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中有印度人吗?数量多吗?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中有印度人吗?数量多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94 更新时间:2024/1/28 11:48:04

这个问题,只要稍熟悉下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就知道已是亡国奴的印度,却是绝对幕后黑手!

首先以鸦片战争前,中英之间泛滥的鸦片贸易说,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而享受了这场罪恶贸易红利的,也有印度。

获红利?首先印度的孟加拉地区,早就是全世界闻名的鸦片产地,英国占了印度后更大力开发,从此玩命朝中国倒腾鸦片,终于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印度人种罂粟加工成鸦片,英国人收购以后倒腾到中国来,卖鸦片赚钱的印度人,也有钱购买英国人倾销的工业品,等于带动了英国本土工业。这利益链条,在英国也有术语:“中印英三角贸易”!

这三角贸易的核心,当然是鸦片,这生意赚头有多大?简单做个算术题就知道:一箱鸦片的英国鸦片贩子收购价,是2000卢比左右,倒卖到中国呢?以最大鸦片贩子查顿的炫耀说,每箱利润保守1000银元。那么产鸦片的印度呢?每箱成本价也就200卢比,也就是说,英国人每卖一箱鸦片到中国,印度人就是十倍利润到手!

这么个倒腾法,林则禁烟前,中国的鸦片泛滥到什么地步?道光十五年(1835)统计,中国抽鸦片人口,保守估计二百万人,涵盖贩夫走卒和尚僧侣公贵族各阶层,标准刚性需求。每年因消费鸦片的外流白银,平均数高达五百万两,这笔钱绝大多数,都进了“中印英三角贸易”,落入了英国和印度腰包,罪恶鸦片贸易,被中国人消费成世界最暴利行当。

这个暴利行当,如果说英国人一直在吃中国人的血肉,那么印度也是长期跟屁虫,跟着喝了不少,比如我们熟知的孟买等城市,就是靠往中国卖鸦片发展起来的。仅英属印度政府每年的抽税收益,每年就有两百万英镑,占印度全年政府收入的十分之一。

也正因为长期捞够了红利,所以当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西方世界时,英国自己还在纠结,要不要武力解决这件事,印度这个跟屁虫,却比主人还着急!最早闹集体请愿,哭着喊着求英国出兵的地区,就是印度加尔各答和孟买,后来还给英国政府送请愿书,请愿书里一句话,一度成了英国流行语:“用鸦片换来的白银使英属印度地区喜气洋洋!”

而这流行语背后的可怕潜台词,其实才叫英国工商业界心惊:不揍中国,就没法卖鸦片,不卖鸦片印度就没钱,当然也没法喜气洋洋,不喜气洋洋,就买不起英国工业品,你们自己看着办!

所以,为什么当虎门销烟发生时,英国的舆论好些还一股脑支持林则徐,没多久就转了,英国国会起初清一色不愿搭理这事,最后竟然奇迹反转,艰难通过了向中国出兵的决议,打开中国近代苦难之门的鸦片战争就此爆发。印度元素,就是其中重要推手!

从这个意义说,好些学者指责林则徐虎门销烟手段过激招来鸦片战争的说法,也是多么可笑:鸦片贸易这件事,英国印度就是狼狈为奸,不沾荤腥的狼狈那还叫禽兽?只要不叫它俩卖鸦片,它俩就必然恶狠狠扑来。

在鸦片战争开打后,印度也是相当的积极,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地面参战部队四千人,其中就包括来自印度的马德拉斯第14步兵团和马德拉斯工兵团,还有来自孟加拉的志愿兵,放在战场上,绝对急先锋,基本包干了苦活累活,关键时刻还扛雷,比如著名的三元里抗英运动,遭到三元里群众痛殴的,就是印度马德拉斯第14步兵团一部。正是因为他们是印度兵,长期专用劣等武器,枪支都是下雨天打不着,才落得在那个暴雨之夜,被三元里群众甩开膀子痛揍!

但放在整个鸦片战争战局说,清军还是一溃千里,这笔血债,同样也有印度人一份。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印度军队更是标准熟脸,别看当时印度本土也在闹起义,可在侵略中国这事上,那帮印度兵也是毫无压力,参战的印度部队,马德拉斯工兵团依然在,另外还多了两个旁遮普兵团和三个孟加拉兵团,拉到战场上也是专打恶战,跟清军当时的王牌骑兵,也是硬碰硬交过手!

