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一章 义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一章 义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1378 更新时间:2024/1/25 8:54:24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十一章 义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重点讲了老子“义者”所包含的内容。我们说“义”是用来确定君臣、父子、朋友、贵贱、亲疏者关系与地位的。人类社会是伦理社会,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种形式的关系将大家联系起来。在这些关系中最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明确了辈份与贵贱之分,这里的“贵贱”并不是现代意义的贵贱,只是古代定义长辈与小辈关系的定位词。在这些关系中最为核心的关系是政治关系,君臣上下关系,确定明确了两者的政治地位,而维系这种关系的是“事”,就是君主提供平台与俸禄,臣子供职理事侍奉君主。君臣之间的政治关系,决定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君臣关系和,国家兴盛百姓幸福,君臣关系不和,国家百姓受害。

除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外,还有朋友关系,这是第三种人与人之间明确的关系,“知交朋友之接”中的“知交”是彼此恩德相结,彼此感情所致而交往密切者。可见韩非子对朋友的定义不一般。维系朋友之间关系的是“接”就是知心朋友之间的来往交流。最后一种关系是亲疏关系,这种关系是以距离的远近来定义的,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意思。这种关系脱离并高于血缘、政治、朋友关系,而现实社会中这种关系最为重要,与领导的亲疏决定了你在职场中的状况,与父母的亲疏决定了你在家庭中的状况,这一点相信许多朋友都有切身体现,尤其在职场与领导的亲疏关系,真是门学问。

亲疏关系只与距离有关系,与其它没关系,决定亲疏关系的是内外,你是否在领导的圈子里。这种关系很难讲,个人有个人的体会,既复杂又微妙,看似简单却含意无限。贵贱关系,是长辈与小辈、上级与下级、老师与学生、老人与新人之间的关系,维系这种关系的方式就是“敬”,尊敬、敬畏。凡是用“敬”来维系的关系都是贵贱关系。

韩非子明确了“义”所确定的君臣、父子、朋友、亲疏关系后,接着讲了如处理好这种关系,关系间的两者如何相处才能维系好这种关系。韩非子非常重视关系的和谐,因为他知道这些关系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而这正是法家所要达到的治国目标。韩非子认为“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意思是臣子侍奉君主适宜,下属依恋上司适宜,孩子侍奉父亲适宜,卑贱礼敬尊贵适宜,知交朋友互助适宜,内亲外疏适宜。

这一段话道出了“关系”的核心价值:臣事君,上怀下,子事父,贱敬贵,友相助。这也是现代社会基本的相处方式,圣贤在二千多年前就为在社会中处于不同位置的我们明确了行为方式,而我们也遵从这样的设定生活着。关系相处韩非子用了一个“宜”字,很是得体,宜是适合,适当的意思,而适合是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的意思。韩非子没有确定一个人为的标准,而是说要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也就是实事求是,按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处理两者的关系。事、怀、敬、助必是因具体的事情而发生关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决定了关系是否能继续,所以如何解决问题是关键,韩非子的答案就是要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现实社会中,就有许多关系因为问题没有解决好,结果关系破裂了。

【臣事君宜,下怀上宜,子事父宜,贱敬贵宜,知交朋友之相助也宜,亲者内而疏者外宜。】

在公司管理中,老板要确定并明确这五种关系,管理好这五种关系也就管理好了公司。管理这五种关系要依靠企业化与公司制度,要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劳资关系、上级和下级之间的领导关系、同事和同事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公司制度确定的正式的组织关系,这是公司的核心关系。而贵贱关系、朋友关系是公司里的非正式的组织关系,老板同样要重视,因为它的举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而且这种影响具有突发性,难控制性。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亲疏贵贱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章 不虚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道家,无思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章 不虚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重点讲了为什么要无为无思,是想让人的身心“虚”空,只有身心虚空了,“德”才能进入,人的心意才不会被其它所控制。韩非子认为贵无为虚,是为了“其意无所制”心意不受牵制。这里绝没有排它性,反而更具有包容性,因为“德”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五章 国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饬令,官爵,智谋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五章 国无敌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社会发展中农商关系的处理原则,就是重农抑商。韩非子虽然没有直接说抑制商业的发展,但却说了重视商业发展的恶果,就是国家削弱。我们常说“无奸不商”,这是商业与资本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基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思想所设定的

  •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七章 秦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定法,红林,商鞅,奸臣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七章 秦法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总结了申不害实施“有术无法”的治国之策的后果,韩国依托强大的兵力奋力征战,却七十年都不能成就霸业,这就是有术无法的祸患。君主虽行为君之术,却没有在官吏中整顿法令,内忧外患致使国家发展后劲不足,国力不济,终不能成就霸业。国

  •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十章 爱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饬令,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十章 爱民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上一章韩非子借用他《用人》篇中的一段来说明君主治国的易攻,也就是从最难的治吏处着手治国,国家就容易治理。易攻,就是要从主要矛盾与主要困难入手,主要矛盾与主要困难解决了,次要矛盾与一般困难自然水到渠成迎刃而解。易攻是解决问题的原则,也是为事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九 处静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九 处静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老子的“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 这句话现在常用的解释是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占了十分之三。但韩非子的解释是人活着,就要动,而动的结果就是走向死亡,也都体现在四肢与九窍这十三件上

  •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三章 先后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喻老,法家,吴国,老子

    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第十三章 先后红林悟道《韩非子-喻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明喻了老子的“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何为邦之利器,就是赏罚。不可以示人,意为不外借他人,“示”在甲骨文本作“T”,象祭台形,与祭祀有关,在这里可引申为献予,给予。这句话有很多种解释,我们不能说这些解释得对与错,本身圣

  •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七章 数治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饬令,治国,官爵

    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 第七章 数治红林悟道《韩非子-饬令》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解了“国多力莫能侵”国家强大到天下没人敢入侵,这是多么好的状况。《孙子兵法·谋攻篇》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意思是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按韩非子的意思,应该是国强而拒侵之兵,这才是善之善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七 十三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骨节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零七 十三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何为“出生入死”,并提出了四肢与九窍动静决定生死。四肢与九窍加起来是十三,所以韩非子就用“十三”代表之。“出生入死”这个成词来自《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从出生到死亡的时间,就是

  •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十一章 假借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定法,红林,商鞅

    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 第十一章 假借红林悟道《韩非子-定法》上一章韩非子开始自问自答第三个问题,就是君主执行申不害所主张的君术,而官吏实行商鞅所变之法,这样可行吗?韩非子的回答很肯定,不行。为什么呢,原因是申不害的君术与商鞅所变之法都有不完善的地方。君术与臣法同属国家律法之范畴,应该统一于国家律

  • 法、术、势三者何为中心?韩非子法家思想的新解读

    历史解密编辑:拾贰Sean标签:五蠹,韩非子,科学家,法学家,法家思想,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他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他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