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征前叮嘱妻儿:“如果我战死了,就去投靠我的好兄弟张邈!”3年后,曹操却大骂:“狗屁兄弟!把张家满门抄斩!”
究竟发生什么事情竟让曹操和张邈这对原本肝胆相照、生死相托的好兄弟,成为不死不休的仇敌呢?
张邈,字孟卓,兖州东平人。年轻时,张邈以侠义闻名,曾倾家荡产地振穷救急,不少被他接济过的人都愿意追随他,与另外七个以财救人者并称为“八厨”。
年轻时袁绍和曹操也是任侠好义:曹操不惧豪强,设五色棒震服京师,袁绍勇不畏死,奔走援救受逼害的士人。
两人在洛阳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其中就包括急公好义的张邈。后来,张邈被外调离京,担任“陈留太守”,3人这才分开。
但命运很快又让他们重聚。
公元189年,董卓率军入京,独揽朝纲,残害忠良,不愿屈服的袁绍和曹操先后弃官出逃。此时的曹操无权无势,只能先到陈留依附张邈。
曹操散尽家财,招募义兵,但结果并不理想。只能靠着张邈的名义及其部将卫兹的资助,才拉拢起一支队伍。曹操号召起兵讨董时,也是张邈和袁绍率先响应。
关东诸侯组成联军,推举袁绍为盟主,并进行分工:袁绍与王匡屯河内,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袁术屯鲁阳,冀州牧韩馥于邺城供粮,兖州刺史刘岱带着治下的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济北相鲍信与曹操等人屯酸枣。
袁绍当上盟主后,变得骄傲自满,有意舍弃汉献帝,改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身为好友的张邈自然时常规劝他要收敛一些,这搞得袁绍很没面子,两人嫌隙暗生。
联军声势浩大,董卓西迁长安,暂避锋芒。曹操提议趁此机会与董卓决战,但关东诸侯畏惧董卓的西凉主力。只有鲍信以及张邈派遣卫兹随曹操向西追击,又有袁绍在北、孔伷在南一同配合行动。
结果,董卓大将徐荣于荥阳以逸待劳,伏击联军。双方在汴水大战,联军兵败如山倒,曹操与鲍信身中数箭,卫兹战死,士卒死伤大半。
曹操狼狈逃回酸枣后,各诸侯对他冷嘲热讽,毕竟是曹操力主追击才导致联军损兵折将。
曹操再次建议分兵入武关,围困董卓。这一次已经没有人赞同,就连张邈及袁绍都默不作声。曹操见众人各怀鬼胎,率残部前往扬州募兵,诸侯们也很快作鸟兽散,各回各家。
公元191年,袁绍逼迫韩馥让出冀州,韩馥逃到张邈这避难。张邈收留了韩馥,袁绍派人来警告他不要多管闲事,却将韩馥吓得跑到厕所自尽。
张邈和袁绍两人再次结怨。而曹操东山再起,四处剿灭叛贼,被袁绍表荐为东郡太守。
袁绍多次命令曹操杀掉不知好歹的张邈。曹操惦念着兄弟感情,从中斡旋,写信责备袁绍:“孟卓是我俩的好友,无论如何都得容下他。如今天下未定,哪有兄弟自相残杀的道理!”
袁绍收信后,暂时打消了杀掉张邈的想法。张邈得知此事,更加敬重曹操,而痛恨袁绍。
公元192年,百万青州黄巾劫掠兖州,阵斩刺史刘岱。张邈、陈宫、鲍信等人共同迎立曹操出任兖州牧。
曹操屡设奇伏,将青州黄巾击败,获降卒30万,择其精锐组成青州兵,一声间风头无两。
曹操虽然势大,却一直都是袁绍的小弟。两人结盟共同抵抗袁术、公孙瓒和陶谦的联盟。
公元193年,曹操在东征陶谦前,曾叮嘱妻儿:“如果我回不来,就去投奔孟卓。”曹操信赖张邈,愿阖家相托,得胜归来时,曹操还哭泣着感谢张邈的照料。
张邈虽然愿意照顾曹家,却对曹操产生怀疑:一是曹操一直依附于袁绍,袁绍与张邈宿怨难解、势同水火;二是曹操不顾劝阻,族灭兖州名士边让,这让同为兖州名士的张邈很没面子;三是曹操入主兖州后,重用颍川人,本地士族少得任用,众人颇有怨言。
于是,当吕布舍弃袁绍、路过陈留时,张邈盛情款待,并与之立誓共同抗袁。
袁绍大怒,深恨张邈,时有南下吞并之意。张邈惴惴不安,担心曹操还是会为了袁绍加害自己。
公元194年,曹操倾巢而出,二征陶谦。陈宫及兖州士族趁此机会,劝说张邈叛曹操,迎吕布。张邈思虑再三,终究同意了此事。
在张邈陈宫的帮助下,吕布占据濮阳,兖州八郡尽皆响应,叛曹投吕,曹军仅剩三县之地未失。
听闻大本营被抄,曹操大惊失色,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好兄弟会在背后捅刀,不赶紧回去,只怕妻儿老小都要落入敌手!
曹操匆忙回师,与吕布大战于濮阳,却差点丧命。又遇上大旱及蝗灾,双方停战,粮草已尽的曹操甚至答应了袁绍的建议,准备北上投奔,还好被程昱劝住。
接下来的2年里,曹操逐渐收复诸城。吕布带着陈宫向东投奔刘备,命令张邈去找袁术求救,并留下张超固守雍丘。
怒不可遏的曹操围城数月后,攻破雍丘,再不顾昔日兄弟之情,将城内的张氏一族尽皆诛灭,为了泄愤还特地下令屠城。
张邈于半道闻此噩耗,后悔不已,仰天长叹:“曹阿瞒,祸不及妻儿,何至于此!”言未尽,便被自己的亲兵一刀刺死,砍下人头请赏去了。
本是能够托以后事的好哥们,却以诛杀其全家告终。乱世中的友谊的小船,还是抵不过利益与猜疑的风浪,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