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战能力,虽然骑射努尔哈赤有优势,作为一个配合军种作战还是可以的,但是要完胜日军还是洗洗睡吧。我们一直认为古代战争是冷兵器战争,实际上并非都如此。万历朝鲜之役基本上以冷热兵器混用,热兵器为主,战争的第一阶段,朝鲜之所以节节败退,除了很久没有打过仗,疏于战阵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在热兵器上吃亏了,朝鲜最精锐的六镇骑兵就是败在了日军的火绳枪的新战法之下。不但朝鲜如此,就明朝派去救援平壤的副总兵祖承训也不熟悉日军战法,导致了游击史儒遭到铁炮命中而亡,全军溃败。
万历年间,日本侵朝的本质就是对外输出“过剩的武力产能”。因为当时的日军刚刚经历了从1467年应仁之乱起长达100多年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刚刚完成统一日本。日军个子虽然不高,但是绝对都是百战余勇。而且两个阶段动用日军总数过30万人。
所以当时的朝鲜一触即溃不意外,毕竟历史上朝鲜打嘴仗的本事比打真仗的本事要大得多。而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实际上代表着当时辽东的最强战斗力,更关键的是李如松的部队刚刚参加完“宁夏之役”,是有实战经验和准备的。
而努尔哈赤更不用说,“骑射”堪称17世纪地表最强者,注意是“骑射”。但是努尔哈赤面对16世纪的鸟铳、大炮,都是一筹莫展的。这叫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不但努尔哈赤怕明朝的大炮,连配备了精良鸟铳的日军,也对大炮一筹莫展。鸟铳和佛朗机炮几乎是同时被引进大明和日本的,但是大明选择了发展更猛的大炮,而日本选择发展更经济实惠的鸟铳,结果武器的代际差就在战争中就拉开了差距。
李如松进入朝鲜之后,真正的仗是怎么打的呢?当时明军攻打平壤靠的是数百门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等火炮(明朝的大炮花样很多,《武备志》里记载的各种炮有几十种之多),朝鲜的史料里如此记载“在距城5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
连火铳都不具备的纯冷兵器的努尔哈赤,实际上只能在丛林或雨天和日军野战。当然这种情况完胜日军的可能性是有的,参考李如松的碧蹄馆之役。但是朝鲜要收复失地,收复失地是要攻城的。所以努尔哈赤真的到了朝鲜,面对“武装到了牙齿”上的日军,要么绕着城跑,要么就抢抢老百姓。弄几个间谍里应外合,大明的城门好开,日军的城门可没那么容易开。
但了这么多,实际上“万历朝鲜之役,努尔哈赤八旗军入朝参加抗倭战争”,这个问题不成立。除非穿越。明朝万历20年(1592年)3月,丰臣秀吉动用9个军团14万人打朝鲜的时候,努尔哈赤还没有完成统一女真,还在攻打鸭绿江路,在找茬海西女真。所以当时努尔哈赤才只有2旗,根本不存在八旗。努尔哈赤红旗军和舒尔哈齐黑旗军,就这么点家当,总共戴甲的不超过1万人马。万历21年(1593年),努尔哈赤打败海西女真9部联军之后,也才扩编成黄、白、红、蓝四旗;直到万历43年(1615年),努尔哈赤才正式建立八旗编制,这中间差着20多年呢。
可气的还不在这,努尔哈赤的确不止一次申请参战了,但实际上,努尔哈赤根本没有真打算去朝鲜抗日援朝。万历20年(1592年)9月努尔哈赤派使臣到北京面见明朝兵部尚书石星,说自己忠勇的好汉,刚卖完马准备回去,趁机参见石大人,现在看到朝鲜被日寇占了,朝鲜和建州一衣带水,为避免日寇占了朝鲜继续进攻建州(建州可是大明的建州卫啊),所以希望朝廷同意他扩兵,然后趁着冬天冰封鸭绿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保卫大明的江山,报效朝廷。然而据说因为朝鲜担心建奴会赖在朝鲜不走,所以拒绝了。
但实际上万历朝鲜之役这几年的时间,努尔哈赤没闲着,一直在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海西女真各部,扩大自己的地盘。在这个期间他不止一次向明朝要求出兵朝鲜,但真实目的只是为了在统一女真的路上,向明朝示好,让明朝别出兵干预自己,或者帮助海西女真而已。换句话说,如果明朝真的要求努尔哈赤去朝鲜参战,如果对吞并海西女真没有帮助,打死努尔哈赤也不会去的。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实,努尔哈赤自己强烈要求过,要去朝鲜打日本人。当时,日本大将加藤清正带领日本第2军8000多人渡过了图们江,一举以火绳枪阵列打败了朝鲜最精锐的六镇骑兵。
随后,他们一鼓作气,直接冲进了中国境内。当时加藤清正的8千大军,还有半岛伪军3千人,实力雄厚。
边境女真部落,都是村落形态,但是当地的海西女真乌拉部村落,还是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虽然,被日军以大军攻破了几座村寨,但是也杀伤日均600多人。最后,日军受不了女真乌拉部的骑射袭扰,又退回到朝鲜境内。
这次事件导致努尔哈赤说:“今朝鲜既被倭奴侵夺,日后必犯建州”,“挑选精兵,渡江征杀倭奴,报效皇朝。”请求明廷,批准努尔哈赤率军进入朝鲜打击日军。但是,这个事情,朝鲜君臣一听到就坚决拒绝。朝鲜称:如果建州卫老乙可赤来了,那我们就真要亡国了。
对于这些数百年来一直袭扰的女真胡人,朝鲜要求明朝坚决迅速拒绝努尔哈赤的请求,同时派遣朝官来救援。因此,明朝改为李如松带领部队进入朝鲜参战。
也正是在1593年,努尔哈赤打败海西女真组织的3万九部联军,威名大震。如果论,努尔哈赤军队实力和日本军队实力,明朝大将参加过2次朝鲜战役,在碧蹄馆之战亲手射杀立花家两员猛将的李如梅评论说:如果白刃战,30个日本兵只能对抗1个满洲人。这在日本陆战史研究普及会于1967年编写陆战史集5明清大决战当中有记载:倭兵三十人をもってしても、兵一人に敌せざるな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