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恪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

诸葛恪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知行视之 访问量:558 更新时间:2024/4/13 8:34:37

诸葛恪出身琅琊诸葛氏,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堂侄,家世显赫。

  诸葛恪小时就十分聪明,很有才能,善于辩论,没有人能说得过他。孙权对诸葛恪十分称赞,封他为骑都尉,让他侍奉太子孙登。他与顾谭、张休等共同为太子孙登讲学,因此结为好友。

  二,替父解难

  孙权因为诸葛瑾脸长像驴,准备捉弄他。一天,孙权与众臣饮宴,命人牵来一头驴子,上面写着诸葛子瑜。诸葛恪便向孙权请求添加两个字,孙权同意。诸葛恪于是写了之驴两字,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众人见此,纷纷大笑。孙权佩服诸葛恪的机智,将驴子赐给了诸葛恪。

  三,才思敏捷

  一天,孙权问诸葛恪:“你父亲与诸葛亮谁更优秀?”诸葛恪回答:“我父亲更优秀。”孙权问他原因,他回答:“臣父知道侍奉明主,叔父不知道,所以臣父更优秀。”孙权听了十分高兴,命诸葛恪给大家斟酒。

  诸葛恪斟酒到了张昭面前,张昭因为喝了很多,不肯再喝,便说:“你这样恐怕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孙权说:“你能否让张公理屈词穷,喝下这杯酒?”诸葛恪反驳张昭说:“姜子牙九十岁带兵打仗,也没说自己年老。现在带兵打仗,请张公在后。吃饭喝酒,请张公在前。怎么能说是不尊敬老人呢?”张昭听了,无言以对,将酒喝了。

  恰好蜀国的使者到来,孙权对使者说:“诸葛恪喜好骑马,回去告诉你们丞相诸葛亮,送匹好马过来。”诸葛恪立即向孙权谢恩。孙权问他:“马还没有送来,你为什么谢恩?”诸葛恪回答:“蜀国是陛下的马厩,现在有了君命,马一定会送来,怎么能不谢恩?”

  四,治理丹阳

  诸葛恪向孙权上书,称丹阳山高林密,民风彪悍,百姓躲入深山,不服王化。希望能够治理丹阳,教化百姓,扩充兵源。

  东吴群臣认为:丹阳山势险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相邻,地域广阔,百姓不服王化,崇尚武力。有机会就出来劫掠,打不过就躲入深山老林,很难管理。诸葛瑾也认为丹阳很难治理,认为诸葛恪不能让家族兴盛,反而会使诸葛家灭族。

  在诸葛恪的极力劝说下,孙权同意,封他为抚越将军、丹阳太守,给他三百士兵,让他治理丹阳。

  诸葛恪到丹阳,通知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官员严防边界,让百姓定居。诸葛恪派兵驻守丹阳的交通要道,收割全郡的粮食。藏匿在山中的人没有粮食吃,只能纷纷出山投靠官府,诸葛恪对他们好言安抚。山中的人见投降的受到厚待,纷纷出山,诸葛恪因此得到精兵万人。

  孙权听闻,十分高兴,封诸葛恪为威北将军、都乡侯。诸葛恪请求率兵到江北屯田,俘获曹魏的百姓,夺取寿春,但孙权没有同意。

  五,托孤重臣

  太元二年(252年),孙权病重,临终命大将军、太子太傅诸葛恪,中书令、少傅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辅佐太子孙亮

  孙权死后,孙弘因与诸葛恪不和,害怕诸葛恪报复自己,便决定矫诏杀死诸葛恪。孙峻知道此事,告知诸葛恪,诸葛恪于是杀了孙弘。

  诸葛恪取消对群臣的监视,减免赋税,善待百姓。百姓因此十分高兴,一到诸葛恪外出,便想看看他的样子。

  六,对抗曹魏

  司马师见孙权病死,趁机伐吴。诸葛恪率军抵御曹魏,魏军轻敌,诸葛恪趁机袭击魏军,双方在东关交战,魏军惨败。孙亮大喜,封诸葛恪为阳都侯,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诸葛恪在东关大败魏军,自此轻视曹魏,想要趁机北伐,夺取中原。东吴群臣纷纷反对,但诸葛恪独揽大权,执意伐魏,众人无可奈何。

  诸葛恪召集二十万大军伐魏,百姓负担沉重,开始丧失人心。诸葛恪进兵新城,将新城团团围困。新城久攻不下,加之疫病流行,吴军死伤惨重。众将告知诸葛恪,他非但不肯退兵,反而认为众人贪生怕死,想要严惩众将。众人见此,不敢再进言。

  诸葛恪久攻不下,十分焦虑。都尉蔡林多次向诸葛恪献计,但他都没有采纳。蔡林于是投靠曹魏,魏军得知吴军虚实,趁机反攻。吴军损失惨重,百姓丧失亲友,因此怨恨诸葛恪。

  七,专横被杀

  诸葛恪回到建康,责备中书令孙嘿多次写诏书催自己罢兵。孙嘿惶恐害怕,因此称病不出。诸葛恪忌讳新城兵败,重新选拔官员,任用亲信,讲究威严,常因小事责备大臣,众人因此惶恐不安。

  孙峻见诸葛恪人心尽失,便想除掉他独揽大权。孙亮亦厌恶诸葛恪专权,便与孙峻共同密谋除掉诸葛恪。

  孙峻在宫内设宴,邀请诸葛恪入宫,诸葛恪同意。张约、朱恩等劝诸葛恪,孙峻图谋不轨,应该提防。诸葛恪素来轻视孙峻,不以为意,入宫赴宴。结果孙峻趁诸葛恪不备,杀死了他,同时将诸葛家灭族。

