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万历皇帝为何要派兵进入朝鲜抗倭援朝?

万历皇帝为何要派兵进入朝鲜抗倭援朝?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54 更新时间:2024/1/16 21:25:06

背景

中国的春秋战国长达百年的历史,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多少恩恩怨怨,几许交战攻伐,英雄人杰辈出!为我们留下了多少佳话与教训!而日本也有个被他们大书特书的所谓“人杰辈出”的战国时代(也就几个小县城互相背信弃义,互相攻伐)。

干啥啥不成,吃啥啥不剩的农民木下藤吉郎地没种成,生意也赔本,却靠着谋略天赋从基层小兵一级级的往上爬,发动了几次政变后,居然也帮助日本结束了全国纷乱的所谓战国时代,重新统一了日本。而那个农民现在的名字叫丰臣秀吉,摇身一变成了日本除天皇外最大的官,类似于今日的日本首相!

但就这样一个人在回顾过往的“辉煌”时,突然觉得自己居然这么幸运,这么厉害!脑子一热,竟然开始想着要征服全球,那就给自己先设立个小目标吧,先把唐国(中国)打下来!还说了一句豪言“在我有生之年,必将唐之版图纳入我国版图”。也不知道他说这话时吃了几盘花生米,不然也不会醉成这个样子!

行动

丰臣秀吉联系了朝鲜皇帝共同反明!他将朝鲜视为侵略中国的跳板,试图通过这个跳板进入辽东从而进犯中国内陆。但计划遭到了朝鲜皇帝的拒绝。理由很现实,你那么穷,还要我你个穷鬼冒着这么大风险一起去打给我金银钱粮的明朝,你当我傻啊!日本说你不帮我,我就先打你!反正打赢了明朝,回头也得收拾你。

此刻作为大明属国的朝鲜,好的没从大明学到多少,坏的全学到了,屁大个地方也在搞党争,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军队素质极差,吃都吃不饱,能打什么仗。国家根本没什么招架之力,打了几仗,跑了几次。跑一处大明求助一次。最后朝鲜朝皇帝带着逃难的皇室与难民都跑到了鸭绿江边上了,求救信几次三番被从辽东前线送回到北京城里,乞求大明出兵相救顺便接收一些难民。

抉择

而大明的官员经过无数次激烈的辩论,终于下定决心不救!难民也别想进来!日本又没打我们,等打到我们再说。朝鲜每年用上贡的那些垃圾换走了大明多少真金白银,本来就是个赔钱货,现在还要出血救他,算了吧,自救吧!

但此时此刻,修仙多年的万历帝展露了他的远见。他深知日本征服朝鲜就是为了下一步进犯大明,这一战不可避免!所以打比不打好,早打比晚打好,倭奴向来无耻,是时候教训一下这些成天不安分守己就想着抢掠别人的强盗了!索性就直接在朝鲜的国土上打吧,打烂的也是别人的江山,不用心疼。最后还能给后世的子孙们除个隐患。就这样,万历帝力排众议,派兵援朝!

过程

大明派出的军队与被朝鲜能吹一万年的亚洲第一战神李舜臣联手。在数战之后,打败日军!而丰臣秀吉恰好病死在国内,日本随后则全线撤退!

后话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几百年后,还是日本,还是同样的战略,同样的路线却奏效了!

万历帝时代的日本出现了丰臣秀吉这样的军事天才,其攻击朝鲜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殖民朝鲜,他想借助朝鲜实现其亚洲大帝国的梦想。面对有如此浪子野心的日本统治者,万历皇帝毅然决定派明军入朝抗击倭寇。

丰臣秀吉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但他并不满足战国时代的日本出现了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这样的天才军事家,经过几十年的战争最终实现了日本的统一,为了建立理想中的亚洲大帝国,日本于1592年出兵朝鲜。

万历帝深知朝鲜与大明朝唇亡齿寒的关系,他也明白不打败日本大明朝辽东边境将永无宁日,因此万历帝迅速罢免了朝中不主战的大臣积极推动辽东明军入朝作战,在万历帝的坚持下明军迅速入朝遏制了日军的侵略态势。

朝鲜李舜臣多次重创日海军,大明朝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明军在主帅李如松的正确指挥下取得了平壤之战的胜利,由于李舜臣的朝鲜水军配备了实力强悍的龟甲船在多次海军遭遇战中给日海军以沉重打击,收复了部分的制海权。

朝鲜战役的胜利逼迫丰臣秀吉进行了第一次和谈,然而和谈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补充兵力,其实在丰臣秀吉心中他亚洲大帝国的梦还没有醒,面对明朝的册封他心中十分的不快。

1595年日军再次入侵朝鲜,明军派出了邢为主帅的大军继续与日军在朝鲜周旋。由于日军兵力超出明军因此两军在对垒中进入相持阶段。于此同时明朝增派水军配合朝鲜李舜臣部对日军补给线给予沉重打击,同时陆军展开全面攻击全面的消耗日军。

