电视剧的标准至少在于能深深地引发观众思考,比如《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看完它们,你会一句话也说不出,但脑子里的想法已经翻江倒海。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时代。这就是我看完《大明王朝1566》后的感受。脑子里想法太多,故而写篇文章来抒怀

  • 《梦华录》贱籍制度并非起源宋朝,那到底何时起何时止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的良籍和贱籍,梦华录中的宋朝女性地位,梦华录讲的是宋朝哪年的事

    刘亦菲真的让人惊喜先说说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共经历十八帝,三百一十九年,共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但两者所处时期、位置、疆域皆不同。北宋由赵匡胤建立于960年,定都在东京开封府,也就是《梦华录》里面,赵盼儿开半遮面闯荡的地方,现如今的河南开封。而南宋,是在北宋覆亡后,由

  • 朱元璋去大臣家做客,看到一个女子,大怒:天意如此,不得不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传奇皇帝朱元璋惩治大臣,朱元璋唯一善终的大臣

    朱元璋边走边感叹,一副老怀甚慰的样子,然而在此时却出现了不祥和的一幕,一个女子竟然在殴打乞丐,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不仅要管一管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也就是今安徽凤阳。当时,元朝将人分为四个等级,而朱元璋就属于最低等的,不配有名字,只能取朱重八这类代号而已。他的

  • 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却迁都北京,2人谁更有眼光?姜还是老的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是哪一年定居在南京城,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南京哪里,朱元璋为何建都北京

    可以说,虽然朱元璋长着一副瘪嘴塌脸的模样,但却有一颗充满智慧的大脑,以及一颗野心勃勃的心脏。且不说,他还未夺下这天下第一的丰功伟绩。朱元璋在位期间,为稳固大明江山颁布了多项政令,其中第一项便是将都城定为南京。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迁都为北京,公然在老子的脸上打了一巴

  • 朱元璋夜晚批奏折,细心的宫女送来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深夜宫女给朱元璋送了一碗粥,朱元璋真的不用别人代批奏折吗,朱元璋批奏折宫女端来热粥

    最经典的就是他们都在建立了王朝之后,选择屠杀身边的开国元勋,这和他们出身草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深知打天下难,所以他们很看重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对身边的一切威胁都要斩草除根。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初的四大案件中,他不仅诛杀了一路跟随自己的将臣们,而且还株连九族,杀了将近一万五千多人。尽管朱元璋的多疑已

  •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根头发龙颜大怒,厨师说了句话保住了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发现碗里有根头发龙颜大怒,朱元璋定下的这条规矩,朱元璋几次死里逃生

    明朝,一个信奉“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种崇高信念有气节的朝代,作为华夏子孙都引以为傲,直到今天都被世人津津乐道。而谈到明朝,就不得不说一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出身草根底层,和一众异姓兄弟一起打下江山,开创了大明,历经16位皇帝更迭,国祚276年。而朱元璋除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被后人所诟病的就是

  • 朱元璋发明的酷刑:一把梳子和一壶水,却几乎没有女犯人能熬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最残忍的酷刑,皇帝朱元璋发明的酷刑,朱元璋时期有哪些酷刑

    因为程朱理学的出现,就相当于是在那个时代下为女性,打造了一个紧箍咒,牢牢地将女性变成了男性的附庸。如果是双向的变化倒也无话可说,但问题就在于理学只是强调了女性的义务,男性的义务却并没有约束。可以说,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了这种病态的需求,在古代还因此而诞生出了,诸多针对女性的残酷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