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留下遗诏,列出五个人名让乾隆予以照顾,但仅有两人结局不错

雍正留下遗诏,列出五个人名让乾隆予以照顾,但仅有两人结局不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2 更新时间:2024/1/4 15:05:45

遗诏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雍正总结了继位以后取得的政绩,第二部分主要是交代了自己死后传位给宝亲王弘历;第三部分交代了一些未解决的重大政务;第四部是本文的重点,所以将该部分全文列出:

弘历仰承祖宗积累之厚,受朕训诲之深,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尤当诚心友爱,休戚相关。亲正人,行正事,闻正言,勿为小人所诱,勿为邪说所惑。祖宗所遗之宗室宜亲,国家所用之贤臣宜保,自然和气致祥,绵祖宗社稷万年之庆矣。

庄亲王心地醇良,和平谨慎,但遇事少有担当,然必不至于错误。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材,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倘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祥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钜;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人著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雍正遗诏中提到的这五个人,是要让弘历重点照顾的。乾隆继位之初,也给了这几个人很高的待遇,其中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以及张廷玉、鄂尔泰都为总理事务大臣。弘昼是乾隆的亲弟弟,因向来对政务不上心,故得了一个管理内务府的差事。

随着乾隆皇权的不断集中,朝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五个人也有了不同的结局。事实证明,这五个人中,能得善终的只有二人,其他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乾隆的打击。

和亲王弘昼

弘昼早在雍正年间名气就很大,这个皇子特立独行,尤其喜爱“活人出丧”,他对政治没有兴趣,更对皇位不抱任何幻想。

雍正十一年,弘昼被封为和亲王。弘昼纵有万般不是,但对于皇子来说,能做到不觊觎皇位十分难得,这也是他在乾隆朝屡犯错误却能始终自保的根本原因。

雍正在世时,弘昼尚不敢太出格,但乾隆继位后,对这个弟弟也是万般疼爱,赏赐不断。可弘昼骄矜狂妄,倚着兄长的威势,傲慢任性,肆意妄为。甚至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殴打大臣讷亲,曾几次搞得乾隆下不来台。

弘昼办差屡屡出错,有时也会让乾隆难堪,但乾隆对他很宽容,受到的最大处分不过是罚俸三年。弘昼曾写过一首《金樽吟》,曰:

世事无常耽金樽

杯杯台郎醉红尘

人生难得一知己

推杯换盏话古今

有不少学者认为,这就是弘昼的“保命诗”,正是他对乾隆的皇权不造成任何威胁,所以才得到了乾隆的极大宽容。乾隆三十五年,弘昼病逝,赐谥为“恭”。

庄亲王允禄

允禄是康熙的第十六子,康熙晚年皇子争储,允禄没有卷入这场政治风波当中。所以雍正继位后对众兄弟实行打击报复时,对允禄网开一面。

雍正元年,庄亲王博果铎去世身后无子,雍正令允禄过继给博果铎,并承袭了庄亲王的爵位。雍正一朝,允禄位高但权不重,担任的也都是八旗都统一类的职务。

乾隆继位后,允禄被任命任总理事务大臣,兼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名次排在允礼、张廷玉、鄂尔泰之前。

雍正丧期过后,乾隆对军机处作了一些改革,规定了此后宗室王公不得入军机处。客观地说,乾隆这个举动并不是针对允禄一人,但允禄因为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心生不满,他便于胤礽之子理亲王弘皙等人来往诡秘,似有反对乾隆之意。

乾隆四年,允禄受到处罚,停双俸,罢都统职。此后允禄一直到处于人生的低落期,直到乾隆三十二年去世为止,都没有得到重用。

果亲王允礼

在康熙帝的众多皇子中,除了怡亲王允祥之外,允礼算是结局最好的一个了。康熙晚年允礼纵情山水,不参与皇权之争,聪明持重。又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学,所刻书雕甚是精美。专心研究藏传佛教经书并组织翻译藏文名著,曾选编刻印《古文约选》。他一生笔耕不辍,与当时文坛、诗坛威望甚高的方苞、沈德潜等也有颇多交往。

允礼在康熙朝没有封号,雍正继位后允礼便封为郡王,到了雍正六年时,又晋封果亲王。雍正对允礼有一个很高的评价“实心报国,尽心竭力,操守亦甚清廉”。

雍正去世后,允礼作为顾命大臣,排在允禄之后。乾隆对这个叔叔也算礼数有加,免其跪拜之礼。不过遗憾的是,允礼寿数不高,乾隆三年就去世了,死后没有子嗣,以乾隆帝幼子弘曕为子袭果亲王爵位。

鄂尔泰、张廷玉

这两个人读者都比较熟悉,他们在乾隆初年很受器重,自宗室王公不入军机处形成定制后,他们实际掌握着国家的行政大权。加上乾隆刚刚继位,根基尚不牢固,国家军政重务都仰仗此二人。

不过鄂尔泰于张廷玉素来不合,雍正在位时尚能互相克制,但到了乾隆朝由于是顾命大臣,先朝元老,两人的争夺也就趋于白热化,形成了满人依附于“鄂党”、汉臣依附于“张党”的局面。

鄂尔泰算是幸运的,他死得早也死得是时候,如果要是活到了乾隆十三年,那么他的命运大致也会和张廷玉一样,将会受到乾隆的百般羞辱,估计连配享太庙都难。即便是这样,鄂尔泰还是受到了鄂党的牵连,从贤良祠中被撤出。

