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膑洞察先机鼓动田忌造反,田忌怂了临阵逃脱,孙膑早已算到遁走

孙膑洞察先机鼓动田忌造反,田忌怂了临阵逃脱,孙膑早已算到遁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星爱篮球 访问量:3211 更新时间:2024/1/30 4:53:30

引言

在现在这个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游戏也日新月异,尤其以最近这几年比较火的网游“王者荣耀”为代表。在这款游戏当中,游戏人物基本上是使用一些历史人物,当然,他们的背景故事都是虚构的。在这款游戏中有一个游戏角色名为孙膑,他的定位是一名辅助,角色形象是一个拿着书本,戴着人造翅膀的小男孩,当然,这只是游戏里对他的设定,并非现实。但是就现在这个阶段而言,如果你在一群小孩子面前说起孙膑,他们第一个反应绝对是,他是个辅助,但是却极少有人会真正去研究学习他究竟是谁,是否真实存在。

提起孙膑,也许知道他的人并不算多,但如果我说《孙子兵法》那知道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尤其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强就是用的《孙子兵法》这部剧可以说是风靡一时啊,既刮起了一阵“大哥风”,也带火了“大嫂”。足以证明古人的智慧,几千年前的书籍到今天仍然有用。

不过我这样说很多人也许会误会,认为《孙子兵法》是孙膑所著,不,绝非如此,孙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对兵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天生好学,年幼时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当时的孙膑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在庞涓下山之后,鬼谷子才私下将《孙子兵法》传授给孙膑,这才让他有了后来的成就。

孙膑下山之后,因为自己的才能很快得到重用,可是庞涓害怕孙膑取代自己的位置,便设计陷害孙膑,说他是敌国派来的奸细,之后他就被施以膑刑和黥刑。膑刑就是指活生生的将人的膝盖骨挖出或者将这个人的一只脚或者两只脚都砍了,实在是残忍至极。而黥刑就是指在一个人脸上刻字,与今天的纹身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那个时代可没有麻药,所承受的痛苦更是十倍百倍。

从这里可以看出庞涓这个人的嫉妒心是十分强大的,哪怕是自己的师弟,也不可能手软。不过想想也正常,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不想办法自保,又有谁会来帮自己,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这样做虽然残忍,但也并非不能理解。

但是庞涓的卑鄙并不仅仅表现在他陷害孙膑,后来他所做的事才真是让我对他另眼相待。他陷害孙膑导致他残疾,随后又假装自己不知情,还假惺惺的去救治孙膑。然而他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让孙膑将孙子兵法传授给他,真的是小人行径,让人嗤之以鼻。

但是我们的孙膑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为了自保,让庞涓对他彻底放心,他情愿装疯卖傻。其实还是挺佩服他的,在遭受这么多磨难之后都没有丧失信心,而是选择忍气吞声,他的心理素质是十分强大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许孙膑就是本着这样的心态,才支撑着他继续活着。

而庞涓这个人天生就心高气傲,在看到孙膑这样的状态之后,竟然真的放弃了孙膑,决定不再为难他。不得不说庞涓在后面的战争中会输给孙膑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他本身就没有孙膑这般心思缜密。

对于孙膑的遭遇我是十分同情他的,同时也是很佩服他的。换做任何一个正常人,在遭受这样的侮辱之后,基本上就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能活着已然是一件好事,可他还能忍气吞声这么久,只为了等待一个复仇的时机。

他的行为让我感慨,他一定是成大事的人,他后面的成功也是理所应当的。在遭到陷害之后,他装疯卖傻,后来得到了齐国使者的救助,使用一些计策让庞涓误以为他真的落水身亡,从此便彻底放下了对孙膑的戒备。同一时刻,孙膑早就被偷偷运回齐国,并成为齐国大臣田忌的家臣。

提到田忌呢,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田忌赛马了,孙膑刚到齐国不过,齐国就有一场赛马,这是齐国王公贵族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之一,因为赛马时的赌注十分丰厚,而田忌在赛马中从来没有赢过,孙膑为了证明自己,便向田忌保证他一定能帮田忌获得胜利。

孙膑通过观察之后发现其实参加赛马的马儿脚力都相差不大,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种马,他让田忌用下对上,中对下,上对中的方式进行赛马。田忌虽然半信半疑,但由于他从来没有赢过,索性决定赌一把,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是胜利的。

