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林主人 访问量:1506 更新时间:2024/1/23 9:29:39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二十九章 前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揭示了世间争执的根本原因,是沟通出了问题,礼确定了沟通双方的关系与方式,而人为的因素让关系变的势利,沟通内容变得虚假。物理介质的信息传输从来不会让产生争执,是因为联接协议与传输内容没有改变,比如电脑U盘传输信息。礼确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是沟通的桥梁,现在却变成了设卡获利的收费站,礼坏天下乱。

“道、德、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道德体系,信是最后的底线,在韩非子看来“忠信”是不可破的,破了社会体系就会崩溃。礼是确定了关系,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但让关系真正运转起来是需要“忠信”来推动的,发动机没有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是转不起来的。但人们对忠信的破坏已让礼的社会价值与作用大打折扣。所以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人们对忠信的破坏,让礼成为了天下祸乱的开端。

韩非子对“礼”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就是想告诉君主治国理政要求真务实,切不可被繁缛节所迷惑;理清关系,规范行为,切不可让正常的关系变成贪腐的通道。

今天,我们开一个新的话题,就是人们常说的未卜先知。首先要声明中国先贤是不提倡鬼怪迷信之说,在他们看来你可以探究未来与未知,但不能借未知世界用未卜先知的手法蛊惑人心。韩非子延袭了老子思想,对所谓的未卜先知进行了严苛的批判,并用“眼见为实”最为朴素的思想进行了论证。韩非子首先说明了什么是前识“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 意思是在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和事理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就行动,叫做前识。我们不反对应用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进展进行前期的研判,我们反对的是信口糊说。所以韩非子认为“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意思是前识是没有依据而作出的胡乱猜度。

这让我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的前识就是胡说八道。同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通过实践检验的言论也是站不住脚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思想,但这些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精髓--实事求是。人类历史中有许多人把自己当成先知,最终还是被时间打败了,他们可以迷惑世人,却骗不了时间,因为改变不了时间,也就改变不了时间所承载的事物,结果被实事打脸了。

先贤悟到的是道理,不是猜测事物。道理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本质的表相,表相是千变万化的,而本质是不变的,所以所谓的先知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怎么会前识到事物,只能是胡说八道。那些所谓先知之所以有存在的土壤也只是世人认知的局限性。

我们承认还有许多人类还未认知到的事物,也承认“你看不到并不代表它不存在”的思想,但我们不能承认大家都未知的事而你却知道的行为,存在与猜测是两回事。我们可以理解古人占卜断吉凶的心理与行为,随着认知的进步,这种行为会逐渐消失,我们难以理解的是连占卜这种形式都不用的未卜先知。宇宙间还太多的未知,不管人类科技进步到何种程度,类似占卜和所谓的前识先知还是会存在的,只因未知,只因意识。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何以论之?】

人们迷信前识与痴迷先知,也许是敬畏天地的另一种表现,是自己渺小的自悲表现。面对浩渺的宇宙,加上人类的好奇心,有谁不想知道天边是什么?面对自然灾害与疾病的折磨,有谁不想知道明天的自己是什么样?面对不确定的明天与今天的压力,有谁不想知道将来会是怎样?有这些想法正常,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如何解决这种忧虑,我想只有努力进取,珍惜当下,还是那句话天助自助者。

社会上的“大师”,普通百姓要远离,公司老板也一样,正道虽沧桑,却能走久远。

标签: 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前识

更多文章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事理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三十四章 福倚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解答了如何才能获得事理。其实,韩非子的解答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规则,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所获得的每一份认知甚至是智慧都是“因祸得福”的结果,只有受伤了,我们才知道小锅是铁打的。韩非子从“人有祸”开始说起,认为“祸”

  •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六反,治国,法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 第二十六章 利民红林悟道《韩非子-六反》上一章韩非子再论厚赏重罚的社会价值,重罚不仅在于惩罚盗贼,更是警示百姓,让民众对律法产生敬畏,不能违法,不敢违法,不想违法,行为规范。厚赏不仅在于奖励有功之臣,更是让全体民众明白君主治国的原则是有功必赏,促使臣民踊跃为君为国立功。重罚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圣贤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六十四章 国本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了莫知其极,则可有国。让人不知道究底,则可以拥有国家。只有规律,才会让人莫知其极,看不到根由底细,其实,世间的每件事物都让人莫知其极,即使是最简单的事物,也有其规律,但就是不知其极,因为它随时在变,而我们只看到了那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四章 五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明君,君主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十四章 五奸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用燕王子哙的例子告诉君主不明于任臣,不能知人善用,就是独善其身,勤政修身,依然会身死国亡。燕王子哙与赵君敬侯两人的个体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赵君敬侯不修德行,成天沉迷于酒色歌舞,狩猎玩乐,生活奢靡奖罚无度,但他却知人善用,明于任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 慈勇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林悟道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一百二十 慈勇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给我们讲解了勇敢何来。我们说世俗世界是以人为中心,这只是说人是认知事物的主体,与事物作用的体验主体,并没有能左右事物的意思,反而有时候是被事物所左右。面对危险与困难,人的表现无非两种勇敢与懦弱,勇敢是对信仰与亲情的不怀疑不犹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红林,尧舜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九十八章 道在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告诉我们天地万物得道成器,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万物获得“作用”才能成为物,天下万物皆有作用。就像人,只有将机体与意识相结交才能成为人,机体是意识的承载体,意识是机体作用的源力。杯子没有装水的作用,就不能称为杯子。道理就是这么简

  •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解老,圣贤,律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七十一章 少祸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让我们知道了老子“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原始含意,就是把握好火候,不要轻易屡屡翻动,意寓为管理大国的君主,不要轻易变更法令。天下之事,最难的就是火候的把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尤其是像烹饪这一类工作,没有严格科学的标准可循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四章 亡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黄帝,骊姬,夏桀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四章 亡臣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强调了君术与法制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两点,一是个人,君主执术解决了政权与君权的问题,臣子师法解决了遵纪守法的问题,实现君尊吏治。二是国家,君主执术臣子师法就能政通人和,国家政策与法规就能贯彻落实,实现国治民安。相对论,让我们明白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章 术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君主,治国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三章 术法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强调了君主凭借“仁义智能”治国的危害,言下之意君主还是要依法治国。法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依法治国自然国治,而“仁义智能”是人意识思想的产物,属于“人为”范畴,而人是最不确定的因素,社会管理管理的就是不确定的事件

  •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一章 禁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林主人标签:韩非,韩非子-说疑,儒家,法家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一章 禁奸当原始人类走出洞穴,走向森林与平原,发展到族群部落,开始狩猎与种植时,人类的自主意识中的自我思想被唤醒。当人类摆脱了生存的困境,有了足够多的食物后,大脑功能得到提升,思想与精神开始充分发展,对于自身与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尤其是表达与记录思想的文字出现后,各种