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恪号称比诸葛亮还聪明, 最终为何却落得满门被诛

诸葛恪号称比诸葛亮还聪明, 最终为何却落得满门被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慢聊的历史 访问量:1152 更新时间:2024/1/26 5:22:11

空有其名罢了,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力。太中大夫陈韪评价孔融“小时了了。实际上,这句话形容诸葛恪最贴切不过,小时候的诸葛子瑜之驴和让张昭饮酒实在说明不了什么,不过是小聪明而已知子莫若父,诸葛瑾对儿子的评价:“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可谓一语中的,成也是他,败也是他。

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东吴权臣,诸葛亮之侄,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体格肥胖,幼小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喜爱,在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命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孙亮登基受封太傅。击败曹魏国取得东兴大捷,天下震动。从此之后,居功自傲独断专权。公元253年十月,宗室孙峻瑜吴主孙亮,将诸葛恪诱入宫中诛杀,时年五十一岁。后诸葛恪平反。

诸葛恪死于何处?死于自己死做,诸葛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孙权曾经问诸葛恪,你爹跟你叔,谁本事大?是人都知道诸葛亮要比诸葛瑾强,但诸葛恪却说:当然是我爹。因为他知道跟谁干,孙权大笑。这事只能说诸葛恪马屁拍的好之外,实在说明不了什么。而且这都是诸葛恪小时候的事情,成年以后,诸葛恪做丹阳太守。政绩出色,而此时已经进入三国尾声,在诸葛恪五十岁的时候。正式执掌东吴朝政。成为第一权臣。吕岱曾对诸葛恪有一番劝诫,遇事多思。诸葛恪道“当年季文子三思而行,孔子听了后评论说,思两次就可以了。如今您劝我“十思”,是知道在下的不足啊”显然,此时的诸葛恪已经膨胀。诸葛恪最大缺点是:浮躁和自傲。凡是不愿多想,目无余子,瞧不起任何人。诸葛亮在给陆逊的信里说诸葛恪“性疏”就在于此。

而由于少年成名,诸葛恪太傲,既看不起不 如他的人,也看不起比他强的人(他也不认为有人比他强)。而且会把这种瞧不起明显的带出来。这就是自恋了,自恋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谦卑之心,听不得忠言谏言。这样的人肯定成不了大事。少年成熟过早但情商几乎没有增长。政治上幼稚导致他的失败,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偶然得胜便以知兵了 ,就此反滥用民力,穷兵黩武,引发内外不满,也让自己户灭九族。

诸葛恪政治生长环境太优越了,自小就被孙权培养,未受挫折,一旦有挫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凡事太自信,性格刚愎自用,新城一战,完全是侥幸得胜。但他自己却认为他高于司马懿,诸葛亮。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阅读 978 · 文章内容不代表UC平台观点

标签: 诸葛恪诸葛亮孙权诸葛瑾陆逊孙亮

更多文章

  • 大智慧与小聪明:论诸葛恪的覆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孙权,陆逊,步骘,丞相,刘璋,三国,诸葛恪,诸葛瑾,诸葛亮,曹操手下,大智慧与小聪明

    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诸葛恪是孙亮时代的首辅,执政之初屡建奇功,威望熏天;但他刚愎自用,最终因为军事方面的失败引发了统治集团的不满,宗族倾覆,遗笑天下。《吴书》称诸葛恪“英才卓越,超踰伦匹”,评价不可谓不高。从诸葛恪的仕宦履历看,他在军政方面确实颇有建树。但诸葛恪本人的聪慧,大多浮于表面,属于“机捷

  • 孙亮:孙权61岁时生下的儿子,幼年即位,诛杀诸葛恪,却离奇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孙亮,孙权,孙峻,皇帝,东吴,诸葛恪,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14岁的东吴皇帝孙亮在皇宫花园,突然想吃蜂蜜浸生梅。他打开蜜罐,不禁失声惊叫:“哪来的这多老鼠屎!”他将蜜罐向随从们展示,罐内黄烂烂的蜂蜜中,赫然有几颗黑黢黢的老鼠屎,众人皆惊。那个去取蜜的黄门(宦官)急忙跪地,信誓旦旦地说:“陛下,必定是那内库仓管办事不力、疏于防范,致使仓库里老鼠横行!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历史解密编辑:闲人观史标签:曹操,权臣,曹魏,司马懿,诸葛亮,诸葛恪,史说三国