从此之后,田忌便开始对孙膑十分信任,开始重用他,而孙膑的这一波操作也在齐国证明了他的实力,这也让他的复仇之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不过田忌赛马这属于犯规的玩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在生活当中想要取得胜利,应该是通过不断训练和学习来做到的,而不是用这样的耍小聪明的方式。

但对于孙膑而言,只要能取得胜利,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所谓,从这些细枝末节就可以证明他绝对不是一个内心良善之人,他可以为了保全大局,可以牺牲掉局部,也算是心狠手辣。但还是那句话,他之所以变成这样,很大程度上还是跟他的经历有关。

他的心狠手辣在后面的几场著名的战役当中就有了很好的体现。在桂陵之战中,他的一手围魏救赵简直可以封神,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学,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大大的挫败了庞涓的锐气,可以说是他复仇的第一步。

在这场战争中,他利用庞涓心高气傲的心理弱点,让庞涓误以为孙膑带领的军队不行了,让他掉以轻心,最终捕获庞涓,从而取得胜利,虽然孙膑为了胜利牺牲了很多无辜之人,但是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属实是吓到我了,突然间就会觉得这个人当真不是等闲之辈。

在桂陵之战结束后,另外一场战争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实现了他的复仇梦,桂陵之战只是捕获了庞涓,而这场战争则彻底让庞涓走向死亡,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在经过上一次战争的失败之后,庞涓本该吃一堑长一智,但是他刻在骨子里的心高气傲是永远不可能被改变的,哪怕是已经失败过一次。孙膑在这场战争中故技重施,结果也可想而知,肯定是胜利的,因为他很确定庞涓这个人的弱点,只需要略施小计就可以让他原形毕露,所以人一定要学会伪装自己,最好是能像孙膑一般“扮猪吃老虎”。这个道理不仅在战争中适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都一样适用。

在这两次战争中,孙膑都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冷静与智慧,他已经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聪明才干,所以按理说他在齐国已经算是站稳脚跟,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我们都知道他这样强大,就一定会有人妒忌他,也一定会有人想要除掉他。

那难道孙膑就不知道这一点吗?他这么聪明,他深知自己来到齐国只是为了活下去为了复仇,如今,魏国接二连三的失败早已失去霸主的地位,而陷害自己的人也已经死了,到这里,他的人生也算是圆满了,唯一不足的只是他成为残疾人。

关于孙膑,值得一提的是他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他还是很多行业的鼻祖。由于他失去了膝盖骨,所以他只能爬行,但在爬行过程中,地面摩擦又很痛苦,他就使用兽皮制做了有史以来第一双过膝的皮靴,为了保护自己的伤腿,后世的靴匠们便将孙膑尊为制靴业的鼻祖。

不过孙膑还是皮革业的鼻祖,烧炭业,豆腐业,泥塑业等等,这些都是他无意间做的事,他自己也没有想过会成为这些行业的鼻祖,也可以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但是聪明一世的孙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生平的最后一个计策,却还没来得实施,田忌就临阵脱逃了,这让他险些丧命。以孙膑的聪明才学,他早就意识到自己一路辅佐田忌往上走,必然会遭到别人的不满。在马陵之战后,田忌的名望可以说是到达了顶峰,这让齐国相国感受到了不安,他害怕田忌再这样下去会取代自己,所以他开始针对田忌。

于是孙膑便为田忌献计,想让他起兵夺取齐国大权,但田忌这一次没有听孙膑的,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邹忌果然对田忌出手,孙膑知道自己也许不能自保,后来他就神秘失踪了,在后来的史书中,就再也没有关于孙膑的记载。

结语

孙膑的确很聪明,可再聪明的人都敌不过一个人的嫉妒之心,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学让自己成为高官显达,但是他却没有办法去阻止别人对他的的陷害。这也说明了世事本就难料,但他能在最后的危险来临之前安然无恙也算是一种幸运。说到这里,我想由衷的感叹一句,能平安的活着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此,我祝愿大家能够平安顺遂。

参考文献

《孙子兵法》

《战国策》

《史记》

《左传》

标签: 田忌

更多文章

  • “田忌赛马”的田忌,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田忌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除了有收复故国的田单之外,还有一位前辈名将名叫田忌。一直以来田忌的名字,时常跟孙膑出现在一起,可以说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兼搭档。田忌这一生中最出彩的典故,当属他与齐威王的赛马比赛。原本田忌的上中下等级的马,均比齐威王要弱一些,但田忌听从了朋友孙膑的建议,将马的出场顺序做了改变,结果就

