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是一只令秦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的仓鼠?

李斯是一只令秦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的仓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乡野的小宋 访问量:2309 更新时间:2024/2/12 6:45:45

作者:许云辉

公元前210年7月的沙丘宫(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赤日炎炎,空气中游荡着若有若无的尸臭味。宦官赵高撺掇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发动沙丘政变后,自告奋勇去拉丞相李斯下水。

赵高先绕弯子:“皇上驾崩前,曾令臣给长子扶苏写信,令其将兵权移交蒙恬,速回咸阳办理后事再继位为帝。此事李丞相必定知晓!”

李斯紧皱眉头:“知道。但愿扶苏公子已经程回京,主持皇上葬礼。”

赵高阴冷一笑:“丞相,此信件一直被臣扣押。皇上驾崩后,臣已将此信件与皇帝印信转交胡亥之手。现在,拥立扶苏还是胡亥为太子,完全取决于您和臣!臣以为,胡亥虽是先皇最小的儿子,但‘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是储君的最佳人选!臣希望您审时度势,拥立胡亥继承帝位!”

李斯极为震惊,义正辞严拒绝:“您岂能说出这等亡国言论?人臣岂有确立太子的权力!此事断不可为!”

赵高阴森森地冷笑:“大秦是嬴家的天下,谁做皇帝江山都姓嬴!臣劝李丞相还是多考虑自己的前途要紧!”

李斯朗声答:“谁当皇帝,李斯都是问心无愧的大秦丞相,何忧之有?”

赵高直击他的软肋:“好!假定扶苏称帝,您还自以为是铁打的丞相?请问,您觉得能与蒙恬相提并论?功劳比他多?智谋比他强?声望比他高?比他还受扶苏信任?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

李斯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眼前闪现出被罢相后的种种恐怖画面,不寒而栗。

赵高穷追猛打:“臣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亲眼看见被罢免的丞相及功臣,没有人得以善终。丞相侍奉先皇多年,当知臣言不虚!您一旦被罢相,下场如何应该心知肚明!您就甘心舍弃三公高位、抛弃荣华富贵、引颈就戮坐以待毙?反之,您如果与臣联手拥立胡亥,则相位可保,高位可留,富贵可享!您就会因前无古人的两朝丞相而名垂青史!”

李斯被说中心思,进退维谷,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利禄终于战胜忠诚,“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积极参与“沙丘之变”。

李斯与赵高修改秦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矫诏斥责“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并赐死蒙恬。

扶苏接到矫诏,不辨真伪,悲愤自杀。蒙恬深疑有诈,“不肯死”,被特使逮捕关押。他的弟弟蒙毅也因胡亥听信赵高谗言,负屈含冤而死。蒙恬闻讯,满腹悲忿“吞药自杀”。

李斯为一己之私曲意逢迎,与赵高沆瀣一气废黜扶苏拥立胡亥,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在把自己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同时,也成为一只导致秦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的仓鼠!

(一)秦建功臣

李斯,楚国上蔡人,在郡中任小吏期间,见厕所中的老鼠只能吃脏物且见到人或狗就惊惶逃窜,粮仓中的耗子却吃得肥肥胖胖且无忧无虑,遂大发感慨:“人有无出息与老鼠同理,完全由自己所处环境决定!”

为改变环境,李斯发奋“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后,他认为“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于是西入秦国施展才华。他投到吕不韦门下,深受赏识,被推荐给秦王嬴政。“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采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对山东六国展开远交近攻,由此被拜为客卿。

韩国派水利工程师郑国游说秦王修建长达三百余里的郑国渠,企图以此消耗秦国国力,延缓发动战争。阴谋暴露后,秦国贵族趁机游说秦王,建议以间谍嫌疑将客卿悉数驱逐出境。秦王盛怒之下,颁布“逐客令”。李斯在被逐途中献上著名的《谏逐客书》,使“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李斯)官至廷尉。”二十余年后,秦王一统天下,“以(李)斯为丞相。”

李斯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为秦王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秦建后,李斯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提出统一文字、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正确主张,成为秦帝国不可或缺的一根擎天柱!

