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数次北伐为何都功败垂成?司马懿:与他这一缺点有关

诸葛亮数次北伐为何都功败垂成?司马懿:与他这一缺点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57 更新时间:2024/2/14 9:55:24

刘备在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并嘱咐他:“若刘禅可以辅佐,那你便用心辅佐他。若他不是那块料,你也可取而代之。”诸葛亮被刘备的话感动的涕泪纵横,表示:一定不负先主所托,振兴汉室!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看刘禅也没啥大能耐,便开始为蜀汉的未来而担忧。为了能在自己死之前给刘禅一个统一的天下,诸葛亮制定了北伐中原的计划。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诸葛亮北伐了五次,也没有取得任何成功,反而还把自己累死在了五丈原。为何在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北伐时却屡次败北呢?他的老对头司马懿说出了真相。据《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曾写信向哥哥询问蜀魏战况,司马懿写信回复道:“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由此可见,在司马懿的心中,诸葛亮虽志向远大,但却缺乏合适的时机;虽善于谋划,但做事却优柔寡断;喜欢用兵,但却缺乏权谋;虽然他带兵十万,但却掉入了我的圈套中,我必定能破他。虽然司马懿这话听起来有些自夸,但对诸葛亮的评价还是相对客观的。在谋划方面他一个顶俩,但在军事方面,诸葛亮确实不太擅长。

如在第一次北伐时,镇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任务,他不交给赵云、魏延这些久经沙场的名将,而是破例提拔了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这马谡不听王平劝谏,非要到山上驻扎,结果被张郃打得打败而归。街亭丢了,北伐也完了,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后来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因为用兵谨慎,所以拒绝了魏延的提议。此举不仅让蜀汉失去了逆袭的机会,而且还让诸葛亮开始怀疑魏延的野心。

除此之外,诸葛亮北伐失败还有一个关键原因是舍不得放权。都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使用过度,必定会油尽灯枯。在北伐时,他事事亲力亲为,不放心每一个人。而他所做的军事决断,又无法保证都是正确的,所以才会屡次被司马懿算计。这也是司马懿所说的“好兵而无权”。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而诸葛亮最擅长的其实是内政和谋划。在刘备统治蜀汉时期,军事上的决策主要是依靠法正庞统,诸葛亮负责的是后勤。刘备死后,这些人也早已过世,诸葛亮才开始掌管军政大权。但诸葛亮重用的还是赵云等老将,并未用后起之秀。而且他在明知杨仪和魏延有矛盾的情况也没有进行调解,最终导致了魏延后期的反叛。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后主不让他在成都立庙,阿斗对相父到底什么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死前阿斗问了他一个问题,诸葛亮死后阿斗怎么样了,诸葛亮死前为什么不让他接任丞相

    然而并非所有蜀国人都对诸葛亮感恩戴德,比如后主。他虽然无能,毕竟也是个皇帝,对权力的独占性、排他性与别的皇帝是别无二致的。诸葛亮的专权程度,在三国时代非常高,除了曹操、司马昭这种篡逆之臣,魏吴二国的丞相几乎无人望诸葛亮之项背。后主对这种情况也很无奈,他酸溜溜地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是,政务统统

  • 诸葛亮死前大叫:庞德公救我!此人是谁?为何后世无人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死时为何大喊庞德救我,诸葛亮死前喊的庞德公是谁,诸葛亮死前高呼庞德公

    其实在三国发展成这个局面之前,蜀国的庞统早就死在了落凤坡。所以按照时间来算,这个庞德公一定不会是庞统。而这位庞德公的真正身份就是东汉末年著名的隐士,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他与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结交众多能人,他也对这些人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他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

  • 此人不愧是韬晦大师,熬死魏氏三祖,独掌曹魏大权,依然韬晦如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真正的曹魏将领,曹魏最厉害的十个人,曹魏最有远见的将帅

    (司马懿剧照)1、司马懿跟曹氏三祖周旋司马懿出身世族大家,年轻时就才高志大。他先被举荐为州郡的属官,曹操知道他的名声,要召他到身边任职。司马懿不屑做曹操的幕僚,托病不应召。曹操强制征他为文学掾,他从此开始了跟曹操的合作。曹操还让司马懿辅佐太子曹丕,从此司马懿跟曹丕关系日密,成为最受曹丕宠信的人。(螳

