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期间有哪些奇葩的故事?

二战期间有哪些奇葩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24 更新时间:2024/1/23 18:54:35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德会战期间的一件事。

常德会战是抗战中,最惨烈的几次防御战役。

防御这里的74军第57师官兵,同强大的敌人血战十多日,最终全军覆没。

期间,却有一起斗智斗力的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奇葩。

日军反复攻击国军一处碉堡。

战前,这个碉堡前修筑了很多工事,最外层有大量砍倒的树枝,上面都是很尖锐的树杈,日军匍匐经过很容易被刺伤。

再近一些,则是雷区,部署了几十颗地雷。

近一些,就是一圈铁丝网。

然而,在日军反复步兵冲击猛烈炮火下,树枝被炸飞,地雷被引爆,铁丝网也被炸得不剩多少。

当时碉堡内只剩下几个国军士兵,想要抢修外面工事是不可能了,也没有工具和材料。

如果让日军这样直接冲过来,碉堡是肯定守不住的,日军可以直接匍匐爬行到碉堡下。

彷徨无奈中,国军突然发现一个东西,就是粪便。

在距离碉堡不远,有一处茅草搭建的茅厕,已经被日军炮弹炸毁,里面的粪便四溢。

国军于是派出2个士兵,带着木桶,舀了很多粪便,洒在碉堡前的地上。

没多久,日军开始进攻。

在碉堡国军2挺轻机枪的扫射下,日军很熟练的利用地形掩护,快速匍匐前进,躲避枪弹。

然而,爬到粪便的地区,几个日军士兵明显都停住了。

大家也许不知道,日本人是很爱干净的。即便在战场上,他们一有机会就要洗澡。每个士兵都带着肥皂、牙膏和卫生纸,用于个人护理。

虽然士兵已经适应了战场的污秽,但让他们爬入粪水中,他们还是非常抵触的。

于是,这些日军纷纷后撤,改为用机枪压制射击,没人愿意往前爬。

这样,随后几个小时时间,这个碉堡都安全了。

最后在日军小队长怒吼下,日军士兵才爬入粪水强行进攻。

战后,幸存的一个日本兵回忆,认为这是他在中国经历过最倒霉的经历“谁能想象,我曾经在粪水中间爬行”。

二战期间整个世界一片大乱,很多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参与到了战争之中。但是,也有一些打酱油的,似乎没什么存在感。

(诺门罕战役)

比如印度和韩国(准确的说是英国控制下的印度和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就没有什么存在感。不过,作为“藩属国”还是要出出力的,所以我们也能在二战战场上看到印度人和韩国人。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位韩国人,名叫景钟(音译)。

杨景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韩国人,1938年他在伪满洲国生活。当时日本人征兵,就把他征招过来,在关东军服役了。结果第二年就碰上了诺门罕战役,日本人一顿操作损失重大,杨景钟更可怜,被苏军俘虏了。

在寒的劳改营苦撑了3年之后,杨景钟的命运再一次改变了。苏德战场打的如火如荼,苏军损失惨重,必须想尽办法补充兵员。连女人都上战场杀到了第一线,集中营的囚犯就更不用说了。

杨景钟也被拉进了苏军,扛着枪和德军血战。

(被俘虏的杨景钟)

1943年2月,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爆发。德国南方集团军顶住苏军进攻,并且成功反扑,消灭了大概52个红军师。杨景钟也参加了这场战役,而且不出所料的,他又被德国人俘虏了。

瘦小的杨景钟长着一副亚洲面孔,在苏军俘虏中还是很扎眼的。但是,德国人也没想这么多,只是把他关进了战俘营。

之后,德国也觉得战场损失很大,需要补充兵员。于是,杨景钟又加入了德国国防军,扛起枪准备和盟军大干一场。当然,杨景钟所在的部队比较炮灰,所以一直被安排在法国科唐坦半岛,防御盟军进攻。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盟军成功的打了进来,杨景钟所在的炮灰部队被灭,他又一次成了俘虏。

(《登陆之日》剧照)

盟军对这个人比较感兴趣,但是杨景钟不会英语也不会德语,根本说不清自己的情况。于是,他暂时被送到了英国的一处战俘营……二战结束之后,盟军才有时间处理这些后续事务,杨景钟的故事终于流传开来。