(二)沙丘之变

公元前210年初,秦帝国掌舵人秦始皇第五次东巡途中染病。弥留之际,他令赵高给长子扶苏写遗嘱:“速将兵权移交蒙恬,回咸阳与弟弟们办理丧事!”赵高将遗嘱封口后,“未付使者。”

7月,秦始皇于沙丘宫驾崩。李斯因秦始皇虽有二十余子,但“无真太子”,故“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凉车中。”因此,“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

赵高胆敢私扣秦始皇遗诏,是因为他秒懂秦始皇遗书之意:“长子(扶苏)至,即立为皇帝。”扶苏不仅深孚众望,且左膀是威震匈奴的名将蒙恬,右臂为“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的蒙恬之弟蒙毅。这三个人,都是赵高忌惮的人物。

赵高出身卑贱,却颇有歪才,为人勤奋,精通法律,书法擅长大篆。秦王把他提拔为中车府令(执掌乘舆的中等官员,相当于秦王御驾车马班长)并保存印信,业余时间教导胡亥如何判案断狱兼任书法老师。赵高曾犯下重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蒙毅“当(判处)高罪死,除其宦籍。”秦王在胡亥多番求情下,“赦之,复其官爵。”死里逃生的赵高对蒙毅兄弟恨之入骨。为了报复,更为巩固权位,他极力游说陪同父皇东游的胡亥乱中夺权。

胡亥早对帝位垂涎三尺,在赵高极力撺掇下,假惺惺推辞一番,答应发动政变篡夺皇位,后被立为秦二世。赵高以拥立之功,被秦二世封为郎中令(九卿之一,掌宫廷侍卫),成为新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和决策者(最主要是监督者)。

李斯保住了三公位置和荣华富贵,长舒了一口气。可惜,李斯如此聪明之人,竟不知与虎谋皮的下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变身当年那只衣食无忧的仓鼠,且已成为赵高这只恶猫垂涎三尺的食物。

(三)黄犬之叹

赵高利用胡亥皇位来得不光彩的忧惧心理,恶毒地建议胡亥将不听话的兄弟姐们们和正直大臣斩尽杀绝。他先后杀害秦二世的十二个兄弟和十来个姐妹,“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又干掉不少直言敢谏的官员。他花言巧语欺骗秦二世“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彻底架空秦二世,攫取了朝政大权。在他的残酷杀戮下,“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赵高为拍秦二世马屁,“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导致“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使秦王朝成为一座摇摇欲坠的大厦。

李斯在赵高为非作歹期间,始终采取作壁上观的明哲保身态度,使赵高愈发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当得知陈胜吴广振臂一呼义军四起后,他敏锐意识到义军必定成为燎原星火。不久,吴广率义军攻击重镇三川郡(今河南荥阳)。三川郡守李由是李斯的长子,率部迎战不敌,眼睁睁目送义军呼啸西去。眼看秦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斯忧心如焚,终日长吁短叹。

赵高为除去李斯,故意引诱他在秦二世与寻欢作乐时进谏以激怒秦二世,并趁机上眼药:“丞相显然有逼陛下裂地封王的野心!臣听说他的长子李由与陈贼多有书信往来。”

李斯闻讯,上书申诉冤屈,且提醒秦二世,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秦二世置若罔闻,反而诏令赵高审理丞相父子谋反案,并将李斯三族悉数逮捕入狱。

李斯被“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他被酷刑折磨得死去活来,虽然深知自己“实无反心”,也只得屈打成招,谋反罪名成立,被判处“腰斩咸阳市。”

李斯与次子携手同赴刑场途中,回忆起当年在家乡无忧无虑的日子,不禁搂着儿子悲叹:“儿子,我多么怀念当年和你牵着黄狗同出故乡上蔡东门去打猎逐兔的快乐日子啊!”于是,“父子相哭,而夷三族”,留下著名的“黄犬叹”典故。

