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高清附释文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高清附释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之海 访问量:4280 更新时间:2024/2/15 23:13:20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年)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高247cm,宽120cm,厚27cm,约1200字。《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欧阳询(ōu yáng xún)==(约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

::魏征(wèi zhēng)==(580年-643年)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书丹(shū dān)==碑刻术语,刻石(又包括碑,摩崖,造像,墓志等类型)必须经过的三道工序(撰文,书丹,勒石)之一,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

九成宫其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新城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竣工于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三月,开始名叫“仁寿宫”,是文帝的离宫。唐太宗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修复扩建,更名为“九成宫”。唐高宗时曾一度改名为“万年宫”,意指颐和万寿,后又恢复原名。唐朝魏征撰写、欧阳询手书《九成宫醴泉铭》,立一石碑。此碑铭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甚大。

::隋文帝(suí wén dì)==杨坚==(541年-604年)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24年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

::唐太宗(táng tài zōng)==李世民==(599年-649年)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又说钜鹿郡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23年,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九成(jiǔ chéng)==九重==九层==形容极高大;

【释文】释文较长,附图片后,及文章底部。

《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 / 李琪本

【1】《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

【2】敕撰,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

【3】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

【4】 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

【5】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

【6】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

【7】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

【8】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

【9】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

【10】南逾丹徼 ,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

【11】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

【12】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

【13】成疾,同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

【14】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

【15】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

【16】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

【17】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

【18】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

【19】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

【20】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

【21】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

【22】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

【23】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

【24】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

【25】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

【26】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

【27】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

【28】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圣

【29】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

【30】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

【31】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寔扶

【32】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

【33】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

【34】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

【35】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

【36】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唯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

【37】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

【38】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

【39】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

【40】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

【41】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

【42】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

【43】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皎洁,萍旨醴甘,冰

【44】凝镜澈,用之日新,挹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

【45】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

【46】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

【47】永保贞吉。

【48】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九成宫醴泉铭》

释 文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寔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唯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皎洁,萍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挹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魏徵(wèi zhēng)==(580年-643年)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贞观十七年(643年)去世,享年64岁。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醴(lǐ)==甜酒;甘甜的泉水;

::钜鹿郡(jù lù jùn)==秦郡,因大陆泽(钜鹿泽)而得名。秦分赵国旧地设置巨鹿郡,汉代至隋初袭沿用。汉后缩小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州一带;

::贶(kuàng)==赠送;

::曩(nǎng)==从前;过去的;

::茅茨(máo cí)==简陋的居室;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鹖(hé)==古书上说的一种善斗的鸟;

::膺期(yīng qī)==承受期运。指受天命为帝王;

::墀(chí)==台阶上面的空地;台阶;

::蠲(juān)==积存;

::蕤(ruí)==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繁祉(fán zhǐ)==多福;

::挹(yì)==牵引;拉;

::勃海男(bó hǎi nán)==欧阳询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欧阳询是男爵;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更多文章

  • 欧阳询楷书拓本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欧阳询,书法,楷书,中国书法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 欧阳询晚年“炫技之作”,千年后现身西安,“田楷”又被啪啪打脸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田楷,书法,欧体,王羲之,楷书

    西安,十三朝古都,可以说那里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厚重的历史,也是中国修地铁修得最慢的一个城市。不论是地表还是地下我们尚未发掘的地方,处处都蕴藏着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去探寻。比如唐楷五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书法作品,《丘师墓志》、《翟天德墓志》、《李誉墓志》都是在西安出土的。在所有出土的欧阳询书法真迹当中,

  • 欧阳询:我人丑,但是我字儿美啊!

