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廖永忠功超群将,53岁时却被赐死,朱元璋:骄傲自满,咎由自取

廖永忠功超群将,53岁时却被赐死,朱元璋:骄傲自满,咎由自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45

“廖永忠指使儒生窥探我的心思,为了封爵擅杀小明王,可恶至极。”

自1355年,廖永忠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之后的多场大战中,廖永忠曾数次救过朱元璋的命。然而,溺死韩林儿八年后,天下初定,廖永忠却成为首个被朱元璋赐死的功臣宿将。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杀掉“救命恩人”廖永忠?他在这八年中都做了什么?他的死又是否与韩林儿有关呢?

朱元璋的“救命恩人”

廖永忠是巢湖上的水匪。元末大乱时,廖永忠、廖永安兄弟与赵普胜、俞廷玉三分巢湖,靠打劫来往船只为生。

1355年,徐寿辉麾下左君弼占领庐州,威逼巢湖。赵普胜投奔左君弼后,助他攻打廖永忠兄弟,二人不敌,转而投靠左君弼的对头朱元璋。当时,朱元璋刚刚脱离郭子兴,羽翼未丰,尤其缺乏擅长水战的将领,廖永忠兄弟的到来,令他极为高兴。

1358年,朱元璋麾下水军第一人廖永安在与张士诚作战过程中不幸被俘。与失去冯国用后重用他的弟弟冯胜一样,朱元璋将35岁的廖永忠提拔为枢密佥院,统领水军。

三年来,廖永忠一直担任哥哥廖永安的副手,能够表现的机会不多。然而,独掌水军后,廖永忠先是轻而易举地击溃死敌赵普胜,后在龙湾之战中大败陈友谅的水军,将他赶至太平府,夺取重镇安庆。

此战后,廖永忠跟随朱元璋绕道陈友谅身后,围攻徐寿辉老巢江州。当时,江州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廖永忠急中生智,利用江水优势,在船尾设置一高台,将其与江州城墙连在一起,从而顺利攻下江州。

龙湾之战中,廖永忠身受多处箭伤不下火线,足以看出他的勇猛;而围攻江州时,廖永忠又展现出骁将少有的谋略。在明初开国将领中,能够做到智勇兼备的,除廖永忠外,没有几人。

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决战。作为水军将领,廖永忠参与了鄱阳湖大战中的所有战事,而且救了朱元璋一命。当时,陈友谅麾下大将张定边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到朱元璋所在船只旁,威胁到朱元璋的安全。由于船小人少,朱元璋危在旦夕时,廖永忠与常遇春驾舟及时赶到,廖永忠更是连发百余支箭,逼退张定边。

数日后,廖永忠率水军神出鬼没,火烧陈友谅的战船,多次杀入敌军身后。而在陈友谅死后,廖永忠又在江中设置栅栏,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围困,迫使他缴械投降。

鄱阳湖大战后,廖永忠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青睐。在朱元璋麾下诸将中,论水上能力,无人能出廖永忠左右。当时,朱元璋为了表彰廖永忠的功绩,亲自手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八字,赏赐给他。

溺死韩林儿

然而,廖永忠的智慧多为小聪明,在平常的战斗中或许能够收获奇效,可在为人处事中,却足以致命。

1366年,廖永忠奉朱元璋的命令前往滁州迎回小明王韩林儿。昔年,韩山童建立红巾军,举起抗元大旗。韩山童死后,部将刘福通等人拥护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为尊,继续对抗蒙元。而在朱元璋离开郭子兴后,虽自立门户,却在名义上仍归属韩林儿领导。因此,当韩林儿的势力被王保保击溃后,朱元璋将他迎回应天供奉,“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廖永忠却自作聪明,护送韩林儿至应天附近的瓜步时,擅自将他溺死。廖永忠此举为朱元璋除去了心腹之患,可也让他背上了不仁不义的骂名。纵然朱元璋不会将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交给一个不相干的韩林儿,但执行此次任务的不应该是廖永忠,他更不应该擅自妄为。

朱元璋表面上因韩林儿的死而责怪廖永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廖永忠揣摩他的心思。

韩林儿死后,朱元璋并未重责廖永忠。当时,张士诚、方国珍等仍盘踞于江浙一带,占地极广,威胁极大,作为水军将领,廖永忠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

