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拆屋定律”在谈判时可占据主动,北宋丞相富弼,就曾吃过它的亏

“拆屋定律”在谈判时可占据主动,北宋丞相富弼,就曾吃过它的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哪吒剪影 访问量:3623 更新时间:2024/1/17 22:01:19

古往今来,在各国使者进行谈判时,往往会利用一个特殊的定律,即“拆屋定律”,因为它在谈判过程中会具有奇效。拆屋定律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拆屋定律”又被称作是“拆屋顶定律”,如果某人觉得屋子内阳光太暗,一般都会提出加装一扇窗户的建议。然而该建议一经提出,将会面临大多数人的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似乎应该有比开天窗更加划算的改良方式。可当此人提出因屋子太暗而拆除整座屋顶时,大多数人都会前来调和,要求最好能在屋顶开一扇天窗。这种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毫无疑问,拆屋效应是人们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一个重要表现,往往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接受他人意见,并时刻想在对方开出的条件基础之上讨价还价,因此才会发生类似现象。古人曾经也合理利用过“拆屋效应”,并顺利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位古人究竟是谁?我们一起来看看:

时期,中原朝的军队战斗力不足,然而北宋商贸经济又十分发达,因此正应验了一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古话,致使周遭临国纷纷对其垂涎三尺,其中尤属辽国最贪婪。辽兴宗时期,辽兴宗发现北宋朝廷塞堵雁门关通道,并修治城隍、塘水,甚至还广募兵勇,他感到自己的边境地区压力极大,因此与群臣研究进攻北宋一事。

此事一经商议,便被北宋的细作知晓,朝廷上下也都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宋朝皇帝如坐针毡,随即派富弼前去谈判。辽兴宗对此十分警惕,二人之间也就此事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辽兴宗认为,北宋擅自违背澶渊之盟的协定,公然在边境线上挑起事端,是一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富弼对此据理力争,为自己国家的利益进行激烈的辩解,试图打消辽兴宗心中的疑虑。

但辽兴宗并不买账,坚持要派兵攻打北宋,并声称唯一和解的方式,就是北宋割让与辽国接壤的大部分土地。众所周知,土地与子民是一个国家立国的基础,怎会轻易送人?因此富弼坚决不同意,试图从另一个方面重新进行谈判。辽兴宗看似很“大方”,既然北宋朝廷不肯割让土地,倒不如将朝廷内的公主嫁给己方王子,以图双方能够长期和平稳定发展。对于辽兴宗的无理要求,富弼依然拒绝,因为他虽是代表国家而来的使臣,却不能为皇室定下姻亲,否则便是严重的越权行为。

此时此刻,读者们似乎都已经发现,在辽兴宗与富弼的谈话中,辽兴宗看似节节败退,富弼在咄咄逼人,但事实恰恰相反,富弼正在一步步陷入被动,并且即将要跳入到辽兴宗挖掘好的陷阱里。割让土地、双方结亲其实并不是辽兴宗的主要目的,而他真正的目的就是要北宋为辽国输送岁币,换句话说,就是要求宋朝给辽国“送钱”。

北宋经济水平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极高,能够以钱换和平是北宋皇帝的心愿。相较之下,辽国地处荒凉之地,经济水平低下,一直需要靠掠夺维持国力。当富弼提出以钱换取和平时,辽兴宗只能“勉强”答应,其实心里早已经乐开了花。富弼也因此得意洋洋,认为自己不辱使命,为国家争取了宝贵的和平,却只付出了一些小小的代价。毫无疑问,听到以少量岁币就可以避免战争的消息后,北宋皇帝也大喜过望,急忙派人准备钱财,立即送到辽国境内。辽兴宗运用“拆屋定律”,令三方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堪称“一箭三雕”,值得后人对此加以揣摩与研究。

不得不说,“拆屋定律”是一个在生活中实用性极强的好办法,令人猝不及防。如果想完美战胜“拆屋定律”,其实也只能有一个办法,即增强自己的实力,毕竟“只有拳头硬,才能让对方静下来与自己谈判”。

参考资料:《辽史》中华书局出版 脱脱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山赵子虫

更多文章

  • 宋神宗为何变法?北宋遗留问题严重,不变不行,富弼和司马光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宋神宗,司马光,富弼,宋仁宗,王安石,变法

    提起北宋熙宁年间发生的“王安石变法”,我们应该都不会陌生,这次变法的主角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然而,王安石只是变法中的一个执行者,幕后真正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人则是宋神宗赵顼。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根据《宋史·神宗本纪》一书中记载:“赵顼出生的当天,宫里突然出现了一群一群的老鼠,群鼠吐

  • 与范仲淹相同,富弼如何文定朝堂,武御外敌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范仲淹,富弼,宰相,宋仁宗,宋朝

    前言叶清臣曾赞曰:今辅翊之臣,抱忠义之深者,莫如富弼。富弼是宋仁宗统治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在当时他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进入朝堂为官,先后担任过监丞、直集贤院等官职。庆历二年,他奉皇帝之命出使辽国,要知道在当时辽国与宋朝关系极为复杂,若是辽朝一时兴起,那么富弼将会面临生命的威胁。但他仍然不畏惧,甚至为了国家

  • 富弼的庆历新政带来了什么影响?范仲淹玉侠给出了什么计策?

