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方孝孺的节气,方孝孺是愚忠吗?

方孝孺的节气,方孝孺是愚忠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009 更新时间:2023/12/18 13:20:25

帝年纪尚轻,缺乏治国治军的本领。而方孝孺是他的老师,更受到百般信赖和倚重,所以什么事都会请教他。而方孝孺对建文帝赤胆忠心,全力扶持。建文帝害怕他的叔叔们权过大,就采用削藩建议,但遭到以燕工朱棣为首的诸王的反对。后来,燕王朱棣干脆发动战争,以武力夺取权力。方孝孺替建文帝起草了一-列征讨燕王的诏书和檄文,但终究不能改变形势。

建文四年六月,燕军攻破南京。七月一日,朱棣头戴皇冠,身着龙袍,喜气洋洋地步入奉天殿,准备举行登基大典。按照传统,新君继位,要向全国发布登基诏书。这诏书由谁来写呢?臣僚们一致推荐方孝孺。方孝孺一直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贰。朱棣人主南京,建文帝失踪以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夜啼哭。就这么个老夫子,朱棣早就恨透了他。所以,燕军一入南京,方孝孺就被扔进监狱。但那时,朱棣还没想杀他,原因是,朱棣离开北平南下时,他的谋土道衍和尚曾秘密请求,说你千万不要杀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儒,天下读书种子从此断绝矣。”道衍实际是害怕杀掉方孝孺会引起整个士人阶层的更大反感。朱棣当然明白这个道理。现在他就要登基做皇帝了,群臣又一致推荐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朱棣不禁为之心动了。如若真的这样,那就等于为天下文人树立了一个归顺新皇的榜样,何乐而不为呢?

朱棣于是下诏召见方孝孺。可是,当方孝孺出现在殿堂之上时,满朝文武无不大惊失色。只见方孝孺身穿重孝,一踏上奉天殿丹陛就放声大哭,声音直震屋瓦。

此情此景,让朱棣大为扫兴。朱棣耐着性子走下殿堂温和地说:“先生无自若,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方孝孺一听,怒目圆睁,反问道:“成王安在?”朱棣道:“彼自焚死。”方孝孺向:“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道:“此乃朕之家事,先生勿操劳矣。”意思是,朱家谁当皇帝关你什么事!

标签: 方孝孺

更多文章

  • 方孝孺和宋濂什么关系?因为一篇文章受得明太祖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方孝孺,宋濂,明太祖

    像任何一个以武力夺取政权的帝王一样,燕王朱棣从走上帝位那天起,便对过去的政敌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屠戮,其手段之残酷、暴烈,触目惊心。一向庄严、肃穆的皇宫霎时变成了弥漫着血腥气的屠场。首先遭难的就是这个有点迂腐的学者方孝孺。理由很简单,不把建文帝身边的文武大臣清除,他就没法安心做他的皇帝。方孝孺,字希直,

  •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最后却被朱元璋秘密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濂,朱元璋

    宋濂是刘基的老朋友,比刘基年长一岁。他和刘基也算是同乡,原籍金华,移居浦江。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很好学,史书说他“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这个评价不为过。宋濂博学,在元朝就很有名,元末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在龙门山闲居着书。大概在刘基出山的时候,宋濂也投

  • 万安是谁?为什么说他改变了“阁老”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万安

    成化后期,京城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就是说,这时候当政的大臣们如同纸糊的木偶,光占着位置,啥事都做不了。阁老是明代对大学士的尊称。一般来说,入阁的大臣有三位。在成化五年之前,内阁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地方,那时的内阁大学士是商辂、李贤、彭时。这三位都是当时受人尊敬的贤臣,大明帝国在他

  • 宦官王振是怎么一步步掌权的?掌权后纷纷认他为“干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振

    王振自阉入宫,本来就是想接近国家权力的最高峰,他不惜低声下气,好不容易当上了司礼太监,在一个时期内,他真有点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很快,张太后对他的严厉管制,使他不得不收敛自己,当然,他改变了策略,把精力转移到了讨好皇室和大臣上面。正统初年,张太后曾带着小皇帝到北京功德寺后宫拜访,还在那里住了三天。王振

  • 王守仁心学的产生背景,王守仁为何被贬至贵州?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守仁心学

    12岁那年,王守仁对读书的目的提出了质疑,这是难能可贵的。在此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一直在思考,在探索,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呢?弘治二年,18岁的王守仁离开江西回了老家余姚,在做途中,他认识了一个书生。交谈中,他提出了:“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这位书生思考了一番,说出了四个字:“

  • 明朝时期澳门是怎么被占领的?利玛窦是谁,对中国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利玛窦

    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海运副使汪柏,在澳门定居。但这些殖民者的最终目的是占领澳门。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私自扩充居住地,建筑炮台,强行租占。而那时,嘉靖帝迷恋道术,朝政腐败,所以澳门就被葡萄牙侵略者租占了。澳门成为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中国的租借地后,也成为亚欧交通的商埠,成为欧洲耶

  • 杨涟、左光斗弹劾魏忠贤最终被杀,当时魏忠贤权利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涟,魏忠贤

    杨涟的官职是左刷都御史,是一个十分正直刚毅的人。他早就对魏阉党深怀不满,作为一名国家官员,他热切盼望明朝能重振朝纲,国泰民安。但现在魏忠贤他们把特着权力,乱国乱民,怎么能不令人心焦呢?左光斗是杨涟的好友,两人脾气相投,性格相近。左光斗很支持好友上书皇帝揭露魏忠贤的罪行,两人都决定宁死也要上书。这份奏

  • 明朝大太监魏忠贤竟然是因为躲债才进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忠贤

    明慕宋年幼继位,只有16岁,还连字都不认识,是个文盲,根本就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这时就出了个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坏太监魏忠贤,他无恶不作,搅得朝廷、民间一片混乱,明朝统治更加黑黑暗了。这个魏忠贤可不像名字所叫的那样既忠又贤,恰恰相反,他年轻时就是一个大无赖,偷鸡摸狗,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有一次,他赌

  • 李贽为什么被称为“千古离经叛道”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贽

    贽是晚明思想界最耀眼的明星。他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即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他也从未低下高昂的头。他那惊世之语,骇世之举,无不在沉闷的思想界,激起波澜。他悖于传统,锋芒毕露;他桀骜难驯,激昂高亢。不为自由生.宁为自由死,这是他给自己的人生信念。万历三十年(1602)的一天,囚居在北京皇城监狱里的李贽,叫来

  • 李贽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执意要辞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贽

    万历五年,51岁的李贽出任云南姚安知府。这实在不是个美差,姚安地处偏僻,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没人愿意到那里任职。但这没有影响到李贽在那里做个好官。他迅速摸清民情,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从不扩大事态,对民族上层人士,以礼待之。他还在姚安府门和自家的门上亲手书写了两副对联。李贽在姚安知府任上3年,成绩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