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非常厉害,是个奇才也是个怪才,说他怪在于这人不善于为人处世,所以呢,早期的他是四处碰壁,去过燕国,到过赵国,还访问过中山国,可这些地方没一个把他当人才的,最后不得已找到了大将军卫青,卫青跟他一聊,觉得这绝对是个人才啊,就赶紧给汉武帝推荐,可汉武帝太忙,没时间接见,就这么拖着,后来这货等不了了,直接给汉武帝上书,结果还别说,汉武帝看完后,马上召见他,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这个人非常的有名,他就是主父偃,当时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而这个主父偃就在内朝担任汉武帝的顾问,可以说他非常受汉武帝的重用,几乎是上一篇折子,汉武帝就提升他一级,曾在一年内连升他四级,汉武帝对其他大臣可没有这么高的待遇。
这个主父偃给汉武帝出的最有名的一条建议,就是推恩令,这推恩令的好处可太大了,可以说甩汉景帝时期的重臣晁错十几条街都不止,这大概是啥意思呢?就是当时的诸侯国地盘非常大,而且不服从中央的调配,实行这种政策,就是允许这些诸侯国主将自己的领土分封给他的儿子呢,儿子还可以传给孙子,这种权利受汉朝的法律保护,这样一来用不了多少代,这个强大的诸侯国就分成几十个小地方,这样他们就再也没有实力与汉朝中央政府分庭抗礼了,你说这建议有多好,比晁错的削藩令强大百倍也有吧,而且还没有风险,小编私下认为,这是解决地方尾大不掉的最好方法。
所以呢这推恩令一实行,汉武帝的权力就更大也更集中了,可主父偃虽然有才能,但是他的弱点也很突出,那就是不会处事,他对当初不接纳自己的藩国都进行了打击报复,在主父偃在位的时候,没有人敢动他,可是推恩令已经收到效果了,中央政府用不上他了,而地方势力又非常痛恨他,所以呢,两边都开始收拾他,结果呢主父偃一离开,就有许多人去告发他,什么受贿了,什么陷害忠良了,汉武帝呢,可能觉得这货也没用了,就把他抓到监狱去,这时候一个叫公孙弘的义士向汉武帝进言杀主父偃,并且说了一堆的理由,把汉武帝给说动了。
结果呢,主父偃就被杀了,临别前一幕更是悲催,他在位时,炙手可热,大臣们争先恐后的给他送礼,可是要被杀了,这些所谓的朋友一个没有来,最后只有一个奴仆过来给他送行,唉,现实就是这样的悲催,谁让他结交的都是酒肉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