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写了一副对联,此人看到一脚踢倒,得知原因后朱元璋:重赏

朱元璋写了一副对联,此人看到一脚踢倒,得知原因后朱元璋:重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16 更新时间:2024/1/15 18:49:28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靠着自己一步步才打下,的江山,话语的分量更是远超那些守江山的皇帝,总之,身边的大臣不敢随意的忤逆天子。

但却有一个人,面对朱元璋亲手写下的对联,选择一脚踢翻。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人不但没有被砍头,反而受到皇帝的大加赞赏。

一代放牛娃朱元璋,最终成为明朝开国皇帝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于公元1328年,一直活到70岁,在公元1398年驾崩。由于家庭贫困,在年幼时曾经靠给地主放牛为生,因此也有人称朱元璋为“放牛娃”。

根据史书记载,他的父亲名为朱世珍,母亲没有具体姓名,只知道称其为陈氏,由于在他的宗族中排名第八,因此,朱元璋也别名为朱重八。

当时,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堪,不仅朝堂黑暗腐朽,更是连年天降灾荒。在公元1343年,朱元璋所生活的地方遇上了旱灾,到了第二年又引发了蝗灾和瘟疫。

真可谓屋漏偏逢连阴雨,在接二连三的天灾打压下,朱元璋的父母和其他亲人先后去世。为了活命,朱元璋只能选择去外地逃生,走投无路之下,只能选择剃度为僧。

即使逃到了寺庙,生活还没有稳定下来,又遇上当地饥荒,寺庙也没有多的粮食,可以供给这些和尚,为此只能再次选择离开。

朱元璋一路乞讨,走遍大江南北,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认识到要想活命,必须推翻元朝,于是选择加入红巾军的队伍。

进入到军队后,朱元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加上略懂一些笔墨,使得他更受上司的器重。郭子兴特意把朱元璋调到自己的身边,成为自己的亲兵。

再加上,朱元璋打仗时,骁勇善战,敢于身先士卒,郭子兴愈发对其欣赏,甚至还将自己的养女嫁给他。朱元璋心中自有沟壑,再加上地位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滋长了他的野心。

后来,他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队伍,一边还广纳各种谋士,听取他人意见。朱元璋知人善用,对待自己的士兵,也做到了爱兵如子。一次朱元璋外出时,发现一个小孩在哭,问及原因才知道父母虽然身在兵营,但却不敢相认。

通过这一件小事,朱元璋就意识到,若是不及早处理,势必会酿成大祸,为此特意将自己的手下召集过来下达命令,允许被拆散的夫妻重聚。这一命令也使得士兵们更加爱戴朱元璋,更加要效忠于他,为其夺取天下。

朱元璋一路势如破竹,消灭了各方势力,最终成功在南京称帝,建立起大明王朝。这样的一位开国皇帝,经历过无数次战争洗礼,这也铸就了朱元璋的铁血手腕。

正所谓君强则臣弱,大臣们面对这样一位强势的皇帝,大多数官员会小心翼翼,毕竟这些大臣们还想活命,但却有这样一位大臣,却敢于把朱元璋亲笔写下的对联给踢倒在地。

对于此事,大臣们纷纷认为这个人是吃了雄心豹子胆,皇帝必然会怪罪于他,轻则革去官职,重则恐怕还有性命之忧。但万万令这些大臣意想不到的是,皇帝竟然还对其重重赏赐,这又是为呢?

皇帝朱元璋写的一副对联,竟被人一脚踢翻

这样一位胆大包天的官员,名为黄麟,他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位状元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并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夺得头名,黄麟的才华自然不必多说。

这位大臣之所以敢把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亲笔书写的对联给一脚踢翻,是因为他认为这幅对联有抄袭的嫌疑。前已经了解到,朱元璋出身贫困,当过放牛娃,也当过乞丐。

虽然加入到军队中,凭借略懂文墨,而得到上司提拔。但军队大多都是粗鄙的武夫,稍稍懂几个字就会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

实际上,朱元璋并没有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虽然写出对联“大明日月光天德,洪武山河壮帝居”,但其实只不过是在前人(陈后主)的对联中,添加了“大明”和“洪武”而已。

写下这幅对联的朱元璋,丝毫没有羞愧之情,反而甚是满意,认为是自己的得意之作。按理来说满朝大臣,多是才华洋溢之辈,怎么可能认识不到其中涉及到抄袭。

只不过是为了活命,他们而选择装聋作哑罢了。毕竟朱元璋身为一朝皇帝,臣子的身家性命全握于他的手上,而且朱元璋还是一个肚量较小的人,若是指出问题,以后被皇帝给记恨,这才是得不偿失。

其他官员选择听之任之,黄麟却难以忍耐,为此故意假装摔倒,把这个对联给踢掉。难道他不怕丢了性命吗?原来黄麟早就想好了第二天的说辞,仅凭一席话成功免于责罚,皇帝还特意对其嘉奖。

黄麟的一句话,成功让其获得皇帝的赏赐

凡是能够入朝为官的人,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傻子。虽然黄麟性格有些怪异,行事有些张狂,但却绝不是一个做事没有章法的人。

黄麟深知即使用自己的性命去挑战皇帝的权威,也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可放任皇帝将明显是抄袭前人的对联,公然地放在朝堂之上,黄麟又实在是难以忍受。

为此踢翻对联后的他,在第二天上朝时,特意皇帝禀明,这个对联是亡国之君陈后主所写,悬挂在我朝宫门上,实在是有些晦气。

朱元璋听后,内心怒气顿时大消,但是就这样放过黄麟,皇帝又觉得实在是太过简单,难免有些抹不开自己的面子。为此朱元璋特意反问他,既然觉得这个对联不合适大明朝,那什么对联才适合?

