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2303 更新时间:2024/2/12 11:06:38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天地万物得道成器,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万物获得“作用”才能成为物,天下万物皆有作用。就像人,只有将机体与意识相结交才能成为人,机体是意识的承载体,意识是机体作用的源力。杯子没有装水的作用,就不能称为杯子。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世间的每一样“物”细分后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不管是自然先天存在的,还是人造后天存在的,存在即合理,合理是因为有作用。切不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为生存找借口,如果你没有作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就会被自然与社会所淘汰。

当我们不知道天地及万物为何而在时,我们就用意识想象出“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塑人造物”和“上帝创世”这样的神话与宗教。如果向上再问一句,盘古与女娲又为何而在?上帝又为何而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回答过,既不能问,更不能有问的想法。宗教世界里是不能对“上帝”有怀疑的。在世俗世界里,怀疑是科学的精神,但限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这样的怀疑反而害了我们,因为人类本身的弱点与认知局限,无法找到和回答不断向上提的问题。如果一切都需要所谓的科学实事来证明,首先要彻底地改造人,但,改造后的“人”将不再是人,因为已经失去了当初的“作用”,这就是人类伦理上不能接受克隆和基因改造再生人的原因。道,决定了一切,凡是打破这一切的行为,都是有违“道”,这是不允许的,即使为了人类自身。

天高地藏,北斗成威,日月恒光,五星常位,众星运行,四时御气,轩辕擅四方,赤松天地寿,圣人成文章,这些自然而然的事,皆因得道而成。道,就像是电脑和程序一样,让一台计算机成为一台有作用的机器,而不是摆设。我们经常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然”是事物的表相,“所以然”是事物内在的道理。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却不去学习和践行别人的成功之道。

我们说人性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具体的事物来体现。善待他人就是善,伤害他人就是恶。道,随物而在,上一章韩非子讲到“圣人得之以成文章”圣人得道文明起。这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了道在、舜、、纣、汤、武身上的表现。首先是“道,与尧、舜俱智。”意思是道,与唐尧虞舜同在便表现为智慧。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第二是“与接舆俱狂”意思是道,与狂人接舆同在便表现为狂放。接舆(jiē yú):春秋时代楚国著名隐士,平时“躬耕以食”,因不满时政,剪发佯狂不仕。

第三是“与桀、纣俱灭。”意思是道,与夏桀殷纣同在便表现为灭亡。桀和纣,相传都是暴君,桀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纣:中国商代最后一位君主。第四是“与汤、武俱昌。”意思是道,与商汤周武同在便表现为昌盛。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前文说“道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 存亡之气由道赋予,一切智慧由道发授,万事废兴由道决定。尧舜的智慧由道发授,桀纣的灭亡与汤武的兴昌由道决定,同样,接舆的狂放由道赋予。智慧也罢,灭亡也罢,兴昌也罢,狂放也罢,这都是事物的“所以然”决定的。韩非子在这一章将“道”进一步世俗化,将“道”设定为事物结果的内在原因。

【道,与尧、舜俱智,与接舆俱狂,与桀、纣俱灭,与汤、武俱昌。】

世俗世界,人们总是向往成功,认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孰不知,昌有昌道,亡有亡道。事物的结果,总有原因。成功,有成功之道,失败,有失败之道。道,只不过是事物结果的原因而已,成功了就说遵从了道,失败了就说违逆了道,这样的说法本不科学。顺与逆,这是人的思想,不是“道”的指示。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尧舜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圣贤,律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让我们知道了老子“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原始含意,就是把握好火候,不要轻易屡屡翻动,意寓为管理大国的君主,不要轻易变更法令。天下之事,最难的就是火候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尤其是像烹饪这一类工作,没有严格科学的标准可循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四章 亡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黄帝,骊姬,夏桀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四章 亡臣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强调了君术与法制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两点,一是个人,君主执术解决了政权与君权的问题,臣子师法解决了遵纪守法的问题,实现君尊吏治。二是国家,君主执术臣子师法就能政通人和,国家政策与法规就能贯彻落实,实现国治民安。相对论,让我们明白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章 术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君主,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章 术法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强调了君主凭借“仁义智能”治国的危害,言下之意君主还是要依法治国。法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依法治国自然国治,而“仁义智能”是人意识思想的产物,属于“人为”范畴,而人是最不确定的因素,社会管理管理的就是不确定的事件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一章 禁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儒家,法家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一章 禁奸当原始人类走出洞穴,走向森林与平原,发展到族群部落,开始狩猎与种植时,人类的自主意识中的自我思想被唤醒。当人类摆脱了生存的困境,有了足够多的食物后,大脑功能得到提升,思想与精神开始充分发展,对于自身与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尤其是表达与记录思想的文字出现后,各种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三十章 财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红林,财用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三十章 财祸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直接否定了当世学者所提出的“轻刑财足则国治”的主张。轻刑者认为国家混乱的原因是君不爱民,税赋过重,财用不足,导致民众怨恨君主。韩非子反过来说,难道君主仁爱,刑赋皆轻,财用富足就能实现国治了,韩非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行。仁爱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十章 上术下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定法,红林,商鞅,法家,分封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十章 上术下法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论述了秦君有法无术的祸患,并对此做了总结。韩非子并没有讲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过程,而是从孝公商鞅死后开始讲,一直讲到昭襄王及以后。自昭襄王开始,秦国的诸侯权臣都如穰侯与应侯一样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不为国家朝廷着想,只想

  •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六章 国多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饬令,红林,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六章 国多力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国以功授官与爵”,国家依据功劳的大小授予官职与爵禄,以此聚智汇勇,则国家无敌。论功行赏,自古都是管理的核心。人是事物的主体,事情总需要人去做,这是基本常识,事情结果的好与坏,成果的大与小都与做事者密不可分,所以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二十四章 自然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列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二十四章 自然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学不学,复归众人之所过也。” 学习没有学过的,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还有一种解释是把不学习作为学习,重新走上众人认为错误的道路。学习,是一个过程,是正在进行时,不管是学习本身,还是学习的人与学习的内容都是无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一章 道静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红林,孔子,有道,天下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一章 道静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讲完了,从今天起讲《韩非子-喻老》,解老是解释老子所说,喻老是知晓老子,明白老子所意。老子(李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是孔子的前辈,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思想集于《道德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二章 痛苦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罪恶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二章 痛苦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揭示了“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的原因,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众人为什么不知足,二是忧患为什么终身不解。不知足,是欲望在作怪,忧不解,是贪利不除的后果。人是事物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其实,管理社会就是管理人,管理事物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