当然由于清政府不给力,怎么打怎么输,所以清军的战斗力,也是长期被列强轻视,捎带明明是英国小跟班的印度,也是跟着瞧不起中国兵。印度兵这种蔑视情绪,也一直从延续到二战年代,二战缅甸战场上的印度兵,不打仗的时候爱找中国兵茬,打仗就毫无压力投降,甚至宁可把枪支扔给敌方日军,也极少和中国兵并肩作战,自己怂蛋,还瞧不起人。

这种瞧不起人的军队,后来到了20世纪六十年代,对上已经脱胎换骨,出名骁勇善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被揍的稀里哗啦,好好教被了怎么做人。特别是有个锡克连队,当年多次给英国冲锋陷阵,在侵华战争里耍了不少威风,这下被中国军队暴揍全歼!当年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迟早要还!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出动1.1万人,法国出动6700人,清朝方面军力则高达29万。英军1.1万中,陆海仍保持各半,英属印度有7个团,分别为第8、第15旁遮普步兵团、普罗比恩的锡克骑兵团、第47、65、70孟加拉兵团、马德拉斯工兵团,人数约4000人,英属印度陆军超过了英国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兵失街亭的街亭,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街亭座落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得失陇右安危关中的战略地位。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部署了北伐曹魏的街亭之战,因参军马谡违亮节度,依阻南山,被魏将张绝其汲道,大败马谡于街亭。街亭失守,蜀军主力溃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

  • 发动珍珠港偷袭的总指挥山本五十六是怎样一个人?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说正事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个自带喜感的名字。山本五十六的父亲叫高野贞吉。在高野五十六岁的时候,妻子为他诞下一个儿子,他想到自己在五十六岁的时候还能得子,感觉很开心,一时兴起,就给儿子起名为五十六,也就是高野五十六。这位父亲也是真随性啊!父亲过世以后,由于母亲的娘家没有子嗣,五十六就从了母亲的姓(

  • 有哪些关于中国古代战争且场面很壮观的的电影?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黄金甲》《长城》这两部电影值得观看的古代战争且场面壮观中国古代战争的电影,场面都很壮观,毕竟也是花费上亿,十几亿的钱。但是剧本,导演功力,人设,什么的中上等也算不上。最新电影,观众都是奔着演员去的。不信你查查,豆瓣上有没有中国古代战争电影的高评分。没有。李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想知道李牧最经典的

  • 400年前的“天启大爆炸”造成2万人死伤,是怎么回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天启大爆炸,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最令人疑惑的,就是“死、伤者皆裸”,比如一顶处在爆炸范围内的轿子,轿内女子衣服荡然无存,人却安然无恙。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五月初六,原本熙熙攘攘的京师街道上,一场横祸突如其来,先是自京城的东北方向,涌起一人多高的灰墙,紧接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如同天崩地裂

  • 被拍摄成电影的欧洲著名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欧洲著名战役及涉及的电影1.滑铁卢战役电影《滑铁卢(战役)》讲述了欧洲第七次反法联盟对法战争期间,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英普联军与法军在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的决定性会战。2.凡尔登战役电影纪录片《凡尔登战役》《凡尔登启示录》,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战事从191

  • 古代战场厮杀那种的网络游戏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我为你推荐一下以下这款游戏三国大时代之霸王立志这是一款以古代改编为主的游戏,在游戏里面你可以选择投靠各派势力,完成他交给你的任务,以此你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官职,而且你还能多招几个属于自己的士兵,还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副将,你还可以自立为王,通过招兵买马,占领其他城市,巩固自己的势力,以此来统一天下

  • 拿破仑征战欧洲和希特勒征战欧洲本质有何不同?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拿破仑。那人们会觉得很正常。可如果有人说,我很佩服希特勒。就不免让人感到差异。可见,拿破仑和希特勒虽然都是征服者,都是想统一欧洲的人,但历史形象是不一样的,拿破仑更像是一个正面人物,而希特勒是个反动人物。如果只从单纯的军事斗争上说,拿破仑和希特勒对外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扩

  • 军事天才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为何会最终失败?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拿破仑将军在战场上的成就表明:1,拿破仑将军有杰出的战场指挥才能,对战局有很强的解读能力。2,拿破仑将军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将法国国力,使用到极限。法国之败,主要还是国力不行,造成的。拿破仑将军征服欧洲,之所以以失败而告终,主要原因是:1,没有在欧洲取得共识,没有让欧洲社会认识到统一的意义,没有让欧洲

  • 壬辰倭乱平壤战役明军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壬辰倭乱即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3年),明军援朝之战。韩国和朝鲜称为壬辰之乱,日本称为文之役,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关白”(官衔)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于万历20年(1592年)发动侵朝战争。意在占领和统治朝鲜后,以此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日军很快攻陷王京,占平壤,朝鲜八个道几乎尽

  • 古代著名的三场战争是哪三场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上古的,牧野之战,周武对商纣。三国的,赤壁之战,魏蜀吴定位之战。明末的,清军入关,满八旗统治华夏。其他的,像是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都还行,但个人认为上面三个最重要。最有名的就是: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赤壁之战周瑜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谢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