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后裔从不与两个姓氏通婚:一个有血海深仇,一个有救命之恩

岳飞后裔从不与两个姓氏通婚:一个有血海深仇,一个有救命之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83 更新时间:2023/12/18 22:40:50

古时候有厉鬼索命的说法,如今我们都知道故事是杜撰的,但是本身表达的:即便死去也要报仇的想法却是根深蒂固的。

可见面对害自己不幸身亡的人,死去的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其实不仅是死去的人不会忘记仇恨,就连侥幸活下来的人更是如此。

众所周知岳飞的冤死主要就是秦桧主导的,在逃亡的路中也导致他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后人制订了两个规矩。那就是不与两个姓氏的人通婚,一个是姓秦,有着血海深仇,一个是姓贡,则有着救命之恩。

一心精忠报国

很多人都听过岳飞写的词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这句话一般也都用来激励青少年珍惜时光,努力上进。

不过还有一句话笔者也特别喜欢,那就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句词表达了处于山河破碎的岳飞,心中想要统一河山的伟大愿望,而他的一生也在为之努力奋斗,即便后来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岳飞出生于北宋时期河北的一个普通农家里,他自幼喜欢练武,拜了周同为师,习得一身武艺还能左右开弓射箭,从小就令人赞叹。他又爱读兵书,如《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也在书本里学到了爱国精神。

北宋时期辽人时常犯境,为了抵御外敌北宋也是常年征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在二十岁的时候便报名参军,开始了他今后传奇一生的军旅生涯。

岳飞有三次从戎的经历,原本他担心妻儿老小要回家的,但是他的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妇女,不仅全力支持儿子上战场御敌,还在岳飞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以作鼓励。

妻子也是十分赞同岳飞的做法,孩子也将岳飞奉为榜样大英雄,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岳飞一步步从步兵小卒走来,到了最后成为了将帅一名,只不过在他受到百姓敬佩爱戴的同时,不少眼红于他的奸臣小人也在不遗余力的陷害他。

因为妨碍了别人利益被陷害

当时与宋廷为敌的金军有对岳家军这样的评语,“撼江山易,撼岳家军难!”可见岳家军在外人眼里是一个多么厉害的存在。

但是这句话却也间接给岳飞带来了杀身之祸,赵构作为当时宋廷的皇帝,前面有一个功高盖主的岳飞,即便他保卫了宋廷的城池江山,但是他的存在对于宋氏江山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威胁。(赵构自认为岳飞之后可能会有不臣之心)。

宋朝是历史上出了名的重文轻武朝代,秦桧作为朝中宰相自然早就看岳飞不顺眼了。再加之他原本就与金军暗通款曲,看着皇帝对岳飞产生了嫌隙,就献计让皇帝将岳飞召回朝廷做了一名枢密院副使。

没想到关于他的陷害这仅仅是其中第一步,随后秦桧等人便威逼利诱岳飞的部下诬陷岳飞,又私设公堂将岳飞暗中召回临安府。岳飞虽知有诈然前往,果不其然被秦桧等人抓住,严刑拷打之。

岳飞满腔正义何谈谋反,便亮出自己背后的刺字“精忠报国”,连主审官都为之动容,但秦桧却以皇帝旨意给岳飞安了有异谋,坐观胜负等罪名定了死罪。

岳飞死时才39岁,而他的绝笔上“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无不在诉说着自己的冤屈。

在他并不是很长的一生中,也许说他愧对过家人没有时时刻刻陪伴过在家人身边,但是他却可以说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最终却落得个被冤屈至死身首异处的下场。

因此岳飞的后人对秦桧的恨是万分刻骨铭心的,在举家逃亡的过程中还制定了两条岳家的新家规,今后岳氏家族的后人不准与姓秦和姓贡的的人通婚。

逃亡途中遇救命恩人

秦桧自不必说,作为一个让岳飞冤屈致死的罪魁祸首,岳家的人肯定不会想和姓秦的人通婚的。因此在此后的几百年里岳氏家族的人里没有一个娶过姓秦的女子或者嫁过姓秦的男子。而与之相反的是姓贡的,岳氏家族的人也从没有通婚过,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岳飞被定罪斩首的时候,他的家人很多都开始四处逃亡了,尤其是他的三儿子岳霖在正式通缉文令下达之前就举家逃亡了。在东躲西藏一段时间后他带着母亲曾经写的亲笔信去投靠了岳飞当年的战友贡祖文。

在那个奸臣当道的时代里,岳飞简直是讳莫如深的存在,很多人想要帮助他的后人都是有心无力,甚至还有人在重金赏赐下帮着官府抓捕他们。

但是贡祖文并没有如此,他盛情款待战友遗孤,并承诺无论发生何事,都会护岳霖周全。

不仅如此他还辞官回乡过着隐世生活,将岳霖藏起来同吃同住,时间一天天过去两人的感情也越发深厚,可以说是情同父子的存在。

而岳霖他们为了报答贡祖文的救命之恩,便定下了这个规矩不与姓贡的人通婚,因为在他们看来姓贡的人是亲人一般的存在,亲人又怎么可以通婚的呢?