    历史解密编辑:无声告白PLUS标签:富弼,仁宗,西夏,宋军,元昊,诗人,乐器,宋朝,范仲淹,庆历新政,内阁首辅

    边关危机期间,富弼积极为西方事务献计献策,但他的意见大多没有被采纳。尤其是他关于练兵、防寇的建议,似乎并没有得到仁宗的认可。富弼曾坦言:“景佑元年,尝文数,《阅将》上有一篇文章道出了原委,没看到,被拒为空白石板。”《论西夏八事奏》中,富弼封杀西夏使节、赏赐对朝廷有功之人的举措不无道理,同时也表达了他

  • 清平乐:富弼做过什么,被晏殊看中做女婿,死后还让神宗辍朝3天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晏殊,富弼,范仲淹,宋神宗,王安石变法,王安石

    清平乐 富弼近日热播剧《清平乐》中,最帅“女婿”富弼的出场引得观众好评如潮,除此之外,他还有“洛阳才子”、“北宋外交大使”的美称。那么历史上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富弼及其生活的年代富弼,字彦国,河南洛阳人,生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 与辽通好策略, 富弼两次出使契丹, 对其产生新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小吴体育记标签:富弼,契丹,西夏,宋廷,神宗,辽通,王安石,官宦世家

    熙宁七年(1074)二月,神宗大举备边,令王韶率兵执行开拓熙河策略,在此期间,出于对强辽的忌惮,神宗在与王安石讨论边事时数次流露出对辽的忧虑。适逢契丹将遣泛使萧禧来,不清楚辽此次遣使目的的神宗担忧的问王安石:若契丹坚持索要属地该如何应对?王安石回答道:不需要强争,遣使与其晓之以理即可。而神宗“又叹要

  • 北宋与辽之间的关系变化?富弼步入仕途后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富弼,仁宗,庆历,北宋,范仲淹,欧阳修,周世宗,官宦世家

    自北宋建立一直到宋太祖末年以前的宋辽之间,是一种偶有边境局部冲突,又无官方交往,但允许民间进行边境贸易的特殊关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开宝元年(974),辽向宋致书言:“两朝初无嫌隙,若交驰一介之使,显布二君之心,用息疲民,长为邻国,不亦修哉”,表达了修好意愿。从此,两朝之间互相遣使往来,建立起正式的

  • 范仲淹替有罪大臣说情,富弼想不通,后来心服:范仲淹,圣人啊!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范仲淹,富弼,宰相,宋仁宗,皇上,吕夷简

    范仲淹是文武全才,他在陕西做边帅时,抗击西夏多年,很得人心,后来接替吕夷简当了宰相,很得宋仁宗信任。但范仲淹很有谋略,处理政务有他自己的特点。从下面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一斑。在他担任宰相时期,宋朝因为连年对西夏战争,又对契丹增加了贡奉,朝廷国库空虚,对老百姓征敛更加繁重,以便引发多地叛乱。有的地方官员

  • 北宋富弼:30岁才结婚,人称北宋最帅女婿,背后故事令人啼笑皆非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富弼,范仲淹,宰相,宋仁宗,吕夷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代词人晏殊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十四岁考取功名,仕途顺风顺水,如此传奇的人物,他的女婿也注定不平凡。富弼,就是那位不平凡的女婿。一代名相:富弼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对富弼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刻画,他端庄儒雅,丰神俊朗,一度让观众们对富弼这一角色十分喜爱,亲切的称呼他为“

  • 看富弼如何立足朝堂,得到宋仁宗赏识,赈灾得当成为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仁宗,富弼,宰相,范仲淹

    《议富弼配享状》中曾有言道:“秉心直谅,操术闳远。历事三世,计安宗社。熙宁访落,眷遇特隆。菲躬正色,进退以道。爱君之志,虽没不忘。”如这段文字中所评价的那样,富弼绝对是一位真正忠君爱国的国家栋梁。自从他进入朝堂为官之后,他便兢兢业业地为国家服务,先后历经过三任皇帝,可谓是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所幸

  • 宋代宰相富弼写字条走后门,因字迹漂亮被保留,后来卖了462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富弼,宰相,范仲淹,宋仁宗,清官

    宋朝某宰相认为自己“写了字条打算走后门”一事难以启齿,并嘱咐别人阅后即焚,岂料对方忘了损毁而流传至今,成为卖了“462万”的宝贵文化财富!被拍卖出高价的《儿子帖》,字迹优美内容有趣这封“走后门”的书信被我们现代人称之为《儿子帖》,曾和宋代其他珍贵文物一起流失在海外,直到1996年才回归国土。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