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手下最厉害的猛将,帮袁绍打下半壁江山,因为太厉害被杀

袁绍手下最厉害的猛将,帮袁绍打下半壁江山,因为太厉害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垄疯堂主 访问量:234 更新时间:2024/1/18 19:42:52

说起袁绍手底下的猛将,很多人都会想到颜良文丑,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关于颜良、文丑的描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若是说起袁绍手底下最厉害的猛将,则是此人,不仅甩颜良、文丑几条街,而且为袁绍的霸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袁绍的霸业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可惜最后因为太厉害被杀。

此人名叫鞠义,从小学习羌族的武术战法,十分厉害。鞠义原先是冀州牧韩馥的部下,韩馥将冀州拱手让给袁绍后,鞠义便投奔了袁绍,成为袁绍手下的大将,受到重用。鞠义能征善战,每次打仗都冲锋陷阵在前,有万夫莫当之勇,而且在将士面前的威信极高,袁绍每次用兵都把鞠义当为首选大将,当时号称河北名将的颜良、文丑、高览张郃等人都只能做他的副将。

南匈奴单于张扬起兵叛乱的时候,鞠义率领部下在邺南大破匈奴,威震塞北,但这只是鞠义显赫功绩中的一小部分,而真正体现出鞠义作战能力的,则是著名的界桥之战,鞠义击败了号称“白马义从”的公孙瓒,其勇猛无敌不仅让敌军闻风丧胆,也让袁绍开始忌惮。

在界桥南二十里,公孙瓒三万多兵力排的整整齐齐,左右两翼各五千骑兵,中心主力为骑射精兵“白马义从”。而鞠义这一方,仅仅只有八百步兵与弩兵数千人,袁绍率领数万步兵在後。公孙瓒看鞠义兵少得可怜,狂傲轻敌,下令让骑兵进攻。鞠义硬是以八百刀斧手和一千弩兵抵抗住了公孙瓒强悍的“白马义从”的轮番进攻,而且最后一个反冲锋,杀得公孙瓒三万步骑兵丢盔卸甲,鞠义乘胜追击,带领手下杀到二十里外公孙瓒的中军大营,砍了牙门大旗后方才凯旋而归,途中还打跑了围攻袁绍的公孙瓒的另一支骑兵,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

界桥大战之后,鞠义又数次与公孙瓒交锋,均胜多败少,公孙瓒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位令强大的乌恒军团都闻风丧胆的白马将军,“白马义从”是什么样的部队?是让北方异族畏之如虎的精英部队,但是都在鞠义面前栽了跟头,由此可见,鞠义作战打仗的本领之高强,可以说袁绍之所以能占据幽州,全靠着鞠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鞠义文武双全,战功累累,按理来说应该一直得到重用才是,但是鞠义为人刚烈,性格孤傲,不擅长逢迎附和,而袁绍又是一个外宽内忌的人,表面上看上去宽容大度,礼贤下士,实际上内心多疑,猜忌心重,所以对鞠义渐渐有了杀心,在消灭掉公孙瓒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对功高盖世、作为首席功臣的鞠义,袁绍果断将其杀害,并兼并了他的部下。

标签: 袁绍颜良文丑猛将鞠义汉朝公孙瓒

更多文章

  • 兵多将广霸河北:演义中袁绍集团武将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袁绍,张郃,公孙瓒,文丑,赵子龙,徐晃

    袁绍作为汉末长期的天下第一大诸侯,原著中多次用“兵多将广”来形容,猛将虽然不多,但颜良的实力,在当时曹营是无人可敌的,本文来介绍一下演义中袁绍集团武将的实力。袁绍颜良袁绍麾下第一猛将,早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便已经做了铺垫,当华雄连斩数将后,袁绍叹道:“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

  • 汉末三国:袁绍麾下十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袁绍,曹操,张郃,公孙瓒,刘备,徐晃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名门望族,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据四州之地,拥百万之众,鹰扬河朔,睥睨天下。然而外宽内忌,好谋无断,致使身死嗣灭,王霸雄图,化做南柯一梦。而麾下十员大将,皆一时之杰,托身失所,或殒身丧命,或弃暗投明,所谓同途殊归,令人感叹。十、朱灵朱灵早年为袁绍麾下大将,奉命征讨鄃城季雍,

