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作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国家 魏国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曹魏作为三国时期最强的国家 魏国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25 更新时间:2024/2/8 9:33:08

可能说到三国时期的魏国,还有些人比较陌生,但若说曹操,想必没有什么人是不知道的吧!而魏国的奠基者就是曹操。

[var1]

曹操原本只是东汉的一个臣子,当然,他终其一生也没有逾越这个界限。但是他却为他的后代们铺好了路。他在世的时候,几乎已经将军事大权都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只不过,他不像被人安上“乱臣贼子”的名号,就一直都没有称帝。但是,当时的皇帝也就是汉献帝已经完全是一个傀儡了。

[var1]

曹操死了以后,他的儿子曹丕就按捺不住了,但是为了名正言顺,他还是仪式性地让汉献帝自己将皇位禅让给他。尽管说的这么好听,但那个时候,汉献帝哪敢不从啊!就这样,曹氏终于登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皇位。汉朝四百年的历史到这里也就算结束了,魏国也正式开创了。

[var1]

曹丕这种谋权篡位的做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命运总是会捉弄人,曹丕当时肯定想不到若干年之后,他所创立的王朝也会被人以同样的方式夺走,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但是这显然成为了魏国后来灭亡的一个隐藏的隐患。

[var1]

曹操其实还是一个非常适合做皇帝的人,在他掌握大权的时候,他非常珍惜人才,所以,很多的有能之士也都纷纷投靠他,希望能为他效劳。他也培养了很多自己的心腹。可是,他的后代,也就是曹丕,曹叡他们,有点偏重家族里的将帅人才了。

[var1]

很多有才能的其他姓氏的人都没有被发挥出作用。这人才一缺乏,很多事情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甚至到了后期,带兵打仗这些事情只能司马懿一个人扛了。这样的内部结构不得不说点畸形。但是,他们不培养心腹和人才,司马懿却会培养啊!他手下的门生们都对他忠心耿耿,然后这些人又被司马懿引荐到朝廷中任职,这样一来,司马家族之后能够篡位成功似乎也不足为奇了。

[var1]

说完了这个,我们再来看看魏国的地理位置。可以说,魏国当时所占据的位置真的很不错。在中原地带,经济非常繁荣。并且,能够以这个地方作为国都得大多都是从前那些正统的王朝。哪个有雄心的政治家不想占据这个地方?

你看,诸葛亮为了这个地方六次出祁山,姜维为了这个地方,九次讨伐中原。那些盘踞在周围的小国也是牢牢地盯着这个地方,看着什么时候能够捡个漏。所以说利弊相交,占领了这么一块好地方,那就必须得接受旁人的觊觎和不断地争夺。

[var1]

大家都知道,最后灭了曹氏的是司马家。而最先为司马家打下基础的就是曹丕的好友——司马懿。司马懿的这个机会可以说真的是等了好久,不过好在他长寿,换了别人,估计真的熬不住了。足足熬死了曹氏的四代君主,司马懿终于找到了机会,一举夺过了大权。

[var1]

魏国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灭亡的隐患。

更多文章

  • 三十六计最高明的一计!孙膑放在第一计,可众人却只记了最后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十六计里的孙膑的一生,三十六计无中生有孙膑如何化解,孙膑的三十六计是哪三十六计

    几年的深山学习枯燥又乏味,正巧庞涓听闻魏国正在招贤纳士,庞涓觉得自己已经学业有成了,可以下山历练就去了魏国开始了他高官厚禄的生涯。[var1]《孙膑兵法》的问世孙膑和庞涓总是有点仇恨在身上的,先是鬼谷子的偏爱,除了毕生所学的兵法倾囊传授给两个人后,给孙膑加餐把一卷兵法残卷偷偷给了他,庞涓知道后激起了

  • 秦国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蠢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故事蔺相如完璧归赵,赵国蔺相如之死,大秦帝国蔺相如完璧归赵

    而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出现与建立却象征意味着中国历史上的初次统一,不仅仅将六国一统,更整合同化了货币、文字与思想观念。但这样的统一势必不易,因为六国之人各有各的习俗、各有各的观念,各国子弟、王公大臣也都不甘做亡国奴,不愿成为他国附庸,于是各路英雄为民请命、揭竿而起。乱世之中,英雄的无畏便成为了时代

