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缺乏将才是因远离文化中心且人口本身不足

蜀汉缺乏将才是因远离文化中心且人口本身不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3 更新时间:2024/1/22 11:56:02

实则当然廖化也不是庸才,只是到了蜀汉后期,廖化作为一个要问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七旬老将却还被派去阵前当先锋,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

看看蜀汉的这些将领,五虎上将之二的关羽和黄忠都死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张飞死于黄初二年(221年),马超死于黄初三年(222年),赵云死于太和三年(229年),而作为蜀汉中期砥柱的魏延死于青龙二年(234年)。

到了后期,虽然按《三国志·蜀志第十三·王平传》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中记载:‘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也就是说,后期的蜀汉有点名气的将领有四个:王平、句扶、张翼、廖化。

然而,王平死于正始九年(248年),句扶死于正始十年(249年)。只有张翼与廖化撑过了蜀汉灭亡,死于景元五年(264年)。

从前往后看,不管是将领的人数还是能力,滑坡都非常严重。

廖化

廖化并不是没有能力,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在关羽帐下当上了主簿,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但是在统兵打仗方面,显然远远不及当时光芒四射的五虎上将以及之后的魏延等人。

那么,为什么蜀汉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么严重呢?

在这方面,很多人归因于蜀汉延续了东汉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其实也不尽然。

从三国时期名将们的出身就可以看出,不管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还是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抑或是孙吴门下的潘璋等将领,出身如何并不重要,一切还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

如果说文官还可能受限于门第或关系网的话,那么武将在这方面显然受到的辖制要小得多。

那么,蜀汉人才江河日下的原因是什么呢?

丢了荆州,丢了靠近中原文明中心区的地盘,仅剩下一个在当时还算蛮荒之地的川蜀

当时三国最大的人才库是在河南颍川,曹操占据了颍川所在的豫州可以说占了最大的便宜,也为曹操的崛起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

而颍川辐射范围内的荆州以及横跨豫、徐几州的安徽,分别成了蜀汉和孙吴的人才库,蜀汉接连几任的丞相包括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全都出身于荆州,而孙吴的周瑜、鲁肃、陆逊等人则全都出身于安徽。

一个地方要出人才,要涌现许多的杰出人才,是需要底蕴的。

蜀汉占据的川蜀当年还没有这个底蕴。

这也是无可奈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而且人才的流动也有虹吸现象,越多人才的地方越吸引人才,越吸引人才的地方发展的就会越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

人口

人口越多越容易出现人才,三国中人口最多的就是曹魏政权,人口最少的就是蜀汉。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景元四年(263年)蜀汉28万户,94万人;同年魏国有52万户,440万人。吴国在280年有52万户,230万人。

这也是蜀汉人才匮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过蜀汉人口少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三国里以它所占的地盘最小。即便诸葛亮时期内政发展得不错,对此也是无济于事。

其他的原因,比如蜀汉内部存在的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的争权夺利,或者主政者刘禅称不上英明,也是造成蜀汉人才匮乏的原因,但相比较而言,这些原因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多文章

  • 秦朝法律并未规定失期当斩,此规定可能为陈胜所编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陈胜朋友圈,陈胜钟春莲夫妇,沙市陈胜判决书

    睡虎地秦简的记载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睡虎地秦简中恰恰有关于服徭役迟到的相关处罚,根据竹简的记载,服徭役如果迟到三到五天,要被上级口头批评,如果迟到六天到十天,则会被罚款一只盾牌,超过十天,则会被罚款一副甲胄。可以看到,这里根本没有提及如果迟到会被斩首。况且,在秦简中还写明了“水雨,除兴”,也就是如

  • 秦始皇修长城时间大约七年,随后历代王朝均有修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为什么修长城,秦始皇用了多少年修长城,秦始皇什么时候下令修长城

    修长城耗费的时间,其实没几年。如果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时间,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由秦将蒙恬监督修造。但据称,始皇帝三十年(前217年)已开始修建,约至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结束,满打满算总共七年。自汉至清,历朝历代,秦始皇都是当政者的最大“反面教员”,没有“之一”。说他“遗臭万

  • 早期帝王服饰受五德终始影响,东汉后其影响逐渐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的服饰,东汉时期的服饰图片,西汉东汉服饰变迁