李斯被害后,赵高如愿以偿爬上丞相宝座,通过指鹿为马的把戏排除异己,俨然凌驾秦二世成为太上皇。

此时,秦军主力在巨鹿被项羽击败,六国旧贵族并力西进,咸阳城风声鹤唳。赵高为自保,演出一场闹剧,逼得秦二世自刎后,拥立秦王子婴为秦三世。子婴对赵高恨之入骨,与心腹密谋,“遂刺杀高于斋宫,三族高家以徇咸阳。”

其后,子婴率群臣投降先行入关的刘邦。次月,项羽所部入咸阳,“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中原大地上第一座气势恢宏的秦王朝大厦,在熊熊烈焰中轰然倒塌,化为灰烬,被狂风暴雨吹进历史的垃圾堆。

(四)仓鼠本色

李斯作为与千古一帝秦始皇相得益彰的首任丞相,其治国理政才能毋庸置疑,文章书法才华出类拔萃,历史贡献不容否定。但是,他仓鼠般的政治理想,决定了他“桌子底下打拳——出手不高。”他固然为秦帝国的建立呕心沥血,但这些努力的目的并非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而仅仅是为谋取自己和家族的锦衣玉食。因此,当历史出现重大拐点时,他为保住荣华富贵,竟然丧尽天良与赵高同流合污,犯下不可宽恕的滔天罪行。

义军风起云涌,秦廷震动。李斯受到秦二世斥责,说他身为丞相却不能“安天下而治万民!”朝臣讥讽李斯枉为三公,对义军束手无策。“李斯恐惧,重爵禄”,为保住爵禄,曲顺秦二世心意,将天下大乱原因归结为各级官员对下属和百姓督责不力,上书建议施行火上浇油的“督责之术”。“书奏,二世悦,于是行督责益严。”

在各级官吏层层加码的督责下,对百姓敲骨吸髓横征暴敛的官员被朝廷视为干才。道路上到处是受刑的百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滥杀无辜的官吏,反而成为朝廷的忠臣。李斯与赵高狼狈为奸,联手将秦王朝推向深渊。

因此,司马迁评价他:“李斯深明《六艺》精髓,却不以此匡正秦二世的缺失。过分看重爵位与利禄,因此‘阿顺苟合’赵高,埋下秦亡的祸根!”可谓一语中的。

仓鼠的理想只是吃饱喝足无需担惊受怕,燕雀的理想仅是飞起数仞而下且“翱翔蓬蒿之间”即可,陈胜的理想是“苟富贵勿相忘”,因此成事后便迫不及待称王;鲲鹏扶摇展翅,志在苍天与天池。凤凰仁瑞之禽,志在寻梧桐而栖。诸葛鞠躬尽瘁,志在匡扶汉室......可见,理想是否高远,决定着人生起飞的高度。

所以,李斯以其仓鼠般的政治理想,注定只能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仓鼠——啃啮断秦帝国大厦擎天柱的仓鼠!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标签: 李斯赵高秦王秦二世嬴政蒙恬

更多文章

  • 努力重要还是平台重要?李斯的人生奋斗史,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进击的阿木君呦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二世,扶苏,秦国

    站在人臣的巅峰,李斯回顾过去的奋斗史,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政治哲学是正确的:要想保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聪明才智或许没有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平台。李斯的奋斗史,很励志,也很心酸。早年的李斯是一个下蔡小吏,工作大约与仓库有关。因为他经常看到仓库的老鼠,无忧无虑的嬉戏、繁殖、进食,长得肥肥胖胖的。偶然的一天,

  • 李斯坚信仓鼠理论,但该理论,又让他获得了黄犬东门之叹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李斯,赵高,秦国,仓鼠,黄犬,吕不韦,宠物鼠,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秦国著名丞相李斯,曾偶然受到仓鼠的启发,让自己有幸成为了一国名臣,但也因为仓鼠理论,导致自己最后不得不为后世留下“黄门之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仓鼠理论又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

