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大才,战神亲自推荐,千古一帝相见恨晚,一策略强晁错百倍

此人大才,战神亲自推荐,千古一帝相见恨晚,一策略强晁错百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扒皮侃历史 访问量:2360 更新时间:2024/1/21 8:37:15

这个人非常厉害,是个奇才也是个怪才,说他怪在于这人不善于为人处世,所以呢,早期的他是四处碰壁,去过燕国,到过赵国,还访问过中山国,可这些地方没一个把他当人才的,最后不得已找到了大将军卫青,卫青跟他一聊,觉得这绝对是个人才啊,就赶紧给汉武帝推荐,可汉武帝太忙,没时间接见,就这么拖着,后来这货等不了了,直接给汉武帝上书,结果还别说,汉武帝看完后,马上召见他,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个人非常的有名,他就是主父偃,当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而这个主父偃就在内朝担任汉武帝的顾问,可以说他非常受汉武帝的重用,几乎是上一篇折子,汉武帝就提升他一级,曾在一年内连升他四级,汉武帝对其他大臣可没有这么高的待遇。

这个主父偃给汉武帝出的最有名的一条建议,就是推恩令,这推恩令的好处可太大了,可以说甩汉景帝时期的重臣晁错十几条街都不止,这大概是啥意思呢?就是当时的诸侯国地盘非常大,而且不服从中央的调配,实行这种政策,就是允许这些诸侯国主将自己的领土分封给他的儿子呢,儿子还可以传给孙子,这种权利受汉朝的法律保护,这样一来用不了多少代,这个强大的诸侯国就分成几十个小地方,这样他们就再也没有实力与汉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了,你说这建议有多好,比晁错的削藩令强大百倍也有吧,而且还没有风险,小编私下认为,这是解决地方尾大不掉的最好方法。

所以呢这推恩令一实行,汉武帝的权力就更大也更集中了,可主父偃虽然有才能,但是他的弱点也很突出,那就是不会处事,他对当初不接纳自己的藩国都进行了打击报复,在主父偃在位的时候,没有人敢动他,可是推恩令已经收到效果了,中央政府用不上他了,而地方势力又非常痛恨他,所以呢,两边都开始收拾他,结果呢主父偃一离开,就有许多人去告发他,什么受贿了,什么陷害忠良了,汉武帝呢,可能觉得这货也没用了,就把他抓到监狱去,这时候一个叫公孙弘的义士向汉武帝进言杀主父偃,并且说了一堆的理由,把汉武帝给说动了。

结果呢,主父偃就被杀了,临别前一幕更是悲催,他在位时,炙手可热,大臣们争先恐后的给他送礼,可是要被杀了,这些所谓的朋友一个没有来,最后只有一个奴仆过来给他送行,唉,现实就是这样的悲催,谁让他结交的都是酒肉朋友呢?

标签: 晁错

更多文章

  • 汉室传奇:叹息!老父自杀,挡不了晁错的野心,救不了晁错的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清轩侃史标签:晁错

    #历史#(本文大约1800字,阅读需要5分钟)【晁错五次上书汉文帝防御匈奴】公元前一六九年,汉文帝非常疼爱且欣赏的大臣贾谊逝世,享年三十三岁。没有了光芒四射的贾谊,晁错出现了,此时的他如新星闪耀登场,被人称为国家智囊,担任太子内宅管理官。这时的西汉,唯一的强悍对手只有匈奴,而匈奴自西汉成立以来,不断

  • 为汉景帝鞠躬尽瘁的晁错,为何会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晁错

    很多人认为,晁错的死,是汉景帝十分耻辱的时刻,他竟为了讨好叛乱的诸王,而将对自己鞠躬尽瘁的晁错诛杀,杀就杀了,还非要用腰斩这样的酷刑,这不免令人心寒。确实,从结果来看,晁错的死很没有价值,因为他被杀之后“七国之乱”没有停息,汉景帝最终还是以武力手段镇压了叛乱,这样一来,晁错岂非枉死?还真不是,对于晁

