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朝时期的计时工具有哪些,秦代的时间

秦朝时期的计时工具有哪些,秦代的时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71 更新时间:2023/12/27 0:31:16

日晷一旦遇到雨天或夜就会失去作用,于是一种可以昼夜计时的水钟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刻字。漏是指漏锅;雕的意思是雕一支箭。箭头是一把标有时间刻度的尺。漏雕就是利用均衡滴水漏的原理,通过观察壶内雕箭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作为计时器,裂口的使用比日晷更见。秦时有“子率变令”,负责管理缺刻,为御时服务。

当时的计时工具叫“漏壶”或“漏雕”,是用滴水计时的器具,只有家境的人才有。它的形状大致是一个罐子,里面插一根带刻度的柱子,下面用一块木头支撑着。人们把盆装满水,像花盆一样在盆底开一个口,让水滴走;或者让它滴出水来,直到整个锅都满了。插在锅里的基准会随着水位的升降而上下浮动,不同位置的刻度可以标记不同的时间。

漏指的是破釜酒用于计时,刻指的是一天时间单位的划分,通过破釜酒的浮箭来测量昼夜的时间。起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是一滴一滴地从裂缝中漏出来的,于是他们专门制作了一个有小孔的漏壶,将水注入漏壶中,水从壶孔中流出。此外,一个容器被用来收集泄漏的水。在这个容器里,有一个标有箭头的轴,当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间的钟面。用一根竹片或木块住水面上的箭杆,打开容器盖的中心。

随着箭壶里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也随着箭杆慢慢浮了上来。古人从盖孔看箭杆上的记号就能知道具体时间。漏刻的计时方式可分为水式和水式两大类。漏水是一个独立的计时系统,只依靠水的运动。

后来古人发现,漏壶水多的时候流水快,水少的时候流水慢,明显影响了测时的准确性。因此,在漏壶上加一个漏壶,在水从下面漏壶流出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不断补充到下面漏壶,使下面漏壶的水均匀流入箭壶,从而获得更准确的时间。

秦朝有过十二个时辰,名字都很好听。它们与你所熟悉的十二分支和现在24小时的对应关系如下:

乌鸦很丑01:00-02:59

平胆饮03: 00—04: 59

日出时05: 00—06: 59。

饮食时间07: 00—08: 59

莫(黄昏)食已09: 00-10: 59。

日本和中国中午11: 00-12: 59

日落不到13: 00-14: 59。

低端市场应用15: 00-16: 59

大年初一17: 00-18: 59。

牛羊19: 00-20: 59。

黄昏21: 00-22: 59。

人类的23: 00-00: 59。

另一个时间的名称来自天水放滩的《日之书·分娩》,不过是十六个时间段:平旦、日出、午后、莫(黄昏)食、中昼、西昼、昏、日落、昼中、昏、夜莫(黄昏)、子夜、子夜、鸡鸣。

中国古代有一些类似漏刻结构原理的计时工具,比如用水漏称,用沙子代替水的沙漏。然而,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应用范围最广的计时器却依然不见踪影。

更多文章

  • 秦朝时期的住宅,秦朝百姓住什么房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的居民住宅什么样,秦汉历史

    当时的住宅区叫“巷”,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内墙上有一扇门,由“狱门”专门看守。魏末年,出现了和两位名人。秦灭魏后,他们都逃到当“狱卒”。他们的工作是每天早上起来开门,晚上关门,还负责防火防盗,类似于今天的小区保安。《法条问答》里说,如果一把火把“内门”烧了,盾就要罚款。《说文解字》称内门为“吕”。司马

  • 秦朝专制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专制统治的弊端,秦汉历史

    秦朝在社会控制活动中,极大地夸大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影响,认为严刑峻法足以保证统治政权的长治久安。陆贾认为“秦二世死而仍受惩罚”。“秦以刑为巢。所以有叠窝破蛋的危险。以李斯赵高为幕僚。所以,有倒下的灾难。何在。没什么不对的。”重刑是秦朝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始皇被定为车裂的整体。为了聚集邪灵。在