这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黄麟也顺势而为,并当场吟出新的对联:“乾坤一统归洪武,日月双轮照大明”。

一场灾祸就这样无形之中被化解开来,流传到后世,更是成为了一段千古佳话。同时,黄麟还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赐......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6年后他自曝原因,百官们听后暗自庆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很传奇的皇帝,他出身卑微,最终却成就了“那样”一番大业,让无数人为之惊叹。只是,或许是因为他的出身吧,多少对自己有些不自信、多疑,因此在建国之后大杀功臣,胡惟庸案、蓝玉案便是这么发生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朱元璋的多疑,有时候大臣们连死都不知道自己是因

  • 朱元璋对徐达说:你积有阴德,女儿日后必贵,多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真实的朱元璋和徐达关系,朱元璋对徐达的态度,朱元璋对徐达的感人故事

    朱元璋在位时,经过洪武年间的发奋,社会生产力逐渐恢复并不断发展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洪武之治了。大概就是朱元璋非常实在的原因吧,这才让他的人气居高不下,毕竟广大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朱元璋是个行动派,从未说过场面话,在嘴上吃了不少亏,他大概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不把自己当帝王的帝王,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帝王

  • 《大明王朝1566》:大明朝的病根,无人敢触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明王朝1566说的是哪年的事,大明王朝1566 嘉靖是罪魁祸首,大明王朝1566真实历史

    最近在补一些经典老剧。其中包括《大明王朝1566》。一部伟大的电视剧的标准至少在于能深深地引发观众思考,比如《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看完它们,你会一句话也说不出,但脑子里的想法已经翻江倒海。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时代。这就是我看完《大明王朝1566》后的感受。脑子里想法太多,故而写篇文章来抒怀

  • 《梦华录》贱籍制度并非起源宋朝,那到底何时起何时止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的良籍和贱籍,梦华录中的宋朝女性地位,梦华录讲的是宋朝哪年的事

    刘亦菲真的让人惊喜先说说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共经历十八帝,三百一十九年,共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但两者所处时期、位置、疆域皆不同。北宋由赵匡胤建立于960年,定都在东京开封府,也就是《梦华录》里面,赵盼儿开半遮面闯荡的地方,现如今的河南开封。而南宋,是在北宋覆亡后,由

  • 朱元璋去大臣家做客,看到一个女子,大怒:天意如此,不得不杀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传奇皇帝朱元璋惩治大臣,朱元璋唯一善终的大臣

    朱元璋边走边感叹,一副老怀甚慰的样子,然而在此时却出现了不祥和的一幕,一个女子竟然在殴打乞丐,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不仅要管一管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也就是今安徽凤阳。当时,元朝将人分为四个等级,而朱元璋就属于最低等的,不配有名字,只能取朱重八这类代号而已。他的

  • 朱元璋定都南京,朱棣却迁都北京,2人谁更有眼光?姜还是老的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是哪一年定居在南京城,朱元璋建明朝定都南京哪里,朱元璋为何建都北京

    可以说,虽然朱元璋长着一副瘪嘴塌脸的模样,但却有一颗充满智慧的大脑,以及一颗野心勃勃的心脏。且不说,他还未夺下这天下第一的丰功伟绩。朱元璋在位期间,为稳固大明江山颁布了多项政令,其中第一项便是将都城定为南京。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迁都为北京,公然在老子的脸上打了一巴

  • 朱元璋夜晚批奏折,细心的宫女送来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深夜宫女给朱元璋送了一碗粥,朱元璋真的不用别人代批奏折吗,朱元璋批奏折宫女端来热粥

    最经典的就是他们都在建立了王朝之后,选择屠杀身边的开国元勋,这和他们出身草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深知打天下难,所以他们很看重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对身边的一切威胁都要斩草除根。尤其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初的四大案件中,他不仅诛杀了一路跟随自己的将臣们,而且还株连九族,杀了将近一万五千多人。尽管朱元璋的多疑已

  • 朱元璋吃饭时,发现碗里有根头发龙颜大怒,厨师说了句话保住了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发现碗里有根头发龙颜大怒,朱元璋定下的这条规矩,朱元璋几次死里逃生

    明朝,一个信奉“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种崇高信念有气节的朝代,作为华夏子孙都引以为傲,直到今天都被世人津津乐道。而谈到明朝,就不得不说一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出身草根底层,和一众异姓兄弟一起打下江山,开创了大明,历经16位皇帝更迭,国祚276年。而朱元璋除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被后人所诟病的就是

  • 朱元璋发明的酷刑:一把梳子和一壶水,却几乎没有女犯人能熬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最残忍的酷刑,皇帝朱元璋发明的酷刑,朱元璋时期有哪些酷刑

    因为程朱理学的出现,就相当于是在那个时代下为女性,打造了一个紧箍咒,牢牢地将女性变成了男性的附庸。如果是双向的变化倒也无话可说,但问题就在于理学只是强调了女性的义务,男性的义务却并没有约束。可以说,这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了这种病态的需求,在古代还因此而诞生出了,诸多针对女性的残酷刑罚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我要下跪吗?方丈回了8个字救下全寺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用不用跪,朱元璋去少林寺要下跪吗,朱元璋跪拜和尚

    古语有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一句话完美地体现了君王可以共苦,却不能同甘的心理,朱元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当皇帝时,手下的人稍有不慎,便会人头落地、命丧黄泉。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帝心难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件事情之外,朱元璋还曾去过他年少时生存的寺庙参拜,也就是皇觉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