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罗贯中和陈寿给出的答案其实都是一致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厉害?罗贯中和陈寿给出的答案其实都是一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4/2/11 19:47:2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是强调人与人交往,人生价值观很重要。人多的地方难免会有竞争,“既生瑜,何生亮”就是周瑜临死之前一种感叹。虽然有对敌人不服气,但是周瑜更多表达一点,就是承认诸葛亮能力确实比他强。

在后人心中,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化身”,哪怕拥有一手烂牌,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混到蜀国丞相位置。他的对手有前期的周瑜,还有后期的司马懿。在曹操刘备等人去世之后,诸葛亮和司马懿pk更受外界关注。这两位都是人中龙凤,究竟谁更厉害,罗贯中和陈寿都给出一个答案。

01原生态家庭判断

若是评价一个人,可以看一下正史,真实性比较高。三国时蜀汉文学家陈寿,写的《三国志》,参考价值相当大。他本人生活在蜀汉,西晋时期,算是与诸葛亮,司马懿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笔下记载基本为真事。

在书中详细介绍,两个人人生轨迹,还详细讲述他们人生轨迹。现在人们评价究竟谁会更厉害,认真进行划分,要从不同的角度。不能以最终成就来论,要看先天性条件。客观上来讲,白手起家的人,比那种官二代富二代更厉害,全凭自身获得今天一切。

当然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好的资源,没有金钱支持,都要靠自己。这种更爆发出强大的奋斗劲头,发挥到最大极限。这样的人还有一个优势,哪怕失败了也能够东山再起,抗压力非常强。

这两人当中,谁的起点低,肯定是诸葛亮。他本身是孤儿,原本是平民出身,跟随叔叔在荒山牧羊。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凭借自身,家庭基本上根本无法帮助他,可见个人究竟有多优秀。

司马懿的出身背景比他好太多了,司马家族在当时魏国,算是一个大户家族。他父亲本身就是官二代,平时结交都是一些高官达人。家境条件不错,拥有不错教育资源和经济环境,打拼起来更容易。最开始进入官场,凭借着就是祖上“荣耀”,一路上顺风顺水。

02“空城计”事情真相

双方的PK,第一场正面交锋,表现在那场空城计,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重点提到过。诸葛亮就是充分利用对手疑心病,所以才摆下这个空城计,自己在城楼弹琴。最精彩一点,就是两个能人的心理战争,看谁先慌乱。司马懿听着琴音不乱,因此认为城内里面必有百万雄兵。

在后人看来,此事可能是司马懿故意中计,没有识破其计划。他虽然疑心病重,但是本人政治能力,还有军事素质都是很强。并且作为对手,对于蜀国的实力怎能不了解,究竟有没有士兵,肯定心知肚明。

他为什么选择离开,就是为了维护在曹魏政权地位。事实上司马懿有他的难处,并非像表面上辉煌。没有得到曹家人的完全信任,前期一直默默无闻,根本没有得到曹操重用。

后期随着曹操,曹丕去世,朝堂上没有能力杰出之人,皇上不得不重用他。这个时候曹魏集团需要利用他来打天下,特别对付诸葛亮。换句话来说,对方活着好好的,那么他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相反如果抓住诸葛亮,那么他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03诸葛亮死后的较量

《三国演义》中,两个人最后一次交锋,是在诸葛亮去世时。当诸葛知道自己大限快到之时,马上安排退兵,担心引发兵变。更怕司马懿会趁着自己去世之时,派兵来攻打蜀国。

于是安排好一场大戏,把自己“雕像”放在座位上。当时司马懿率领军队进攻蜀军,蜀国人突然扬着孔明大旗,抬着木人做的“诸葛亮”,把魏军吓得不轻。蜀军调转旗帜,打起战鼓,好像要对魏军发起进攻。

司马懿不敢进军,以为对方又有安排,毕竟过去吃亏心有余悸。等到蜀军退到安全距离之后,才为诸葛亮发丧。蜀国士兵走了之后,司马懿登上五丈原,看到对方排兵,赞叹孔明太厉害。

