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新婚之夜,铁木真的妻子被掳走,9个月后救回妻子时已经有了身孕

新婚之夜,铁木真的妻子被掳走,9个月后救回妻子时已经有了身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赵林云教授 访问量:2477 更新时间:2024/2/28 21:42:49

1180年,铁木真在新婚之日遭遇埋伏,新婚妻子被掳走。9个月后铁木真救回妻子,但此时身怀有孕的妻子却让他无所适从。

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和铁木真是娃娃亲,两人9岁时便已定下这一生的情缘。此后铁木真的一生便有了一个强大的后盾。孛儿帖带给铁木真从家庭到事业的全面支持,可谓一代贤后。

9岁时的铁木真随父亲前往别的兄弟部落挑选妻子。看到孛儿帖的那一刻,铁木真就已经被迷住了,这是他此生第一次见这么美丽淑良的女孩。

可谓一眼万年,铁木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孛儿帖。另一边的孛儿帖同样见到铁木真时就芳心暗许,孛儿帖的父亲也十分看好铁木真。就此,两家缔结百年之好。

按照习俗,选择好妻子的铁木真必须待在孛儿帖家一年。正是这个习俗帮助铁木真躲过一场灾难,也使得铁木真从此走上统一草原的道路。

在送往铁木真回部落的途中,铁木真的父亲被塔塔尔人袭击,基本上部落的大部分男性全部战死,铁木真的部落一蹶不,进入一个艰难的时代。此时的铁木真也只有带着部落东躲西藏才能勉强维持部落的存活。

这样的生活随着铁木真的长大逐渐好转。19岁时,铁木真终于将自己的部落复兴。也是这一年,铁木真着一直未曾毁约的孛儿帖求婚,孛儿帖也兴高采烈地答应了。

1180年铁木真正式在孛儿帖的部落迎娶自己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但返回部落的途中又发生了意外。

一如11年前那场铁木真的父亲遇到的袭击。铁木真带着孛儿帖回部落的途中遭遇了蔑儿乞人的袭击。但凶残的蔑儿乞人目标并未放在铁木真上,他们抢了孛儿帖随后撤退。

原来多年前铁木真的父亲抢走了蔑儿乞人首领的妻子,这是一次有规划的报复性袭击。

此时的铁木真虽然已经在草原上站稳脚跟。但以他目前的实力,在没有任外力帮助下很难赢下凶残的蔑儿乞人,所以只好忍气吞声。

9个月后,铁木真联合汗、扎木合等人击败了蔑儿乞人。他也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孛儿帖,但眼前的这一切却让铁木真一度无所适从。

看到孛儿帖的那一刻,铁木真热泪盈眶。但当他看到孛儿帖的肚子时,他愣住了。看着眼前已经怀孕9个月的孛儿帖,铁木真一度无所适从。此时孛儿帖抱住他大哭起来。

这一哭唤起了铁木真对妻子的思念,他反手抱紧妻子大哭起来同时诉说丢失孛儿帖时的惶恐和思念。两人就这样携手回到了铁木真的部落。

但铁木真并未打消对这个孩子的顾虑。智慧的孛儿帖看出了铁木真的心思,于是对铁木真说:“这是我带给你的第一个孩子,你忍心抛弃他吗?”

就这样,铁木真的大儿子顺利降生,铁木真为他取名“术赤”,意为不速之客。

关于术赤是不是铁木真的亲生儿子,一直以来争论不休。

铁木真虽然未遵循长子继承的习俗。但他确然对术赤与其他儿子无差,甚至更加宠爱。

一代贤后孛儿帖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家庭关系的处理,还有她那草原女子独有的果敢和强大。

在一次铁木真出征时,大本营突遭侵袭。孛儿帖临危不乱。指挥伤兵和老弱妇孺们围绕主营坚决抵抗。

听闻后方失火的铁木真迅速赶回,心里全是对孛儿帖的担心。当他看到那个临危不乱的妻子安然无恙时,他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快速上前拥抱孛儿帖。

历史上铁木真的女人有很多,但妻子只有贤良大气的孛儿帖。

如果将男性的力量比作高山,挺拔而雄伟。那么女性的力量就如河流,既可以抚平凹凸的河床,也可以冲蚀顽固的砂石。

但无论是山还是水,只有互相配合、山水相和,才能镌刻出最美的画卷。

作者:枫十六

编辑:长庚

更多文章

  • 因老婆受凌辱,铁木真定下一条恶毒的百年铁律,差点灭掉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成吉思汗,铁木,蒙古,蔑儿,乞惕