1366年,徐达讨伐张士诚久攻不下,正是廖永忠自淮东突入,方才剿灭了张士诚,而他也凭借此战,重新回到朱元璋的视野中。

张士诚灭亡后,朱元璋以徐达为帅北伐蒙元,而廖永忠则跟随汤和征讨方国珍、何真。汤和虽然为帅,但在南方广袤的水上战斗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仍是廖永忠。方国珍在海上被廖永忠劝降,陈友定在福建兵败自杀,何真在广州出城投降。剿灭南方三大割据势力中,廖永忠出力最多,功劳也最大。

因此,在明初封赏诸将时,朱元璋毫不吝啬地说道:

“以廖永忠的功劳,完全可以跟徐达等人一样封为公爵。可他指使儒生擅自揣摩我的心思,为了封爵而杀害韩林儿,本该成为公爵的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当个侯爵吧。”

可见,在朱元璋的心中,他仍旧对韩林儿之死一事耿耿于怀。然而,朱元璋虽未册封廖永忠为公爵,却在他平定何真,班师回朝后,特命太子朱标出城迎接,给足了廖永忠面子。

赐死府中

一年后,廖永忠又跟随汤和前往蜀地征讨明玉珍之子明升。习惯水战的二人自长江逆流而上,却在抵达瞿塘峡时,遭遇明升阻拦。当时,汤和与廖永忠分兵前进,廖永忠自带数百精锐乘坐小船翻山而过,杀了明升一个出其不意。在傅友德的配合下,最终迫使明升投降。

当廖永忠平蜀归来后,战功卓著的他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犒赏。他也逐渐沉迷在富贵中,不可自拔。从廖永忠的早年经历来看,当过水匪的他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南征北战,却仍视财物为最大的追求。

因此,廖永忠广修豪宅,在朱元璋赏赐良田后仍旧霸占平民田地,只顾自己享受。朱元璋虽然厌恶官员欺压百姓,但对于明初功臣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多苛责几句。

然而,廖永忠的毛病远远不止于此。在朱元璋重用杨宪后,廖永忠就投靠杨宪,与杨宪一起结党营私,力求保住荣华富贵。可好景不长,杨宪因罪被杀,廖永忠若非依赖先前功劳,早已身首异处。

1375年2月,53岁的廖永忠被人揭发僭越使用龙凤装饰,朱元璋极为愤怒,在廖永忠外出回到府中后随即赐死。廖永忠死后,朱元璋曾感叹:“廖永忠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落得如今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

廖永忠死于大明开国六年,当时朱元璋春秋正盛,太子朱标更是意气风发。因此,廖永忠的死与几十年后冯胜、傅友德等人的原因完全不同。朱元璋是一个严格到苛刻的执法者,为了践行皇权至上的威严,朱元璋几十年的时间里,完全做到了六亲不认。

朱元璋唯一的侄子、守卫洪都城的朱文正,正是在南昌僭越使用龙凤装饰而遭到囚禁,随后被鞭杀。朱元璋的女婿,走私捞钱,被发现后,也立即遭到处死。他的五子周橚仅仅是擅离封国,就被宣至应天圈禁三年。这些皇亲贵胄都难逃一死,更何况区区廖永忠呢。

因此,廖永忠并非因韩林儿之死而被杀,更不是死于“狡兔死,走狗烹”,廖永忠的死只不过触犯了皇权至上的尊严而已。

更多文章

  • 宋朝的国力到达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为什么经常被外敌屡屡侵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国力衰弱的原因,宋朝时期国力强吗,宋朝实际国力

    武器首先是武器上,宋朝专门设立了火药武器作坊,开始大量研发制造各种火药武器,到宋仁宗时期,以火药为主的各种新型武器已经研发出品。宋朝制造出数以万计的武器,配备给抗击外敌的军队,其中火箭、火枪、突火枪、铁火炮、霹雳炮等武器,被大量运用在战场上。弩在古代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了宋朝,弩经过千百年

  • 岳飞、文天祥不算民族英雄?2003年,专家余桂元将其踢出历史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和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文天祥与岳飞的资料,岳飞与文天祥是什么关系

    在编写课本时,总会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变化而发生变动,然后有些变动却会引发巨大的争议。就比如在2003年的时候,余桂元将岳飞和文天祥移除了历史教材,这样在当时引发很大的舆论轰动和影响,各方观点和看法都不一致。余桂元要想了解缘由首先得了解余桂元这个人。余桂元1961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为历史系硕