04对于两人一生判断

无论是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还是陈寿《三国志》,都是强调一个观点,就是诸葛亮更胜一筹。看个人最终成就来看,明显司马懿赢了诸葛亮,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王朝。孔明费一辈子心思,最后只是蜀国丞相,司马懿却被后人追封为皇帝。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两个人都有当皇帝的潜力,只不过选择方向不一样。司马懿本人很有野心,想要学曹操当皇帝,任职期间选择积极篡位。并且还发动了一场政变,诛杀曹魏集团实权派。所作的一切,很大程度主要是为了司马家族的政治利益。当然他的儿子比较给力,所以才能够建立西晋王朝。

这点与诸葛亮相比,真的远不如对方,后者做事更多从大义出发,虽然有那个实力,能够取代刘禅的皇帝。不过他压抑自己野心,因此后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多数是正面,这种更多从个人品行来判断。

如果真的凭个人能力,主流思想还是认为诸葛亮更胜一筹。自始至终保持着,作为人臣的基本准则,做事情从国家角度来考虑。司马懿做事,更多从个人角度考虑,充其量就是一个野心家。两个人选择不同,也就造就他们在后人评价,自然大不一样。

千百年来以来,人们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就是一个圣人。对他的一生赞誉颇高,迄今为止依然拥有很多崇拜者。相反司马懿饱受争议,后人只认为他是一位政客,不值得大家效仿。这个也反映出,两个人追求不同,因而有不同结局。

05小结

虽然两个人是对手,不过内心都很了解对方,算是彼此欣赏。人生能够得一这样敌人,何尝不也是一种幸事。两个人的交锋,代表魏国和蜀国交锋,充分展现两个人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精彩一刻,让千百年以后的后人赞叹不已。

现在在职场上,大多数人都是从小职员开始打拼,通过自己努力,成为成功人士。相反职场上也有一些富二代的,借助家族实力,混不错位置。面对这种情况,大家不要觉得灰心丧气,常言说得好天道酬勤。相信你的努力,老天爷不会让其白费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诸葛亮罗贯陈寿司马懿曹操周瑜

更多文章

  • 作《三国志》的陈寿,真的算是一个良史吗?关于他的黑点一箩筐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陈寿,三国志,诸葛亮,曹操,诸葛瞻,晋书

    陈寿是三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原先是蜀汉人,蜀汉灭亡后仕晋,写下了《三国志》。《三国志》是了解、研究三国时期的重要史料,是《二十四史》的头四史,拥有很高的评价以及史料价值。然而陈寿这个人物本身却有相当多的污点,至少是在史料记载当中。比如挟私报复诸葛亮父子、索米为佳传、居丧时期用婢女、和旧友李骧

  • 祖父是贪官父亲是叛徒陈寿为啥对这个想坑死刘禅的家伙推崇备至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陈寿,刘禅,司马昭,蜀汉,刘备,诸葛亮

    纵观三国史料,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谁要是认为蜀汉后主刘禅是个傻子,那他自己才是个傻子。刘备曹操都以知人善任见长,这两大枭雄选择接班人都是矬子堆里拔大个儿,曹操在失去曹昂曹冲之后选了曹丕,因为在所有幸存的儿子中,曹丕是最优秀的;刘备在三个儿子中选了阿斗刘禅,也因为刘禅是最优秀的。如果是眼里不揉沙

  • 关羽的武器是青龙偃月刀吗?陈寿用一个字揭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趣标签:关羽,颜良,武器,张辽,骑兵,三国,陈寿用,科学家,历史学家,五虎上将,青龙偃月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专属武器就是青龙偃月刀,关羽用他温酒斩华雄,而后又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在民间关羽青龙偃月刀的传说也有不少,有一个传说颇为离奇:天下第一铁匠只在月圆的时候打造它。当青龙偃月刀完成的时候,突然天气大变,风起云涌,天空下了1780滴鲜血。术士称那是青龙

