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赤壁之战的立头功的是周瑜还是诸葛亮?

赤壁之战的立头功的是周瑜还是诸葛亮?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23 更新时间:2023/12/13 22:28:31

虽然说决战前孔明出谋献策,草船借箭,用火功的方法来取胜。那只是序曲。

头功当然是周瑜了。因为孙刘联军,主要是周瑜率领的三万水军,成为击败曹操的主力军。这是其一。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指挥的。这是其二。取胜的关键人物是黄盖,胜负难料时,黄献计,诈降。才使得火烧赤壁圆满成功。把曹操的水军烧得干干净净,如此痛快。孙刘联军大获全胜。黄是周的人,那自然全是周瑜的功劳了。

兵不厌诈,出奇制胜。

赤壁之战古战场到底在哪里?

赤壁之战的地点到底在哪里,其实我们现在逐渐连赤壁之战的真实性都抱有怀疑了,如果赤壁之战是不存在的,那么赤壁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意义了。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盟与曹操集团的一场大战,但是真的存在吗?据说当时曹操带着83万雄兵南下,准备一举荡平整个江南,而孙权刘备这边的人马实在是太稀少,连曹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很多人都在奉劝孙权投降。

作为手握重兵的孙权,到底该如何选择,其实决定了这一场大战的结果。好在孙权在忠臣们的支持下,选择跟曹操抗衡到底,这也给了刘备得以喘息的机会。

不过很奇怪的是,曹操的大军,居然在一把大火中,就土崩瓦解了。孙刘联盟不过七八万人马,却击败了曹操83万大军。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虽然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为赤壁之战渲染了很多背景和手段,但是战争是残酷的,绝对不是文学作品中写的那么精彩而轻松。

所以很多学者现在甚至开始怀疑,到底有没有赤壁之战的存在。因为诸葛亮作为这场大战的亲历者,在《出师表》中居然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赤壁之战。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这一战是他们的翻身仗,不可能没有记录,所以赤壁之战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

不过曹操饮马长江与孙刘联盟对峙的事情,应该是千真万确的,毕竟曹操是打算一统江山的人。那么我们应该要追问一句,曹操到底在哪儿饮马长江的呢?

官方说法,赤壁之战的地点应该是在如今的赤壁市西北。赤壁市这个地方,在古代可不是这么称呼,古代称之为蒲圻。早在三国时期,就在这里设置了蒲圻县,所以说历史非常悠久。

为什么叫做蒲圻呢?因为这里水网密布,盛产蒲草。这些蒲草可以编制成蒲团,所以这里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集市。

有买卖的地方,就能聚集人气,所以东吴就将这里设立成了蒲圻县。到了现代,因为蒲圻县的名字比较拗口,不利于推广。所以当地领导认为,应该要结合蒲圻县的历史,着重宣传该县。

所以他们就向上级申请,于1998年,将蒲圻县改名为赤壁市。这一改名字可就不得了了,一场关于古赤壁到底在哪儿的争论,再次被摆上了台面。可是人家蒲圻人可不管这些,改称赤壁市以后,为当地的旅游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这就跟云南的香格里拉一样,过去这里叫做中甸县,谁会去中甸县玩呢?可是改成香格里拉以后,每年带来的旅游收入简直不可估量。

东坡先生认为,古赤壁的战场在黄州赤鼻山。苏东坡被贬谪到了黄州以后,他在当地游玩山水。碰巧来到了当地的黄鼻山,不禁想起了赤壁古战场,所以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所以在苏老先生的眼中,似乎认定了这里就是赤壁的古战场。

不过现在有人研究出来,这里不可能是赤壁古战场,因为赤鼻山在厦口东边,而刘备集团的关羽水军当时正屯兵在厦口。所以曹操不可能越过刘备集团,从而屯兵赤鼻山。

所以这里绝对不是赤壁大战的主战场,但是因为当地的水土风貌,跟古赤壁的描述方面有几分相似,所以东坡先生一时兴起,自然是会临场发挥了。

而且东坡先生肯定是有过考察,即使这里不是赤壁主战场,这里在赤壁大战的时候,也曾经发生过战争,而且规模应该不小。

还有一种说法,古赤壁是在嘉鱼县。嘉鱼县在赤壁市的东北方向,紧挨着长江,而且对岸又在自己的正西方向。如果千百年来,长江没有改道的话,那么这里成为主战场的希望非常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赤壁之战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东风,有了东风火攻才能奏效。而嘉鱼县恰好就具备了这个条件,只要有东风吹过来,那么东吴大军就可以从嘉鱼县出发,顺着东风直奔曹操大营。

而且在《大清一统治》上也曾经写道,赤壁山在嘉鱼县东北方向,紧挨着长江边上。这一点在《水经注》中也有详细记载。所以嘉鱼县成为赤壁古战场的可能性非常大。

试想一下,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不可能全都堆积在一个口岸,所以长江沿岸一带,应该都有他的军马。如果赤壁大战真的发生了,那么对曹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拉长战线。

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对方的火攻给一举歼灭,即使嘉鱼县不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但是这里具备成为古战场的条件,而且赤壁大战期间,这里肯定也是烽烟四起。

总结:我认为赤壁大战绝没有文学作品上写得那么精彩。曹操的确带了大军前来收服孙权,但是绝对没有83万大军那么多。他的主力部队应该是屯军在樊城或者襄阳一带。生下的人马被他带到了江边,因为他打了一辈子仗,所以自然是要亲自带兵的。

