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90年的林芳兵和92年的周洁,谁演得杨贵妃更胜一筹?

90年的林芳兵和92年的周洁,谁演得杨贵妃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4/1/25 8:44:12

林芳兵:最雍容华贵的贵妃

林芳兵在电视剧《唐明皇》在1987年播出,剧中扮演杨贵妃,从形态来说,她是最接近历史记载中雍容丰满的杨贵妃形象,

林芳兵的杨贵妃形象十分符合历史的描述,满足了大众对杨贵妃“以肥为美”的想象。

珠圆玉润、雍容华贵又不失甜美。

林芳兵的杨贵妃太美了,至今无人超越。林芳兵生于1965年,祖籍浙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林芳兵在80年代拍了许多电影,红极一时。

林芳兵为了杨贵妃付出艰苦的努力,为了达到“以肥为美”的要求努力增肥到30斤,吃了许多高热量食物,戏结束后又拼命减肥,结果搞垮了身体,患上了哮喘症,不得不息影休养几年。

林芳兵在1986年、1987年凭《一个女演员的梦》、《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夜行货车》三片连续两年入围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是八十年代最红的女演员之一。

陈家林是著名历史剧导演,图为陈家林为演员们讲戏。

陈家林是著名历史剧导演,图为陈家林为演员们讲戏。

白居易《长恨歌》中描述的“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就是这个样子吧。

马嵬驿兵变时的杨玉环

《唐明皇》也有杨贵妃打秋千的戏哦。

下面几张剧照都美爆了,林芳兵之后再无杨贵妃。

林芳兵是典型的江南淑女,温柔婉约,身材苗条。那时候的美女都是无整容纯天然美女,令人怀念。

她是最接近历史记载中雍容丰满的杨贵妃形象,还原一个珠圆玉润的杨贵妃,

这不就是画像里走出来的眼含秋波肤如琼脂的大唐美人么?

林芳兵的杨贵妃,是最经得起考验的版本,二十多年来一直被大家奉为经典。

一怒一嗔,饱含最娇媚的古典美人姿态。

林芳兵版杨贵妃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只见佳人肤如凝脂,脸如满月,

珠圆玉润、雍容华贵又不失甜美,

这样的杨贵妃楚楚可怜,令人心动。

一颦一笑,风情万种,

华清池边出浴的杨贵妃,是不是很符合白居易笔下对杨贵妃的想象。

生气的样子都那么的娇媚。

一举一动,魅到骨子里,因此被称为“最美杨贵妃”一点都不为过。

周洁:最会跳舞的杨贵妃

电视版《唐明皇》的成功,让导演陈家林看到希望,很快他就如法炮制,以杨贵妃为绝对主角拍摄了电影版的《杨贵妃》,这次扮演杨贵妃的是当时的大美人周洁。

▲扮演寿的可是妇女之爱,濮存晰老师哦。

周洁的版本和林芳兵的版本不分伯仲,同样经典。

相比起来,她输林芳兵半分雍容,但又胜林芳兵半分娇俏。

周洁净可是专业舞蹈演员,曾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美神”。

只有她这这版才符合历史中杨贵妃凭借惊人的舞姿,让唐玄宗为此写了神曲《霓裳羽衣曲》的事实。

她在片中将霓裳羽衣舞跳得出神入化,如梦如幻。

主要是因为周洁本身是舞蹈家,她是所有版本里最能把杨贵妃的袅娜多才多艺演出味道来的。

她把一个美丽、知音律、晓歌舞、喜爱荣华富贵,不问朝政大事,三千宠爱集一身而又导致辗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有泪救不得的宫廷贵妇形象,诠释得非完美,她演活了“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贵妃,因此也被称为“最让人接受的杨玉环”。

周洁是有名的舞蹈家,她展现了杨贵妃最美的舞蹈“霓裳羽衣舞”,舞姿曼妙,扮相也相当惊艳,称得上鼻腻鹅脂,倾世容颜。

可以说,周洁版杨贵妃显得较好经典的形象,真正的唐朝美人,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洁饰演的杨贵妃,有一种十分妖娆的诱惑感,在电影中她展现出了贵妃美丽的舞姿霓裳羽衣舞,装扮丰韵华贵,美艳不已,周洁版的杨玉环,她的眼镜非常妩媚,柔情万千,

有一种勾魂摄魄的诱惑力,双唇丰满浑厚,性感迷人,也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杨贵妃版本!

周洁容貌艳丽又甜美,妩媚又不乏大气,有一种雍容华贵的仪态。

电影里贵妃服饰的设计和色彩的搭配都很和谐,复杂却不繁琐,华贵而不庸俗!

虽然周洁已经基本息影,但不得不说,周洁版杨贵妃雍容华贵,倾世容颜。可以说,像个真正的唐朝大美人,令人印象深刻。

看过林兵芳和周洁珍藏的老照片,你觉得谁演得杨贵妃更胜一筹?

