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通史

通史

  • 美成在久上26件文物 一部浓缩的中国艺术通史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1 15:29:55阅读:1809

    从寺院金银器到历代古籍善本,从流失海外的文物到大学里的文物,《美成在久》用4年25期280余篇文章,探索了亚洲文物的美丽与深邃。由于我们对中国艺术的格外关注,杂志历年来刊登的精美图片和前沿文章,几乎可以勾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艺术通史。今天,小编以年代为序,为大家梳理出了26件杂志上刊登过的艺术精品,它

  • 司马谈是怎么死的?病逝,准备编纂史记。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4 18:38:06阅读:2222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也是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他早年决定写通史,但还没开始写就去世了。那么司马谈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朋友就跟着玄机的小编一探究竟吧!司马谈是怎么死的?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在随汉武帝刘彻登泰山途中不幸染病,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祭天大典。病重的司马谈再也走不下

  • (司马谈写过史记吗)司马谈是怎么死的:因病去世曾为史记编撰做准备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5 20:37:17阅读:2329

    司马谈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也是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他早年决定写通史,但还没开始写就去世了。那么司马谈是怎么死的呢?感兴趣的朋友就跟着玄机的小编一探究竟吧!司马谈是怎么死的?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10年,司马谈在随汉武帝刘彻登泰山途中不幸染病,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祭天大典。病重的司马谈再也走不下

  • 《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概述:引言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8:30:23阅读:3599

    公元10-14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历史进程从辽、宋、夏、金诸政权分立共存,走向元朝统一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甘肃历史发展既受全国局势的影响,又因地处西北一隅,因而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与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一、河西地区政权并立北宋初期的河西地区,诸民族政权分立共存。1.

  •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14:41:37阅读:1184

    《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相当重要的一套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编纂的一本编年体史书。这套书在中国史书中具有十分突出和特殊的地位。若论中国史书,众所周知有“二十四史”。但是,二十四史中的二十三史,都是只写一个朝代的历史,也就是所谓“断代史”。仅有《史记》是通史——写了上至传说中的炎黄

  •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哪部作品(主编作者是司马光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4 20:43:09阅读:3832

    读过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咱中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就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可是大伙知道吗?最近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展出了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的残稿,这可是太珍贵了。(图片来自 IC photo)很多朋友都早早的来到国家图书馆,一睹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的残稿真迹。(图片

  •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封皇帝的宦官,历史上是宦官的皇帝

    文史百科时间:2024/1/3 10:20:35阅读:1009

    东汉末年的清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身无分文,却不用为温饱发愁。他们不是有权有势的人,却能居高临下。皇甫规,本名卫明,出身西北豪强,官至东汉末年最著名的将领之一杜辽。他不怕勇敢的羌人,不怕厉害的宦官,只怕名士。解除武装回家后,一个曾经做过雁门太守的老乡来拜访,皇甫规很冷淡地把他打发走了。一天,一

  •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刘秀一统天下,电视剧刘秀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9 15:19:57阅读:1649

    功成身退。光武帝死后,汉明帝为缅怀前朝开国元勋,命人在南宫云台为跟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为建立东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邓禹、吴汉、贾府等28位将军画像,随时瞻仰。这就是“云台二十八将”,又称“中兴二十八将”。后人附会,说是天上二十八夜。如何安排开国功臣,是每个新兴王朝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两百年前,汉高祖

  • 电视剧长歌行刘秀登基全过程,电视剧光武帝刘秀生平

    文史百科时间:2024/1/10 21:23:50阅读:794

    “把马赶到莽源以北,要很长时间。成千上万的富人都掉进了这个山角落里。”东汉的十二个皇帝,除了狄咸刘勰,死后都葬在洛阳附近。邙山是秦岭-伊陕山脉的残脉,北临黄河,南接洛阳,可谓风水宝地。其间,土堆遍地,墓碑遍地。东汉帝陵历来有“北五南六”之说。邙山上的五座东汉陵墓中,包括了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时过境迁

  • 怎么说中国文明是现存的古老文明,中国历史上真的有文明吗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5 8:19:19阅读:2101

