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3435 更新时间:2024/2/12 10:47:38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解答了如才能获得事理。其实,韩非子的解答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规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所获得的每一份认知甚至是智慧都是“因祸得福”的结果,只有受伤了,我们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韩非子从“人有祸”开始说起,认为“祸”让人产生畏恐的心理,才会行为端直,然后才能思虑成熟,最终获得事理。福,上天赐给人类先天本有的东西,可惜,我们没有珍惜,不按事理行事,结果祸事不断,反而认为“祸”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其实,祸是人类自己对自己的惩罚,上天只有好生之德,从不惩罚人类。

今天,我们讲什么是“福”。福是中国人最为珍爱的东西,也是最想得到的东西。福,与祸相对,囊括了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事物。中国人把所有美好圆满的事物附加在身上都归结为有福气,而福气来自上天的恩赐。韩非子从二个方面来诠释何为“福”,第一“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与“尽天年,则全而寿。”意思是行为正直,就没有祸害;没有祸害,就能尽享天年。尽享天年,就是无病无灾的活到自然死亡,在韩非子看来生老病死是规律而为,自然之事,但能无祸害得活到死,就是最大的福。圣贤的智慧第一要素就是生存,活着是第一要务。

所以韩非子论“福”时,将“无祸害,尽天年”摆在第一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就这一点,几乎是现代人无法做到的,各种祸事让我们根本做不到“尽天年”。尽天年,是儒家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尊敬。生命,是天地的杰作,对生命的藐视就是对天地的亵渎,所以韩非子“无祸害,尽天年”既是对天地的敬畏,也是对世人的警告,要爱惜生命,珍惜时间,明白事理,行为端正。韩非子认为“尽天年,则全而寿。” 意思是尽享天年,就能全身而长寿。全身,身驱健全,长寿就是活到天年,上天注定的年限。

 第二方面“得事理,则必成功。”与“必成功,则富与贵。”意思是得到事理,就一定能成就功业。一定成就功业,就富有而显贵。我曾经说过事物本身是完美圆满的,只不过参杂了人为的因素变得不完美不圆满了。为什么会这样说,是因为没有人为因素,事物会严格按事理(规律)发展,是人为的违反了事理规律,事物自然就会不完美不圆满。就像违反交通法规,祸事就会来,开车这件事就变得不完美不圆满了。成功不在于努力,而在于按律而为,努力只是推动事物前行,事理才是事物前行的方,方向错了,再努力也不会成功。凡事成功,富贵自然就有了。

“全而寿”与“富与贵”都有则“全寿富贵之谓福。”这就是韩非子定义的“福”,对人而言这就是完美圆满,再也没有比这更加“福”的了。全,身体康健;寿,尽享天年;富,财富丰盛;贵,名望地位至高。讲到这里韩非子不忘再说一句“而福本于有祸。”意思是而福本源于有祸。所以说吃亏是福。老子也说:“祸兮福之所倚。” 祸啊,是福所依存的地方。对于事理的把握祸福的理解,最归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究,而知律和按律的多少决定了成功的大小。韩非子最后总结道“以成其功也。”意思是由此成就了人们的功业。

【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中国人的智慧在于在祸中看到福,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凡事都要辩证地看,就能看到阴阳事物与事物的阴阳,而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包含在阴阳的变化中。不因祸而消沉,不因福而狂妄,在祸中找到失利的原因也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只需努力一把,就会成功。失败,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错了。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事理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治国,法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再论厚赏重罚的社会价值,重罚不仅在于惩罚盗贼,更是警示百姓,让民众对律法产生敬畏,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想违法,行为规范。厚赏不仅在于奖励有功之臣,更是让全体民众明白君主治国的原则是有功必赏,促使臣民踊跃为君为国立功。重罚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了莫知其极,则可有国。让人不知道究底,则可以拥有国家。只有规律,才会让人莫知其极,看不到根由底细,其实,世间的每件事物都让人莫知其极,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有其规律,但就是不知其极,因为它随时在变,而我们只看到了那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四章 五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明君,君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四章 五奸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用燕王子哙的例子告诉君主不明于任臣,不能知人善用,就是独善其身,勤政修身,依然会身死国亡。燕王子哙与赵君敬侯两人的个体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赵君敬侯不修德行,成天沉迷于酒色歌舞,狩猎玩乐,生活奢靡奖罚无度,但他却知人善用,明于任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 慈勇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林悟道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 慈勇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勇敢何来。我们说世俗世界是以人为中心,这只是说人是认知事物的主体,与事物作用的体验主体,并没有能左右事物的意思,反而有时候是被事物所左右。面对危险与困难,人的表现无非两种勇敢与懦弱,勇敢是对信仰与亲情的不怀疑不犹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尧舜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天地万物得道成器,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万物获得“作用”才能成为物,天下万物皆有作用。就像人,只有将机体与意识相结交才能成为人,机体是意识的承载体,意识是机体作用的源力。杯子没有装水的作用,就不能称为杯子。道理就是这么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圣贤,律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让我们知道了老子“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原始含意,就是把握好火候,不要轻易屡屡翻动,意寓为管理大国的君主,不要轻易变更法令。天下之事,最难的就是火候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尤其是像烹饪这一类工作,没有严格科学的标准可循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四章 亡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黄帝,骊姬,夏桀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四章 亡臣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强调了君术与法制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两点,一是个人,君主执术解决了政权与君权的问题,臣子师法解决了遵纪守法的问题,实现君尊吏治。二是国家,君主执术臣子师法就能政通人和,国家政策与法规就能贯彻落实,实现国治民安。相对论,让我们明白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章 术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君主,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章 术法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强调了君主凭借“仁义智能”治国的危害,言下之意君主还是要依法治国。法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依法治国自然国治,而“仁义智能”是人意识思想的产物,属于“人为”范畴,而人是最不确定的因素,社会管理管理的就是不确定的事件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一章 禁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儒家,法家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一章 禁奸当原始人类走出洞穴,走向森林与平原,发展到族群部落,开始狩猎与种植时,人类的自主意识中的自我思想被唤醒。当人类摆脱了生存的困境,有了足够多的食物后,大脑功能得到提升,思想与精神开始充分发展,对于自身与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尤其是表达与记录思想的文字出现后,各种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三十章 财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红林,财用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三十章 财祸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直接否定了当世学者所提出的“轻刑财足则国治”的主张。轻刑者认为国家混乱的原因是君不爱民,税赋过重,财用不足,导致民众怨恨君主。韩非子反过来说,难道君主仁爱,刑赋皆轻,财用富足就能实现国治了,韩非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行。仁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