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修长城时间大约七年,随后历代王朝均有修建

秦始皇修长城时间大约七年,随后历代王朝均有修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55 更新时间:2024/1/15 13:31:34

修长城耗费的时间,其实没几年。

如果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时间,为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由秦将蒙恬监督修造。但据称,始皇帝三十年(前217年)已开始修建,约至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结束,满打满算总共七年。

自汉至清,历朝历代,秦始皇都是当政者的最大“反面教员”,没有“之一”。

说他“遗臭万年”有些夸大——拢共也没经过这么长时间。但说“遗臭两千年”,绝非戏言——秦始皇就像一个“筐”,所有帝恶行都可以往里装。修长城这件事,亦是如此。以致,后来还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流传甚广,信者无数,其实属于“莫须有”。

“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旧长城基础上,修整而成的——总体走势没变,长度亦无增加,主要工程应是“葺其颓坏”,勾连加固,以易于屯守。

长城

但无论如何,修整长城如此大的工程,又是在崇山峻岭之间,不动用十数万、数十万人力,大概很难完成。其所用土石、物料运输、人吃马喂、监工督查,等等等等,不耗费巨大财力也不可能完成。

还要说的是,与修整上述长城同时,为了防止内部发生叛乱,秦始皇还下令拆除了内地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长城”。这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们为了争霸,兼有抵御西北游牧族落的目的,秦、楚、齐、燕、韩、赵、魏等国,在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基础上,再利用已有的大河堤防或附近山脉,逐段构建城墙、关塞,并使之相连,形成了最初的“长城”。

秦始皇下令,重新修整了西起今甘肃岷县,向东到陕西绥德黄河边的秦旧“长城”,使之与从河套高阙西来的赵国北“长城”相连,渡黄河到山西、河北北境,再利用燕国北长城,抵达辽东。

实际上,秦之后的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辽、金、明各代,均曾大规模修筑或增筑长城。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也是规模远远超过秦的朝代。

长城

明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8851.8千米。

明长城,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功能之完备,所用材料之坚固,用时用工之多,均大大超过以往历朝,秦始皇更难望其项背。

除去被辽、金,加上后来的元“挤兑”得越来越往南的两宋,再除去强大的唐,以及“满蒙一家”的清,各朝修筑长城,不外都为了抵御西北部的游牧族落。

那又何以单单责怪秦始皇一朝修长城呢!

长城,修筑历经十余个朝代,延续两千多年,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建筑工程”。如果把历代修筑的长城合计计算,总长度达到21196.18千米。

其“工期”之久,“长度”之长,规模之大,举世无与伦比。这不仅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深刻渴望,也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真实写照。

长城,不愧是傲娇世界的中国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建筑奇迹。

更多文章

  • 早期帝王服饰受五德终始影响,东汉后其影响逐渐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的服饰,东汉时期的服饰图片,西汉东汉服饰变迁

    这件事,其实复杂得多——第一,天子舆服冠冕,是历朝历代遵循礼制之大事。自《后汉书》始,各代史籍中,一般都专门有《舆服》章节,而且记载极为详尽。第二,秦皇至西汉、王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对天子“舆服”有过重大影响。第三,东汉开始,历代皇帝确定“舆服”的根据,都是儒家经典,或曰周礼。第四,宋代皇帝的“

  • 所谓张鲁“不为刘备上客”是李伏为曹丕称帝造势时在奏折中所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鲁为什么不为刘备上客,李伏图片大全,李伏马永生

    关于这个话题,很多人去分析什么张鲁和曹操、刘备的关系,甚至还有人说因为曹操也信道教,所以张鲁亲近曹操,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那时候还没“道教”这个名词呢,若说曹操信怪力乱神之事就算曹操信了教,那么刘备也有请人占卜的记载,又算什么呢?实际在那个时代,有点信仰也是很正常的事。原文出处包括出处,有人说是出自

