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雎用9个字逼死白起,很少有人能看懂,那才是古代厚黑学的巅峰

范雎用9个字逼死白起,很少有人能看懂,那才是古代厚黑学的巅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利山 访问量:871 更新时间:2024/1/16 22:15:03

说起厚黑学,人们总会想到李宗吾,他在厚黑学中宣扬“脸皮要厚如城墙,心要黑如煤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李宗吾在《厚黑学》中,以刘邦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豪杰为例,试图解释厚黑学是怎么影响他们的成败。

李宗仁认为,厚黑学有三层境界:第一层,“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第二层,“厚而硬,黑而亮”;第三层,“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进而进入到“无声无臭,无形无色”之境界。

如果说从古代找一个反映厚黑学巅峰的按理,那么范雎白起之死中的回答,可谓巅峰中的巅峰。众所周知,秦国能赢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并坑杀赵军降卒40多万人,白起居功至伟。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赵国,结果后方传来了撤兵的命令。

原来是秦昭王听了范雎的话,认为秦兵连连征战,应该让士兵休整,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眼看赵国即将拿下,半路杀出了个范雎,断送了自己的军事图谋,白起的愤怒可以想象。秦国罢兵后,赵国又不愿意割地投降,反而是连齐抗秦。

秦昭王立即命令白起领兵征讨,白起以错失机会拒绝出征。迫于无奈,秦昭王只能派出五大王陵领兵攻打邯郸,结果秦军伤亡参战。这时,秦昭王又想到了白起,再次下诏让其领兵出征,结果还是被白起拒绝。

白起老了,内心也放弃了,秦昭王剥夺了白起的一切荣誉,强令他搬出咸阳,要求立即离开。秦昭王催得很急,白起却走得很慢。秦昭王召来丞相范雎询问原因,“你看白起为何不太愿意快速离开啊?”

范雎回答,“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短短九个字,就宣告了白起的结局,可谓厚黑学的巅峰。为什么这么说?范雎没有说白起不愿离开的具体原因,他只是描述白起的情况,却给了秦昭王极大的猜测空间。

范雎这九个字,可谓杀人不见血。听了范雎的回答后,秦昭王起了杀心。很快白起就接到了秦昭王的赐剑,命其自杀。白起的战功已经无需多言,可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唏嘘。白起举剑自杀时,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过了一会,白起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参考资料:《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标签: 范雎

更多文章

  • 范雎:一个小人物逆袭成总裁助理,只用了两个字“嗯啊”

    历史人物编辑:老海君平叔标签:范雎

    历史上不乏小人物逆袭成功的例子,从一个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了总裁助理,范雎就是其中的一个。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他最初给魏国的魏王打工,打工的日子很苦,没有出头日不算,还差点丢了性命。走投无路的范雎来到了秦国,只用了一招就逆袭成了秦昭王的宰相,他用“嗯啊”就吊足了秦昭王的胃口,随后拜其为客卿。范雎是战

  • 范雎帮秦昭王加强王权成就帝业,却因睚眦必报性格让自己蒙上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摄影师乐民标签:范雎

    范雎出生不详,死于公元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人。因为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早年周游列国想要有所作为,却不诸侯待见,只好回到魏国,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一次须贾带着范雎去齐国办事,齐襄王却背着须贾送范雎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让须贾以为是范雎出卖情报,对他很怨恨。回到魏国把这件事告诉

  • 白起军功卓著被称为“战神”,被秦王赐死,范雎却背锅2000年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范雎

    白起,战国时秦国大将,武安君,他身上贴着三个标签。1:战神,2:杀神,3:冤枉。战神——白起一生没打过一次败仗,从军40年,为秦国攻城掠地,未尝一次败绩;杀神——白起历来有杀俘的恶习,先后屠杀近百万降卒,因而也被称为“人屠”。冤枉——白起功高,被权臣范雎所忌惮陷害,终于被自己的老上级秦王冤杀。白起剧

  • 此人是秦昭襄王的“四贵”之一,为何范雎一到,他就被撵出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范雎

    公子悝曾是秦国秦昭襄王时期“四贵”之一,在秦国风光一时,不过最终却遭到了驱逐。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子悝,号高陵君,出生时间不详,嬴姓,赵氏,名悝。他是秦惠文王和宣太后的儿子,秦昭襄王嬴稷和泾阳君公子芾的弟弟。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荡因为举鼎被鼎砸死后,宣太后和她的异父弟魏冉,在燕、赵两国的帮助下,让

  • 范雎对秦昭王如长夜明灯,远交近攻定秦国策,快意恩仇自当由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范雎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白起采取掏心战术,一举攻占楚都郢城,在此建立南郡,把楚国由长江流域打到了淮河流域,但秦国并没有停下征战的步伐。公元前275年,秦伐魏,攻至魏都大梁,魏不得已而割地求和。公元前273年,魏国、赵国攻打韩国,秦国出兵救援。武安君白起带领秦军昼夜兼程,千里奔袭,只用八天时间,从咸阳

  • 蔡泽为何能够说服范雎辞去丞相,让他上台?他当上丞相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范雎

    范睢是秦国秦昭襄王时期的丞相,他的经历颇为励志,原本他只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后来因为齐王欣赏而被魏国相国魏齐怀疑叛国,差点活活打死。在郑安平和王稽的帮助下,他逃到秦国并凭借自己的本领获得秦昭襄王的认可,从魏国逃犯成为了秦国的相国。一、一步错步步维艰范雎的一生做了一件永远抹不去的污点,他因为嫉妒在长

  • 范雎嘲讽秦王是“妈宝男”,秦王非但没有发怒,反而将他奉为客卿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范雎

    公元前271年,已经在位三十六年的秦昭襄王,收到一份署名张禄的上书。读完之后,秦昭襄王面露喜色,随即召见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张禄。张禄究竟是何许人也,又写了些什么内容,能够让一向风轻云淡的秦王,表现得如此激动?《史记》记载,张禄是秦国名相范雎的化名。范雎本是魏国人,得罪了魏国丞相魏齐,被家丁们打断了肋

  • 范雎:装死逃过一劫,做了秦相后,羞辱须贾,逼死魏齐,睚眦必报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范雎

    范雎陪须贾出使齐国,好心助他从齐国逃出生天,一回魏国,须贾就给他扣上暗通齐国的帽子。魏齐让人用带刺荆条鞭打范雎,将他肋骨打断,牙齿打落,血肉模糊。一会儿,范雎纹丝不动,行刑人见此就上报给魏齐。丞相魏齐此刻正饮酒作乐,听到范雎已死不以为意,吩咐下人道:“用苇席裹着扔到茅厕里。”随后,魏齐还让在场的宾客

  • “秦王之国危于累卵”,这是范雎吓唬秦昭襄王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范雎

    范雎碰的软钉子“三寸不烂之舌”的典故,最早是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列传》中的,毛遂自荐于赵国平原君,去往楚国谈判取得成功,平原君说: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这话是相

  • 范雎贵为秦国一代名相,却先后除掉两位名将,导致秦国实力大损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范雎

    在战争期间,为了取胜,各方都是极尽所能,除了表面上的军事斗争外,派间谍也是一种常用手段;这间谍也有高低之分,普通的间谍只是探查军情以及虚实,而高深一点的间谍则是影响对方的国情,比如秦国有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就是韩国派间谍郑国去秦国修建的,本意是藉此耗秦国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但没想到此举适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