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靖康之耻具体发生在今天哪里,详情是什么?

靖康之耻具体发生在今天哪里,详情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51 更新时间:2024/1/17 8:46:12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北宋靖康之耻的真正原因及过程。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讲述的是在北宋公元1126年间,北方的女真族攻占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并掳走北宋皇帝宋钦宗、太上皇宋徽宗和皇室、宫女嫔妃、大臣等数十万平民的事件,由于此事年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靖康之耻发生的前因后果。

一、靖康之耻发生前宋金关系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金两国结成海上之盟,商议好的金国进攻辽国中京,而大宋进攻辽国的燕京,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大宋,但大宋需将原本献给辽国的钱币过户到金国,而辽国的其余国土归到金国。后来金兵攻破辽国的中京,而大宋二十万军队在进攻辽国燕京过程中大败,后燕京被金国所攻占,辽国君主天祚帝被俘,辽国灭亡。金国灭了辽国之后,大宋要求金人履行盟约(海上之盟),交回燕云十六州,但金国反指大宋没有按照约定将燕京打下为由,拒绝执行盟约,无奈之下,大宋只好掏钱将燕云十六州买了回来。

二、靖康之耻发生前宋朝廷内部形势及前奏当时大宋朝廷宰相王黼以赎回燕云十六州有功而权势渐涨,其与当时太子赵桓不和,并参与皇室内部斗争,阴谋策划立郓王赵楷为太子。由于右相少宰李邦彦蔡攸一起排斥王黼,再加上御史中丞弹劾王黼,于是王黼被贬官。这时有人再次劝宋徽宗用八十岁的老奸臣蔡京,后蔡京被拜为为太师,总领朝中一切事宜,具体事务由其子蔡绦把持,此时的朝廷大臣全部奉蔡京父子的意志办差。

公元1123年七月的一天,前辽国将领、金平州(今河北卢龙县)的留守张觉原意献出平州归降大宋,被金国察觉事情败露后,逃至北宋燕山府(原辽国燕京),金国以大宋私纳叛金降将为由问罪,同年八月,金国朝廷内部倾向与大宋和好的完颜阿骨打病逝,其弟完颜晟继位。

三、靖康之耻事件的发生及过程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件为由奏请完颜晟攻击大宋。金国君主同意后,其军队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大宋。东路由完颜斡离不领军攻取燕京,西路由粘罕领军直扑太原,金国军队一路上势如破竹,东路金兵顺利破燕京后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见此情景,吓得屁滚尿流,急忙禅位于太子赵桓,成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送徽宗退位,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同年二月,又威胁大宋以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为人质,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议和(即宣和合约)后撤军,同时金人要求赔偿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以做劳军之用。

金国军队撤军后不久,又派出萧仲恭出使大宋,耶律余睹为监军,宋钦宗认为这二个人都是原辽国的贵族,可诱而用之,以书信一封让萧仲恭送给耶律余睹,使为内应以攻克金国。萧仲恭拿到书信后忙跑回金国将书信献出。公元1126年八月,完颜宗望以此信为由集合军队重新伐宋。

金军西路完颜宗翰从大同出发,第二天破宋张灏军于文水(今在山西),随后攻克太原。东路完颜宗望从保州出发,当天破宋兵于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县)、中山(今河北定州),后破宋大将种师中于井陉,取天威军(今河北井陉县),克真定(今河北正定)。

经过休整后,西路完颜宗翰自太原向汴京进攻,很快便攻克隆德府(今山西长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听闻此消息后,大宋的西京(今河南洛阳)、永安军(今河南偃师东)、郑州(今河南省会)皆投降。东路完颜宗望自真定向汴京进攻,渡黄河后,攻下临河县(今河南浚县)、大名县(今在河北)、德清军(今河南清丰)、开德府(今河南濮阳);于公元1126年12月攻克怀州(今河南沁阳)并到达汴京城下。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因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率兵破汴梁城,俘宋徽宗、钦宗二帝。金兵攻陷大宋汴京后,到处烧杀抢掠,奸杀妇女,除金银财物之外,大量掳掠宋朝官员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根据《瓮中人语》记载: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宝寺火。二十五日,虏索国子监书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虏索玉册、车辂、冠冕一应宫廷仪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二十七日,虏取内侍五十人,晚间退回三十人。新宋门到曹门火。二十八日,虏索蔡京、王黻、童贯家姬四十七人出城”。

随后,金军押送宋徽宗、钦宗等皇室成员及大臣等数十万人至金国,由此靖康之乱结束,北宋王朝也就此结束。

这就是靖康之耻的全部过程,感谢各位读者能够认真的看完。

靖康之耻发生在今天的开封。

是指公元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赵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为宋钦宗。公元1126年1月,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