  • 比商鞅早80年变法,夺秦国12土地,因后期重用儒家而衰败的大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鞅变法时的秦国版图,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商鞅变法为何能让弱秦变强秦

    各个国家之间的纷争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一直没有停止过。那个时候科学技术远没有这么发达,国家发展依靠的基本上就是农业,农业就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而且农民基本上是看天吃饭。后来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的国力大增,为后续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其实商鞅并不是战国时期改革的第一人,比商鞅早80年就有李悝变法,魏国因此也

  • 公孙衍曾为秦国“相国”,被迫离开秦国到魏国,为何终身反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公孙衍离开秦国后最后回秦国了吗,公孙衍什么时候加入秦国,秦国公孙衍怎么退的

    正因为战国时期这种没有国家观念的意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断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动,只要人才能在某个国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个人才就会效忠哪个诸侯主。比如吴起,先是以杀妻获得在鲁国效忠的职务,当在鲁国因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时,白起去了魏国,为魏国奉献20多

  • 楚国2:差点让楚国灭亡的柏举之战在何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吴楚和柏举之战,柏举之战越国打吴国,楚国衰败从哪场战役开始

    楚文王开疆拓土到淮河上游,楚庄王时期直逼中原,楚共王时期势力已达洞庭湖,此后吴国东迁。晋国为了遏制楚国,支持吴国发展军备,吴国自此才与中原诸侯接触。伍子胥逃到吴国后,采用扰楚疲楚战术。而楚国也支持越国,达到牵制吴国的目的。楚国自灵王后已失争霸中原之心,应该跟吴国壮大有关。在楚灵王、平王、昭王时期,楚

  • 为何老师从不说,孙膑田忌围魏救赵的后续?专家:代价实在太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孙膑是怎么让田忌赢的,孙膑为什么要打田忌,田忌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var1] 人心是非常善变的,尤其是掌握至高的权力成为孤家寡人之后更是如此,刘邦、朱元璋等人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田忌与孙膑两人“围魏救赵”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两人合作亲密无间立下了赫赫功勋,已经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最后受到了君主的猜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人被迫流亡他国,一人只能退隐深

  • 老师在课堂上,为何不说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付出的代价太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太假了吧,蔺相如完璧归赵是哪一课,对蔺相如的看法及评价

    和氏璧,一种极其珍贵的玉石,被我国古代王国视为“传国之宝”,乃是太平和强盛的象征。古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说法,这里指的璧是普通的宝玉,而仅仅只是拥有这样的宝玉就已经是一种罪过了,更何况是玉石之中的顶级宝物——和氏璧呢? 而在公元前283年,赵国的赵惠文王就在当时得到了和氏璧。本来这块和氏璧是楚国

  • 同样启用纸上谈兵者为将,刘邦用韩信对,赵王用赵括错,是运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和赵括都是纸上谈兵吗,历史上的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150字

    其实啊,答案在下面两人身上。[var1]首先说一下韩信的“纸上谈兵”,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也就是说,韩信与萧何见面后,也是侃侃而谈用兵之道,而萧何,并不清楚韩信的真实能力,只是听韩信在那说,就觉得韩信有才能。然后,就把韩信推荐给刘邦了。刘邦这边呢,一

  • 从奇货可居到饮鸩而死,吕不韦为何会因为秦始皇30个字的信而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就变成投资公司,嬴异人就成吕不韦所投资的创业公司,共同的利益把两人紧紧绑在一起,即使是面对异人索取自己姬妾时,吕不韦仍然毫不犹豫地献给了异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吕不韦已经投资了异人,他已经没有退路,必须一条路走到底。[var1]吕不韦与嬴异人吕不韦运用一系列商人的手段,成功地将嬴异人推上了秦国太子

  • 当初魏国如果重用了这五人,统一天下的就没秦始皇什么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把魏国灭了吗,秦始皇和魏国的关系,秦始皇时期魏国是哪里

    [var1]魏国的历史我们可能都不太清楚。但是说起来魏国名将奇才,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奇怪的是他们发迹于魏国,但是最后都选择了来报效其他的国家。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魏国错失的这五位人才。[var1]一、吴起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后来被人们尊称为兵家亚圣。吴起一开始是投靠在魏文侯的麾下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