  • “一千斛米”背后的恩怨情仇,这个锅,陈寿真不能背!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陈寿,三国志,史记,魏书,史书,吴书

    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以上记载出自唐朝一代良相房玄龄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据房玄龄等人的记载:陈寿在著述《三国志》的时候,要对曹魏时期的丁仪、丁廙立传,可是,立传不立传,那还不是陈寿一句话,就对丁仪、丁廙之子说,给我送一千斛米,

  • 陈寿贬低诸葛亮,原因在于“为父报仇”?学者:纯属子虚乌有

    历史解密编辑:傲史天下标签:陈寿,马谡,晋书,曹操,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历史学家,五虎上将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在文中最后评价:“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指出诸葛亮连年发动战争,却不能成功,原因在于不善将略,没有应敌之才。唐朝初期,李世民、魏征、房玄龄等都是诸葛亮粉丝,见不得陈寿贬低心中偶像,于是房玄龄在编修《晋书·陈寿传》时隆重转载:“或云丁仪、丁廙(yì

  • 陈寿评价诸葛亮,是“以爱憎为凭”吗?《三国志》的可信度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宅女看史标签:陈寿,晋书,曹操,诸葛亮,三国志,司马懿,科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

    有两件事还都出自正史。《晋书陈寿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髡(剃头发),瞻又轻寿。裴注《三国志》引说法:蜀常璩说蜀长老云,陈寿尝为瞻吏,为瞻所辱,故因此事而云,瞻不能匡矫黄皓也。还有1人常璩是蜀人,《华阳国志》作者。《晋书》是官史,王隐成书时,距陈寿去世不过三十年。两段史料前后照

  • 陈寿对诸葛亮的态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陈寿,诸葛亮,司马懿,诸葛瞻,司马昭,马谡,三国,艺术家,天文学家

    陈寿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陈寿写的一些史学著作非常有价值,可以称得上良史,而陈寿这个人的品行却一直受到一些质疑。其中争议最大的应该就是陈寿对诸葛亮、诸葛瞻父子的评价了。小编原先认为,陈寿与诸葛瞻存在私怨,在《三国志》中进行诋毁,而对诸葛亮做到了公正对待。然而现在小编又改变了想法,认为陈寿对诸葛亮的态

  • 陈寿为何说刘备终身都在猜疑诸葛亮?刘备最信任的宠臣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陈寿,刘备,诸葛亮,法正,关羽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亲密关系,用刘备自己的话形容乃是“犹鱼之有水也”。不过剥开刘备、诸葛亮君臣鱼水关系的表象,还有另一面鲜为人知的隐情,那就是“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 。刘备对自己的猜疑,诸葛亮心知肚明,并对此作出了适当的反应。刘备很早就起兵与群雄逐鹿中原了,却因实力不济,接连败北,最后与曹操撕破脸

  • 申报公告丨关于陈寿彬退赔款项申报的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武平法院标签:陈寿彬,立案,执行局,本院

    福建省武平县人民法院刑事退赔款认领公告(2022)闽0824执1170号本院立案执行的被执行人陈寿彬犯盗窃罪刑事罚金、退赔一案,(2022)闽0824刑初129号《刑事判决书》确定的退赔款项已执行到位,追缴的被执行人陈寿彬违法所得款剩余749.9元无人认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 空城计三国志的记载为什么没有写进去司马氏当权下陈寿又不是傻的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寿,曹操,蜀汉,司马氏,三国志,诸葛亮,司马懿,空城计,司马炎,艺术家,中国古文献

    摘要: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位智高谋深的才俊,唯独在阳平关受到诸葛亮“空城计”的疑惑,聪明反被聪明误,贻笑千古。试设身处地为陈寿着想,在司马氏当权的西晋,写这样一件事,不是找死吗?引言“诸葛亮空城退仲达”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布,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根据裴松之《三国志》记载:“195年,吕布和陈宫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