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演义中姜维几次北伐,都因何而败?为什么说邓艾是其克星?

演义中姜维几次北伐,都因何而败?为什么说邓艾是其克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八卦爱豆秀 访问量:722 更新时间:2024/2/13 5:13:10

姜维是三国名将,蜀国的顶梁柱。虽然正史中有人统计前后大小战役,共北伐十一次,可能是演义作者略有筛减。姜维为了继承武侯遗志,先后在演义中共八次北伐。虽然也算得上是战功赫赫,如洮阳大捷歼敌数万,直接让蜀国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只可惜此后遇到了姜维一生的宿敌邓艾,姜维多次被邓艾按到地上摩擦,堪称姜维的克星!

今天咱们就以演义视角,来分析一下,姜维共几次北伐,为什么说邓艾是其克星?

1,公元249年八月,也就是高平陵之变后不久,魏国大将夏侯霸投蜀,姜维有了向导官,信心倍增,开始准备北伐。

姜维命蜀军句安,李歆率一万五千人马在麴山之下筑起二城。然后姜维去联络羌兵。魏国陈泰陈泰四面攻打蜀军两城,句李二将人马不多,紧守两城。郭淮发现蜀军水源稀少,在低洼之处切断两城水源,蜀军惶恐。李歆冒死突围,幸好隆冬十分天降大雪,句安率军化雪而食。

姜维得知前方战况紧张后,夏侯霸献计围魏救赵,建议姜维率军攻打雍州牛头山,这样陈泰等人必定回军救援,句安前线便可转危为安。陈泰得知李歆突围,料定姜维要包抄雍州,于是让郭淮去断蜀军洮水粮道,自己分兵来牛头山对战姜维。

陈泰不是姜维对手,占住山头,与姜维展开阵地战。当姜维得知粮道被郭淮切断后大惊,下令撤军,并且亲自断后。此时魏国司马师赶到,被姜维击退,蜀军退回阳平关。

第一次北伐,姜维折兵数万,蜀将句安投降。

2,公元253年秋,姜维起兵二十万北伐,命郗正出使羌王。羌王柯比能得了礼物,起兵五万助战。

魏国得知蜀军犯境,司马师命辅国将军徐质为先锋,司马昭为大都督抵御蜀军。徐质英勇过人,连败张翼,廖化,蜀军大败。姜维仿效当年魏延斩王双,用声东击西之计,趁徐质猝不及防之时,突然杀出,一枪刺倒徐质。再命蜀军换上魏军服装,混入司马昭大寨,司马昭大败退往铁笼山。

魏军郭淮得知司马昭被围,陈泰献计投降羌兵,然后赚羌兵来劫营,羌兵先锋俄何烧戈战败身亡,羌王柯比能被擒。柯比能归顺魏国,又率魏军赚开姜维大寨,姜维大败而走。

第二次北伐,姜维虽然折了许多人马,却斩杀徐质,射杀郭淮,挫动了魏国威风,将功补过。羌兵反复无常,自此退出蜀魏争霸。

3,公元255年,司马师经毌丘俭之变后,伤势严重病故。姜维再次北伐,这次张翼进言不可,但姜维执意不听。不过此番姜维迎来了高光时刻:洮水大捷。

姜维率军五万兵至洮水,雍州刺史王经率军七万来战,蜀军背水迎敌,夏侯霸,张翼从魏军左右杀出,魏军大败: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逼入洮水者无数,斩首万余,垒尸数里。姜维再次不听张翼劝告见好就收,率军攻打狄道城。

兖州刺史邓艾登场,邓艾料姜维攻城不易,命鼓角埋伏与狄道城高山之上。白天鸣鼓吹角,晚上点起火把惊吓蜀军。姜维攻城不下,又中邓艾疑兵之计,无奈退入剑阁。

4,公元256年,姜维兵出祁山,与魏军对峙。此时邓艾早已扎下九寨抵御姜维。姜维无奈只得命诸将在谷口下寨,自己亲率人马出董亭,径袭南安。邓艾识破姜维之计,引军去救南安,在武城山对战蜀军。姜维僵持不下,又出兵去打上邽。邓艾早已在上邽段谷埋伏。

段谷之战,邓艾邓忠师繤三路杀出,姜维大败。祁山又被魏军攻破,姜维命军退回汉中,自己亲自断后。这次不同以往,邓艾穷追不舍,再加上王经的人马,姜维难以突围。老将荡寇将军张嶷率军杀入,救出姜维。

此战姜维大败,诸将多有阵亡者,姜维自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5,公元257年,魏国淮南大将诸葛诞反,姜维趁势北伐。