    因老婆受尽凌辱,铁木真定下一条恶毒的百年铁律,差点灭掉欧洲在中国历代王朝的版图当中,元朝的疆域面积最大,北抵俄罗斯,东到达东海,南到南海,向西甚至一度扩展到了中欧,差点灭掉印度。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个帝国的奠基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人皆知成吉思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汗位争夺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江涵谈生活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古帝国,耶律楚材

    由于蒙古帝国生长环境的因素,蒙古帝国直到元太宗窝阔台时代还带着浓厚的游牧习气,蒙军在伐金的进程中除了在华北地区屠城外还经常破坏农田,甚至窝阔台还曾经表达过将中原变为牧场的想法。在耶律楚材等一干大臣的劝诫下,窝阔台对农耕文明的恶劣态度稍有收敛,但他还是固执的认为农耕完全没用。耶律楚材深知蒙古人要想长久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旭烈兀的态度是关键,4年内战决定胜负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体育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蒙哥汗,孛儿只斤·窝阔台

    公元1259年,蒙古第4位大汗蒙哥汗,在攻打南宋的时候,于重庆钓鱼城突然辞世。大概率是被某一位南宋小兵的乱箭给射杀了。这事儿发生以后,蒙古大汗的位置再次空了出来。蒙哥登基的时候,便将大汗的位置,从窝阔台系转移到了托雷系。因此托雷系的实力大增,窝阔台系已经不具备争夺大汗的资本。如今自然是要从托雷的后人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内战期间,南宋有没有趁机出兵收复失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贾似道,宋军,宋理宗

    在蒙古大汗蒙哥死在前线后,他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大汗之位开始了内战,1260年,这一年的3月和5月,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自立为大汗,随即交战,一共打了四年多,从1260年(宋理宗景定元年)开始,打到1264年(景定五年)结束。那么,这四年多的内战时间里,南宋有没有趁机攻打蒙古收复失地呢?答

  • 忽必烈为何能打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终究还是归功于汉文明的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成吉思汗

    早在成吉思汗晚年之时,就已经出现了争夺汗位的斗争苗头,最终在一番激烈的夺权争斗后窝阔台抢得先机继承了汗位。不过,蒙古一直以来的习惯是幼子继承蒙古本土的领地,再加上拖雷作为成吉思汗最疼爱的小儿子,他拥有成吉思汗绝大部分的军队,所以,很多蒙古贵族其实都不满窝阔台称汗,而支持拖雷登上汗位的宝座。结果,托雷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中的河西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河西,阔端,西夏

    河西地区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河西地区的范围和方位在历史上不尽相同,一般普遍指黄河以西地区,汉代河西地区大体包含今甘肃和青海以西地区。唐代以河西走廊为主,蒙古灭西夏后尽占其原地。河西地区南有祁连山,北连漠北沙漠,东接中原汉地,西通西域多国,既是维护中原稳定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

  • 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怎么与忽必烈争汗位?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思考这个世界标签:蒙哥,大汗,汗位,元朝,小说家,阿里不哥,元世祖忽必烈

    作者:西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之弟,元世祖忽必烈之弟。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5月5日,忽必烈

  • 白朴意境很是幽美的一首元曲,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白朴,沙鸥,烟波,白苹,秋江,鸥鹭

    秋天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季节,没有春的温柔,也不如夏的火热,但却胜过冬的凋零。特别是秋意浓浓之时,梧桐叶黄,古色苍苍,满山的红叶,临风的飒爽,让游客们都忘记了俗世的烦躁,再也无须假装一份孤傲。元代一位才子也感叹于一片美丽的秋景,创作了一首意境幽美的作品。《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元代〕黄芦岸白蘋渡口,绿

  • 白草红叶黄花:白朴散曲【越调天净沙】

    历史解密编辑:小李飞飞标签:白朴,散曲,马致远,元好问,越调天净沙,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1226一1306以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先生。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移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白朴生于金末,是元好问的通家子弟,在文学上得益于元好问颇多,金亡后不仕。后迁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与诸遗老放情山水,诗酒为乐。他工杂剧,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

  • 白朴的这首《天净沙.冬》,短短的28个字,却写尽了冬日的萧瑟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白朴,天净沙.冬,萧瑟,冷月,马致远,冬景,赵冬日,军事政策,中国传统音乐,编剧

    我们一看到天净沙这个曲牌,就会想起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只有28个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和马致远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白朴,用天净沙这个曲牌,以四季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