  • 孙策去世时江东并不稳定且孙权有一定能力故孙策将基业交给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策死前为什么把基业传位给孙权,孙策死之前江东兵力,孙策打孙策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凭借孙策的实力,想要在短时间内,像曹操那样彻底灭了各大豪族的势力,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孙策只好做出了妥协,这给后来的孙权挖了一个巨大的坑。正是因为这些豪族们手里各自都有军队,使得整个江东看似铁桶一个,其实危如累卵。孙策活着,尚且还能靠武力镇住这帮人,可一旦孙策死了,这帮人会不会反叛,

  • 中国最初实行定额税收,随后改为比例税,汉朝后对税收方式不断调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时候,税收的概念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很多原始部落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内部的分工会越来越完善。有些人专门负责打仗,有些人负责管理部落,有些人则负责生产。为了维持部族的日常运作,那些专门负责生产的人,就会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生产成果,交给部落。再往后,随着奴隶制社会开始逐

  • 三国时蜀汉和东吴实控面积极小,很多地区叛服无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时期东吴和蜀汉哪个厉害,蜀汉和东吴灭亡谁更惨,东吴和蜀汉决战谁会赢

    曹魏的地盘,是实打实的地盘。都是高度开发地区。基本没有独立于中央的割据势力。占多大的地盘,朝廷的控制范围就是这么大。相比之下,蜀汉和东吴就存在严重的“注水”问题。就拿蜀汉来说,云贵地区的南蛮,一直到蜀汉灭国,都没有真正得到解决。蜀汉也一直没能利用上南蛮的人力物力。《三国志》中虽然清清楚楚记载了:“三

  • 为何卖枣的关羽和杀猪的张飞,从未拜师学艺,却是顶尖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飞杀猪关羽卖枣,张飞一个杀猪的武艺为何厉害,张飞杀猪图片

    关羽和张飞两个人在正史中的身份也不是能够拜师学艺的存在,但是奇怪的是这两位完全没有没有拜师学艺,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在三国中期却成为了顶尖的存在,至于原因在小编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籍贯原因:籍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说起能喝酒,第一个反应一定是内蒙、山东那一片的人,说起能打架的,第一反应就是东北

  • 项羽临终前曾写下一首诗,仅28个字,却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十大霸气诗句,项羽死时候写的诗,项羽最经典的5首诗

    但当时汉王刘邦不服,开始于项羽分庭抗礼。拉开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的序幕。纵观这四年中,刘邦只要与项羽的交战,没有赢过一场。但刘邦属于越挫越勇,他不断积聚力量,善于用人,重用萧何负责后援粮草,重用张良、陈平等人离间项羽重要谋臣范增,重用韩信领军于项羽决一死战,而项羽只顾单兵作战,不懂用人,因此到最后刘邦的

  • 晋国(7):楚叔之孙倗——楚庄王铭文可证倗即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国六卿一览表,晋国铭文,春秋战国铭文大全

    被当今考古专家判定为随国叶家山姬姓曾侯墓是东西向,淅川春秋楚墓也是东西向,并且都存在鼎数严重超标现象。淅川楚墓有被毁迹象,山西曲沃羊舌村晋墓也被毁(挖祖坟是对敌人最毒的招法,古来如此!)。专家说周人墓头北向,社科院乌蒙研究员的文章中,提到匈奴墓也是头向北。少陵塬西周墓也有东西向的。现在大家知道,考古

  • 孔子门下有学生三千,是知识界的领袖,却被一个七岁小孩打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手下七十二堂口三千弟子,孔子最得意的十名学生,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说明什么

    据说孔子和少正卯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名人,两人都兴办私学,都是名噪一时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些大家在鲁国传经布道,应该培养出多少人才啊![var1]然而既生瑜何生亮,少正卯和孔子是竞争对手。据说孔子的门人除了颜回,都曾经改弦易辙,拜倒在少正卯的门下。可见少正卯的学识必有过人之处,不然为啥连孔子也招架不住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一7岁小孩说出答案后,孔子拜他为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拜7岁小孩的故事说明什么,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孔子的故事10道题

    孔子能有这么崇高的地位,他的博学多识也是举世公认的,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尊称为至圣,而他发扬光大的私人讲学之风,至今被人津津乐道。[var1]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孔子既然被称为圣人,那一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然怎么会在后世有那么大的影响呢?其实,真实的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曾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