因为一直是“被迫”打仗,所以也没人难为他,他被释放了。不过,这么多年四处漂泊,从韩国一路来到欧洲,回不回家也无所谓了。战后,他选择了移民美国,在那里安度晚年。

如果大家看过韩国电影《登陆之日》,就会觉得里面的故事非常熟悉。没错,《登陆之日》就是受到了杨景钟的发,才改编出来的。

这样的经历,也真是无语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傍晚要准时关城门,回来晚了还能进去吗?有何历史依据?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这么说吧,在古代,城门都是准时关门的,除非有最高指挥者命令或者特殊的通行证件(比如有战事,八百里加急),除此之外是万万不可能打开城门的。若是要强行通过,估计小命就葬送于此了,那么有没有其他小路或者暗道可以悄悄进城呢?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一个巨大区别,就是中原王朝喜欢筑城。在封建专制王朝,除了个别的强悍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么打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赤壁之战”描写的极为精彩。不过,《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实际上赤壁之战的过程并不复杂,分为“赤壁初战”和“火烧乌林”两部分。简单叙述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吧。曹军南下,刘琮投降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之后,开始讲战略中心转向南方。

  • 清朝甲午战争中清军有没有打胜日本的小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就说说清军胜利的辽阳东路争夺权战。1894年11月,日军决定夺取辽阳,奉天,第3师团和第5师团分别两路进军。先导部队就是混成第10旅团,11月13日,日军侦察队,步兵大尉足立武政带领1个中队作为尖兵进入到赛马集,遭到清军依克唐阿部队的伏击,八旗骑兵突然冲进日军队伍当中,最后,日军逃回出发地。另外

  • 高丽弹丸之地为何让隋唐那么头疼?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导读:隋唐时代,战争频发,吐谷浑、突厥、吐蕃等国均有战争发生,在隋唐史上,有一个国家,被两代帝王征讨,那就是高句丽,一个弹丸之地,让两个朝代的帝王头疼不已。为了对付这个高句丽,隋炀帝冒着灭国风险,也要诛灭于它,唐太宗甚至为之御驾亲征。为了征服高句丽,隋唐两朝,都做了无尽的努力,但是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国

  • 为什么从汉朝到隋唐、蒙古都要发兵进攻朝鲜,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老龙史社品读历史,希望让你有所收获!在朝鲜旧土上曾经存在多个政权,比如卫氏朝鲜、高句丽、新罗、百济等等,这其中有一些和当时的华夏政权是处于友好的,也有冲突不断的,但是抛开政治军事等方面不谈,之所以数个朝代都欲对这个地方的政权除之而后快,而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一、大陆接壤的唯一农耕国家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

  • 赤壁之战的立头功的是周瑜还是诸葛亮?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虽然说决战前孔明出谋献策,草船借箭,用火功的方法来取胜。那只是序曲。头功当然是周瑜了。因为孙刘联军,主要是周瑜率领的三万水军,成为击败曹操的主力军。这是其一。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指挥的。这是其二。取胜的关键人物是黄盖,胜负难料时,黄献计,诈降。才使得火烧赤壁圆满成功。把曹操的水军烧得干干净净,如此痛

  • 赤壁之战中曹操二十万大军,为什么会败于不到两万的孙刘联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就是一场遭遇战。其影响止于三分荆州,而三分天下则是以后的事情,跟赤壁之战没啥关系。三分荆州,曹操吃亏了吗?赤壁之战前,曹操即将拿下整个荆州,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龟缩在江夏郡。赤壁之战后,曹操只剩下荆州北部、刘备拿下了荆州南部、孙权拿下了荆州中部和东部。看着是曹操吃亏了。但放大尺度看,曹操真没吃

  • 古代军营中如何过年?有没有趁此机会出兵偷袭对手的案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春节是普天同庆的节日,这个节日放在中国古代,年味更浓,讲究更多,也更看重。所以在古代一般朝野上下,民间市井,乃至保境安民的军队都有许多庆祝活动。在过年期间,军队守卫着和平,当然更要提高警惕不能放假,但也有许多庆祝活动。部队都是青壮劳力,满满的荷尔蒙,因此,如兵器对决,骑马,射箭,蹴鞠,相扑等比武竞技

  • 为什么元朝征服了大半个亚洲,却留下了朝鲜半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元朝并没有征服大半个亚洲,只是征服了东亚大部分地区。首先,元朝与蒙古四大汗国不是一回事儿,不要弄混了。朝鲜并没有被落下,被落下的地区多了,还有南亚、东南亚和日本。公元892年,朝鲜半岛进入“后三国”时代,分别是“新罗、后百济、泰封(后高句丽)”。新罗王族的弓裔898年建都在开城,称为“泰封国”,与新

  • 赤壁之战为什么能成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所以能成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原因如下:1,战争规模较大,是三国时期规模较大的三大战役之一。曹操号称83万大军南下,孙刘号称20万大军,是百万人的大战。三国时期能有如此大规模的战役除了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就是赤壁之战了。2,历史意义深远,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三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曹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