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何处?是如今的哪里?

三国时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何处?是如今的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强哥说史 访问量:3212 更新时间:2024/2/13 5:12:57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由此,对于诸葛亮来说,自公元228年开始的北伐中原,历经7年,在公元234年告一段落。

当然,虽然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了,但是,北伐中原的策略,却没有被蜀汉所抛弃。在诸葛亮之后,出自魏国的姜维,扛起北伐曹魏的大旗,这就是姜维北伐。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三国志》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何处?是如今的哪里?

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姜维北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蒋琬时期,费祎时期以及姜维时期。在前两个时期,因为蒋琬和费祎执掌蜀汉大权,姜维北伐的规模显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等到蒋琬和费祎相继去世后,姜维才能够在北伐中原上拥有更大的权力。公元238年(延熙元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蒋琬升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偏师西进。也即在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蒋琬致力于恢复蜀汉国力,也即采取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从而没有急于北伐中原,而是等到公元238年,才让姜维率领偏师袭扰曹魏。

公元240年(延熙三年),姜维率军攻打陇西,魏将郭淮进军强中,姜维退军。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因此,在笔者看来,蒋琬执掌蜀汉大权期间,姜维的北伐中原,显然是小规模的战役,既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成绩,当然,这也没给蜀汉带来较大的损失。而在蒋琬去世后,接替他的费祎,同样没有让姜维放开手脚。对于费祎来说,认为诸葛亮都没能匡扶汉室,消灭曹魏,所以,他显然不相信姜维能实现这一目标。既然如此,费祎只让姜维率领不到1万人的兵马进攻曹魏,这样即便失败,也不会损耗蜀汉的国力。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朝廷授予姜维符节。秋,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由此,在费祎时期,姜维北伐已经攻打到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一带了。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是定西、天水、陇南、甘南的几何中心。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姜维北伐的重心,基本上放到了雍凉一带。并且,相对于诸葛亮北伐,姜维更注重对羌胡一带的进攻,这也是曹魏兵力相对薄弱的地方。

公元250年(延熙十三年)十二月,姜维再次出兵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联合羌人,攻魏西平未克,俘魏中郎将郭修而还。早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就差一点攻占了陇右地区,而就出自魏国的姜维来说,本身也对这一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从这一角度来看,姜维选择在陇右用兵,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当然,对于陇右地区来说,是比较远离中原之地的,也即姜维虽然打出了北伐中原的旗号,实际上却没有攻打曹魏重兵把守的中原之地。

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春,费祎去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姜维北伐进入第三个时期。同年三月,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攻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姜维也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经董亭(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包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解围,进至洛门(即洛门聚,今甘肃甘谷西)时,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粮草已尽,撤围退走。因此,对于此时的姜维,已经攻打到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一带了。

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凉州刺史治冀县(今甘谷县)。三国晋魏时(220年),凉州移治武威,甘谷仍为冀县,属天水郡。值得注意的是,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也即在公元253年北伐中原时,姜维已经攻打到自己的家乡了。当然,这还不是姜维北伐最远的地方。到了公元254年,魏国发生了内乱,姜维乘机率军攻魏,李简献城降,姜维占狄道(今甘肃临洮)。同年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南)。魏将徐质反击,蜀前军荡寇将军张嶷战死。

最后,姜维率军继至,击败魏军,斩杀徐质。魏军撤退,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今甘肃岷县)等县,并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入川,率军撤回。其中,就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也即今甘肃省临夏县一带,应该是姜维历次北伐中,打到最远的地方。临夏县隶属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西南部,东与临夏市、东乡县接壤,南以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为界,西与青海省循化县毗连,西北与积石山县相连,北面与永靖县隔河相望。因此,这意味着姜维北伐,已经打到了接近今青海省一带了。

就临夏县来说,距离汉中,也即今陕西省汉中市一带,大概有700公里的距离,也即1400里。换而言之,姜维从汉中出发,率军抵达曹魏的河关等地,很可能来回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了。此外,从涉及的地区来看,姜维北伐实际上有点名不副实了,也即姜维的主攻方向,应该是益州的西北方向,而不是以正北方向为主,这也是姜维北伐和诸葛亮北伐的重要区别。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姜维再次出兵,与邓艾战于侯和,为邓艾所破,然后还住沓中。这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也就是姜维第十一次北伐。在此之后,不仅姜维北伐告一段落,蜀汉也在一年后走向了灭亡。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姜维曹魏蜀汉诸葛亮蒋琬费祎司马懿三国

更多文章

  • 洮西之战是姜维的军事巅峰,令曹魏折损万人,但不是战略上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邓艾,雍州,洮西之战,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作为最弱势的一方,在军事上的实力也是最弱的,尤其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最执着于北伐的就是姜维了,可是姜维多年北伐无果,不过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还是有一次大胜的,也就是洮西之战,历史记载此战魏军损失万人,姜维获得大胜,这也是他在蜀汉的军事巅峰,但就结果而言,此战仅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并

