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万历朝鲜战争最后到底是谁赢了?

万历朝鲜战争最后到底是谁赢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50 更新时间:2023/12/11 0:50:57

自古以来,朝鲜与中国便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在明朝,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万历年间,朝鲜面临亡国危机,明朝全力援助朝鲜,打赢了万历朝鲜战争。

战争源于日本侵略朝鲜

那一时期,丰田秀吉统一了日本,野心勃勃地想向外扩张,计划先征服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征服印度,成为亚洲霸主。1592年,丰田秀吉派兵入侵朝鲜。

那时的朝鲜和平多年,国王李贪图享乐,政治腐败,武备松弛。在日军的凌厉攻势下,朝鲜都城汉城沦陷,国内的八道失了七道。国王李逃到中朝边境,紧急向明朝求援。开始,明朝派出少量兵力援朝,由于不明敌情、粮草不济,以及指挥不协调等原因,初战失败了。

明朝继续增援,集结了四万人马入朝。在平壤,明军与守城的日军展开大战。那时,明军具有炮火优势,数百门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等火炮齐发,震天动地,一役歼灭日军九千余人,取得平壤大捷。后来,明军轻敌,中了日军埋伏,损失较多。但明军切断了日军的粮道,迫使日军放弃汉城,撤退到釜山等地。与此同时,朝鲜水师在名将李舜臣的带领下,连败日本水军,使日本水军由进攻转为防御。

1593年,日本和明朝议和。丰田秀吉表面上接受明朝册封他为日本国王,实际在准备再次入侵朝鲜。1597年,日本再次出动十余万陆军和水军进攻朝鲜。明朝万历皇帝先后调蓟辽、山西、陕西、两广、四川、浙江和福建、江西等地陆军与水师参战,取得稷山大捷,并与日军在蔚山激战。在鸣梁海战中,朝鲜名将李舜臣再次打败日本水军,韩国电影《鸣梁海战》就是反映这一战役的。

1598年8月,丰田秀吉死了,日军开始撤退,明军分道追击。在露梁海战中,明朝水师与朝鲜水师并肩作战,明将邓子龙和朝鲜李舜臣先后牺牲。至年底,战争以中朝两国的胜利结束。

战争的影响

万历朝鲜战争总共打了二次,延续了七年,在朝鲜频临亡国之际,明朝援军打退了日军,直至把日军驱除出境。这一战争不但保住了朝鲜,而且击碎了日本吞并朝鲜、进攻中国的企图。由那时起近三百年时间,朝鲜安享和平。

同时,战争给明朝带来极大的消耗。尤其明朝精锐的辽东军队在战争充当主力,损失较多,导致辽东军力疲惫,让后金的努尔哈赤崛起。在1619年的萨尔图之战中,明军四路进攻努尔哈赤,朝鲜也派兵出战,但被努尔哈赤大败。朝鲜军队投降了努尔哈赤,被释放回国。25年后,清军入关,统一了中国。

“万历朝鲜战争”是明朝万历皇帝帮助朝鲜李氏王朝抗击日本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主战场在朝鲜半岛,时间在1592~1598年。

就在这6年间,日本发动了两次侵朝战争,两次战争都是明朝赢了。

然而自这场战争24年后,明朝就灭亡了,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战争没有赢家”。

原来万历朝为了挽救朝鲜李氏王朝,耗尽了国力,造成了国库空虚。24年后,万历的子孙崇祯皇帝最后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就此灭亡。

因此史学家称明朝实亡于万历,假如万历不参与朝鲜战争,也许历史就会重新改写。

回到主题,公元前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开始着手侵略朝鲜,计划占领朝鲜后,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占领中国以后,以中国为大本营侵略天竺(印度),最后实现丰臣秀吉统一东亚的宏伟蓝图。

丰臣秀吉的野心蛮大的,他不满足于日本国土狭长资源匮乏的现况,只有侵略扩张才能满足他的贪婪欲望。

为了实现理想,丰臣秀吉开始实施他的战略行动,首先他要挑起日本和朝鲜之间的战争。

1591年6月,丰臣秀吉向朝鲜国王提出借道朝鲜出兵进攻明朝的请求。

朝鲜国王寻思开了:“丰臣秀吉这是在玩‘假道伐虢’的计谋,说是借道,到时候把朝鲜侵占了,我有什么办法呢?

