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侯景:我已无路可走,唯有放手一搏!谁让他被全地图玩家抛弃了?

侯景:我已无路可走,唯有放手一搏!谁让他被全地图玩家抛弃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任世麒 访问量:2091 更新时间:2023/12/31 17:30:46

熟知南北朝历史的朋友,肯定觉得侯景这家伙太坏了。为啥?因为南朝梁国维系了47年的太平时光,就这么被侯景一个人给破坏了。

侯景之乱,直接造成了梁武帝饿死台城,南梁分崩离析。也间接地导致了巴蜀之地落入西魏之手,从而使得南朝自此一蹶不振。

那么侯景为啥这么做呢?其实人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是不会铤而走险的。侯景之所以敢这么做,主要就是因为他没得选了:我已无路可走,唯有放手一搏。

一、侯景和高欢的大儿子高澄,关系太差了!

侯景本是北魏枭雄尔朱荣的手下,曾经亲自带兵俘虏了大名鼎鼎的起义军领袖葛荣。在尔朱荣被杀,高欢又灭了尔朱家族的情况下,侯景果断投奔了西魏大丞相高欢。

说实话,高欢对侯景,那是真的好。他知道侯景有很强的军事才能,所以侯景到了高欢这儿,直接成了濮阳郡公,兼任吏部尚书、司徒、定州刺史等职务。

这倒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高欢给予侯景10万大军的统兵权,负责镇守河南之地。河南之地是个四战之地,南边有南梁,西边有西魏,能坐镇该地,可见侯景不是一般人。

多次讨伐西魏的过程中,侯景屡立战功,因此深得高欢器重。器重,不代表信任,正是仗着自己手握雄兵,且战功卓著,因此侯景骄傲自大,除了高欢,这天下人在他眼里,都是插标卖首之人,哎?这好像跟某位二爷很像。

侯景曾经扬言:高欢活着,我甘愿给他打工,可高欢要是不在了,想让我给他儿子干活?没门!

这话显然是传到了高欢的大儿子高澄的耳朵里,高澄差点没气得原地爆炸,发誓要灭了侯景。高欢临终前,嘱托儿子高澄的时候,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这货。

因此侯景跟高澄之间,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对生死冤家。高欢刚咽气,高澄没有立刻发丧,而是先以高欢的笔迹写了封信给侯景,召他前来,当然是为了收拾他。

可惜高欢百密一疏,临终前没告诉高澄,自己和侯景之间的通信,那是有暗号的!侯景此前已经听说高欢得病,这回又看到了这封没有暗号的信,立刻意识到高欢可能挂了,而高澄打算把他赚去!

侯景又不是呆子,二话不说就宣布河南之地脱离东魏的控制,至于投向哪一家,那就要看西魏和南梁,谁给的筹码更高了!

二、得罪西魏宇文泰,侯景押宝南梁。

侯景早年在战场上和宇文泰打过招呼,差点没把宇文泰给宰了。这回侯景居然主动联络上宇文泰,并且希望能够投降西魏。

那个时候的西魏,可谓是一穷二白,连年的战争,外加十年九旱的自然灾害,导致本就不富裕的西魏,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侯景能带着10万大军以及河南之地投降西魏,对宇文泰来说,绝对是巨大的诱惑,可是宇文泰却没有立刻答应这件事儿!理由有三:

第一,他和侯景此前有仇,差点被侯景给宰了。第二,他了解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人。第三,侯景带着重资产入股西魏,很难受到宇文泰的控制。

因此宇文泰放弃了这个机会。侯景见宇文泰也不动心啊,随即向南梁的梁武帝递上了简历。简历上是这么写的:

我是东魏最牛的将领侯景,没有之一。手里有10万大军,还有河南之地。现如今全部拿来入股南梁,梁武帝老哥,你觉得咋样?

梁武帝一听说侯景要带着如此庞大的嫁妆嫁过来,心里早就乐开了花。自己坐镇江南数十年,一直想着北伐河南,可惜始终不能如愿。如今却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该地,你说梁武帝能不高兴吗?

因此梁武帝爽快地答应了侯景的投降,并且册封他为河南王、大将军、使持节、都督河南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待遇和地位跟东汉的开国元勋邓禹一样。

但凡能开的空头支票,梁武帝都给侯景开了一遍。侯景终于觉得自己押对了宝,自此打算铁了心跟着老头子梁武帝干饭了!

三、颠覆南梁,侯景得罪全地图玩家。

跟东魏的老大高澄闹掰了,又跟西魏的老大宇文泰谈不拢。侯景当时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跟着南边的梁武帝混。

在这个新三国时代,侯景身处三者之间,只有孤注一掷才能求生了。可惜有人不想让他太痛快地活着,高澄得知侯景叛逃以后,立马派遣慕容绍宗进攻侯景。

这个慕容绍宗可不是一般人,他曾经是侯景的军事指导老师,可以说侯景的军事能力,是慕容绍宗一手带出来的,所以堪称侯景的大克星,你说他来了侯景还能不瑟瑟发抖吗?