  • 1380年,朱亮祖惨遭鞭刑、皮开肉绽而亡,朱元璋怒斥:他太狂妄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怒斩朱亮祖,朱元璋审判朱亮祖视频,朱元璋下令抓捕朱亮祖

    朱亮祖死后,朱元璋草草地为他举办了葬礼。在葬礼上,朱元璋竟对朱亮祖的次子朱昱说道:“你父兄欺行霸市,滥杀道同,如今亡于鞭下,也算死有余辜了。”那么,朱亮祖是不是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死有余辜”呢?他又为何会走上作茧自缚的道路?他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降而复叛”的勇将朱亮祖,祖籍安徽六安。元末天下大乱,

  • 《资治通鉴》中,关于石虎尸体的三件怪事,司马光估计都不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光砸缸与资治通鉴,残暴的后赵皇帝石虎是怎样死的,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图片

    石虎杀害几个儿子的事迹,太过血腥暴力,就不在这里多说。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在头条上搜一下。今天要说的,是石虎死后,围绕着他的尸体发生的三件怪事。公元349年,统治后赵15年的石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石虎在位时,穷兵黩武,刑法苛暴。虽然只活了54岁,但是在那个时代,已经可以算是长寿了。据《资治通鉴》记载,

  • 1395年,汤和俯首跪拜、大叫数声后身亡,朱元璋:他没有威胁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汤和死后朱元璋的态度,朱元璋怎么对待汤和,汤和对朱元璋的帮助

    “臣年事已高,无法再为陛下效力了。如今只想回到故乡,为死后寻找一片栖息之所。”不久后,汤和告老还乡。在送别汤和时,朱元璋亲赐玺书,说道:“其他的功臣都没法和你相比啊。”七年后,朱元璋大开杀戒,蓝玉、冯胜、傅友德等手握重权的将领相继被杀,唯有汤和躲过一劫。那么朱元璋为何要放过汤和?他与汤和之间发生了什

  • 同样是农民起义,为什么朱元璋可以成功,而洪秀全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vs洪秀全,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评价,洪秀全比朱元璋厉害吗

    让我们先看一下中国的历史,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有以下几起:秦末大泽乡起义、汉末黄巾军起义、唐朝黄巢起义、元末朱元璋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清末洪秀全起义,但是这六次起义却只有元末朱元璋起义成功了,六次就成功了一次,成功率可谓非常之低,那么朱元璋的成功靠的是运气还是实力?与朱元璋最为相同的就是洪秀全,因

  • 明太祖为驱除胡虏开始北伐,第二次北伐失败后,为何要固守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朝残党北上休养生息准备夺回江山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此时,明朝的精锐部队追随大将军徐大正一起北上征伐,并且成功打下了元朝的首都元大都。虽然攻下都城,但是元朝的主力部队却向北撤退了,明军没有彻底消灭敌军。这给大明留下了隐患,那些中央禁卫军回到草

  • 有“大才子”之称的解缙,到底做错了什么,被锦衣卫“醉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解缙的千古绝对,宋代才子解缙,解缙是因什么死的

    才华横溢却年少轻狂,太祖猜测其以后会出大事,一直没有重用但凡是才华横溢的人,多少都是有些傲气的,偏偏有的人就太过高傲,看谁不顺眼就要怼上两句,久而久之人缘就混得很差了。汉朝有个书生贾谊,就是因为有读书人的自视甚高,所以被满朝文武孤立,解缙也和他差不多。解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就爱读书, 聪慧过人

  • 从嘉靖的几个行为来看,为何几十年不上朝还能稳如泰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初生牛犊不怕虎嘉靖小时候作为明朝宗室的藩王,就藩的位置湖北钟祥在当今的名气一般,也比不上那些周王,晋王等从明朝开国就流传下来的皇室近亲一字王有名。但是嘉靖的父亲作为藩王,却有极正的三观和教养,他常常对嘉靖表示对国家前途的忧心忡忡,因为明武宗的游戏人间导致国家上下鸡犬不宁和。并且他亲自教嘉靖读书和礼仪

  •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废除丞相的理由,朱元璋废丞相制度的历史意义,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制度你知道吗

    宰相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了一千多年,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宰相人物,但是到了明朝时期,统治者朱元璋却将丞相制度给废除了,而促使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也是有许多方面的。丞相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统治。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丞相由于一直处于国家的重要的位置,宰相一直辅助皇帝进行国家事务的处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