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的钻探发掘成果表明,二里头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东西向最长约2400米,南北向最宽约1900米。北部被现在的洛河冲走,现有面积约300万平方米。预计原安置面积应在400万平方米左右。
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的微高地,有宫殿区和宫城(晚期)、祭祀区、有围墙的作坊区和若干贵族聚落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是一般的居民活动区,常见的地面式和半地穴式的小房屋,以及以陶器为主要随葬品的小型墓葬。
部分
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广泛分布于遗址的中东部地区,文化堆积范围超过100万平方米。由于损毁严重,究竟是属于大型聚落,还是由多个聚落组成的大型遗址群,目前还不得而知。这一时期的遗迹已显示出与同时期松山周边一般聚落不同的规模和分布密度。
在遗迹中,发现了青铜工具、象牙器皿、绿松石器皿和其他高标准的文物和雕刻符号。这一时期的二里头遗址可能是更大范围内的中心聚落。从聚落时间空的演变来看,作为二里头文化中心的二里头,是在罗易平原上突然出现的,没有当地聚落发展的基础。如此快速的人口集中只能用周边地区的人口迁移来解释。
第二阶段
二期以来,二里头杜毅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城市规划总体格局基本完成。中心区由宫殿区、围墙作坊区、祭祀活动区和几个贵族聚居地组成,这一时期的遗迹开始遍布现有的300万平方米遗址。新的发掘结果表明,宫殿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其中,以三号、五号基址为代表的大型多进院落宫殿建筑群开始建造,庭院开始在贵族墓葬中进行安葬;在这个地区的外围垂直交叉的道路已被充分利用。政府经营的车间区域已经建造了围栏,并开始生产青铜器,可能还有绿松石。
从考古文化中最重要的元素——陶器来看,具有二里头文化特色的陶器群形成于二里头文化二期。二里头文化作为东亚历史上最早的核心文化,在文化因素方面大规模吸收和辐射,也始于二里头文化二期。二里头文化二期以来,二里头文化向北过黄河,也向东向西推进,向南力度最大。
公元前175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的居民开始在这里建造大型聚落。二里头文化一期,聚落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已发展成为罗易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中心。如此快速的人口集中应该是因为周边地区的人口迁移。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包括贵族器皿,如白陶、象牙和绿松石制品,以及青铜工具。然而,由于后期遗迹对这一时期的积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聚落的布局尚不清楚。
宫殿区面积不低于12万平方米,周围有垂直相交的大道,宫城是后期修建的。大型宫殿建筑的基址只在这个地区发现。贵族聚居地位于宫城附近。中小型夯土建筑和贵族墓葬的基址主要在这些地区。其中,宫城东北部和宫城北部是贵族墓葬最为集中的两个地区。
绿松石制造作坊和铜铸作坊位于宫殿区的南部,已发现夯土墙。这个封闭的作坊区应该是二里头杜毅的官方手工业区。祭祀活动区位于宫殿区的北面和西北面,东西长约两三百米。还有一些建筑、墓葬等遗迹可能与宗教祭祀有关。
杜毅的主要道路网位于宫殿区的外围。已发现的四条道路垂直相交,略呈井状,呈方形,布局规整。已知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区东侧的道路有近700米长。道路一般都在10米以上,最宽处有20米。这些大道使用时间很长,从二里头文化早期到最新阶段。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城市道路网。
这个巨大的中心城市最终成为二里岗文化晚期的一般聚落,只留下小房子、灰坑和墓葬,与二里头文化的宫殿基址重叠或断裂。从那时起,该定居点被彻底摧毁。
宫城和大型宫殿建筑分布在二里头杜毅的中心区域,周围有主干道网连接交通,同时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制作贵族奢侈品的官方手工业作坊区位于皇宫区附近;祭祀区和贵族聚居地周围都有守卫。以上都显示了其王者的独特风格。从以上发现可以看出,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最早有明确规划的都城。就目前的认识而言,二里头遗址的布局是中国古都规划体系中的首创。
三
二里头文化三期延续了二期以来的繁荣。整体布局基本一致,路网、宫殿区、围墙作坊区、铸铜作坊等重要遗存的位置和规模与以前几乎相同。但与上一期相比,这一期的遗存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值得关注。首先,宫城城墙建在宫区主干道的内侧,宫城城墙围起来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这一时期建造了大量的大中型夯土建筑。
在恭城南门中轴线上,修建了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一号基址。宫城以东,二里头文化二期,由前后相连的多个院落组成的三号、五号基址被毁。在这个区域中,有一个空 site供宫殿建筑使用。几十年来,原三号基地遗址上散落着小房子和灰坑。新建的2号、4号基址将另起炉灶,单体建筑竖向排列,压在已夯填的3号基址原址上。
其中,二号基地遗址的正殿和部分院落是在三号基地遗址北院大型池状遗迹填夯的基础上修建的。两个时期的建筑格局变化较大,同时基本保持了统一的建筑方向和建筑规划轴线,颇耐人寻味。
随着宫城城墙的修建和一批新的大型建筑基地的建立,宫城的井、坑等日常生活遗迹在数量上明显减少。这一现象似乎表明了宫殿区功能的变化。在威远车间区域的北面,有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面积用于绿松石的生产。
同时,铸铜作坊开始生产青铜容器作为礼器。除青铜礼器外,贵族墓中还埋藏有大型玉器礼器,其豪华程度达到二里头文化二期以上。联系到大型宫殿的修建,有学者认为,真正的“宫廷”和“宫廷礼仪”应该起源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