  • 李斯:千古一相,最后为何会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李斯,秦国,荀子,赵高,秦朝,吕不韦,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战国各路枭雄横扫千秋,诸子百家争鸣,战国是历史的交汇时期,文化,制度,人文,在战国时期百花齐放。后人往往把战国时期认为是动荡残酷的,但历史的另一面,客观地发掘出来了战国时期诞生出杰出乃至影响后世的人们。李斯,在人海中脱颖而出,造就了时代传奇。他的人生神秘甚至诡谲,对统一六国的秦朝做出了巨大贡献,放眼

  • 李斯作为大秦丞相,可谓是位极人臣,为何遗言里怀念的却是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斯,嬴政,赵高,丞相,秦二世,韩信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这是李斯在临刑前,看到自己的儿子也在被杀的行列之中,一时心酸所说的话。简单来说,就是李斯想要再次和儿子一起,牵着黄狗,一起出上蔡城东门打猎,可惜再也没机会了。这一遗言很简单,但是读起来却让人感到有些伤心。人生匆匆数十年,李斯从一个穷光蛋,靠自己的学问,成

  • 吕不韦与李斯二人谁更厉害?让历史告诉我们

    历史解密编辑:背阴里的李子标签:吕不韦,李斯,秦国,嬴政,赵高

    吕不韦与李斯,都是与大秦王朝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二人,一个是促使秦始皇登上秦国国君宝座的关键人物;另一个则全力辅佐秦始皇,为大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国理政方案。要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各自的出身以及表现吧。01吕不韦——最具魄力和胆识的战国第一商人吕不韦祖上姓姜,

  • 李斯作为秦国一代名相,为何下场如此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秦国,秦王,赵高,秦二世,吕不韦

    李斯是楚国人,年少时就在楚国担任一个小吏。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在办公附近厕所里吃脏东西的老鼠,一旦有人或狗接近就会被惊扰逃跑。而粮仓里面吃粮食的老鼠,他们居住在大仓库里,不会被人或狗惊扰。看到如此情景,李斯感慨说,“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就和这些老鼠一样,都是环境决定的。”1、潜龙勿用,拜师荀子于是,李

  • 揭秘:秦国千古一相大功臣李斯,为何最终下场如此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皇帝,丞相,秦国,秦朝,秦二世,书法家,艺术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有助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功,为什么丞相李斯最终会迎来惨烈的结局?李斯本算是历史上的聪明人,他师从荀子,法家学派之人才。同样,他也是秦开国功臣之首——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声名才学显赫而权倾朝野的人最后却被处以最残酷的刑罚而死,还灭了三族。李斯的悲剧究竟是如何酿成的呢?对于秦朝的灭亡,很多了解秦朝的

  • 李斯的一念之差:成就了大秦霸业,也将秦国送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不胖的胖子呦呦标签:李斯,秦国,秦王,赵高,始皇,吕不韦,汉高祖刘邦

    “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王权政治自古都和权臣、重臣脱不了关系。往往兴盛的朝代总伴随着忠臣勇将,而衰落、走向灭亡的朝代总伴随着奸臣佞臣。许多历史的转折点究其到根本,其实就在那些关键人物的一念之间。“一念生,则百缘起;一念灭,则千缘尽。”一个念头下去之后,世事瞬间变化,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

  • 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丞相,扶苏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极为奇怪,聂政惨烈毁容之后平静自杀,樊於期为刺秦王自甘奉上首级,白起蒙恬感慨苍天惩罚后淡定自杀.......这些人死前极为平静淡定 ,仿佛不是面临生死之间的大恐慌,而是“挥一挥衣袖,作别人间的云彩”。然而,聂政樊於期等人之死,总归或多或少有客观原因,但作为中国封建历史

  • 赵高能够夺权只是因为李斯太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大崔谈生活标签:赵高,李斯,扶苏,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赵高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太监,作为秦始皇的心腹。在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联手,赐死扶苏,消灭蒙氏一族,彻底掌握秦国大权。更是在之后通过陷害的手段,将能够制衡自己的李斯也赶尽杀绝。最终成为掌握整个秦帝国的强势政治人物。而就赵高夺权的过程来看,他身居要职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相国的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