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移宫案是怎么一回事

移宫案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55 更新时间:2023/12/15 8:54:48

所谓宫,指乾清宫。所谓移宫,就是指把一些不应该占居乾清宫的人从乾清宫里赶出去。在皇宫中,天子所居为乾清宫,皇后所居为坤宁宫。内廷有乾清宫,犹外廷有皇极殿,只有天子可以居住在乾清宫,皇后配天可以共居之,其余妃嫔,进御时可暂时居之,但不可长期居住。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至九月一日,万历、泰昌两帝相继而亡,新帝即位之事关系着国家的命运,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

皇帝朱由校由于其父泰昌帝朱常洛不得万历皇帝的宠爱,他自幼也备受冷落,直到万历帝临死前才留下遗嘱,册立其为皇太孙。泰昌帝即位,册立朱由校的仪式自然应该从皇太孙变为皇太子。但是泰昌帝并不热心册封太子,后来在大臣的一再请求下,才下旨:“钦定册立东宫,择九月初九日。”

但人算不如天算,九月初一日,泰昌帝竟然驾崩。朱由校皇太孙未做成,皇太子还没来得及做,书本一天也没正式读,竟然要继承皇帝大位。这样的皇位继承者,有明一代,仅此一人。朱由校的生母王才人虽位尊于李选侍之上,但因李选侍受宠,她备受李选侍凌辱而致死,临终前遗言:“我与西李(即李选侍)有仇,负恨难伸”,而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

泰昌帝即位后,朱由校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一月后,泰昌帝驾崩,李选侍控制了乾清宫,与太监魏忠贤密谋挟持朱由校,欲争当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举引起朝臣的极力反对。

泰昌帝驾崩当日,杨涟、刘一燝等朝臣即直奔乾清宫,要求哭临泰昌帝,请见皇长子朱由校,商谈即位之事,但受到李选侍的阻拦。在大臣们的力争下,李选侍方准朱由校与大臣们见面。杨涟、刘一燝等见到朱由校即叩首山呼万岁,并保护朱由校离开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的礼拜,决定以本月六日举行登极大典。为了朱由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交由她过目,然后再交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日渐激化。朱由校御乾清宫登极大典日期迫近。

至初五日,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内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九月六日,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天启元年。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李选侍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移宫”数日,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女救出。反对移宫的官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绳圈,绞索。投缳自缢),其女投井,并说“皇八妹入井谁怜,未亡人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杨涟等人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监刘瑾谋反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他身边有八个宦官,经常陪伴他打球骑马,放鹰猎兔,为首的叫刘瑾。明武宗贪图玩乐,觉得刘瑾等称他的心意,十分宠信他们。这八个宦官依仗皇帝的势,在外面胡作非为。人们把他们称为”八虎”。一些大臣向武宗劝谏,要求武宗铲除”八虎”。刘瑾等得到消息,就在武宗面前哭诉。明武宗不但不

  • 包拯三谏宋仁宗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政治家。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景祐四年(1037年),任天长知县,颇有政绩。康定元年(1040年),迁官大理寺丞,知端州。嘉祐二年(1057年),任开封知府。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

  • 包拯智辨偷蛋的经过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北宋政治家。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初授大理评事,景祐四年(1037年),任天长知县,颇有政绩。康定元年(1040年),迁官大理寺丞,知端州。包拯上任不久,便不惧邪恶,治理民生所系之大事,曾带领百姓筑堤围、挖水井、排积水、造鱼塘、垦荒地,

  • 嘉庆皇帝为难状元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清嘉庆年间,竟陵卢市蒋家场七屋台出了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叫蒋立镛。一年大比,他由于文才出众,主考官将他的试卷送上金殿。嘉庆皇帝接过试卷,只见上面字迹刚劲有力。再看文章,明征暗喻、深入浅出,真乃金雕玉琢、掷地有声,嘉庆皇帝不觉龙颜大展,忙宣蒋氏进殿面试。蒋立镛昂首阔步走进殿来。嘉庆皇帝抬头一看,只见蒋立

  • 杨继盛上疏之冤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嘉靖年间,严嵩父子网罗仇鸾等人,把持朝政,对外勾结敌寇丧权辱国,对内残害忠良,欺压百姓,侵吞库银,朝野上下对其恨之入骨,是明朝头号大奸臣。他对弹劾检举他的官员肆意迫害,酿成了许多冤案,当初最大的杨继盛案就是他一手制造的。杨继盛,保定容城人,出身贫苦。他七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继母待他不好,让他去

  • 红丸案是怎么一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据说,陶仲文本是个不起眼的守仓库的小吏,因献“红丸”有功,受宠于嘉靖皇帝,一跃而成为朝廷显贵。这“红丸”制法很特别:须取童女首次月经盛在金或银的韶皿内。还须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连煮七次,浓缩为浆。再加上乳香、没药、辰砂、松脂、尿粉等拌匀,以火

  • 冯梦龙补西楼记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楼记》是如何成名的呢?这其中离不开才子冯梦龙的画龙点睛之笔。明代有一个著名的才子,名叫冯梦龙,长州今江苏省常州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冯梦龙少年时代就勤勉好学,富有才华,二十来岁的时候,便已成为秀才。他与哥哥冯梦桂、弟弟冯梦熊均负才名,时称“吴下三冯”。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和戏曲家,

  • 袁崇焕究竟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袁崇焕作为一代忠于国家的名将,却被奸党和昏君害死,他是被冤死的。中国古代那些军事大家之所以能立功疆场,最终拜相封侯,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遇上了明君,如果遇上昏君,不要说立功,能保住脑袋已属万幸。而明思宗朱由检就是一个昏君。史书上说他:“有志振社稷,又素自用,生性多疑。”不信人,又好自负,喜臣子阿谀奉承

  • 郑和七下西洋和建文帝有什么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永乐皇帝一直是坐镇北方,稳居北京的,为什么会一反常态,突然间把目光转向了海洋呢?而又为什么在郑和六次下西洋后,就终止了这一行动,不再让他出使了?对此,有研究者称,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大明朝的国威,招引各国前宋朝贡,同时也进行大量的贸易活动,从而促进中国同“西洋”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学者说,这其

  • 李自成兵败后死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吃他娘,穿他娘,吃穿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是在明末崇祯年间,各地百姓拥护“李闯王”传唱的歌谣。李闯王名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他虽然家境很贫寒,但是人大仁大义又有勇有谋。他做过驿卒,还做过边兵,还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反明,还当了起义军的首领。起义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