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狂客谢灵运(三):18岁的康乐公

狂客谢灵运(三):18岁的康乐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诗人故事 访问量:1775 更新时间:2024/1/17 9:41:38

中国诗人故事 NO.63

1

公元399年,谢灵运16岁。

平静了二十余年的江东大地再起波澜,始终掌握长江上游兵权的桓家人,篡权野心死灰复燃。

桓温兄弟桓冲死后,最终接掌桓温衣钵的是最小的儿子桓玄。而在朝堂上,谢安死后朝政大权逐渐落入宗室司马道子父子手中。司马父子忌惮桓玄手中的兵马,就强行让他督导交、广二州兵事,并开了一堆空头支票。桓玄又不傻,他受命却不赴任。398年,他干脆联合其他同他一样遭遇的将领一起,以讨伐逆臣为名举兵了。

当时除了桓玄他们,还有一些势力也欲浑水摸鱼。五斗米道教的教主孙泰就有感东晋国祚将倾,想趁机作乱。五斗米道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东晋初年随着士族们过了江,并在南方教众广布、影响深远,王羲之家族就世事五斗米道教。

不过孙泰还没来得及造反就被会稽内史揭发,被司马道子诛杀了。他弟弟孙恩出海逃到了海岛,准备伺机报复。

399年,孙恩纠集了数千教众进攻上虞、会稽等地,在短时间内居然聚集了十余万部众。深耕上虞、会稽的王谢两家首当其冲。这一次兵乱王谢子弟损失惨重,谢安儿子谢琰及两个孙子皆战死,王家王羲之儿子王凝之,既谢道韫丈夫及四个儿子战死,其他宗族子弟还有十余个被杀。

比较可笑的是,王凝之时任会稽内史,他不组织军队抵御,而是踏星步斗,拜神起乩,说是请下鬼兵守住各路要津,真是可笑至极。他请来的鬼兵并没有佑他平安,最终死于生平笃信的教友之手。夫人谢道韫面对虎狼叛军,倒是镇定自若组织御敌,手持利刃而前,凛然面对杀人魔王孙恩。

弱女子以名士风范保下了外孙,赢得了千年好名声。

2

这一年,谢灵运离开杜道士家回到上虞,继而北上建康回到谢氏大宅生活。

另外一边,桓玄相继消灭了其他几支叛军力量,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最终于公元402年攻入健康,杀死了司马元显等人。403年,桓玄逼迫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改元“永始”,得以一圆桓家人的帝王梦。

北府兵方面,自从谢玄死后,谢家人失去了军队的绝对掌控权,底层军官刘裕逐渐掌控北府兵权。桓玄称帝之时,恰逢三吴大地大饥荒,他非但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兴修宫殿、建造可容纳三十人的大乘舆。百姓因而更疲惫困苦,民心思变。北府旧将刘裕、何无忌刘毅等人于是乘时举义兵讨伐桓玄。

不到一年,桓玄就兵败身死。

那一年是公元404年,谢灵运20岁。按贵族世家的规矩,他也到了出仕的年纪。早在18岁,谢灵运就袭了祖父康乐公的爵位,食邑二千户。从此以后,他以公爵的身份主持着谢玄这一脉的门户,祖父留下的庞大财富和名望养成了他骄奢任性的性格。

3

世家就像一张大网,无论是谁坐在王位,都逃不出这张网的边界。作为当时第一世家的谢氏家族子弟众多,与各股势力盘根错节,深陷其中。可是即便如谢氏这艘百年巨船,在当时的动荡局势中,也是行驶得战战兢兢,并不能随心所欲。

谢灵运起家的官职是员外郎,当时东晋王朝实行九品官人法,青年才俊们按中正评定的乡品级别予以相应的官职。由于当时世家众多,为了安抚世家利益,在清浊两列官职中设制了系列员外官职,这种官职一般没有实务,仅是头衔响亮的闲职。

对于对于这样的职位,自视甚高的谢灵运当然看不上眼,他并没有上任。

第二年,谢灵运出为琅琊王司马德文的大司马参军,5月,他又做了刘毅的抚军记室参军,他在参军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数年。参军相当于军队参谋的职位,官品为七品。官职虽小,但却是可以打入当时东晋社会的核心圈层。