标签: 诸葛恪孙权孙峻诸葛瑾诸葛亮曹魏

更多文章

  • 诸葛恪号称比诸葛亮还聪明, 最终为何却落得满门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诸葛恪,诸葛亮,孙权,诸葛瑾,陆逊,孙亮

    空有其名罢了,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力。太中大夫陈韪评价孔融“小时了了。实际上,这句话形容诸葛恪最贴切不过,小时候的诸葛子瑜之驴和让张昭饮酒实在说明不了什么,不过是小聪明而已知子莫若父,诸葛瑾对儿子的评价:“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可谓一语中的,成也是他,败也是他。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

  • 大智慧与小聪明:论诸葛恪的覆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孙权,陆逊,步骘,丞相,刘璋,三国,诸葛恪,诸葛瑾,诸葛亮,曹操手下,大智慧与小聪明

    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诸葛恪是孙亮时代的首辅,执政之初屡建奇功,威望熏天;但他刚愎自用,最终因为军事方面的失败引发了统治集团的不满,宗族倾覆,遗笑天下。《吴书》称诸葛恪“英才卓越,超踰伦匹”,评价不可谓不高。从诸葛恪的仕宦履历看,他在军政方面确实颇有建树。但诸葛恪本人的聪慧,大多浮于表面,属于“机捷

  • 孙亮:孙权61岁时生下的儿子,幼年即位,诛杀诸葛恪,却离奇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孙亮,孙权,孙峻,皇帝,东吴,诸葛恪,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14岁的东吴皇帝孙亮在皇宫花园,突然想吃蜂蜜浸生梅。他打开蜜罐,不禁失声惊叫:“哪来的这多老鼠屎!”他将蜜罐向随从们展示,罐内黄烂烂的蜂蜜中,赫然有几颗黑黢黢的老鼠屎,众人皆惊。那个去取蜜的黄门(宦官)急忙跪地,信誓旦旦地说:“陛下,必定是那内库仓管办事不力、疏于防范,致使仓库里老鼠横行!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曹操,权臣,曹魏,司马懿,诸葛亮,诸葛恪,史说三国

    从汉末开始,在整个三国期间,每个国家都出现了权臣。这些权臣各使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足迹。在这里,我就挑选最典型的四个权臣来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归宿。这四个权臣就是曹操、司马懿、诸葛恪和诸葛亮。这四个人都是在他所处的国家权倾一时,不可一世。他们为了走上权臣之路,并且要保持他们的权力都使尽了

  • 诸葛恪为什么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山越?-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诸葛恪,山越,孙权,东吴,诸葛亮,诸葛瑾,资治通鉴,曹魏,三国争霸,三国

    在东汉末年乱世时,各地豪强蜂起,多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诸侯,也就相当于民国时候的军阀,而还有很多偏远地方的人民跟少数民族联合,形成了各种小的割据武装。当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其实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小型武装。但这种武装不除,对于地方政权而言就是心腹大患。在东吴多山之地,也生存者很多类似的武装,历

  • 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皇宫赴宴被诛,尸首被苇席裹着扔到乱冢坑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诸葛亮,诸葛恪,诸葛瑾,孙权,司马师,孙峻

    252年,孙权临终时传位于10岁的儿子孙亮,又让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辅政,没想到仅一年后,孙亮就设鸿门宴诛杀诸葛恪,并用苇席裹着他的尸身,扔到石子岗,之后又将他全家处死。诸葛恪,字元逊,是三国名人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年少时非常的聪明。一次,孙权问他:你父亲诸葛瑾,和你叔父诸葛亮,谁厉害?

  • 大错过后,如何收场?红魔神童格林伍德,是否会步入诸葛恪的后尘

    历史解密编辑:绿茵新星标签:孙权,魏国,吴国,大军,蜀汉,诸葛恪,格林伍德

    从古到今、不同的范畴都不乏神童的存在,即使是现今的球坛,多支球队阵中都有值得期待的明日之星。说到曼联的神童,相信现时更多人的焦点会在加纳乔身上,但其实曼联阵中有一名年轻球员更早就证明了自身实力,此人名叫格林伍德。在群英汇聚的三国时代,最著名的神童相信就是诸葛恪。以诸葛恪与格林伍德身上有不少共通点,年

  • 诸葛恪悲剧的根源在哪里?-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峻,孙权,曹魏,东吴,岳飞,诸葛恪,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东兴之战,吴国以弱胜强,诸葛恪在吴国的声望和地位都是看涨的。但是东兴之战之后,诸葛恪想要再次发动北伐,攻击合肥新城,但遭到了失败,而这场战役失败的结果是孙峻和小皇帝孙亮联手杀掉了诸葛恪。为什么孙峻之前向孙权推荐诸葛恪,反而又要杀掉诸葛恪呢?诸葛恪的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

  • 孙权托孤的东吴五人辅政大臣团,有何玄机?诸葛恪能做霍光第二吗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权,霍光,孙峻,陆逊,汉朝,三国,诸葛恪,司马师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55太元二年(252年)二月,东吴大赦,并改元神凤,应该有以祥瑞为孙权祈福之意。然而,在病榻上躺了几乎半年之久的孙权,却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他感到自己大限将至,身后之事的安排已经刻不容缓了。但是,在全公主等人的干涉下,幼主继位已成定局,他只能被迫接受这一现实

  • 孙权:你与陆逊相比如何?诸葛恪:不如,但我胜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孙权,陆逊,诸葛恪,诸葛亮

    《世说新语》: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诸葛亮),吴得其虎(诸葛瑾),魏得其狗(诸葛诞)。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瑾,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对这位诸葛瑾较为熟悉。诸葛瑾的长子,名叫诸葛恪。诸葛恪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有人认为他是东吴版的诸葛亮。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