梁武帝也不含糊,得知新入伙的小弟受欺负了,二话不说便派遣自己的侄子萧渊明带兵前去支援。可惜萧渊明这货是个二五仔,刚渡过淮河,就被高澄的人给抓了:我是谁?我在哪儿?

这场救援显然是失败的,侯景就这么顺理成章地丢了河南之地。最奇葩的是,当时梁武帝派遣镇守寿阳的人还没上任,侯景为了弄个根据地,居然带兵夺取了寿阳。

梁武帝这一波算是亏大发了:

第一,到嘴边的河南之地没能拿到手。第二,自己的侄子萧渊明被东魏给俘虏了。第三,连自己手里的军事重镇寿阳都被侯景给占了。

收留侯景,真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估计宇文泰当时正躲在被窝里一边刷着南梁的新闻,一边偷笑呢!

不过侯景名义上依旧是南梁的臣子,他上表梁武帝表示:我没地方去了,您老就把寿阳赏给我暂时待一段时间好了!

梁武帝也是个老滑头,一边安抚侯景,一边偷偷地跟东魏握手言和:我们是兄弟之国,侯景的事情好说,好说!

高澄立刻意识到有机会收拾侯景了,便与梁武帝积极地线上聊天,差点儿就要坐在一起喝茶了。可站在一旁瑟瑟发抖的侯景,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侯景为了试探梁武帝对自己的诚意,便借高澄的身份给梁武帝写了一封信:我把萧渊明送回去,你把侯景送过来,你看咋样?

梁武帝看了这封信,立马大笑:麻溜的!萧渊明一到,我第二天就把侯景打包寄给你。

侯景看了这封信,差点没气炸了,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在南梁大闹一场。

四、侯景之乱,葬送了南朝的未来。

过去南朝和北朝平分天下,其实勉强是可以抗衡的。而且南朝在上百年的经营之下,也是物阜民丰,人口众多,逐渐超越了中原地区。

可侯景之乱发生以后,南朝元气大伤,这波亏大发了!当时侯景带兵围困建康台城,梁武帝誓死不投降,可他那帮子孙们却在外围吃瓜看戏,压根就不打算前来救援。就算来了,也不用心。

这给了侯景机会,最终他攻入台城,灭了梁武帝和太子萧纲,从而掌控了南梁朝局。这下梁武帝那帮子孙后代们终于不淡定了,把瓜扔在地上,争先恐后地要来给自己的父兄报仇,灭了侯景。但是在消灭侯景之前,他们还不忘内斗一番,因为谁灭了侯景,谁就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南梁新主人。当时的主角主要有:

第一,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他坐镇江陵,手握雄兵,一直伺机而动。第二,梁武帝的第六子邵陵王萧纶,他坐镇扬州,曾参与勤王,可惜失败。第三,梁武帝的第八子武陵王萧纪,他坐镇益州,实力强大,也在等机会。第四,梁武帝的孙子河东王萧誉和他的弟弟萧詧,一个坐镇湘州,一个坐镇襄阳。

没等灭掉侯景,他们这帮人就先干了起来。萧绎为了灭掉弟弟萧纪,居然写信给西魏的宇文泰,让他出兵进入益州,这下好了巴蜀之地都落入了宇文泰之手。就算萧绎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可他却为南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侯景之乱,被陈霸先和王僧辩给平定了,可南朝再也没有了和北方相抗衡的实力。王僧辩将侯景的脑袋砍了送到了萧绎那儿,将双手送到了东魏高洋那儿(他哥哥高澄当时被自己的厨子给刺杀了),而剩下的部分,则在建康被百姓们给分了。尤其是他的脑壳,被梁元帝萧绎做成了工艺品,和当年的王莽一样。

而萧绎没能高兴多久,由于他在内乱尚未彻底平息的情况下,就想着叫板宇文泰,夺回巴蜀之地,使得宇文泰一怒之下,发兵南下攻入了江陵城,灭了萧绎。

此后南朝再次一片大乱,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最终陈霸先收拾残局,先后灭了一堆大王,这才建立了南陈王朝。

总结:侯景啥也没捞着,却毁了南朝。

梁武帝在位48年之久,南朝风调雨顺,日子过得别提多好了。虽说他信奉佛教,导致国力衰败,可依旧能勉强维持。只要稍作调整,那自然也不会差。

而侯景的到来,直接给南朝扔来了一颗重磅炸弹,把摇摇晃晃的南梁彻底给击垮了。他所击垮的,不仅仅是南梁,而是整个南朝的未来。

南陈无法和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相提并论,丢了巴蜀之地,长江上游被人给占着,你还能翻得起什么大浪呢?因此南朝陈,最后落得被隋朝吞并的结果,也就情有可原了。

至于侯景,他为啥要这么闹腾呢?这是没法子的事啊,他作为一个打工仔,在原来的公司东魏待不下去了,打算跳槽,又被西魏嫌弃。好不容易在南梁找到了工作,结果还被南梁给出卖了,他除了自己出来创业,又能有什么其他出路呢?