桓玄死后,东晋朝廷的兵权主要被刘裕和刘毅两位大将把持。以刘毅的势力和实力,当时是能够与刘裕一分天下的。谢家子弟分别有多人在两个阵营当中任职,谢灵运的两个叔叔谢裕和谢混是其中的佼佼者。到410年,谢混已经官至尚书左仆射,411年谢裕官至吏部尚书,掌控着朝廷的人事任免。

谢家依然位于权力的顶峰。

4

参军这份工作谢灵运一干就是7年,直到412年,他终于升职为6品的从事中郎。但这一年并不太平,并且对谢家的命运走向影响深远。

一山不容二虎,蛰伏已久的刘裕终于亮出了他的利爪,他先是以“凭藉世资,超蒙殊遇,而轻佻躁脱,职为乱阶,扇动内外,连谋万里”为名杀了谢混。说实话这个罪名真是堪比岳飞的莫须有,说一千道一万,无非是因为谢混与刘毅交好,是刘毅在朝堂上的有力臂膀而已。可惜一代风流名士就这样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丢了自己的性命。

可见这个世界始终还是拳头说了算,即便是像陈郡谢氏这样的公卿世家,没有了兵权的加持,也轻易沦为鱼肉的境地。竖清了刘毅在朝廷上的势力,刘裕便放手攻袭了刘毅驻地江陵,杀死了刘毅。

世家的势力刘裕终归不敢轻易得罪,他一边无情的杀了谢家的当家人谢混,另一边转头对谢家的其他子弟采取安抚政策,本就受他器重的谢裕屡屡升职,最终接了谢混的班,官至尚书左仆射,死后追封金紫光禄大夫。

谢灵运在前上司刘毅死后,就被新一任领导刘裕招入旗下,任职太尉参军,后又迁秘书丞。不过谢灵运这个家伙向来任性,这中间曾数次被免职,后又做过刘裕儿子刘义符的咨议参军、黄门侍郎、世子左卫率等工作。总之从412年起,他就被纳入刘裕阵营,虽然职务都不高,却一直没有远离刘裕的核心势力范围。

愣头青谢灵运就这样跟随着刘氏家族的脚步,一路跌跌撞撞迈入刘宋时代。

标签: 谢灵运桓玄刘裕谢混谢安刘毅

更多文章

  •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21日 · 谢灵运游庐山

    历史解密编辑:冯晓晖标签:谢灵运,九江历史上的今天,庐山,曹植,李白,入彭蠡湖口

    411年7月21日,山水诗人谢灵运至江州。地点: 九江 类别: 人物谢灵运像 图源:搜狗百科东晋义熙七年六月十五日(411年7月21日),诗人谢灵运初次来到庐山。在庐山留下了与东林寺慧远法师结为忘年交的一段佳话。慧远圆寂后,谢灵运应东林寺之邀撰写了《运公祖师塔铭》。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

  •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风光一时,他的结局是被冤枉还是有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爱意满满娱乐活动标签:孔子,孟子,儒学,晋朝,诗人,谢灵运,南北朝,儒家思想

    《南史》卷十九《谢晦传》论赞谢氏曰“谢氏自晋以降,雅道相传”,“雅道相传”成了谢氏家族特质的经典概括。“雅道”是一种精神风貌,若我们把它与时代风尚相联系,那么在玄学风行的魏晋时代,高蹈出尘、任情悖礼、希慕闲逸便是其鲜明特点。世族与儒学一以陈郡谢氏为例陈郡谢氏家族儒学渊源深厚,但传至谢鲲时因世事已变,

  • 狂客谢灵运(四):灵魂和身体,必须要有一个在路上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谢灵运,刘裕,陶渊明,诗人

    中国诗人故事 NO.641刘裕是在420年立宋的。自曹魏以来的短短3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那个时候的皇帝就像现在的流量明星一样,几年就会出一茬。曹操同志给他们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篡代模式,先是自封丞相,然后加九锡,再封个王,自建一套完整的小朝廷,最后,自然而然的演化到王姓的更替。至

