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韩愈只用3件东西,让一条河里的鳄鱼全消失,百姓很感激他

唐朝韩愈只用3件东西,让一条河里的鳄鱼全消失,百姓很感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游史说 访问量:563 更新时间:2024/1/16 22:30:35

唐朝贞元年间,唐德宗适在位。曾经繁荣昌盛、强盛一时的大唐,此时已经风光不再,积弊丛生。河南河阳一个年轻人,怀抱着济世安民的梦想,从故乡出发来到京城,参加科考。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韩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日后名震文坛千百年的宗师级人物,在科举考试面前连连败北。他从贞元三年到贞元五年期间,三次参加科考,全部落第。

后来他又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再次遭遇三连败。好不容易考取进士,踏入仕途,由于他直爽单纯的文人本色,一心为国直言不讳,与唐朝明争暗斗、拉帮结派的朝廷风气格格不入,结果空有满腹经纶,一身才学,却不为皇帝和宰相所容,屡屡遭到贬谪。仕途之坎坷艰难,让韩愈受尽打击,只能把满腔忧愤融入一篇篇不朽文章。

唐宪宗在位期间,韩愈的仕途依旧没有起色,因为劝谏皇帝不要沉迷释教,写下流传千古的《论佛骨表》,再次激怒皇帝。唐宪宗怒不可遏,《旧唐书》记载,“将加极法”,准备把韩愈处死。幸亏在大臣们的劝阻下,才保住韩愈一条性命。皇帝不想再看见他,一道圣旨下来,韩愈被贬谪到几千里外的潮州,担任潮州刺史,由此引发了他与鳄鱼之间的一段奇事。

潮州今天繁华富庶,当时却是编外蛮荒之地,生产经济落后,生活条件也极为艰苦。但韩愈却不以为意,到任之后,经常风尘仆仆不辞劳苦,下乡走访百姓,了解民生疾苦。从老百姓口中,他了解到一件事。潮州境内有很多河流。谁知大概因为地多人少,生态环境过于良好,有一条河中鳄鱼成灾,经常吞噬居民的牲畜,有时还会咬人。

老百姓深为鳄鱼所苦,但又无可奈何,“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由于很多人口牲畜被鳄鱼吃掉,老百姓更加穷困。韩愈知道后,忧心忡忡,日夜冥思苦想为民除害之策。韩愈还真想出来个办法,充满文人特色。他准备了三件东西,一只羊,一口猪,和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有名的《祭鳄鱼文》。羊和猪是配角,《祭鳄鱼文》是主角。他来到河边,命人把猪羊投入水中,然后宣读《祭鳄鱼文》。

在《祭鳄鱼文》中,韩愈一本正经地以鳄鱼为对象,晓之以理动之有情,他严正宣告,大唐天子在上,五湖四海都是唐朝国土,岂容尔等凶顽之辈肆虐害民。送来一猪一羊,是先礼后兵之意,鳄鱼们接到通知,应在限定时间内“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通通搬到南海里去,如若不然,“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到时候动起刀兵,你们可别后悔!

鳄鱼们自然听不懂韩愈的绝世文章,但也许是巧合,《新唐书》记载,当天晚间,“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不管怎么说反正韩愈一出手,鳄鱼们全都跑了,消失不见,再不能为患人间。韩愈为民除害、驱除鳄鱼的事从此流传天下,百姓对他感激不尽。潮州境内韩江之畔,至今留有祭鳄台遗迹。

此事虽然记载于正史《新唐书》中,史学家历来对此事有争议。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潮州境内不产鳄鱼,韩愈写《祭鳄鱼文》完全是在借物讽人,暗指当时各地拥兵自重的藩镇军阀。但也有人认为,潮州古代有鳄鱼生活,除了唐朝韩愈见过,宋朝《渑水燕谈录》也记载,北宋时潮州韩江中,确实有鳄鱼出没,官吏陈佐还曾派人捕捉,可见韩愈所言非虚。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白居易评李白,韩愈怒怼,但情商太高,一点都不伤和气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韩愈