再者说了,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朝鲜和明朝关系亲密无间,我怎么能干背后捅刀子这事呢?”

朝鲜国王直接拒绝了丰臣秀吉的无理要求。

丰臣秀吉料定朝鲜国王要拒绝,说实话,朝鲜国王拒绝与不拒绝关系不大,丰臣秀吉铁定要先进攻朝鲜,先把朝鲜吃掉,然后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

狼要吃羊不需要理由。

195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了30多万人马,组成9个军团浩浩荡荡进发朝鲜。

朝鲜虽然很快组织起来抵抗,但是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军力废弛,战斗力明显不如日本倭寇。

战事进行了三个月后,也就是在1592年6月15日,朝鲜平壤被倭寇攻陷了,朝鲜国王带着一班臣子逃到了明朝边境,李氏王朝成了流亡政府。

面对朝鲜即将灭国,朝鲜国王急忙向明朝万历皇上发出求援。

此时万历皇帝正在和大臣们怄气,原来大臣们反对万历皇帝“废长立幼”,万历想在百年之后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这有悖于传统继位观念。

传统继位顺序是传给嫡长子。“嫡长为贵”。所以大臣们提出反对。可万历特别拧巴,心想:“我自己的家事都不能做主,那我当皇帝干吗?于是干脆不上朝了,从此万历三十年不上朝。”

万历不上朝,但没有耽误朝政之事,万历就在家里办公,大臣们来回请示,这成了明朝奇葩的事情。

接到朝鲜国王求援信后,万历知道了内情,心想朝鲜也算义气,不能眼看着小弟灭国,必须伸出援手。”

于是万历下令,以辽东提督李如松为军事总指挥,率4万人马入朝抗日。

李如松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长子,作战勇猛有乃父之风。

李如松率军直接到了平壤,然后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此时朝鲜的军队也积极配合明军反击,经过三年的联合作战,最后日军坚持不住了,挑起白旗和联军鉴定了停火协议,丰臣秀吉俯首称臣承认失败。三年的(1595年)“万历朝鲜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了。

丰臣秀吉具有典型的军国主义思想,他不能接受失败,承认失败只是为了韬光养晦,以待东山再起,这就好比狼永远不会抛弃吃羊的念头一样。

1597年正月,丰臣秀吉再次集结14万大军入侵朝鲜,朝鲜国王第二次向明朝求援,这次明朝调集了7万兵力,最后逐渐增加到了11万赴朝抗日,万历对丰臣秀吉出尔反尔的行为愤怒不已。

双方再次展开了水陆战场,互有胜负。

转眼到了1598年10月,正在朝鲜奋战的日军得到了一个噩耗,那就是丰臣秀吉在日本京都突然病逝了。这无疑兜头泼了一盆凉水,气焰嚣张的日军士气大受挫折,甚至到后来一蹶不振。

(丰臣秀吉)

针对这种情况,日军指挥官果断下令撤退,11月份日军开始有计划撤退,这时明军和朝鲜军得到消息后,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直杀得日军狼狈而逃……

第二次万历朝朝鲜战争以日本最终失败而结束。

万历朝鲜战争分为两个阶段,最后都是明联军赢了,不过日本方面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第二次失败是因为丰臣秀吉突然病逝造成的,并非被打败了。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认为万历朝鲜战争没有赢家,表面万历朝赢了,但输了国力,造成了24年后的明朝灭亡,万历把家底儿打光了,留给子孙的是一个烂摊子,崇祯皇帝再努力再勤奋也无济于事。

不过这次战争间接造成了两个赢家,一个是东北崛起的女真族,也就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大清国的前身。

后金崛起直接造成了明朝灭亡,大清国的建立。丰臣秀吉的死亡,直接导致了德川家康统一日本的局面。

综上所述:打赢了没有得利,反而让旁人得了好处,这就应了那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所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战争。

文/秉烛读春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汉中略阳青泥岭历史上经历过那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你好,历史上的青泥岭经历过那些战争?从有记载来看,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青泥岭因为一个战略要岭,关系着敌对双方的成败。后梁祁王李茂贞举兵犯过古兴州,兵败。祁王使者刘知俊与王宗侃战于青泥岭,王宗侃兵败等等这仅仅是我列出的很少部分的战争,一点点的青泥岭战事,不知有多少个将士的鲜血浸染了青泥岭,他们往往

