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何部分同名?比这个组织的这个动作嚣张多了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何部分同名?比这个组织的这个动作嚣张多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艳爱历史 访问量:3176 更新时间:2023/12/9 13:16:23

架空历史剧《琅琊榜》的热播,让“麒麟才子”梅长苏吸粉无数。不少观众心中都在问,听起来高雅玄乎的“琅琊”是什么意思?发布琅琊榜的琅琊阁又位于何处?

其实历史上,的确有琅琊这个地名,就在今天的山东临沂一带,这里曾有琅琊邑、琅琊郡、琅琊道。东晋开国君主司马睿还曾经当过琅琊王。

不过,琅琊的最终出名却跟一个家族有着扯不开的关系,这就是东晋四大家族之一的琅琊王氏。

据统计,从西汉至隋唐,琅琊王氏出了92位宰相,像我们熟知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等人就是出自于这个家族。

说起王羲之,还有一个不解之谜。那就是他的七个儿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都跟他一样,名里带个之字。

父子名字中有一个字相同,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为那个时候君臣、父子、尊卑之间讲究避讳,刘秀当皇帝的时候,还专门把秀才改成了茂才。

更何况,琅琊王氏还是一个很讲礼法的大家族,为什么王羲之给儿子取名的时候,非要跟自己排着呢?

有人说,魏晋时代,讲究的是放荡不羁,那时的人没有那么多规矩!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但细细推究起来是站不住脚的。

后来大鹏在著名史学家、国学家陈寅恪先生的《崔浩与寇谦之》一文中发现了一个答案,原来王羲之一家子都信天师道,天师道信徒以“之”字为名者甚多,“之”在名中,代表宗教信仰,就好像现在的和尚都姓释一样,

也就是说,这个之字不算真名,可以不避讳,可以省略。想想也是,那时候的人的名字大多是一个字,比如说曹操刘备孙权,像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这样用两个字当名的是少之又少。

当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么明显的标记,比喜欢玩藏手礼的共济会嚣张多了,所以在“孙恩之乱”后,不少叫“之”的人士因此被杀!

标签: 王献之

更多文章

  • 王献之《上虞帖》,虽是赝品,依然不妨碍它成为镇馆之宝

    历史人物编辑:春和剧说标签:王献之

    《上虞帖》,又称作《夜来腹痛帖》。是唐朝人临摹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麻纸摹本。墨迹为王羲之晚年风格的草书,七行五十八字。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此帖被刊刻在《淳化阁帖》中。明朝时被录入《东图玄览》一书中。《上虞帖》全文为:“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

  • 书法家王献之恃才傲物,结果被人逐出家门

    历史人物编辑:蔡蔡体育标签:王献之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书圣”,数千年来的书法家可谓望尘莫及。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书法最优秀的是第七子,即最小的儿子王献之。《晋书》记载:“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王献之,字子敬,少年时期就颇负盛名,虽终日闲居在家,容貌举止从不懈

  • 父亲叫王羲之,儿子叫王献之,父子之间为何不避讳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王献之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都是书法家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的钟繇和钟会父子,又比如唐朝时的欧阳询和欧阳通,再比如宋朝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但是,最出名的还应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王羲之自不待说,被后世尊为书圣,其实王献之也被尊为书坛亚圣,与父亲并称为“二王”。而且,王献之的名气一度超过父亲,在

  • 大书法家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儿子王献之也是后起之秀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王献之

    引子“入木三分”乃赞誉笔者书法精益,造诣颇深。据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皇帝要去祭祀,于是便令王羲之将祝词写于木板之上,派人雕刻出来。而王羲之笔力极其雄厚,笔墨直浸入木板三分之处,工人雕刻良久,于是便得入木三分一说。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自幼学

  • 王羲之书法世家第三代:王献之领衔率王凝之、王珣、王珉名留史册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王献之

    王羲之书法世家第三代,以王献之为领袖,与乃父齐名,世称“二王”。王羲之有七子,七子都善书,但载入史册者,唯王凝之、王徽之、王涣之、王操之与王献之五人。王凝之工草隶,《淳化阁帖》卷三有其行草一帖,7行60字。王徽之善正、草书,《淳化阁帖》卷三有其草书一帖,7行52字,《万岁通天进帖》有其行书一帖,名《

  • 王献之遇上霸道总裁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王献之

    王家兄弟有七人,最靠谱的是老二王凝之,最不靠谱的是老五王徽之,老七王献之则是人见人爱的佳公子,可是,有谁知道佳公子的心事,“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宋代诗人方岳写的这句诗送给王献之最好。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有次恰逢下雪,谢安考谢家子弟,问,什么可以比作雪花?谢朗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

  • 王羲之小儿子王献之 令人唏嘘不已的一段生死虐恋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王献之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各个都练书法,但最有成就者,非小儿子王献之莫属。不过王献之,让后世记住的不仅仅是其书法上的成就,他与两位女性的生死虐恋,也让今人唏嘘不已。《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王献之(子敬)在生命弥留之际,道士问他,一生中可曾犯过什么错。他回答到:没有别的事,只记得与郗家小姐离过婚。寥寥

  • 王献之:娶了新安公主后,我成了全世界最倒霉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新安公主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他出生于东晋望族琅琊王氏,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本人也是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然而,这样一个天之骄子、高富帅,却有一段无可奈何的伴随一生的锥心之痛!这一切还要从王献之临死前说起!《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段记载: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

  • 王献之与妻离婚,改娶新安公主,其中隐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雅俗共赏容标签:新安公主

    东晋虽然偏安一隅,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昌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具有广大影响力的文人,给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便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儿子在书法领域的贡献,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由于他们出身于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因而也成为那个时代士族文人的典范。他们的一生与家族门阀的利

  • 清华大学的校名源自晋陵公主的丈夫的诗句

    历史人物编辑:创意动漫家标签:晋陵公主

    东晋的晋陵公主是孝武帝司马曜的女儿,父亲为她选择夫婿的时候,曾对“公主择婿委员会”提出要求:“为公主选婿,要像刘惔[dàn]、王献之那样儿就可以了!王敦、桓温之流(这四位都是驸马)虽然也不错,但是他们喜欢干涉帝王家事,令人讨厌!”公主择婿委员会委员长王珣[xún]回答说:“谢混虽然比不上刘惔,却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