  • 狂客谢灵运(五):他才高八斗,为何却一生了了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谢灵运,刘裕,晋书,太守,徐羡之,刘义康

    中国诗人故事 NO.651422年,刘裕重病。他临终托孤于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司空徐羡之、仆射傅亮等人,四人受命辅佐少帝刘义符。刘义符是刘裕的第一个儿子,作为有皇位继承的人家,刘裕44岁之后才有了一个儿子,可以想见是如何的宝贝,是以这个刘义符就被他给宠坏了。据说刘义符人很聪明,而且擅长骑射也精通音

  • 这条谢灵运、沈括、徐霞客都可能走过的千年古道,你去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温州古道标签:谢灵运,徐霞客,沈括,古道,飞泉

    文图:急雨筋竹岭是台温古驿道上一条不很起眼的人字岭,海拔不过200米,长约2000米,与雁荡山的四十九盘岭、谢公岭、白箬岭等几条名声在外的古道不一样,它几乎被人冷落在一边,尽管与它们一样有着1200年以上的历史。一、寻寻觅觅筋竹岭历史上曾在雁荡山留下深深足痕的谢灵运、沈括、徐霞客三人,谢、沈似乎都曾

  • 温州这座谢灵运曾到此一游的帆游山,你可知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温州古道标签:古村,温瑞,永嘉,晋朝,诗人,谢灵运,帆游山,温州市,南北朝,到此一游

    文图:黎青前几天,与老陈去了一趟去瓯海区茶山街道山根音乐艺术小村,熙熙攘攘的村落里又开了不少店铺,还整出好几处民宿,感觉这里在不断的变化中。走着走着想起去年春夏之交,洪同学组织了十几个人在山根古村“几度”啤酒屋的一日游,那天一早就去酒吧散讲、河边拍照;中午酒足饭吃饱之余,乘大家在摆“长城”、拍靓影、

  • 温州这个风光秀美的谢灵运后裔聚居地,历代诗人辈出,你知道在哪里吗?

    历史解密编辑:温州古道标签:诗人,诗词,后裔,谢氏,晋朝,谢灵运,聚居地,温州市,南北朝,艺术家

    本图文为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温州旅游体验师陈教授: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农林经济管理教授。师从自然,山水为乐。游心畅神,行走人生。“永远的山水诗,最美的桃花源”是楠溪江最为响亮的文化IP,三百里楠溪江作为瓯江山水诗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更被誉为“中国山水诗摇篮”。2020年12月30日,

  • 绍兴最美丽的千年梯田,曾被谢灵运盛赞,2300多亩油菜花开美如画

    历史解密编辑:楚语乐游记标签:赏花,诗人,晋朝,谢灵运,覆卮山,绍兴市,南北朝,油菜花开,千年梯田

    我在写宁波市海曙区它山堰蝴蝶谷油菜花海时,有网友留言“还是覆卮山的梯田花海更好看”。事实确实如此,覆卮山是绍兴和宁波一带目前最美的梯田式景观和最大面积的油菜花海,每年的油菜花季都会成为网红打卡地,前往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覆卮山坐落在绍兴市上虞区岭南乡,与嵊州市和宁波市余姚市接壤。覆卮山顶海拔为861

  • 狂客谢灵运(六):他只写了不到40首山水诗,却被奉为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谢灵运,谢安,陶渊明,沈约

    中国诗人故事 NO.661百度是这样定义他的:谢灵运(385年-433年),本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谢家人大多短寿,谢灵运如果不是自己作死,想必还能活得更久一点。细究起来,康乐公的性格其实有些天真的,就像他的小名客

  • 谢灵运出身名门,深受宋文帝欣赏,为何还会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太守,刘宋,晋朝,诗人,谢灵运,刘义康,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

    刘宋诗人谢灵运曾经说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谢灵运出身名门陈郡谢氏,才华横溢,是山水诗的鼻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就连宋文帝刘义隆都对他非常欣赏。可是到了元嘉十年(433年),宋文帝刘义隆却下旨,在广州将谢灵运弃市处死。那么,宋文帝为何要处死谢灵运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