小结:

岳飞的去世对于宋朝来说是一个损失,对岳氏家族的人来说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忠臣良将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从此与家人天人两隔,这是岳飞家人的痛苦,也是封建王朝的弊端所在。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结果杀忠臣的例子是数不胜数,从刘邦朱元璋,狡兔死,走狗烹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两个如此有作为的君王都是如此,更不要说那些昏庸无能的君王了。

好在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新时代里,一个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里,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我们的战士们也能得到自己应得的。

利益每个时代都会有冲突,欲望每个人都会有,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利益和欲望会在全国人民共同利益面前妥协,个人主义不会盛行,充斥在我们身边的只有集体主义,因此像岳飞这样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更多文章

  • 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欧阳修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人生十句话,欧阳修的金句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

  • 此人上梁山前武功盖世,上山后却从不上阵打仗,宋江也拿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上山原因,梁山好汉最惨烈的三次混战,宋江身怀绝技上山后却从未施展过

    但是他上山后却从不上阵打仗,对于李应这个“怪癖”,哪怕是身为梁山头领的宋江也束手无策。李应 李应搭救时迁 李应是李家庄的家主,他因为出身富裕为人又仗义,所以在当地有着极好的名声,而且一手浑铁点钢枪使得出神入化,背后的五把飞刀更是传言可以百米之内取人性命。当地祝家庄和扈家庄以及李家庄三庄齐名,李应本可

  • 胡惟庸和刘伯温什么仇什么怨?刘伯温已经归隐,为何还要害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伯温与胡惟庸关系,胡惟庸和刘伯温谁死得早,刘伯温真的是授意胡惟庸杀的吗

    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可能知名度和传奇事迹更少一些,但却帮助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大业,从这一点上出发,可以说他是取得了比诸葛亮更高的成就。难能可贵的是,智略过人的刘伯温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在明朝建立不久后便辞官归隐,闲居家乡。然而,尽管刘伯温主动放弃名利,整天只喝酒下棋,从不提到自己当年的功劳,却还是没能

  • 历史故事——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大臣李文忠,李文忠资料,朱元璋姐姐的儿子李文忠

    朱元璋很高兴地接纳了这个外甥,因为对朱佛女感恩的缘故,朱元璋对李文忠犹如亲生,把自己的外甥真心是当做儿子来养的。并且要李文忠随姓朱,改名朱文忠。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有很多史料上叫李文忠为朱文忠的原因。朱元璋不但手把手教习弓马骑射,还给他请了范祖乾、胡翰作为老师,把李文忠培养成才,这也造就李文忠不仅是朱元

  • 宋朝吃文化:为何宋朝军事被人诟病,饮食文化却空前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后,古人便采用烤煲焙炒的方式,开始了各种美食之旅,后来,又发明了陶器,可以蒸煮食物,形式更加具体可操作。到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以后,又历经秦汉的积累、晋唐的发展,至宋朝,饮食文化更是空前繁荣。宋朝饮食业的繁荣,是和经济的大发展分不开的。尽管宋朝的军事和政治屡被后人

  • 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回答了8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去寺庙问和尚用不用跪,朱元璋去少林寺要跪拜吗,朱元璋为什么要三跪九拜大礼

    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创者,他的一生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是再合适不过的。很多人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就是因为他早期的困苦生活。原本是一介平民,尝尽了人间疾苦,成为皇帝之后,内心将百姓的利益放在了很高的位置,非常注重民生和军事发展问题。至于他为何会在生涯末期做那么多错误的决定,也是因为他出生民间的关

  • 宋朝税率超高吗?农民起义严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赋税重吗,宋朝税制是什么,宋朝赋税制度的影响

    《清平乐》的播出,使得宋朝话题升温,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宋代中国的文明成就。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宋代农民忍受着沉重的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那么宋代的税真的太高了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来看另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税率是高是低?自先秦至晚清,因儒家轻敛薄赋思想的影响

  • 南直隶的徽州府,实际上是明朝中央直辖府,类似今天的直辖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徽州的认识,除了她创造了璀璨的文化,走出了著名的徽商,其他的可能就限于她是清王朝安徽布政使管理下的一个府了。的确如此,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王朝将江南省一分为二,改江南左承宣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后,徽州成为安徽治下的十个州府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明朝,徽州隶属中央六部管辖,相当

  • 辛大仙:绝无仅有的朱元璋废除宰相制:丞相与宰相是同一官职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废除宰相后由什么处理朝政,朱元璋在位时的宰相有几位,朱元璋废宰相权分六部有何利弊

    很多看官对战国的历史比较了解,秦扫六合,统一中原大地。注意,这里设置的是丞相,而并不是宰相。秦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三公九卿”,这里的三公为:丞相:最高行政长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权力非常大;太尉:掌管全国兵马军事,是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检查百官,协助丞相。三公的权力都是非常大,实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忘了一人,这人不仅夺走他的江山,还谋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如果不杯酒释兵权会怎么样,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

    自秦朝一统天下,建立王朝之后,朝代就不断的交替更迭,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任谁都拦不住。在历朝历代中,每任皇帝都名留史册,有的是因为贤明,有的是因为狠辣,有的是因为昏庸,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呢?一提到赵匡胤,想必小伙伴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五个字,那就是—— 杯酒释兵权! 01 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最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