  • 晁错该不该杀?从古到今仍有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晁错

    咱们知道汉景帝时期最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七国之乱,而七国之乱最根本的缘由就是削藩令,而削藩令的提议者就是晁错,晁错只考虑到削藩令的好处,可对它的危险性估计不足,结果呢,导致了七国之乱,而七国起兵造反提出的口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汉文帝权衡利弊同意杀晁错,于是乎晁错身着官服就被腰斩于东市,但是杀了晁错

  • 晁错之死,汉景帝有点羞

    历史人物编辑:胖哥说历史故事标签:晁错

    公元前154年是西汉王朝多事之秋。这一年,匈奴大举侵犯边境让汉景帝恼怒,欲整顿军事北击匈奴,但内部由于诸侯王势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心中仍有所顾忌,后采取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首先安抚内部,实行削藩;也正是这一年,景帝由于听取了晁错的建议,削藩过于激进,引发了西汉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也正是这一年,

  • 汉景帝为何诛杀恩师晁错

    历史人物编辑:青山古史今说标签:晁错

    最初汉景帝并没有打算杀晁错,真正想除掉晁错的人是袁盎。袁盎原来是朝廷派驻吴国的相国,他没少收了吴王的好处,所以不赞同削藩。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袁盎当然要替吴国说话。结果,晁错要说吴国必反,削的越早越好,袁盎则一直说吴国不反,没有削的必要,于是二人便站到了对立面,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后来晁错升为

  • 晁错的削藩完全错误,这个人比晁错强上百倍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晁错

    说削藩的话,不如先看贾谊。他是第一个提出要削藩的。汉书贾谊传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

  • 汉灵帝只上了个厕所,蔡邕就被流放了?王莽的儿子制造了狗血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蔡邕

    一、汉灵帝上了个厕所,导致蔡邕流放12年。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大学者,饱读诗书,还是曹操昔日的老师之一。他的女人蔡文姬更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大才女。 1、曹节只偷看了一眼,就摆了蔡邕一道。汉灵帝在位期间,深感天下灾祸不断,因此问了很多人,这些人都不敢瞎说。因此汉灵帝只好把饱读诗书的蔡邕给喊了过来,询问

  • 此人可怜!蔡邕捧他上天,曹操拿他儆猴,袁绍借他笼络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望月寄伤思标签:蔡邕

    古人讲究出身。一个人若出身不好,本事再大,也会被人瞧不起。甚至谁都可以轻谩你,侮辱你。三国枭雄曹操,应该对此深有感触。01曹操,生于宦官世家。有人要问了,宦官不是阉货吗,都被阉掉了,没有了能力,怎么还会有后代?原来,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养子也是子啊,曹操这个“宦官之后”的身份,便像癌症

  • 曲洋为得此曲连掘29座汉代古墓,终于在东汉蔡邕墓中得到它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蔡邕

    《笑傲江湖》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里面有风流不羁的令狐冲,有敢爱敢恨的任盈盈,有半男不女的东方不败。这部剧的情节扣人心弦,打斗酣畅淋漓,记得当年觉得最帅的剑招就是令狐冲的独孤九剑。而整部戏却是由曲洋这个魔教长老引出来的……在片中一开始便是武林正派刘正风要金盆洗手、退隐江湖,而刘正风与魔

  • 三国演义中学问最高的三个人,一个蔡邕、一个是乔玄,另一个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小盛说历史标签:蔡邕

    三国时期,多少英雄豪杰风云际会,让合久必分的天下纷争不断。要想成为一方势力,不仅得有猛将,更要有谋士,但是因为环境纷乱,真正研究做学问的人反而不多。在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蔡邕、乔玄和祢衡。蔡邕是有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精通音律,并且创了“飞白”笔体,对后世影响颇深。当然,他最有名的是有个号称“才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