  • 魏军将士为何如此恨姜维,将他杀死后不解恨,还要剖腹取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姜维,魏军,钟会,蜀汉,邓艾,诸葛亮,刘禅,三国

    引言在三国时期,姜维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悲情人物,他早年是魏国天水郡的一名将领,在诸葛亮北伐后,不得已而投降蜀军。诸葛亮非常赏识姜维,对他也是各种提拔重用,姜维也不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在诸葛亮,蒋琬等人相继去世后,姜维成了蜀汉的大将军,执掌兵马对曹魏开启了北伐之路。诸

  • 姜维用生命谱写的复仇曲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魏国,诸葛亮,刘禅,复仇曲,三国

    姜维,自伯约,蜀汉后期的军事统帅,在蜀汉最后的时间里,姜维先后九次与曹魏作战,虽然其军事才能非凡,但是也无力改变蜀国灭亡的局面。对于他九次与曹魏作战,比起他的师父诸葛亮六出祁山来说,数量上是超过了诸葛亮,有观点也认为当时的蜀国只能以进攻对抗魏国,如果姜维不主动出击进攻魏国,那么魏国也会进攻蜀国,与其

  • 姜维九伐中原无功,恢复蜀汉失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姜维,蜀汉,钟会,诸葛亮,刘禅,邓艾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本是魏国人,自从投降蜀汉之后,受到诸葛亮赏识,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战功。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承诸葛亮遗志,坚持北伐,一生九伐中原,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景耀六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面对钟会十万大军,姜维将其紧紧地绊在剑阁,没想到,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穿越七百里无人区

  • 多次败北的诸葛亮被歌功颂德,而战无不胜的姜维嗤之以鼻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国,刘备,费祎,邓艾

    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诸葛亮在北伐中其实打败的次数是很多的,而姜维在北伐中战胜的次数就比较多了。但是为什么后人更加赞赏崇拜诸葛亮而对姜维嗤之以鼻呢?历史上的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而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从结果来看诸葛亮输的多赢的少;而姜维赢的多输的少。然而与结果不同的是,人们对诸葛亮的北伐

  • 《三国演义》中魏延死后,蜀汉以姜维为首的九员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魏延,姜维,蜀汉,廖化,邓艾,夏侯霸,古装剧,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在《三国演义》前期,群雄逐鹿天下,猛将辈出。随着关羽、张飞、黄忠等人退出舞台,将星光辉已经黯淡,赵云的死则终结了五虎的传奇,而魏延授首标志着老一代猛将彻底远去。魏延死后,三国已是彻底进入了后三国时代。在后三国时代并非没有猛将,但已经远远比不上前期猛将的质量和数量了,就算是强大的曹魏也是一样,无非就是

  • 为什么邓艾能进武庙72将,而姜维却没有进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诸葛亮,东吴,魏延,三国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朝时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历代简称为武庙,以张良为的配祀。宋朝时期,追谥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增设古今七十二名将为从祀,这就是著名的“武庙72将”。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将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国时期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质、郭淮,为何会被姜维在铁笼山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淮,姜维,徐质,夏侯霸,司马昭,廖化

    姜维杀死郭淮是绝地反击,而不是轻易杀死的。杀死徐质倒是一击得手了,没有费大的功夫。姜维杀死郭淮是败中求胜。当时是姜维中计,被郭淮打得大败。姜维仓惶逃跑,郭淮穷追不舍,姜维反杀郭淮的。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大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出阳平关伐魏。姜维采用夏侯

  • 姜维死后80年,他给刘禅的密信才被人发现,后人:孔明可以瞑目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禅,诸葛亮,姜维,蜀汉,钟会

    公元234年10月8日,整个蜀汉都被一股阴郁而悲伤的气氛所笼罩,而在悲伤下隐藏更深的便是前途渺茫的惶恐与慌张。这一日,蜀汉的顶梁柱、丞相、武侯诸葛亮,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位将先帝的嘱托贯彻到底,为了蜀汉,为了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可是看着平庸无能的皇帝,人才凋零过半的

  •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姜维早计划失败(6)

    历史解密编辑:金昔说故事标签:姜维早,哈森,大鹏,金哥,加代,酒楼

    哈森的场子里热火朝天,哈森都亲自上桌了。老金和娈伟在场子里巡回检查,崔虎守在门口。车往门口一停,战兴问:“就这个呀?”“就这个。哥。”“快点,动作麻利点。一会儿进去要狠,凡是看上去像服务员、看场子的全部砍了!”五十来人拿着四把五连子,拎着大砍往一楼大厅一进,战兴看了崔虎一眼,问:“你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