姜维此番在蜀中得了两员大将,一个蒋舒,一个傅俭。傅俭在两军阵前“战不十合”活捉司马望部将王真,又回身一简打死李鹏。司马望弃寨退回城中,再不出战。

长城之战,邓艾之子邓忠赶到,与姜维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姜维夹住邓忠的长枪,邓忠弃枪而走,邓艾赶到,两军暂且罢兵。

次日姜维下战书,谁知邓艾虽然答应对战,却几日给姜维放鸽子。最后姜维得知司马昭平定淮南之乱,得知大势已去,于是率军退回。邓艾料姜维必定埋伏人马,于是不来追赶。

6,公元258年,东吴老将丁奉诛杀权臣孙綝之乱,孙休联系蜀国,两国加强防守。姜维再次出兵,谁知邓艾早已料定蜀军去向,事先在蜀国扎营之地挖好地道。蜀军左营被魏军的地道战击败。姜维临危不乱,在魏军趁乱来攻之时,命手下以弓弩对敌。邓艾表示钦佩姜维将才!

姜维此番与邓艾对决,用诸葛武侯阵法将邓艾杀得大败。邓艾本想让司马望对峙蜀军,自己亲率人马去袭击祁山后方。不想姜维看破邓艾之计,命廖化,张翼二将去祁山埋伏。廖化老当益壮,一刀砍死魏军先锋邓伦,邓艾大败而回。

此次北伐,姜维本可乘胜出击,可惜后方失火。邓艾命党均入蜀联系黄皓,散步流言。后主无谋召姜维回师。姜维无奈退兵。

7,公元260年,姜维趁司马昭弑君再次北伐。

魏将王瓘诈称是王经之侄,来降蜀军。(注:王经是魏国忠臣,曹髦被害后,王经被司马昭杀害)姜维将计就计,命王瓘去押运粮草。然后暗中埋伏截获王瓘与邓艾的书信,更改日期,提前赚邓艾来接应王瓘粮草。

邓艾中计,被姜维杀得大败,但王瓘却来了个鱼死网破,焚烧蜀军粮草,趁乱而走。不想王瓘不识路,居然跑到了汉中,王瓘见势不妙,于是烧毁栈道,关隘,自投黑龙江而死。姜维折了粮草,无奈退兵。

8,公元262年,姜维再次北伐。此番廖化进言劝阻姜维,姜维一意孤行,执意不听。廖化因姜维不满,被留在汉中。

此番姜维出兵洮阳,魏军邓艾算定,于是命司马望守洮阳,自己伏兵侯河城。司马望大开四门,做空城状。蜀军夏侯霸入城之时,被乱箭射死。姜维来救之时,被司马望与邓艾前后夹击而败,蜀军军心大乱。

侯河城之战,姜维大战邓艾“十余合”不分胜负。邓艾料蜀军必定去袭祁山,于是留邓忠守侯河,自己率军来救祁山。师繤渐渐不敌蜀军,幸好邓艾赶到,两军混战,魏军坚守不出。

此时后主昏庸,宦官黄皓乱政。右将军阎宇勾结黄皓想要夺取姜维兵权。后主再次下令召姜维回师,姜维无奈退兵。姜维回蜀后,与黄皓发生摩擦,郗正恐姜维被算计,于是献计姜维去沓中屯田。姜维临行时下令蜀军敛兵聚谷,为后面邓艾伐蜀,汉中失守埋下隐患。

自此姜维再无能力北伐,前后共计八次,可谓次次坎坷。邓艾处处料敌于先,仅在与姜维对阵之时,因不识阵法,被姜维将计就计大败一次。其余邓艾处处设防,玩弄姜维于鼓掌之中。甚至在姜维与钟会对峙剑阁之时,又是邓艾翻越阴平,直插成都,蜀国迅速亡国。

在姜维准备北伐之时,夏侯霸就曾进言邓艾谋略过人,实为蜀中大患!而蜀军张翼廖化等人也表示邓艾不可轻敌,建议姜维休养生息为上!

原著中写道:化曰:“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将军强欲行难为之事,此化所以未敢专也。”

只可惜邓艾功高盖主,不懂防身之术,最后被姜维的反间计谋害!而姜维也因谋事不周,被卫瓘等人杀害,自此邓艾,姜维,钟会等人退出了历史舞台,蜀汉灭亡!