铁索连舟可能是真的,为的就是能够稳定前行,可是火攻应该是假的,这把火极有可能是曹操自己放的。当时的消防设施那么差,出现个火灾是再正常不过了。

可是问题是这把火放的不是时候,因为恰好有东南风刮了过来。曹操大军在大火中乱了阵脚。这个时候刘备和周瑜都发现了这一点,所以火速赶往北岸,痛击曹操大军。

很多专家研究出,曹操其实只带了五万人马前来,所以规模也绝没有那么大。只是后来这把大火把他的阵脚大乱,大军在指挥中失去了方向,才会接二连三地败退。

因为理由很简单啊,首先荆州水军都督蔡瑁是活着的,压根就没有被反间计杀掉。他训练之下的水军足以对抗东吴,火攻这种伎俩对于他们常年领导水军的人来说,肯定会有所防范。

而且曹操如果是倾巢而出的话,这场大败,会直接导致曹操彻底覆灭。但是我们发现,没多久曹操又跑去跟马超较量了,所以压根就没伤到曹操的根本。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中曹操二十万大军,为什么会败于不到两万的孙刘联军?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就是一场遭遇战。其影响止于三分荆州,而三分天下则是以后的事情,跟赤壁之战没啥关系。三分荆州,曹操吃亏了吗?赤壁之战前,曹操即将拿下整个荆州,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龟缩在江夏郡。赤壁之战后,曹操只剩下荆州北部、刘备拿下了荆州南部、孙权拿下了荆州中部和东部。看着是曹操吃亏了。但放大尺度看,曹操真没吃

  • 古代军营中如何过年?有没有趁此机会出兵偷袭对手的案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春节是普天同庆的节日,这个节日放在中国古代,年味更浓,讲究更多,也更看重。所以在古代一般朝野上下,民间市井,乃至保境安民的军队都有许多庆祝活动。在过年期间,军队守卫着和平,当然更要提高警惕不能放假,但也有许多庆祝活动。部队都是青壮劳力,满满的荷尔蒙,因此,如兵器对决,骑马,射箭,蹴鞠,相扑等比武竞技

  • 为什么元朝征服了大半个亚洲,却留下了朝鲜半岛?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元朝并没有征服大半个亚洲,只是征服了东亚大部分地区。首先,元朝与蒙古四大汗国不是一回事儿,不要弄混了。朝鲜并没有被落下,被落下的地区多了,还有南亚、东南亚和日本。公元892年,朝鲜半岛进入“后三国”时代,分别是“新罗、后百济、泰封(后高句丽)”。新罗王族的弓裔898年建都在开城,称为“泰封国”,与新

  • 赤壁之战为什么能成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所以能成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原因如下:1,战争规模较大,是三国时期规模较大的三大战役之一。曹操号称83万大军南下,孙刘号称20万大军,是百万人的大战。三国时期能有如此大规模的战役除了官渡之战,夷陵之战就是赤壁之战了。2,历史意义深远,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三国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曹操兵

  • 没能力还是没兴趣?为何中原王朝历来对朝鲜半岛网开一面?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朝鲜的情况类似于清代之前的蒙古、西藏,主要是中国的国家军事扩张并没有达到这个区域,施加的更多的是文化影响。清末袁世凯驻军朝鲜时曾上书朝廷,请求将朝鲜作为一个省并入中国,但那时中国的国力已经不支持统治朝鲜了。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的军事扩张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达到了顶峰,之后的各个朝代均把军事作为辅助手段

  • 赤壁之战导致三分天下,为何曹操会在最关键的时候输掉?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答:有以下几点1.《三国志魏书武帝本纪》记载:“(建安)十三年,秋八月,公南征刘表。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中另一处记载:“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由此可得出结论,由于风土习惯的不同,导致曹操军队身染疾病,造成大多的伤亡,加之北方人

  • 浅谈蒙宋阳平关之战,为何蒙军入蜀已呈必然之势?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宝鸡到成都中间,有一个小镇名叫阳平关,它就是蜀道的锁钥。它的北边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嘉陵江水依镇而过,据传说当年赵子龙就在此镇守。蒙古、宋朝之间爆发的阳平关之战,是南宋保卫四川的关键之战。此关的守将就是南宋名将曹友闻,他是宋初名将曹彬的12世孙,以忠义闻名,也是著名的“进

  • 你知道许昌有哪些名人故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河南许昌历史悠久,名人众多,今天介绍几位1988年以后授衔的许昌籍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是:△刘永治,河南鄢陵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44年11月生,196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8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历任陆军集团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解放

  • 割据敦煌的归义军是如何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归义军最后是被西夏吞并的。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51年),河西大族出身的张议潮领导沙州汉人起义,驱逐吐蕃势力后,消息传回了唐都长安,中原人心为之一振。失去了六十年的河西走廊终于回归唐土。宣宗皇帝听说后,也是十分振奋,便下旨设置归义军,治所就设在沙州,首任归义军节度使由张仪潮出任这就是归义军的来由。关

  • 兵家必争之地幽云十六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幽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燕云”这一名称最早现于《宋史-地理志》,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北京、天津全境、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广大地区,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具体有:幽州(又称燕州,今北京市)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蓟州(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