  • 明万历年间该不该入朝对日作战,不过不作战会不会保留住相当的军事实力与清军抗衡?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年间应该入朝对日作战,对后来和清军的作战影响不大!首先,大明入朝作战的起因是日本丰臣秀吉统一的之后,为了平息内部的分封不均各诸侯势力,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15万渡海至朝鲜作战,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进攻大明为由,发动朝鲜战争。大明王朝必须要出兵理由如下:理由一

  • 为什么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后金尸体被火化,广渠门大捷后金尸体又掉河里,场场大捷就是没有敌人人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提问者之所以会这么发问,肯定就是以首级数质疑宁远之捷和己巳之变时北京城外广渠门之捷的真实性。就我个人看来,宁远之役、宁锦之役、己巳之变中的广渠门之役对明廷来说确确实实是胜仗,虽然这三场胜利从过程上有些遗憾,如宁远之役中,觉华岛被后金攻陷,但至少这三次战役打破了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刹住了辽东战局明军

  • 古代战争两军对阵,为什么将帅先拼杀?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这都是演义小说作家们骗人的。看过《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都会发现,兽人首领阿索格是站在高峰之上指挥军队,这才是古代主将正确的操作方式。公元1004年,辽国名将萧挞凛随萧太后、辽圣宗南下侵宋。在澶州之战中,萧挞凛自恃勇猛,亲自率队到澶州城外探视地形。他原以为自己远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却不料已经被一种大

  • 明朝的灭亡和壬辰倭乱有关系吗?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出兵救朝鲜?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日本统治者丰田秀吉派十四万精锐军队发动侵朝战争,连续攻克,汉城,开平,平壤,朝鲜国王逃到新义州,多次请求万历皇帝出兵援朝。朝鲜危亡在旦夕,万历经廷议,决定抗日援朝。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正义当先的明王朝,先后派大将李如松等名将入朝做战,击败日本侵略军,收复平壤,开城,汉城。在谈

  •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这一战清朝确实败的极惨,说全军覆没并不为过,而且损失的都是精锐部队。后果也非常严重,原定西北两路合围被彻底突破,清朝经营多年才取得的绝对优势几乎丧失。可以算做清朝中期军事上最惨痛的失败,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这次惨败清军的京营八旗也损失惨重,那是清朝最精锐的武力。战争背景反复的准格尔康熙年间,噶尔丹东征

  • 古代大规模交战后的尸体是怎么处理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战争可谓是人类文明双生儿,全世界有记载中的战斗个人类文明粗略估算是2:1,平均一年就有两次战争。可以说是兵锋年年有,狼烟岁岁烧。那么问题就有了,不管是几方交战和胜负如何,战场上总会留下或完整或残缺不全的大量尸体,当然,这里也包含了真死或装死的仁兄们!战场上成百上千的尸体处理一直是和大问题,一个

  • 如果你在古代骑一辆自行车上街,会发生什么情景?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既然是如果,那就假设一下喽在古代骑一辆自行车,街上的行人是都没有见过自行车的,所以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有疑惑是肯定的,也有猜着看的,也有拦下我问的,不过我不认为会引起骚乱,或者惊慌。不要把古人想象得太蠢或者古板,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不是已经都发明出来木牛流马了么?古代人的智慧不可小觑,古代的发明也

  • 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发生在郑州还是新乡?为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是一系列战斗组成的大决战。战斗的地点有多处,但最终的决战在官渡,因而史称“官渡之战”。但这个官渡究竟是在郑州还是新乡,一直存在争议。大多数史料认为是郑州的中牟县境内,而且中牟县的官渡镇有古战场的旅游开发,很像那么一回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官渡是在新乡阳武县。

  • 有人说两次万历朝鲜战争奠定了此后东亚三百年的历史,你怎么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万历朝鲜战争,即朝鲜所说的壬辰倭乱,日本所言的文禄·庆长の役。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是在日本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武家代表人物丰臣秀吉。因为这场战争,东亚各个阵营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万历十六年,即日本天正十六年(1588年),虽然日本重臣太阁丰臣秀吉基本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但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