  • 徐福东渡故事简介50字,徐福东渡故事新编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徐福东渡的故事,秦汉历史

    徐福东渡,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是指秦始皇时期徐福被发配出海采集仙药,再也没有回来的事件。《海上十州》中的代也记载了徐福带童男童女到“三神山”求仙丹的故事。五代以后,开元寺、尚义初在《义初六帖》中说:“日本又称日本,在东海。秦朝的时候,徐福在这个国家拦了五百个男孩,五百个女孩。”清代邱琼山《纲目

  • 秦朝百姓的生活水平怎么样,秦朝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普通人的家庭生活,秦汉历史

    你可能觉得两千多年前秦人的家庭生活和我们现代人的家庭生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那你就想对了一半。除了生活环境和时代条件之外,秦代的家庭生活观念不仅与现代不同,而且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无论是不同还是相同,相信一定会颠覆你的认知。一、秦朝的小家庭结构秦代大部分风俗文化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时期。商鞅变

  • 秦始皇泰山封禅祭天文视频,秦始皇泰山封禅祭天文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泰山封禅,秦汉历史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带领70位文武大臣和儒生博士到泰山举行闭经仪式。闭关禅是古代统治者祭祀天地的仪式。所谓“封”,是指筑一个土坛祭天。所谓“禅”,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的小山平地上祭地。由于这种活动很久没有举行,大臣们不知道如何进行仪式,于是秦始皇召集儒生询问。儒家学者众说纷纭。秦始皇觉得难以实行,

  • 秦始皇陵的设计,秦始皇陵的整体设计原则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始皇帝陵园设计理念,秦汉历史

    汉文明是战国至王莽时期形成的以汉字为交流手段,以阴阳五行为世界观,以对立变通为思维方式,以循规蹈矩为核心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体系。秦始皇陵就是这种文化演变背景下的产物。公元前221年,39岁的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在一片前所未有的辽阔土地上建立了帝国。67年后,也就是在李斯作为帝国宰相的组织建设下

  • 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药真有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为何追求长生,秦汉历史

    秦始皇时期完成了中华文明中社会治理体系和宇宙观的构建,但帝国内部社会治理体系顺利运行所需的人们最大共识——核心文化价值观并没有完全完成,他只是初步完成了黄河流域的文化整合。长江流域文化与黄河流域文化的融合又经历了200年,直到王莽时期才完成。受社会治理制度和同时形成的宇宙观的影响,秦始皇用阴阳五行宇

  • 秦始皇向死而生,秦始皇生死观的转变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生死观的转变,秦汉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只是一个特殊的节点,人死后依然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能够像陵墓一样在私人空房间里设置帝国疆域,在墓地里刻画帝国行政体系,说明至少在修建陵墓的时候,秦始皇并没有把死亡当成目的,他想在地宫里继续思考宇宙和帝国的治理。在这种情况下

  • 秦始皇求仙是不是历史故事,秦始皇的求仙之路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的求仙之路,秦汉历史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的几次求仙活动。最早的时间是在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氏写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神仙居住,求始皇帝载少男少女一程。这一寻仙活动是徐氏要求的,而不是秦始皇下令的。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主动派盛等人到东海找仙门和两位神仙,并明确记载

  • 秦灭六国后的六国君主,秦灭六国后,六国君主下场如何?哪些国家得以幸存?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灭六国之战后的各国君主,秦汉历史

    秦始皇嬴政只用了十年时间,就灭了山东六国,统一了天下。秦国灭六国后,那些亡国后的君王都怎么样了。1.韩王菲韩安汪涵安于公元前239年登基。他当政时,南朝鲜已经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强秦虎视眈眈,已经无力回天。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韩国投降者内氏腾率军攻打韩国。这时,安集结了南朝鲜仅有的5万兵马,准备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