以上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姜维邓艾郭淮廖化演义三国夏侯霸

更多文章

  • 张嶷:才华媲美赵云,却15年不得重用,战死后姜维感慨说我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聊宠物标签:张嶷,姜维,蜀汉,赵云,三国,赵子龙,诸葛亮

    作为知名的历史演义类小说,《三国演义》为我们描写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三国。在罗贯中的笔下,那些曾经出现在历史中的三国人物,似乎被再度赋予了生命一样,跨越数千年的漫长时空出现在了现代人的面前。不过,历史演义终究还是艺术的范畴,作为文艺作品它也有着其局限性,其中最明显打的一个特点就是,只对有名的人物有浓墨重

  • 三国时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何处?是如今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姜维,曹魏,蜀汉,诸葛亮,蒋琬,费祎,司马懿,三国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

  • 洮西之战是姜维的军事巅峰,令曹魏折损万人,但不是战略上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姜维,蜀汉,曹魏,邓艾,雍州,洮西之战,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蜀汉作为最弱势的一方,在军事上的实力也是最弱的,尤其在诸葛亮死后,蜀汉最执着于北伐的就是姜维了,可是姜维多年北伐无果,不过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还是有一次大胜的,也就是洮西之战,历史记载此战魏军损失万人,姜维获得大胜,这也是他在蜀汉的军事巅峰,但就结果而言,此战仅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并

  • 魏军将士为何如此恨姜维,将他杀死后不解恨,还要剖腹取胆?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姜维,魏军,钟会,蜀汉,邓艾,诸葛亮,刘禅,三国

    引言在三国时期,姜维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悲情人物,他早年是魏国天水郡的一名将领,在诸葛亮北伐后,不得已而投降蜀军。诸葛亮非常赏识姜维,对他也是各种提拔重用,姜维也不辜负诸葛亮的厚望,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为蜀汉建立了不少功勋。在诸葛亮,蒋琬等人相继去世后,姜维成了蜀汉的大将军,执掌兵马对曹魏开启了北伐之路。诸

  • 姜维用生命谱写的复仇曲

    历史解密编辑:怎么敷衍怎么演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魏国,诸葛亮,刘禅,复仇曲,三国

    姜维,自伯约,蜀汉后期的军事统帅,在蜀汉最后的时间里,姜维先后九次与曹魏作战,虽然其军事才能非凡,但是也无力改变蜀国灭亡的局面。对于他九次与曹魏作战,比起他的师父诸葛亮六出祁山来说,数量上是超过了诸葛亮,有观点也认为当时的蜀国只能以进攻对抗魏国,如果姜维不主动出击进攻魏国,那么魏国也会进攻蜀国,与其

  • 姜维九伐中原无功,恢复蜀汉失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姜维,蜀汉,钟会,诸葛亮,刘禅,邓艾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本是魏国人,自从投降蜀汉之后,受到诸葛亮赏识,跟随诸葛亮北伐,屡建战功。诸葛亮死后,姜维又继承诸葛亮遗志,坚持北伐,一生九伐中原,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景耀六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面对钟会十万大军,姜维将其紧紧地绊在剑阁,没想到,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穿越七百里无人区

  • 多次败北的诸葛亮被歌功颂德,而战无不胜的姜维嗤之以鼻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诸葛亮,姜维,魏国,刘备,费祎,邓艾

    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能注意到诸葛亮在北伐中其实打败的次数是很多的,而姜维在北伐中战胜的次数就比较多了。但是为什么后人更加赞赏崇拜诸葛亮而对姜维嗤之以鼻呢?历史上的诸葛亮共进行了五次北伐,而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从结果来看诸葛亮输的多赢的少;而姜维赢的多输的少。然而与结果不同的是,人们对诸葛亮的北伐

  • 《三国演义》中魏延死后,蜀汉以姜维为首的九员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魏延,姜维,蜀汉,廖化,邓艾,夏侯霸,古装剧,曹操手下,三国演义(电视剧)

    在《三国演义》前期,群雄逐鹿天下,猛将辈出。随着关羽、张飞、黄忠等人退出舞台,将星光辉已经黯淡,赵云的死则终结了五虎的传奇,而魏延授首标志着老一代猛将彻底远去。魏延死后,三国已是彻底进入了后三国时代。在后三国时代并非没有猛将,但已经远远比不上前期猛将的质量和数量了,就算是强大的曹魏也是一样,无非就是

  • 为什么邓艾能进武庙72将,而姜维却没有进呢?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邓艾,蜀汉,钟会,诸葛亮,东吴,魏延,三国

    武庙,全称武成王庙,又称武成庙、太公庙、太公尚父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朝时期,唐朝皇帝追尊姜太公为武成王,并设立武成王庙,历代简称为武庙,以张良为的配祀。宋朝时期,追谥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并增设古今七十二名将为从祀,这就是著名的“武庙72将”。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将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国时期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质、郭淮,为何会被姜维在铁笼山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淮,姜维,徐质,夏侯霸,司马昭,廖化

    姜维杀死郭淮是绝地反击,而不是轻易杀死的。杀死徐质倒是一击得手了,没有费大的功夫。姜维杀死郭淮是败中求胜。当时是姜维中计,被郭淮打得大败。姜维仓惶逃跑,郭淮穷追不舍,姜维反杀郭淮的。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大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夏侯霸为参谋,张嶷为运粮使,出阳平关伐魏。姜维采用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