    历史解密编辑:北京广播电视台标签:楷书,欧体,欧阳询,王羲之,书法家,书法作品,九成宫醴泉铭

    话说在公元632年的一个盛夏,唐太宗李世民来到长安郊外的九成宫避暑。刚一进入宫城,一阵带有湿润气息的泥土清香就从空气中飘到了李世民的面前。他用随身携带的手杖挖了挖土,又敲了下山间的岩石。没想到,一股清泉竟然从岩石之间涌了出来。李世民用手接了一点儿,尝了尝,立马觉得口舌生津,夏天的暑热消散了一大半,一

  • 欧阳询暮年写的楷书,此作从未出版过,位列千古“欧楷”之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欧楷,楷书,虞恭公碑,书法

    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宋拓陈镛藏本《虞恭公碑》当代学习“欧楷”的群体极多,但其中有许多人是受到了“二田”书法的影响,两位田先生对于当代毛笔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品。但学习欧楷要想深入到更高层次的学习,还需要深入欧阳询才行,

  • 你不知道的欧阳询,不止楷书天下第一,行书亦为中华十大名帖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欧阳询,楷书,行书,书法,欧体,虞世南

    欧阳询欧阳询,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同时欧阳询也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碑》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在书法史上,唐朝绝对是书法发展的一个辉煌时期,在唐朝出现了楷书四大家之中的三位,分别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除此之外,什么草圣张旭、诸遂良、虞世南、

  • 欧阳询绝笔在陕西出土,上刻1249字,圆正停匀,不愧为楷书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欧阳询,楷书,小楷,书法,九成宫醴泉铭

    唐代的楷书古今称最,但是由于书写在纸本绢布等材料上的墨迹作品难以保存,因此传世墨迹真作十分罕见,但是由于材质的特殊性,许多篆刻在石头上的作品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随着不断地考古发掘,越来越多的唐代石刻作品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比如这块出土于2014的欧阳询书法石刻作品《李誉墓志》,就是近年发掘出的保存品

  • 《练字》39、为什么有欧阳询,当下学二田的还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人x笔记标签:练字,楷书,二田,欧阳询,田英章,书法家,偏旁部首

    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字体构造精细、笔势流畅、气韵生动,被誉为楷书的巅峰之作。欧阳询的书法成就和影响力使得他成为了后世学习的对象,他的作品被广泛研究和临摹。至于为什么在当下仍然有很多人学习二田(指田英章和田蕴章,主要说

  • 颠覆三观!写《悯农》的李绅是个贪官?才子元稹是个十足“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元稹,悯农,崔颢,薛涛,李白,刘采春

    老话常说:见字如见人。意思是说从一个人的书法字迹上可以看出此人的品味高低、学识修养,一个人的字就代表了此人的形象和内涵。但实际上,字写得好就代表写字的人学识修养也好吗?除了古代那些大书法家之外,如宋徽宗时期的大奸相蔡京、宋高宗时期的奸相秦桧等人,他们的书法同样冠绝古今,但却不能认为他们的“字品”就如

  • 匡衡凿壁偷光,李绅写悯农诗,二人都是大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手机端标签:李绅,匡衡,宰相,海瑞,唐朝,诗人,刘禹锡,王安石,悯农诗

    匡衡“凿壁偷光”很有名,是孩子们的偶像,他长大后怎么样了,老师绝不会说。李绅的《悯农》诗也很有名,读来令无数人感动,但他后来干了些什么,老师也不会讲,这是为什么呢?匡衡凿壁偷光原来,这二人后来都当了大官,权倾朝野,位极人臣,但都背离了初衷,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二人都贪污腐化,穷奢极欲,欺压百姓,陷

  • 悯农作者李绅只是吃了鸡舌头这道菜,为什么大家都骂他是大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无根树花正孤标签:李绅,清官,科举考试,大贪官

    悯农之悯其实是有着怜悯的意思在其中的,整个古诗的含义就是怜悯农民的辛苦。这首唐诗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并且作为了自己未来人生之中的一个重要规划。很多人都以这首诗之中描绘的景象作为自己未来要拯救的对象,但这首诗的作者所作所为却是有着一些极大的反差。贪官为何写出清廉诗悯农的作者叫做李绅,是唐朝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