参考资料:《梁书》、《魏书》

标签: 侯景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国人暴动? 什么是吴楚七国之乱? 什么是侯景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侯景

    指周代厉王之后、宣王之前十四年间(前841~前828)的政权。有两说,一为召穆公、周定公共同执政,称共和;一为共伯和执政。周厉王胡暴虐侈傲,宠信虢公长父、荣夷公等佞臣。大夫芮良夫曾加劝谏,指出荣夷公好“专利”(霸占土地山川的产物),会酿成大难,厉王不听,终以荣夷公为卿士,执政用事。芮良夫又告诫执政诸

  • 南梁的侯景之乱导致南朝疆域大幅缩小,南陈又无力北伐故领土极少

    历史人物编辑:森光若晨雨标签:侯景

    相对于之前的三朝,南陈的地盘大幅缩水,主要是因为在建立的过程中,陈朝丢掉了之前朝代拥有的巴蜀、汉中与江淮地区等大片土地。所谓南朝,也就是宋、齐、梁、陈四个南方的割据王朝,刘裕夺取东晋江山建立刘宋王朝之后,正式开启了南朝历史,之后经历了南齐、南梁与南陈,合称南朝。南朝刚建立的时候,也就是刘宋时期,地盘

  • 荼毒江南的侯景之乱的平定,居然靠一个废柴王爷,和一个外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侯景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九十三)王僧辩(上)最近老有读者在问我:你讲了好长时间北朝和萧绎的事情了,那么侯景呢?把建康打下来、逼死了萧衍和萧纲父子以后,侯景又干嘛去了呢?实际上,侯景很忙。他又得忙着称帝,又得忙着抢地盘,还得忙着跟抢来的各路美女厮混,实在是把他累的够呛。然而,他的好日子也并没持续多久,因为

  • 古代那些权倾一时的人死后有多惨,侯景一家的结局让人头皮发麻

    历史人物编辑:老易说史标签:侯景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死者为大,然而这几人死后的结局,完全颠覆了这句话。第一个:智瑶智瑶是春秋末期晋国的执政大臣,也叫作智襄子。当时晋国还有赵、韩、魏三家比较庞大,智瑶要求这三家献出封邑。韩、魏两家害怕智瑶,答应了献地,这时赵氏的当家人赵无恤就不干了。赵无恤胆敢拒绝智瑶的要求,智瑶就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

  • 南梁侯景之乱揭露的真相:权贵蛀国,清谈误国,佞佛祸国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侯景

    温馨提示:全文共3009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前言:很多人可能对南北朝的梁国并不非常熟悉,毕竟它只存活了55年,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而言,它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然而,这朵浪花掀起的波澜,却有着极为耀眼的光华。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我国文化到了六朝时才有了文学的自觉。回望庞大的两汉,军事、

  • 侯景乱梁!君王城上竖降旗,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侯景

    励精图治是为帝王者必备修养,历史上励精图治的帝王不少,但长期坚持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翻开史书,不乏盛世、治世的帝王,晚年都有些许昏聩。太康盛世的晋武帝司马炎,晚年沉迷享乐,分封诸侯,埋下八王之乱的祸根。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猜忌、好面子、刚愎自用、劳民伤财,如果他多活几年,“安史之乱”可能提

  • 侯景之乱后士族地位下降,为何南陈皇权会在此时选择与士族交好?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侯景

    经过梁末的侯景之乱与江陵之役的南朝早已千疮百孔,原从东晋南下的衣冠士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幸免于难的名门望族也所剩无几,陈霸先只能以南方的本地士族为主要依靠建立南陈,如吴兴沈氏、吴郡陆氏、会稽虞氏等。故而新兴的南陈政权完全不同于南朝中任何一个政权,陈寅恪先生称之为“此为江左三百年政治社会上之大变

  • 侯景明明是个极不安分的人,可梁武帝却为何执意要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侯景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萧衍自从降服南齐后就做出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自己则是身先士卒勤俭生活。衣服不着华丽,食物都吃素,财物也不贪图。可以说一开始是赢得了百姓的忠心的,至少相对昏庸多年的南齐皇帝萧宝卷来说百姓眼里萧衍还算是个好皇帝。这个皇帝一开始还信道教,他和

  • 改变了南北朝格局的侯景被杀后,其妻做了一件事,残忍但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景

    古人在形容对一个人恨到极致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句话:恨不能生啖其肉。当然这多半是一句气话,说出来只是发泄自己心底的气愤,但真正会吃了所恨之人肉的人是很少的,但并不是没有,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一位公主就在丈夫死后,吃了丈夫的一块肉。那么,公主为什么会如此的恨自己的丈夫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这位公主就

  • 南北朝侯景:打破历史僵局的,也可能只是“搅屎棍”般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侯景

    说到历史上的搅屎棍,我首先想到三个人:项羽、侯景、阿道夫。回望历史,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车子原地打转,走不动的时候,这时期可长可短,我们都谓之历史的僵局。这僵局恰似一摊死水,已经掀不起半点涟漪,当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有一些个混不吝的战略冒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