    从汉末开始,在整个三国期间,每个国家都出现了权臣。这些权臣各使手段,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足迹。在这里,我就挑选最典型的四个权臣来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归宿。这四个权臣就是曹操、司马懿、诸葛恪和诸葛亮。这四个人都是在他所处的国家权倾一时,不可一世。他们为了走上权臣之路,并且要保持他们的权力都使尽了

  • 诸葛恪为什么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平定了山越?-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诸葛恪,山越,孙权,东吴,诸葛亮,诸葛瑾,资治通鉴,曹魏,三国争霸,三国

    在东汉末年乱世时,各地豪强蜂起,多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诸侯,也就相当于民国时候的军阀,而还有很多偏远地方的人民跟少数民族联合,形成了各种小的割据武装。当时诸葛亮七擒孟获其实就是类似于这样的小型武装。但这种武装不除,对于地方政权而言就是心腹大患。在东吴多山之地,也生存者很多类似的武装,历

  • 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皇宫赴宴被诛,尸首被苇席裹着扔到乱冢坑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诸葛亮,诸葛恪,诸葛瑾,孙权,司马师,孙峻

    252年,孙权临终时传位于10岁的儿子孙亮,又让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辅政,没想到仅一年后,孙亮就设鸿门宴诛杀诸葛恪,并用苇席裹着他的尸身,扔到石子岗,之后又将他全家处死。诸葛恪,字元逊,是三国名人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年少时非常的聪明。一次,孙权问他:你父亲诸葛瑾,和你叔父诸葛亮,谁厉害?

  • 大错过后,如何收场?红魔神童格林伍德,是否会步入诸葛恪的后尘

    历史解密编辑:绿茵新星标签:孙权,魏国,吴国,大军,蜀汉,诸葛恪,格林伍德

    从古到今、不同的范畴都不乏神童的存在,即使是现今的球坛,多支球队阵中都有值得期待的明日之星。说到曼联的神童,相信现时更多人的焦点会在加纳乔身上,但其实曼联阵中有一名年轻球员更早就证明了自身实力,此人名叫格林伍德。在群英汇聚的三国时代,最著名的神童相信就是诸葛恪。以诸葛恪与格林伍德身上有不少共通点,年

  • 诸葛恪悲剧的根源在哪里?-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学文标签:孙峻,孙权,曹魏,东吴,岳飞,诸葛恪,资治通鉴,三国争霸,史说三国

    东兴之战,吴国以弱胜强,诸葛恪在吴国的声望和地位都是看涨的。但是东兴之战之后,诸葛恪想要再次发动北伐,攻击合肥新城,但遭到了失败,而这场战役失败的结果是孙峻和小皇帝孙亮联手杀掉了诸葛恪。为什么孙峻之前向孙权推荐诸葛恪,反而又要杀掉诸葛恪呢?诸葛恪的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记

  • 孙权托孤的东吴五人辅政大臣团,有何玄机?诸葛恪能做霍光第二吗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孙权,霍光,孙峻,陆逊,汉朝,三国,诸葛恪,司马师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55太元二年(252年)二月,东吴大赦,并改元神凤,应该有以祥瑞为孙权祈福之意。然而,在病榻上躺了几乎半年之久的孙权,却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他感到自己大限将至,身后之事的安排已经刻不容缓了。但是,在全公主等人的干涉下,幼主继位已成定局,他只能被迫接受这一现实

  • 孙权:你与陆逊相比如何?诸葛恪:不如,但我胜过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道远文史标签:孙权,陆逊,诸葛恪,诸葛亮

    《世说新语》: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诸葛亮),吴得其虎(诸葛瑾),魏得其狗(诸葛诞)。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诸葛瑾,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对这位诸葛瑾较为熟悉。诸葛瑾的长子,名叫诸葛恪。诸葛恪自幼才思敏捷、聪慧过人,有人认为他是东吴版的诸葛亮。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比

  • 被孙权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的诸葛恪,为何在宴会上被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孙权,诸葛恪,孙峻,诸葛瑾,曹魏,孙亮

    诸葛恪,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长子,自幼聪明伶俐,在年幼之际便因为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而受到孙权的青睐,孙权曾多次当众提问他一些刁钻的问题,比如将他的父亲和叔父(指诸葛亮)相比较,问谁更加优秀这种情况。但诸葛恪每次都能顺孙权心意地给出令其满意的答案,所以孙权对其非常看重,在诸葛恪成年后便让他为太子孙登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