  • 曹操杀人后说了句什么话?陈宫大骂他无耻,并与其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真的不舍杀陈宫吗,曹操与陈宫对话完整版,新三国曹操对陈宫说的话

    董卓入京后开始在朝廷专权,当时曹操还是个爱国青年。为了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曹操是“舍得一身剐,也要把老贼拉下马”。结果在刺杀董卓的过程中,曹操却意外失了手。曹操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开始了逃亡之旅。董卓大怒,下令各州郡捕捉曹操。曹操在逃到中牟县时,被当时的县令陈宫所捉。陈宫佩服曹

  • 韩信令人不得不服的淮水之谋,瞬间吞噬项羽20万大军,惨叫声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最可怕的一条计策,韩信是用什么方式打败项羽的,韩信是如何击败项羽的

    韩信得到重用公元前205年,刘邦与项羽激战一番后,败下阵来。因双方实力相差较大,硬打肯定吃亏。刘邦为此苦恼不已,但此时萧何却建议刘邦重用韩信。刘邦将信将疑,将韩信封为大将军,韩信感激之下,亲率大军反击楚军,并在山西将楚军打败。如此才能令刘邦大为惊喜,之后,刘邦继续派韩信出战。韩信率军南征北战,一路打

  • 姜维北伐最大受益者竟是蜀汉的囚犯?只要北伐就大赦,罪犯笑哈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大将军姜维北伐,姜维死后面对蜀汉重臣,姜维北伐对蜀汉有利吗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季汉,那就是:北伐!)北伐,是季汉集团最壮烈的赞歌,从诸葛亮鞠躬尽瘁六出祁山,到姜维矢志不渝九伐中原,这段历史有着太多金戈铁马和振奋人心的故事。(六出祁山的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为季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许有人会批评季汉穷兵黩武,白白的耗费自己的国力,但丞相的《后出师表》就点明了季汉

  • 刘备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把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读,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的野心到底有多大,刘备有哪三个儿子,刘备四个儿子谁最厉害

    三国时期,有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领导者,又有诸葛亮、周瑜这样的谋士,甚至连优秀的武将也是颇多,可以说数不胜数的英雄在这个时代诞生。要说三国时最为可惜的便是刘备了,大业初成时已年近半百,虽然有诸葛亮这样的一代谋臣,和张飞关羽这样实力强劲的武将,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伟业。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曾经有四个儿子

  • 此人追随刘备20多年,吃尽苦头,为何即将享福时却选择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一生投奔过几个人,追随刘备的五位名将,刘备是怎么和他反目成仇的

    这位跟着刘备吃尽了苦头的人便是糜芳。糜芳祖辈世代经商,积累了丰厚的家产,家中奴仆上万,可以说是一方豪强了。他与哥哥麋竺最早跟随的是徐州牧陶谦,陶谦病逝后,糜芳兄弟俩于兴平二年开始追随刘备。可能是命不好,糜芳自从开始追随刘备,刘备便屡战屡败,一直颠沛流离。如建安元年,刘备在下邳被吕布击败,糜芳随刘备逃

  • 西汉治国策略的改变,对于游侠群体生存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汉游侠有哪些特点,西汉治国策略,西汉游侠衰落的原因

    “游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韩非自》中“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记载,司马迁称其为“其形虽不轨于正义”而具有力挽狂澜、杀身成仁、兼爱天下游走于社会边缘的一股社会力量。他们大抵来源分化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等“士”阶层,他们具有不为社会制度约束的“游离性”,却骨子里又有受传统道术束缚而具有“义”和“

  • 汉武帝的推恩令削藩十分成功,建文帝作为后来者,为什么不借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一纸推恩令顺利削藩,推恩令汉武帝削藩,建文削藩的真实原因

    后来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也从此消失。可以说,朱允炆之所以丢掉皇位,与他削藩的举动有很大关系。有人就感到很奇怪,削藩并非明朝独有。早在汉朝时期,汉武帝父子便实行过。而且汉武帝的“推恩令”效果很好,为何朱允炆不借鉴一下呢?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文帝不用“推恩令”的原因。首先,时代背景不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