更多文章

  • 刘邦当的“泗水亭长”,到底是个多大的“官”?说出来你也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的泗水亭长能管多少人,刘邦泗水亭长是什么官,刘邦多大当的泗水亭长

    历史上能够作为开国皇帝的人,基本都具有自身的长处。有的能征善战,有的智虑深远,还有的善于笼络人心。其中的某些优秀的君王兼具其中的多项优点,所以才能在一个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和本就是门阀世家或者带兵之将的人不同,有的君王是从微末之中,一步一步打拼下的江山。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除了自身作战能力强以外,不

  • 汉献帝最恨的人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而是一位汉贼,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献帝为什么不恨董卓,董卓为何废掉汉献帝,汉献帝和董卓谁更聪明

    人性都是具有多面性的,皇帝也不例外,但无论是作为暴君还是明君,他们都曾意气风发地掌控过整个王朝的发展和走向。其实做皇帝最无奈的并不是成为怎样的君王,而是想成为怎样的君王却无法做到。这就是皇帝分类中的第三种:傀儡皇帝,这种类型的皇帝很多,但要轮到最为悲惨的,三国时期的汉献帝就算一个。他被董卓推上皇位,

  • 秦始皇的心腹为啥全是姓“蒙”的?蒙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正所谓:“细节映射全局。”的确是这样的,在我国古代,因为古人的隐晦,所以很多的时候,人们很多的行为看似是无关紧要,但是仔细探究其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其实是有很多的联系的,而且也是让人大为震惊的。而很多时候,虽然人们的姓氏看似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其中也是映射出了很多的秘密和真相,甚至很多时候也是折射出

  • 曾国藩子孙兴盛200年,只因“敬恕”二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国藩为啥子孙发达,曾国藩的子孙有多厉害,曾国藩的后世子孙

    今曰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凌我之子孙。有人说,按照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标准,中国5000年历史,一共产生了2个半圣人。前面两个圣人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而最后半个圣人则是“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但是,比起个人的功名荣辱,曾国藩更加为世人称道的是其传承百年的治家之道。曾

  • 《辛丑条约》赔款分39年还清,但10年后清亡了,剩下的债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辛丑条约赔款还清了吗,辛丑条约赔款9.82亿是怎么算的,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两白银

    但是像明抢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早就不是第一次了,早在清朝末年的中国,就被八国联军明抢了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等总合计下来接近10亿两白银,这笔“赔款”对于当时的清政府而言,相当于掏空了多少年的国库。这笔赔款,中国用了整整37年才全部还清,在这37年间,中国所经历的不仅仅是还款的历程,还经历了一段血泪

  • 拉林:纯正八旗后裔聚居地,索额图与和珅后人在此,至今保留传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和珅后裔现在在哪里,拉林满族镇八旗,和珅与索额图关系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比较了解清朝的历史。再加上不少电视剧都拍摄清朝的故事,导致大家对清朝的统治和政策都非常感兴趣。当时,努尔哈赤建立军队,想要攻打明朝的时候,他选择的人都是正四旗里面的子弟,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更纯正的且地位更高的满族人。但是,清朝建

  • 《儒林外史》:你穷的时候,没有朋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儒林外史人生哲理,儒林外史感悟简短,儒林外史中的人情世故

    《儒林外史》中,最出名的要属范进。中举前被羞辱成现世报,中举后被吹捧成文曲星。殊不知,范进中举的转折点,全靠一位贵人相助。这个人就是周进。一个同样从底层爬起,为功名耗了大半辈子光阴的人。现在的范进,就是周进的过去。两段循环往复的人生,足以向我们揭露一个扎心真相:你穷的时候,没有朋友;你弱的时候,坏人

  • 16岁少年2次从朱元璋手里死里逃生,实在是难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几次死里逃生,跟随朱元璋却暴毙而亡的人,朱元璋从小就被人追杀是真的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据史书记载: 周琬,江宁人。洪武时,父为滁州牧,坐罪论死。琬年十六,叩阍请代。帝疑受人教,命斩之,琬颜色不变。帝异之,命宥父死,谪戍边。琬复请曰:“戍与斩,均死尔。父死,子安用生为,顾就死以赎父戍。”帝复怒,命缚赴市曹,琬色甚喜。帝察其诚,即赦之,亲题御屏曰“孝子周琬。”寻授兵科

  • 朱元璋制定的一句话,如今影视剧都在用,成为宫廷戏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最经典的一句话,朱元璋流行口头禅,朱元璋的霸气宣言

    ▲现在很多影视剧都喜欢用朱元璋的故事为题材。(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度百科)究竟是哪一句话现在历史剧都在用?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圣旨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但其实,对于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很多人都不理解。首先,在中国古代,皇帝的命令并不是都被称为“圣旨”。据《中国圣旨大观》一书记

  • 朱元璋发明一酷刑,刑具只有一把梳子和一壶水,却没有犯人能熬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发明的十大酷刑,朱元璋研究的酷刑,朱元璋发明什么刑具

    太祖胸中涌自豪,长虹弯月运文韬。 襟怀草莽英雄气,欲与天公试比高。 ----《咏燕子矶》 这是一首歌颂明太祖朱元璋的七绝,朱元璋绝对称得上是盖世英雄,对外,他扫灭元朝,重新建立汉人王朝。对内朱元璋也毫不手软,面对腐败和犯罪,朱元璋重拳出击,朱元璋的残暴,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大明建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