张廷玉晚年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待遇,当然他本人也有一些失当的地方。但其本质还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的存在对于乾隆来说是个障碍,只有扳倒了这些前朝老臣,乾隆施政才会不受任何的阻碍,这也是乾隆中期以后,喜欢培养后起之秀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乾隆基本上贯彻了雍正的遗诏,对宗室行亲亲之道,对顾命大臣也没有给予打击报复。只不过对张廷玉来说,多少还是有点苛刻,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张廷玉是汉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借助唐高宗取得大权,高宗驾崩后架空两个儿子最终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身在桥上,怎能拆桥?唐高宗李治不仅仅是武则天的丈夫,而且还是她的政治盟友、权力的源泉;武则天如果站在李治的对立面,其地位就失去了法理基础,权力也就丢掉了抓手。武则天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政客,而不是毫无章法的悍妇,这就是她与儿媳妇韦皇后的最大区别。从尼姑到皇后,武则天的秘诀,就是不断寻找盟友。当初李世民驾

  • 雍正王朝:老十三送邬先生侍女到底是何用意,监视邬先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王朝电视剧距今已有二十年之久,可谓是经久不衰,可以说是清宫剧中的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而剧中的一众人物更是使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诸如侠肝义胆的老十三、职场达人张廷玉和图里琛、老狐狸佟国维、老实人张五哥等等,而焦晃版康熙和唐国强版雍正更是经典至极,可以在这些演员的用心演绎之下,这些人物是被刻画的是惟妙

  • 唐玄宗得以登基、掌权与三次政变关系密切,在政变中逐步巩固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的上位史,可以说是李家内斗的血泪史。他的发家和“三次清除外戚的政变”有关——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李隆基主导了第三次“唐隆政变”,最后发家。垂拱元年(685年),李隆基出生于东都洛阳,他的父亲李旦在一年前刚被立为皇帝,李旦虽然是皇帝却没有听政的权利,军政大权被李隆基的祖母武则天掌控着,

  • 清朝县衙和电视剧中的一样吗?别再被骗了,它规模堪称“小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升堂、威武,这是古装电视剧中十分常见的一幕,在古代可不像现代社会,大小事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所管辖,在古代,大事小事几乎全部由县衙的知府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每次出现大事小事,很快就是升堂。也不知是不是道具组比较缺钱的原因,影视剧中清朝的县衙给人一种十分廉价的感觉,但事实上,即使是最低级别的县衙,其规模都

  • 唐朝虽实行三省六部制但因政治形势不同导致宰相权力和数量均有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即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的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和尚书左右仆射,其中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原本是尚书令,武德年间,李世民曾在朝中做尚书令,因此,李世民继位之后,尚书令不再有人任职,而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变成了原本是副手的尚书左右仆射。这三省的最高长官就是唐朝的天然宰相,在武德年间到贞观前

  • 清朝灭亡了一百多年,清皇陵仍有守墓人,他们是谁?工资谁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以来,尤其是宗法社会下,祖坟之地事关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不论上至达官贵族,或下至黎民百姓,都尤为重视祖宗之地。而作为封建王朝的皇族,则更加重视陵墓的建设,以及守护。守护陵墓不仅守护家族“风水”,更是怀着对祖宗的敬仰之心,感恩之德,保护他们最后的净土。而且在古代陪葬制度之下,皇陵无疑成为盗墓者眼中

  • 唐朝的法律规定有五种处罚方式,其形式制度既影响后世也影响外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七年(624年),正式颁布新律《武德律》,为唐朝法律奠定基础。《旧唐书》有载:“撰定律令,大略以开皇为准。于时诸事始定,边方尚梗,救时之弊,有所未暇,惟正五十三条格,入于新律,余无所改。”唐太宗继位后,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改《武德律》,是为《贞观律》。唐高宗继位后,又命长孙无忌删修《贞观律》,

  • 清朝入关前只有813名汉人有资格做包衣,八阿哥胤禩也做过包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帝大家好,我是兰台。今天兰台和大家聊一聊清朝的包衣究竟是不是“奴才”。满文里包衣的正式名称是“booi”,比较亲切的说法是“booi niyalma”(家里人)。而奴才的正式名称为“aha”,有的也称呼为包衣奴才“booi aha”。包衣和奴才(aha)是完全不同的。包衣在清朝,是法

  • 雍正的三大宠臣中,为何只有李卫能够善终?其实秘诀只有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在宫中最器重年羹尧、隆科多和李卫这三人,可是这三个人只有李卫得以善终,其他两人最后的下场都不如意,李卫又是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李卫传奇之路的开始康熙二十六年,李卫在江南铜山出生,他的家庭虽然是富贵人家,但是李卫从小就不爱学习,只喜欢吃喝玩乐,到处潇洒。到了成年还是一事无成,幸好他的家庭颇为富裕才

  • 雍正可能至死都不知道,龙凤胎名字连读,竟是甄嬛背叛他的铁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胤禛,便是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他是大清第5位皇帝,同时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但中国描写历代皇帝的影视剧总喜欢把帝王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因此许多上不了台面的负面史料就被自动过滤了。在《甄嬛传》的小说中,雍正的爱妃甄嬛为他诞下龙凤胎,这对于皇帝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他到死都不知道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