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说秦始皇“坑儒”,为何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载?

都说秦始皇“坑儒”,为何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韶彬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4/1/22 9:45:29

秦始皇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皇帝,他建立起了历史之中第一个统一的朝,但是因为建造奢华宫殿,还有被现在很多人称为是残忍的坑杀儒生,让天下的人都开始纷纷反抗他。不管先不说他过度追求奢华宫殿这件事,其实现在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有的人说距离当时时间发生最近而撰写的一部史书《史记》,其中都没有提到任何关于"坑儒"的只言片语,难道是司马迁不敢写吗?不过司马迁连刘邦的坏话都敢写,还会怕一个自己的朝代已经被灭了的皇帝?

一直以来坑杀儒生都被当做是秦始皇一生之中做的最错的一件事。毕竟因为他的一道旨意,就让数以千计儒生丢掉了性命。而且这种方法是极其残忍的,在一些史书之中记载,是将这些儒生们直接活埋了,让后世很多文人都十分唾弃。不过对于这件事最早的记载,距离所发生的时间早已经过去成千上百年了。在那之前不是没有史官编写过史书,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其中一部。司马迁是出了名的敢说真话,他身处汉朝,都敢直言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过失,夸赞被刘邦打败的项羽,也是一个敢真实记录史实的史官了。

不过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其实并没有任何的只言片语提到,秦始皇是做出了坑儒这件事的,难道是司马迁害怕秦始皇所以不敢写?不过他连当朝的皇帝都不怕了,还会怕一个早已经去世,而且他所见建立的王朝已经灭亡的皇帝?在《史记》之中司马迁提到秦始皇的时候,也说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暴虐的皇帝,做了很多让百姓无法接受的事,经常跟"坑儒"一起被提到的"焚书",也确实是秦始皇下令所做的,也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他也是为了掌控天下人的思想。

虽然焚书这件事是真的,但不代表一起被提到的坑儒就一定是真的。有史书说秦始皇坑儒,是因为这些儒生带头反抗秦朝,百姓们也都纷纷响应,为了让百姓们安分,所以他才下令坑杀了这些写儒生。在《史记》之中记载,虽然坑杀之事在秦始皇手中确实是有发生的,不过被坑杀的人却不是儒生,而是一些方士。秦始皇在做了皇帝之后,非常希望能永远活下去,所以找了一些方士来炼丹,多次派他们出去寻找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方法。不过这些药哪里可能存在呢,最后这些方士也都无功而返了。

没有得到想要结果的秦始皇十分生气,他认定了是这些方士在耍自己,所以一气之下就将这些术士直接坑杀了,这就是所谓的"坑儒",不过准确来说,这应该是叫做"坑方士"。虽然没有坑杀儒生,但是后代对暴虐的秦始皇十分反感,所以文人史官偷天换日将方士写成了儒生。

因为后来儒家成为了各个朝代的主流,所以这些文人们写秦始皇坑儒,更加能激起百姓们对他的反感,这些文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百姓们谁还会去考证,这件事的真相到底如何呢。所以说"坑儒"这件事,其实是一些文人给秦始皇编造出来的,一场彻头彻尾的谎言。

标签: 司马迁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何时成书?又属于哪个时代?以至于司马迁不敢参照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司马迁

    鲁迅先生从小便十分痴迷于《山海经》,其中光怪陆离、波橘云诡的世界,为他打开了新的一扇大门。但是古往今来,对于《山海经》的各种说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说鲁迅先生对《山海经》之小便有研究,但是将《山海经》所定义的远古神话的体裁,却与其他学者不同。其他学者认为,《山海经》与商朝之时的占卜技术有所联系

  • 司马迁重复多次嫉妒之恶,嫉贤妒能毁坏了魏国国运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司马迁

    “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莎士比亚在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以“嫉妒”贯穿主线。莎翁将嫉妒心喻为”绿眼的妖魔“,不仅面目可憎且极其凶恶。在我国历史上,先贤们比莎翁更早意识到了嫉妒之恶,所以才有警世之言:“美女无恶,入室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女子不论美丑,入宫就被人嫉妒;读书

  • 汉武帝为何要阉割司马迁?这2个原因很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司马迁

    历史上的很多事情,我们经过深入分析研究之后,总会觉得其中是很有意思的,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凡事发生总是会有前因后果的,不可能空穴来风。在历史上发生的众多事件中,我们一直对汉武帝阉割司马迁一事耿耿于怀,很多人搞不清楚汉武帝为何阉割司马迁,难道是因为司马迁写的《

  • 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他老婆还一直守候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司马迁

    公元前9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一个很小的事件,但是却是和一个伟人有关,这个伟人就是司马迁。当时的李陵在和匈奴打仗的时候打败了,而且投降了匈奴。当时汉武帝大怒,准备严惩。不过当时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挺身而出为李陵说法。而司马迁也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被定为诬罔罪名。当时按律当斩,但是有人求情。所以改为

  • 《史记》闻名于世,作者司马迁的去向却成谜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司马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后世对《史记》的高度评价,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广传于世,从侧面也证明了它的价值。司马迁撰写了《史记》,《史记》也成就了司马迁,使他成为闻名于世的人物。然而,司马迁在完成《史记》后,仿佛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去向成谜。《史记.太史公自序》,自然不会有作者

  • 从司马迁遭腐刑看汉代诏狱之严酷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是一位完美的史学家,他虽以简洁的文字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但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他遭受了被视为奇耻大辱的宫刑。司马迁受刑并不是个案或突发事件,而是普遍或长期存在的一种司法制度所致。中国的司法制度,很早就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普通的司法系统,另一个专门审理类似司马迁案

  • 轩辕黄帝:司马迁为什么说黄帝“姓公孙”呢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司马迁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明明先秦文献中说黄帝“姬姓”,为什么司马迁却说黄帝“姓公孙”呢?是他在撰写《五帝本纪》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吗?还是说他当时有其他方面的考量?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聊一下“姓”和“氏”的区别。北宋刘恕撰写的《资治通鉴外纪》

  • 湖北出土古代竹简,内容打脸司马迁,秦始皇绝非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司马迁

    秦始皇在39岁的时候一统天下,建立了古代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正因如此,华夏大地进入到了大一统时期。秦朝建立后,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建议,没有实施分封制,取而代之的是郡县制,现如今看来,郡县制要比分封制好很多。虽然秦始皇建立了秦朝,但是秦始皇的名声在历史上并不好,大部分史

  • 《史记》里司马迁的神预测,如今看来准不准?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历史标签:司马迁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楚霸王巨鹿破釜沉舟,垓下四面楚歌;诸葛亮前半生神机妙算,弥留之际感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影视剧中的诸葛亮形象鲜活的例子,都告诉我们:人的一生,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历史进程,以个人的能力与时运搏斗,犹如“蚍蜉撼树”。就好比2019年,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 瞎折腾,司马迁借孔子来嘲讽殷商频繁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司马迁

    老师给人的印象大概是板着脸孔,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了。然而,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却并非如此。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史记·殷本纪》《殷本纪》中,太史公最后总评,先是介绍了契事迹来源,其次介绍成汤之后内容选取于《书》、《诗》,然后对契后代姓氏分封做了介绍。最后,很突兀的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