    谈判两年后,周武王在濠江病重。临死前召见弟弟周公,把年轻的太子托付给周公。周武王知道他将要离开一个危险的王朝,他需要为这个新王朝找到一个可靠的守护者。被选中的人是周公。周武王一定没有想到,他的紧急行动不仅为西周百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华文明千年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周武王死后,年轻的王子高呼他是西周

  • 中国历史上全民皆兵的时代,中国哪一个朝代全民皆兵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4 13:36:09阅读:2852

    公元前453年,晋国三大大臣韩、赵、魏联合起来,消灭了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支氏家族,瓜分了支氏家族所占的土地,形成了三分晋国的局面。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联合逼迫周威烈王把他们列为诸侯。春秋时期中原最强大的诸侯国金就这样消失了。与此同时,另一个大诸侯国齐国被一个不同姓的贵族田篡夺。公元前386年,周

  • 无常世事什么意思,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翻译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3 20:03:53阅读:4989

    春秋时期经过漫长的战争,很多小诸侯国不复存在,几个大诸侯国越来越强,战争不断。战国时“天下无天子,天下无叔侄,胜者为权。”各诸侯国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财富和人口,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争夺生存空。在战争空之前,各国统治者都在寻找在竞争中生存的方法。战胜敌人的方法首先在于强兵,一个富裕的国家。各诸

  • 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的不同,诸子百家稷下学宫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4 21:33:07阅读:1200

    众所周知,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史称百家争鸣。但你知道在争鸣的过程中,哪个学院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吗?是的,我是夏姬·龚雪。接下来,我们来看看!1949年,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理论。卡尔·雅斯贝尔

  • 《中国通史之夏纪》——帝启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8 12:51:36阅读:1325

    《史记》: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hù)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

  • 《中国通史之夏纪》——帝槐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9 6:52:25阅读:3717

    《史记》: 帝予崩,子帝槐立。 《路史》: 帝槐,一曰芬,是为祖武。 立三岁,而东九夷来御。 二十有六岁,陟(zhì)。子芒如立。 《纲鉴易知录》: 纲:辛酉,夏后槐元岁。 纲:丙戌,二十有六岁,王崩,子芒践位。 《今本竹书纪年》: 帝芬,芬或曰芬发。 元年戊

  • 《中国通史之夏纪》——帝履癸(夏桀)

    文史百科时间:2024/2/3 6:18:19阅读:1594

    《史记》: 帝发崩,子帝履(lǚ)癸(guǐ)立,是为桀(jié)。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pàn)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

  • 《中国通史之商纪》——帝沃丁

    文史百科时间:2024/2/4 17:14:21阅读:3274

    《史记》: 帝太甲崩,子沃丁立。 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纲鉴易知录》: 纲:辛巳,商王沃丁元祀。 纲:戊子,八祀,阿衡伊尹薨,葬于亳。咎单训伊尹事。 纲:己酉,二十有九祀,王崩,立弟太庚。 《今本竹书纪年》: 沃丁,名绚。 元年癸巳,王即

  • 鸠山家族的中国故事:鸠山由纪夫不拜靖国神社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0 1:40:16阅读:4704

    导读:鸠山家族,源自日本美作胜山藩的世袭武士。到鸠山由纪夫,已有四代家族成员担任首相、外交大臣或议员。而这四代人都与中国颇有渊源,他们的“中国故事”,已然反映出中日关系史的一个侧面。鸠山和夫:调停与北洋水兵的冲突在鸠山家族中,出任日本政府高官的第一人,是1896年任众议院议长的鸠山和夫。鸠山和夫是日

  •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6 19:50:11阅读:3854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房玄龄的贡献

    历史人物时间:2024/1/5 3:47:05阅读:3036

    房玄龄为何是贞观之治第一功臣呢?贞观之治,是后世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们追求的目标,是后来的老百姓们向往和期盼的太平盛世,也是后世的史学家们赞不绝口的研究话题。而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毋庸置疑,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封建史上难得的明君,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房玄龄,作为李世民最主要的助手,长期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