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其实东京尚有百万人口,城外只有数万金军。城外数万宋西军和数十万勤王军队正源源不断赶来。要不是皇帝自己作死,亲自跑到金军营中求和被扣留,开封根本不可能被攻破。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上古时期涿鹿之战的真相,蚩尤究竟是谁?或真实存在过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逐鹿之战,历来描写者很多,很多描写甚至赋予了玄幻色彩,因此,显得扑朔迷离。我认为,远古时期,那场大规模战役应该是真实发生过,而对比世界其他地区同时期类似战役的描写,逐鹿之战的细节相对靠谱,抛开呼风唤雨、召唤天神等玄幻色彩后,基本可以说得通。逐鹿之战应该发生过,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特点决定的对于逐鹿之战

  • 谁知道明万历年间援朝平倭的战争详解?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592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从釜山登陆,连陷汉城,平壤。应朝鲜请求,明神宗派李如松率军援朝,和倭寇争夺平壤,初战失利,游击史儒战死,但明军加强攻势,最终夺取平壤,倭酋小西行长弃城败逃,中朝联军乘势收复汉城。光复朝鲜。到1597年,丰臣秀吉再次侵朝,此时战事主要在海上,明军和朝鲜李舜

  • 赤壁之战诸葛亮和周瑜谁的功劳大,曹操是自己烧掉战船撤退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很显然,这首词是赞扬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英雄气概。周瑜在赤壁之战的功劳是世人皆知的。诸葛亮只是在之前,被刘备派为联络代表,到江东解说了一番联盟的必要性。《蜀书-先主传》记载“(孙刘联军)与曹公战于赤壁”。《吴书-吴主传》记载:“瑜,普

  • 赤壁古战场今何在?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点灯熬蜡整到下半夜,弄了四五千字,回答了一个赤壁古战场的问题,居然没有阅读量,这让豹眼很不爽。不是力作,起码是呕心,但这情况很伤情绪,已经不明白究竟如何来回答问题啦。再借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尝试一下吧。问题的回答,满足自己的感觉是第一要的,但阅读者没感觉,自己也就无法满足感觉啦哈。鉴于许多文

  • 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谢安叔侄如何做到以少胜多?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组成87万大军南下,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以一举灭晋。晋相谢安使谢玄等率北府兵8万迎战,在洛涧(即洛河,在今安徽淮南东)大破秦军前哨,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遥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由来。晋军进至淝水,要求秦兵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想乘晋军半渡时

  • 宁远大捷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袁崇焕被杀后为什么老百姓争相食其肉?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宁远大捷阻止了后金汗国南下进军的步阀。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汗王在不到一年时间两度折戟于宁远城下。在红衣大炮(明朝皇帝敕封红衣大炮为安寇平掳大将军)的威力下,后金八旗铁骑死伤无数,最后皇太极无可奈何之下悻悻然撤兵回盛京。对这场战役后金汗国死伤人数明清双方记载都语焉不详,似乎有意隐瞒。明朝官方史料称:“

  • 统万城战役中,坐拥坚固城池的夏军,为何却被北魏骑兵击败?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统万城战役是北魏和胡西夏的以骑兵攻城的经典战例载入史册。北魏能战胜拥有固若金汤城池西夏几条因素如下:1.当时胡西夏新王巳故,国内争权夺利纷乱的内忧。2.又界入了与西秦战争削弱了战力的外患。3第一次诱敌出城歼灭其夏兵力。4.坚壁清野扫清了城池附近可依靠有生条件。5.西夏弃城逃避引已恐乱。6.北魏王当机

  • 朝鲜身为明朝的附属国,是怎样的被清朝征服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有过好几次战争。在著名的萨尔浒战役中,朝鲜曾经出兵1万3000人助战。但萨尔浒战役中,明军大败,朝鲜援助也被击溃,伤亡数千人,多名高级军官包括主帅姜弘立在内投降。当时满清为了拉拢朝鲜,将被俘的朝鲜军官都放了回去。此战失败以后,朝鲜国王光海君判断辽东局势转为满清占优,开始转为中立,

  • 为什么我觉得万历朝鲜战争明军被日本爆的挺惨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一场结果早已盖棺定论的战争,却成了如今各种争论不休的话题,直到现在万历年间,当时在朝鲜半岛上,明军是VS日军的那场对决“到底谁更惨”,始终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同时,更要去了解,首先是看《明史》是由来谁“编纂”的,包括当时的日本&朝鲜,站在其各自的立场上,是如何记录这段历史的。从公元1592年3月

  • 朝鲜战神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如何完败日本倭寇?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真实的鸣梁海战大家也许知道之前韩国有一部电影,创下了韩国本土票房记录,名字叫《鸣梁海战》。电影以1597年的“鸣梁大捷”为背景,讲述了李舜臣率领12艘战船在绝境之下战胜330艘日本战船的故事。韩国史学界认为,李舜臣以12-13艘战船迎战日本133艘战船和200艘运输船,并且取得了击沉31艘,击伤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