    唐朝是诗的国度,李白和杜甫是公认的两座高峰,但是,这两座高峰谁更高一些,自古以来一直争吵不休,而且从唐朝就开始了。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李白一直是大哥,杜甫是小弟。而且,李白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杜甫自己也承认。从他们两个人交往的诗歌互赠中就可以看出来。杜甫对于李白是很崇拜的,而李白并没有把杜甫当一回事

  • 在没有打印机的日子里,如何推动文化传播?谈谈韩愈作品的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韩愈

    宋代文人热衷学术,借助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推动,总集编撰活动异常活跃。宋人所编文学总集,不论在体例上还是规模上都在先秦五代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首先,数量上仅《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集类就著录有宋人所编总集46部,其中诗歌选本最多,约占一半,诗文兼收的选本《文苑英华》《唐文粹》之类的不多

  • 韩愈和好友爬华山,到达峰顶却吓得号啕大哭,甚至还写好遗书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韩愈

    文/曲小花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文人都喜欢登临望远,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游览名山奇景,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本是一次放松,亲近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不过,患有恐高症的韩愈可不这样想。一天,韩愈和好友四处游玩,慕名来到华山。两人来到山脚下,仰望那挺拔伟岸、壮美

  • 韩愈三次“高考”落榜,又三次通不过吏部考试,最后靠什么当上小官?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韩愈

    人生最大的打击是什么?在这个状元满天飞的高考季里,韩愈会告诉你两个字:落榜。在后世看来,这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豪,是典型的人生赢家,然而有谁会知道,韩愈这位大文豪,曾经三次古代“高考”落榜,又三次通不过大唐朝吏部组织的选拔考试,最后是靠着走后门、靠关系才当上一个小官的?落榜,真是太恐怖了,以

  • 李白受到后人的轻视,韩愈含笑写下一诗,留下痛快淋漓的骂句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韩愈

    唐朝是诗歌文化的巅峰时期,文人如同井喷一样出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奇异景象。更为令人着迷的是,相比于后来文人相轻,在唐朝时却是文人之间惺惺相惜。这种诗人之间的友谊,不仅在于共同游历,共同切磋,更在于互相之间共同帮助共度难关。 因此,我们看到唐朝诗人之间的故

  • 跟韩愈的奏疏相比,魏征的谏议简直就是个谗臣在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韩愈

    凡是被《马说》、《师说》后注的“背诵全文”折磨过的同学,想必不会对韩愈感到陌生。被后人尊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文坛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相对其蜚声文坛的文学造诣,韩愈秉直而率真的性格,可能就不太为大多数人熟知了。我们举个例子,敢扯李世民袖子的魏征魏大人,必须得是著名的直臣了吧。然而,看完

  • 韩愈认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伯乐精神,因材施教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韩愈

    韩愈作为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主张以身立教,他认为教育者的威信,来源于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为了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德行、知识、修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道德高尚是个体稳定的道德面貌的特征。他是一个人道德努力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人性、价值与尊严的标志。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着教师

  • 太平公主有多土豪?她死后百年,韩愈羡慕地为她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韩愈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对母亲威胁小,所以也备受宠爱,自然衣食无忧,富贵无比。但是,受宠的公主非常多,可像太平公主这样土豪的却并不多见。在唐代,亲王的实封是八百户,最多一千户,也就是说有一千户人家交税的话不是交给国家,而是交给亲王。公主的话最多三百户,可是太平公主受父母宠爱,所以太平

  • 韩愈:一位政绩斐然的诗人,如何在诗话中留下自己的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韩愈

    历代诗话都注重对作家本身的研究,除了诗人艺术创作所形成的“诗品”,还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仕宦交游、道德伦理等“人品”方面的论述。明诗话中就有不少关于韩愈“人品”方面的批评,主要涉及对韩愈才学、为师、道德等方面。明代论诗家对韩愈形象的评述情况,基本可以见出韩愈在明代论诗家心中的形象,对研究完整的韩愈形

  • 后人嘲讽李白,韩愈愤而反驳,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韩愈

    盛唐不仅是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超级帝国,更是以辉煌灿烂的唐诗文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代。最闪耀的明星,当然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如同大唐的双子星,永远璀璨夺目。然而,李白和杜甫生前的境遇并不相同。李白是全民偶像,少年成名,还被唐玄宗召入宫中,走到哪里都是万众敬仰的焦点。杜甫则低调得多,名气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