    这件事,其实复杂得多——第一,天子舆服冠冕,是历朝历代遵循礼制之大事。自《后汉书》始,各代史籍中,一般都专门有《舆服》章节,而且记载极为详尽。第二,秦皇至西汉、王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对天子“舆服”有过重大影响。第三,东汉开始,历代皇帝确定“舆服”的根据,都是儒家经典,或曰周礼。第四,宋代皇帝的“

  • 所谓张鲁“不为刘备上客”是李伏为曹丕称帝造势时在奏折中所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鲁为什么不为刘备上客,李伏图片大全,李伏马永生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人去分析什么张鲁和曹操、刘备的关系,甚至还有人说因为曹操也信道教,所以张鲁亲近曹操,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那时候还没“道教”这个名词呢,若说曹操信怪力乱神之事就算曹操信了教,那么刘备也有请人占卜的记载,又算什么呢?实际在那个时代,有点信仰也是很正常的事。原文出处包括出处,有人说是出自

  • 孙策去世时江东并不稳定且孙权有一定能力故孙策将基业交给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策死前为什么把基业传位给孙权,孙策死之前江东兵力,孙策打孙策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凭借孙策的实力,想要在短时间内,像曹操那样彻底灭了各大豪族的势力,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孙策只好做出了妥协,这给后来的孙权挖了一个巨大的坑。正是因为这些豪族们手里各自都有军队,使得整个江东看似铁桶一个,其实危如累卵。孙策活着,尚且还能靠武力镇住这帮人,可一旦孙策死了,这帮人会不会反叛,

  • 中国最初实行定额税收,随后改为比例税,汉朝后对税收方式不断调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时候,税收的概念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很多原始部落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内部的分工会越来越完善。有些人专门负责打仗,有些人负责管理部落,有些人则负责生产。为了维持部族的日常运作,那些专门负责生产的人,就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生产成果,交给部落。再往后,随着奴隶制社会开始逐

  • 三国时蜀汉和东吴实控面积极小,很多地区叛服无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时期东吴和蜀汉哪个厉害,蜀汉和东吴灭亡谁更惨,东吴和蜀汉决战谁会赢

    曹魏的地盘,是实打实的地盘。都是高度开发地区。基本没有独立于中央的割据势力。占多大的地盘,朝廷的控制范围就是这么大。相比之下,蜀汉和东吴就存在严重的“注水”问题。就拿蜀汉来说,云贵地区的南蛮,一直到蜀汉灭国,都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蜀汉也一直没能利用上南蛮的人力物力。《三国志》中虽然清清楚楚记载了:“三

  • 为何卖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从未拜师学艺,却是顶尖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杀猪关羽卖枣,张飞一个杀猪的武艺为何厉害,张飞杀猪图片

    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在正史中的身份也不是能够拜师学艺的存在,但是奇怪的是这两位完全没有没有拜师学艺,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在三国中期却成为了顶尖的存在,至于原因在小编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籍贯原因:籍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说起能喝酒,第一个反应一定是内蒙、山东那一片的人,说起能打架的,第一反应就是东北

  • 项羽临终前曾写下一首诗,仅28个字,却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十大霸气诗句,项羽死时候写的诗,项羽最经典的5首诗

    但当时汉王刘邦不服,开始于项羽分庭抗礼。拉开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的序幕。纵观这四年中,刘邦只要与项羽的交战,没有赢过一场。但刘邦属于越挫越勇,他不断积聚力量,善于用人,重用萧何负责后援粮草,重用张良、陈平等人离间项羽重要谋臣范增,重用韩信领军于项羽决一死战,而项羽只顾单兵作战,不懂用人,因此到最后刘邦的

  • 晋国(7):楚叔之孙倗——楚庄王铭文可证倗即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国六卿一览表,晋国铭文,春秋战国铭文大全

    被当今考古专家判定为随国叶家山姬姓曾侯墓是东西向,淅川春秋楚墓也是东西向,并且都存在鼎数严重超标现象。淅川楚墓有被毁迹象,山西曲沃羊舌村晋墓也被毁(挖祖坟是对敌人最毒的招法,古来如此!)。专家说周人墓头北向,社科院乌蒙研究员的文章中,提到匈奴墓也是头向北。少陵塬西周墓也有东西向的。现在大家知道,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