  • 张邈:袁绍和曹操的好兄弟,遭袁绍憎恨,却又背刺曹操,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张邈,袁绍,汉朝,三国,东汉,曹操手下

    曹操出征前叮嘱妻儿:“如果我战死了,就去投靠我的好兄弟张邈!”3年后,曹操却大骂:“狗屁兄弟!把张家满门抄斩!”究竟发生什么事情竟让曹操和张邈这对原本肝胆相照、生死相托的好兄弟,成为不死不休的仇敌呢?张邈,字孟卓,兖州东平人。年轻时,张邈以侠义闻名,曾倾家荡产地振穷救急,不少被他接济过的人都愿意追随

  • 三国时期六大“不孝子”,吕布垫底,袁绍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老夫从不吹牛标签:吕布,袁绍,董卓,蜀汉,夏侯霸,历史片,古装片,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两汉以孝治天下,在三国时期,也涌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孝子故事,比如徐庶、太史慈等人。与之相反的,也有不少令人不耻的“不孝子”,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我们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其中最有名的几位。本文主要以《三国志》为依据,与演义情节略有不同。06.吕布历史上,吕布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他先后杀了自己的领导丁原和董卓。

  • 黄巾军中顽强的百万黑山军,领头是袁绍宿敌,被曹操封邑500户打发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袁绍,曹操,张角,诗人,东汉,汉朝,公孙瓒,黄巾军,黄巾起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道教起义,黄巾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张氏三兄弟的起义主力军,很快就被朝廷剿灭。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黄巾余部的将领们退回了

  • 袁绍——我都想到了,我还想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袁绍,曹操,汉献帝,董卓,袁术,沮授

    袁绍,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实力最强的军阀。他出身名门,四世三公,“隐居洛阳”待时而动;谋诛宦官,讨伐董卓,意气风发干事业;励精图治,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最后兵败官渡,发病命终,随之一切烟消云灭。袁绍能在东汉末年群雄并立的格局中,能够完成统一河北,雄踞一方,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者,而且在社会上声望很高

  • 官渡之战后袁绍还有机会翻盘,可惜其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茗人堂史标签:袁绍,刘表,逢纪,刘备,汉朝,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官渡之战是奠定曹操统一北方格局的关键一战,此战袁绍和曹操两大势力集团交锋了一年多,最终以曹操偷袭袁军粮草,导致袁军军心大乱,曹军趁势击败了10万袁军,很多人传统印象里,袁绍此战之后,就彻底失败了,被曹操所灭只是时间问题,但其实袁绍是有翻盘机会的。《三国志》记载,袁绍此战是精锐尽出的,“众数十万,以审

  • 曹操突袭乌巢是冒险行动,袁绍只要换个打法,就能打赢官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袁绍,乌巢,张郃,曹洪,诗人,东汉,三国,官渡之战,曹操手下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是火烧乌巢,这一点在《后汉书》和《三国志》、《资治通鉴》中都有明确记载,但说法却并不一致,比如是谁先主张重兵拦截曹操,又是谁要进攻曹操比较空虚的老巢,就至少有三个版本。实事求是地说,火烧乌巢,对曹操和袁绍来说,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只带着五千步兵骑兵的曹操在返程途中被围歼,官渡之战

  • 审配:袁绍手下的守城名将,曹操久攻不下,还差点命丧其手!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袁绍,沮授,逢纪,许攸,袁尚,审配,曹魏,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曹操攻破邺城,俘虏审配。曹操屡劝不降,只能下令将审配处决。审配忽然挣扎着站起来: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曹操原以为审配改变主意,岂料竟是如此宁死不屈!不禁感慨审配之忠烈,令人予以厚葬!审配,字正南,出身河北豪族,曾与田丰、沮授一同在冀州牧韩馥手下任职,却因正直敢谏被冷落。而后袁绍入主冀州,审配被

  • 袁绍一手好牌打个稀烂,从袁绍手中流失的“好牌”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袁绍,曹操,荀彧,郭嘉,朱灵,张郃

    可能连袁绍自己都没想到,自己曾经的部下竟然帮助自己最大的对手曹操摆平了自己。东汉末年,袁绍大有一统天下之势,但因袁绍算不得明主,很多大才都投靠了曹操,并辅佐曹操打败了自己的故主曹操。曹操的5大谋士,就有2位是从袁绍那里跑过来的,分别是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荀彧、鬼才郭嘉。荀彧算得上是曹操的首席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