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国,人才辈出,得人才者昌,失人才者亡;曹操、刘备、孙权得人才而成其霸业,袁绍、刘表、刘璋失人才而未得善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手下人才众多,济济满堂,却在争霸的道路上一路走一路丢,最后败光家底,输掉江山,郁郁而死,令人唏嘘!
那么,袁绍到底在人才问题上犯了哪些错呢?
一、留不住顶级人才
三国里的顶级人才,绝不是只有卧龙、凤雏二人,袁绍手下的荀彧、郭嘉也是,可是袁绍却留不住这3人,眼睁睁看着他们投了曹操。
荀彧是颍川名士,年纪轻轻就被人称赞有“王佐之才”,曾在皇帝身边出任掌管纸笔墨的守宫令,后来因为看不惯董卓专权,到袁绍的大本营冀州避难。袁绍找到荀彧,待以上宾之礼,可是荀彧在袁绍那儿没呆多久便走了,投奔了曹操。
荀彧战略战术皆精,不仅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还在平吕布、战官渡、袭荆州等具体战术上有很大贡献。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郭嘉也是颍川人,早年也想在袁绍军中谋发展,可是呆了没多久便离开了。
郭嘉离开袁绍,隐居六年后被同乡荀彧推荐到曹操军中,郭嘉与曹操只谈了一次话,便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郭嘉对曹操的主要贡献,一是在曹操犹豫傍皇之际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让曹操坚定了与袁绍决战的信念;二是帮曹操攻克下邳,擒杀吕布;三是劝曹操北伐乌桓,将袁绍残余势力袁尚、袁熙部消灭,也成功解除南下的后顾之忧。
(郭嘉)
2大顶级人才,本来都是自己人,却变成了敌人;在袁绍处沒发光没发热,在曹操处却绽放光芒,令人深思。
说起荀郭二人离开袁绍的原因,《三国志》记载了郭嘉对袁绍的14字评价:
- “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