由于大明朝后勤补给充足明军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反观日军后勤严重不足也压缩了他们在朝鲜的势力范围,战役进入1598年丰臣秀吉在日本去世,日军开始全面收缩。

丰臣秀吉死后日军主动撤退明军收复朝鲜丰臣秀吉病死后日军选择了主动退出朝鲜,在经历了数次海战和陆战后,日军残部被消灭,明军也撤出了朝鲜。

一场大的决战就此结束,这场战争的胜利导致日本进入了闭关锁国了德川幕府时代给东亚带来了数百年的和平局面可谓是意义重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人打仗为什么不绕过城池?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打仗常常是一城一寨的稳扎稳打,少有避开坚城,绕道攻取下一座城池的例子。如果绕开也会选择以优势兵力先围住此城,比如三国时期钟会伐蜀,久攻汉中重镇汉城、乐城不能下,进而重兵围城,绕道夺取阳安关口。从此也能看出,古代战争中,一般不会对眼前的城池不管不问的绕开,这其中包含着一些原因,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城

  • 清朝和准格尔的战争中,清军伤亡最大的战役是哪个?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与准噶尔的战争,持续将近七十年。大仗输过三次,小败仗就不计其数了。这三次大败仗,有两次是在康熙时期;一次是在雍正的晚年。输的原因几乎都是一样的,轻敌冒进。在不知准噶尔军底细的情况下被围歼。第一次惨败:乌尔会河之战这一次惨败,在清史史中的记载不详细。但是综合其它国家的史料记载,大致可以推算出战役的

  • 古代打仗几十万军队, 大便怎么处理? ?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军队动辄几十万,行军途中只能是野外随地排泄了,当军队驻扎后,特别是一仗打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人的、牛马的粪便如果不妥善处理,肯定是个大麻烦,臭气熏天事小,弄成瘟疫传播才是大问题,《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时,曹操军队因为碰到了大疫影响了战局,后世研究这个大疫很可能是部队粪便处理不当造成细菌感染。古时候

  • 万历朝鲜战争最后到底是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以来,朝鲜与中国便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在明朝,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万历年间,朝鲜面临亡国危机,明朝全力援助朝鲜,打赢了万历朝鲜战争。战争源于日本侵略朝鲜那一时期,丰田秀吉统一了日本,野心勃勃地想向外扩张,计划先征服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征服印度,成为亚洲霸主。1592年,丰田秀吉派兵入侵朝鲜。

  • 汉中略阳青泥岭历史上经历过那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历史上的青泥岭经历过那些战争?从有记载来看,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青泥岭因为一个战略要岭,关系着敌对双方的成败。后梁祁王李茂贞举兵犯过古兴州,兵败。祁王使者刘知俊与王宗侃战于青泥岭,王宗侃兵败等等这仅仅是我列出的很少部分的战争,一点点的青泥岭战事,不知有多少个将士的鲜血浸染了青泥岭,他们往往

  • 明万历年间该不该入朝对日作战,不过不作战会不会保留住相当的军事实力与清军抗衡?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年间应该入朝对日作战,对后来和清军的作战影响不大!首先,大明入朝作战的起因是日本丰臣秀吉统一的之后,为了平息内部的分封不均各诸侯势力,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15万渡海至朝鲜作战,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进攻大明为由,发动朝鲜战争。大明王朝必须要出兵理由如下:理由一

  •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提问者之所以会这么发问,肯定就是以首级数质疑宁远之捷和己巳之变时北京城外广渠门之捷的真实性。就我个人看来,宁远之役、宁锦之役、己巳之变中的广渠门之役对明廷来说确确实实是胜仗,虽然这三场胜利从过程上有些遗憾,如宁远之役中,觉华岛被后金攻陷,但至少这三次战役打破了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刹住了辽东战局明军

  • 古代战争两军对阵,为什么将帅先拼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这都是演义小说作家们骗人的。看过《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都会发现,兽人首领阿索格是站在高峰之上指挥军队,这才是古代主将正确的操作方式。公元1004年,辽国名将萧挞凛随萧太后、辽圣宗南下侵宋。在澶州之战中,萧挞凛自恃勇猛,亲自率队到澶州城外探视地形。他原以为自己远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却不料已经被一种大

  • 明朝的灭亡和壬辰倭乱有关系吗?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出兵救朝鲜?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日本统治者丰田秀吉派十四万精锐军队发动侵朝战争,连续攻克,汉城,开平,平壤,朝鲜国王逃到新义州,多次请求万历皇帝出兵援朝。朝鲜危亡在旦夕,万历经廷议,决定抗日援朝。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正义当先的明王朝,先后派大将李如松等名将入朝做战,击败日本侵略军,收复平壤,开城,汉城。在谈

  •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这一战清朝确实败的极惨,说全军覆没并不为过,而且损失的都是精锐部队。后果也非常严重,原定西北两路合围被彻底突破,清朝经营多年才取得的绝对优势几乎丧失。可以算做清朝中期军事上最惨痛的失败,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这次惨败清军的京营八旗也损失惨重,那是清朝最精锐的武力。战争背景反复的准格尔康熙年间,噶尔丹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