  • 田忌为何能够赢得赛马?不是田忌的马匹好,而是因为孙膑做了弊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田忌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史记·七十列传·孙子吴起列传》这是《史记》中关于田忌赛马的记载。孙膑和庞涓师出同门,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一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等到两人出师后,庞涓来到魏国,担任了魏国的大将军。等到孙膑下山后,开始寻求明主侍奉,同样来到了魏国。庞涓知道孙膑的才能

  • 田忌:赢得了赛马却输掉了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田忌

    《孟尝君列传》中提到“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成侯”便是邹忌,“卖”意思为叛卖、背叛、出卖,这句话意思是邹忌为了争宠而将田忌出卖。邹忌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仅一句话提及,“邹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而邹忌为人们所熟悉是《战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劝说齐威王广

  • 商鞅的霸道之术在被秦孝公采纳的一刹那,商鞅也就给自己判了死刑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秦孝公

    商鞅天纵奇才,只用了三分之一的本事,就成就了一个大一统的大帝国有时候我会想,如果秦孝公第一天就与公孙鞅一见如故,那么后来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说起这个,也许会有人跳起来对我嚷嚷:历史没有假设!历史是客观存在!你这么想是没有意义的!这话没毛病,但是忘了一条“预判”。有时候,多几个角度,多几个预判,未必就

  • 秦国的真正强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是秦孝公,也不是商鞅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王增涛标签:秦孝公

    《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夫子这话骂的是相当狠,最初制作人俑殉葬的人,一定会遭到报应,断子绝孙的。孟子解释说,孔子认为用像人的俑去作为陪葬品,等同于用真人陪葬无异,那些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没有好下场。这话又代指开启不良风气的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关于这句话,笔者想深究一下,“始作

  • 名扬天下的商鞅是如何被发现的?雄主秦孝公利诱天下豪杰的诏令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秦孝公

    穆公卒后,太子罃继位,是为康公。康公曾为赓续其父助立晋君之传统,欲派兵立晋襄公之弟公子雍为晋君,但是事情没有成功,反而结怨于晋,两国经常兵戎相向,几乎日逐干戈。然而秦康公并无穆公的雄才大略,才疏而妄图涉入邻国最敏感的君位继承问题,难怪会将国家带向战争的险地!秦康公我们从《诗经‧秦风》中的〈晨风〉和〈

  • 为何秦孝公能吸引六国的人才?和求贤令有关:能强秦国者共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秦孝公

    1、求贤令秦孝公:能强我秦国者,我与他共分天下。当秦孝公这句话传到山东六国的时候,六国的学子们普遍认为他这是垂死挣扎,毕竟当时秦国丢失了河西之地,出门便是魏国大军围堵,这种局面下谈何强国?是呀,福利虽高,但公司已经濒临倒闭,与其去尝试拯救这种公司,何不找一个大公司上班呢?这,大概就是六国学子们普遍的

  • 秦孝公临死传位和刘备死前托孤有何不同?一个是假意,一个是真心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秦孝公

    文|飞鱼说史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战国历史,精彩纷呈而又众说纷纭。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势必会伴随着腥风血雨,诸侯国的争霸战争,构成了这段历史的总旋律。当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

  • 人到中年,找工作真不容易,商鞅如此人才,秦孝公居然面试了三轮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秦孝公

    如果战国是一部连续剧,那我们的男一号秦国,手中拿着的绝对是百看不厌的逆袭剧本。从一开始的人见人欺,到后来的横扫天下,这巨大的反转让我们本能地会问,秦国究竟遇到了什么才实现这人生的逆袭?按照通常的套路,悲催的主角想要逆风翻盘,必然要有奇遇。要么遇到快挂了的老前辈传你毕生功力,比如虚竹;要么找到失传已久

  • 秦孝公求贤令上“与之分土”有多大魔力?商鞅就冲着这点去了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秦孝公

    文|飞鱼说史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动而地割,兵休而国富,功如丘山,名传后世。——(西汉)桑弘羊《盐铁论》战国历史,精彩纷呈而又众说纷纭。这段历史处处充斥着诸侯国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奴隶制的逐渐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